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3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立欣 王明彦 康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3,共2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宽、专、交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并通过与知名企业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利用科研成果研制综合实验系统等方式建立了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导师制、创新研修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宽、专、交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并通过与知名企业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利用科研成果研制综合实验系统等方式建立了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导师制、创新研修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等政策和措施有力推进了研究性教学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创新人才 电气工程 专业建设 研究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航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动态:系统架构、储能装备与电力变换
2
作者 张成明 朱子昊 +4 位作者 代佳鑫 孙艺铭 李立毅 曹继伟 王明义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9-451,共23页
在构建低碳航空新格局的背景下,为了突破能源技术壁垒、促进多能协同利用,航空电力系统正加速向混动化、全电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深度融合储能装备的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凭借其高效能量传输、灵活功率分配等优势,成为实现电气化航空... 在构建低碳航空新格局的背景下,为了突破能源技术壁垒、促进多能协同利用,航空电力系统正加速向混动化、全电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深度融合储能装备的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凭借其高效能量传输、灵活功率分配等优势,成为实现电气化航空的关键技术路径。基于此,首先分析飞机电力系统架构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不同架构的技术特点和主要问题;其次,围绕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使用寿命等多项关键性能,总结机载储能装备的研究现状,并深入探讨不同储能方案适合的应用场景;再次,围绕效率、可靠性、功率容量等方面深入分析主要直流变压器和逆变器拓扑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支撑未来电力系统架构发展的关键技术及挑战。这些技术的突破将推动我国大飞机、无人机、空天飞行器等新型航空器供电系统的自主化和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航空 系统架构 机载储能 电力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量测数据的10kV配电网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永 刘伟 +1 位作者 彭茂君 郭志忠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34-37,49,共5页
介绍了基于实时量测数据的10kV配电网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层次设计,组织结构,各模块功能及数据来源与接口设计,并就其中的线损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系统在业务模型驱动模式的业务架构平台上将配电网线损的理论和统计计算... 介绍了基于实时量测数据的10kV配电网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层次设计,组织结构,各模块功能及数据来源与接口设计,并就其中的线损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系统在业务模型驱动模式的业务架构平台上将配电网线损的理论和统计计算、报表和分析集成于一体,利用科学的线损计算、比较、分析手段,为实际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科学的线损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管理系统 业务模型驱动模式 配电网 线损 实时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条件及规模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云 徐慧智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4期65-68,73,共5页
针对较难把握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问题,选用国内14个典型代表城市,通过比较其GDP、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分析哈尔滨市近期轨道交通的建设条件。分别给出动态和静态的计算方法,根据历年经济指标的增长率,计... 针对较难把握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问题,选用国内14个典型代表城市,通过比较其GDP、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分析哈尔滨市近期轨道交通的建设条件。分别给出动态和静态的计算方法,根据历年经济指标的增长率,计算轨道交通建设年均投资对市政府的压力,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条件 建设规模 动态 静态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测的DID线损自动化管理
5
作者 于大勇 白雪峰 +1 位作者 王卫东 蔡中勤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53-56,共4页
对供电企业而言,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线损率是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了线损的组成,根据对线损电量进行微分、积分和差分分析,确定管理线损中无表用电部分,为查找窃电提供依据。基于量测信息,采用配电... 对供电企业而言,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线损率是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了线损的组成,根据对线损电量进行微分、积分和差分分析,确定管理线损中无表用电部分,为查找窃电提供依据。基于量测信息,采用配电潮流方法计算理论线损,所得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线损管理 配网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us/Profinet的气源自动化监控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铭 杨龙山 +2 位作者 郭源博 程红太 张晓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1-124,共4页
风洞工程中气源的品质直接影响风洞试验的精确性,鉴于气源系统的庞大和复杂性,为提高气源生产的安全性,以提供优质可靠的高压气体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Profinet的气源自动化监控方案;通过设立若干个S7-200 PLC从站解决了系统节点较... 风洞工程中气源的品质直接影响风洞试验的精确性,鉴于气源系统的庞大和复杂性,为提高气源生产的安全性,以提供优质可靠的高压气体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Profinet的气源自动化监控方案;通过设立若干个S7-200 PLC从站解决了系统节点较多的问题,根据监控系统不同分工建立了2个S7-300 PLC主站;由于现场设备的多样性,综合利用Modbus,Profibus-DP,Profinet等多种通讯协议,组建了气源工业控制网络。在此基础上,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现场监控以及气体流量计量等功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设计与实现的气源自动化监控系统达到预期目的,具有很好的监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bus/Profinet 现场总线 监控系统 风洞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方波电流注入电路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景芳 赵晨 +3 位作者 姚绪梁 李磊 刘瑜超 陈启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4,共8页
为了解决常规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方波电流注入电路(SWCI)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SWCI中的单相整流桥被串联在负载通路中,它根据输入电压的极性交替导通来增加整流桥的输出电流的电平数,然后根据... 为了解决常规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方波电流注入电路(SWCI)的串联型24脉波整流器。SWCI中的单相整流桥被串联在负载通路中,它根据输入电压的极性交替导通来增加整流桥的输出电流的电平数,然后根据交直流两侧电流的对应关系,将整流器的输入电流的台阶数增加到24,进而实现对输入电流谐波的有效抑制。分析结果表明,当SWCI按最优匝比设计时,输入电流被改进为标准的24台阶波,消除了输入电流的11、13次谐波。所提SWCI方案无须采用任何有源器件,且SWCI中辅助变压器的容量仅为整流器输出功率的1.95%,故所提方案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等优点。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搭建了一台输出功率为2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WCI方案后,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由12.1%降低为3.6%,谐波被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多脉波整流器 谐波抑制 电流注入 脉波倍增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电网频率响应分析的直驱型风电场实用化等值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磊 晁璞璞 +3 位作者 金泳霖 刘志辉 李卫星 李志民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0-207,共8页
风电参与系统调频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稳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高效分析风电参与调频时系统的频率演化机理,亟须研究适用于电网频率响应特性分析的风电场聚合等值方法。文中建立了直驱型风电机组的通用调频控制模型,仿真分... 风电参与系统调频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稳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高效分析风电参与调频时系统的频率演化机理,亟须研究适用于电网频率响应特性分析的风电场聚合等值方法。文中建立了直驱型风电机组的通用调频控制模型,仿真分析了直驱型风电机组工作于不同运行点时的调频响应特性,发现处于不同风速区间内的同型号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时具有显著的聚群特征,据此提出了适用于电网频率响应特性分析的直驱型风电场实用化等值方法。通过建立和对比某风电场的详细拓扑模型、文中所提等值模型、传统单机等值模型及两种典型多机等值模型在不同运行场景的调频响应特性,发现所提方法的等值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等值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同时兼顾对详细场站频率响应特性的模拟精度,并且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风速和扰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型风电场 频率响应 电磁暂态建模 等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不平衡数据下基于联邦学习的谐波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
9
作者 王玉静 叶柏宏 +2 位作者 康守强 刘连胜 孙宇林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7-329,共13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不同故障类别样本数量不平衡,以及单源信号获取信息往往有限,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源不平衡数据下基于联邦学习的谐波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不同用户的多源信号做小波变换,将一... 针对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不同故障类别样本数量不平衡,以及单源信号获取信息往往有限,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源不平衡数据下基于联邦学习的谐波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不同用户的多源信号做小波变换,将一维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构建时频图数据集;利用改进的数据增强方法对不平衡数据集进行均衡处理;引入有效的通道注意力机制,并通过可学习的权重加权残差分支的输出,以增强模型对不同输入信号残差信息的适应性和对数据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通过改进的多模态变分自编码器挖掘多源信号之间的互补信息进行特征融合,并采用焦点损失函数作为训练损失函数,使模型能够更关注错分频率较高的类别样本,构建多用户个性化本地模型;服务器端聚合用户端本地模型参数并更新全局模型,通过联邦学习保障用户端本地的孤岛隐私数据,从而对多源不平衡数据下谐波减速器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搭建谐波减速器信号采集实验平台进行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谐波减速器多源不平衡数据的特征并实现信息融合,平均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8.8%,性能优于所对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不平衡 多源信息融合 联邦学习 谐波减速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振型DCX的部分功率调节技术研究综述
10
作者 王懿杰 桑汐坤 +1 位作者 高珊珊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65,I0021,共16页
以LLC为代表的谐振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软开关性能以及高效功率传输优势,但是开关频率的改变会使得谐振点发生偏移,效率显著降低,直流变压器(DC transformer, DCX)工作状态虽有利于实现效率优化,但却限制了系统的电压调节范围。此外,传统... 以LLC为代表的谐振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软开关性能以及高效功率传输优势,但是开关频率的改变会使得谐振点发生偏移,效率显著降低,直流变压器(DC transformer, DCX)工作状态虽有利于实现效率优化,但却限制了系统的电压调节范围。此外,传统全功率传输会导致器件应力高,存在效率优化局限。近年来,部分功率传输由于低应力、高效率以及控制简单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将谐振变换器与部分功率技术结合,强化优势互补,提高应用价值,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中从部分功率传输概念和基本连接形式入手,对基于谐振型DCX的部分功率调节系统结构进行归纳分析,概括为单级式、两级式以及准两级式3种结构类型,讨论分析适用于不同种类结构的变换器拓扑以及控制方式;其次,对目前所实现的部分功率调节系统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进行归纳,并对传统两级级联式结构和另外3种部分功率调节结构的器件数量、电压增益以及工作效率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最后,对不同结构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部分功率调节 单级式 两级式 准两级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切换的抗偏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11
作者 黄南天 姚友素 张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7,132,共8页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线圈的大范围偏移会显著改变系统输出电压或电流,影响输出稳定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切换方法,通过对逆变器和整流器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显著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抗偏移性能。本研究揭示了逆变和整...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线圈的大范围偏移会显著改变系统输出电压或电流,影响输出稳定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切换方法,通过对逆变器和整流器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显著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抗偏移性能。本研究揭示了逆变和整流电路模态切换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实现简单、性能优异的控制策略,通过采用滞环控制的方法解决了系统在切换阈值附近反复切换的问题。采用仿真研究了线圈偏移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所提抗偏移性能提升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LCC/S补偿拓扑和平面方形磁耦合机构的样机,样机输出功率恒定为100 W,正对时样机效率高达92.1%,耦合系数下降为原来的13.4%时系统仍能恒压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抗偏移 模态切换 LCC/S补偿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直流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时延补偿滑模控制器设计
12
作者 王艳敏 袁世博 +1 位作者 张伟琦 杨铭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8,共17页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 并联直流变换器的网络控制系统(NCS)受到信号传输时延的影响时会损失理想的输出性能。针对典型的并联Buck变换器,设计离散域内的滑模控制器(SMC)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保证变换器的均流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时延对变换器NCS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得到长/短时延对变换器NCS的实际影响特性。为进一步解决长时延对变换器NCS传输信号的损害问题,基于多步预估法对所设计的SMC控制器进行改进,对系统控制信号进行超前预测并建立缓冲区,从而有效预估与补偿NCS所丢失时延信号进而保证并联Buck变换器的输出性能,同时利用预估误差分析给出改进系统的稳定条件。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在0.6 ms时延情况,最大误差和上升时间分别减少37.4%、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直流变换器 网络控制系统 多步预估法 传输时延 时延补偿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配比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斌 张学广 徐殿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可以改善混联系统在弱电网下次同步频段的稳定性。在新能源场站中可以适当配置构网型单元提高系统稳定性,故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的配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文中针... 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可以改善混联系统在弱电网下次同步频段的稳定性。在新能源场站中可以适当配置构网型单元提高系统稳定性,故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的配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文中针对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变流器控制系统特性对构网型变流器配比边界条件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控制系统各关键参数以及构网型变流器中电压环控制结构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从保证系统次同步频段小干扰稳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混联系统中构网型变流器配比下限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约束下配比的稳定边界,并利用频域阻抗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最后,基于RT-LAB半实物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混联系统 次同步振荡 配比 小信号稳定性 稳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交流损耗定子绕组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斯博 孙明冲 +5 位作者 龚海桂 杨永喜 蔡蔚 谢颖 尚静 郭守仑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扁线电机的绕组交流损耗随着转速升高急剧增大,给电机运行效率与温升特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以车用高速扁线电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发卡绕组、槽内换位、连续波绕组和端部扭转换位等方案不同绕组拓扑结构的交直流损耗特性,综合考虑... 扁线电机的绕组交流损耗随着转速升高急剧增大,给电机运行效率与温升特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以车用高速扁线电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发卡绕组、槽内换位、连续波绕组和端部扭转换位等方案不同绕组拓扑结构的交直流损耗特性,综合考虑选定端部扭转换位绕组作为优选方案。通过加工试制原理验证样机,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并基于端部扭转换位绕组电机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绕组换位引起的定子槽满率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定子阶梯槽型的优化思路。最后,以车用电机全运行速域内的效率分布特性为基准,对比分析了阶梯槽端部扭转换位方案、端部扭转换位方案和发卡绕组方案的效率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与端部扭转换位方案相比,阶梯槽端部扭转换位方案高速运行时的效率提升约0.2%到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 定子绕组 交直流电阻 交流损耗分析 换位绕组 效率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混合开关时间延迟及其信号调制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四宝 王盼宝 +1 位作者 王卫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9-1144,共16页
SiC MOSFET和Si IGBT并联构成的混合开关(SiC/Si HyS)结构是一种优化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依靠SiC MOSFET的低导通时间构建Si IGBT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并继承Si IGBT在高负载电流下的低导通损耗特性,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效率。为了... SiC MOSFET和Si IGBT并联构成的混合开关(SiC/Si HyS)结构是一种优化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依靠SiC MOSFET的低导通时间构建Si IGBT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并继承Si IGBT在高负载电流下的低导通损耗特性,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效率。为了更简单高效地生成SiC/Si HyS的SiC MOSFET和Si IGBT驱动信号,该文提出一种针对最小SiC导通模式的信号调制电路,通过配置对应的RC缓冲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值即可调节控制模式中的四个时间尺度,该方法具有灵活简单等优点。首先,理论分析最小SiC导通模式下的SiC/Si HyS结构损耗分布特性;其次,给出信号调制电路原理并介绍信号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RC缓冲电路参数和时间尺度之间的函数方程;最后,基于搭建的SiC/Si HyS硬件平台,在双脉冲测试电路中验证最小SiC导通模式下的SiC/Si HyS损耗特性和所提信号调制电路的有效性,并在1.5 kW两电平逆变器中检验所提信号调制电路的动态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Si IGBT 混合开关 开关损耗 信号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对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得安 张剑韬 +2 位作者 朱春波 别致 崔淑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75,共23页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能够以非电气接触的形式在海域中实现能源供给,为解决水下无人设备的传统拔插式充电方式所存在的安全性差、寿命低、维护困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然而,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因复杂的海洋环境使其相比于...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能够以非电气接触的形式在海域中实现能源供给,为解决水下无人设备的传统拔插式充电方式所存在的安全性差、寿命低、维护困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然而,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因复杂的海洋环境使其相比于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陆基无线电能传输面临更多的挑战。该文首先围绕海水介质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其次,针对海洋环境和海水介质存在的附加涡流损耗、极间分布电容、深海压磁效应、海底洋流扰动等典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水下无人装备应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说明;最后,对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 海洋环境 涡流损耗 无人潜航器 磁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位置误差解耦阻抗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奇维 李斌兴 +2 位作者 潘冠丞 王高林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51,共13页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机交直轴模型实现,其依赖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或位置传感器存在偏置误差时,传统电感辨识方法精度难以保证。为降低转子位置误差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位置误差...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机交直轴模型实现,其依赖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或位置传感器存在偏置误差时,传统电感辨识方法精度难以保证。为降低转子位置误差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位置误差解耦阻抗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在线辨识方法。根据电机电感在不同转子位置下的数值变化关系特性,构建转子位置误差解耦的虚拟轴系阻抗模型。进而,通过基于高频正弦信号注入的电感辨识方法,实现不受电机转子位置误差影响的电感辨识。为确保所提出方法在不同运行工况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对虚拟轴系的构建方法及注入信号参数选取进行分析。所提出的方法在2.2 kW永磁同步电机平台进行验证,证明了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感在线辨识 高频信号注入 等效阻抗模型 转子位置误差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通信下储能电池两层分布式能量协商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涛 李牧远 +1 位作者 刘洪臣 霍炬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主动配电网多样化需求对储能能量管理策略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储能最优经济性调度与灵活控制难以兼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环形通信下储能电池两层分布式能量协商管理策略。首先,通过成本分析建立了储能协商管理目标函数,并基于拉格朗日对偶... 主动配电网多样化需求对储能能量管理策略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储能最优经济性调度与灵活控制难以兼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环形通信下储能电池两层分布式能量协商管理策略。首先,通过成本分析建立了储能协商管理目标函数,并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法分析最优解特征。其次,设计了两层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上层基于不动点迭代在环形通信中实现群组荷电状态同步,下层采用两模式均衡电路实现组内单体荷电状态一致。最后,基于IEEE 33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能够在较低时延与调节时间内实现组间同步、组内一致控制,有效兼顾了储能经济性调度与实时灵活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 能量协商管理 环形通信 均衡电路 拉格朗日对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备用共享的区域与省级备用市场统一出清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钦钦 徐英 +2 位作者 仪忠凯 高自伟 史沛然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6-184,共9页
采用各省备用市场独立出清的方法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电网省间备用共享互济的优势。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强不确定性,文中提出在多省互联电网中进行备用共享,以提高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降低区域备用市场运行成本。按照“宜区域则... 采用各省备用市场独立出清的方法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电网省间备用共享互济的优势。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强不确定性,文中提出在多省互联电网中进行备用共享,以提高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降低区域备用市场运行成本。按照“宜区域则区域”的原则,建立了考虑备用共享的区域备用市场统一出清的两层模型。上层模型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兼顾了区域最小备用容量需求约束、各省备用容量需求和区域电网机组的容量约束;下层模型以保证备用的可交付性为目的,考虑了联络线潮流受各省级电网不确定性功率的影响,以及省级电网安全运行约束等约束条件。上下层模型通过迭代求解获得区域备用出清结果以及典型场景下的合理调度方案;下层模型采用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布式迭代优化方法进行交互求解,以适用各省信息不完全互通的情形。通过算例对比验证了所提统一出清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备用市场 新能源 备用共享 统一出清 安全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配电网功率互济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灾后抢修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康 郁琛 +3 位作者 谢云云 燕子敖 蔡胜 张玉坪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0,共7页
传统的配电网灾害抢修策略主要利用配电网的内部资源,无法考虑多个配电网间的功率互济和协同恢复。考虑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能够通过交直流混联的拓扑结构实现功率互济,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抢修决策模型,通过协调抢修队、线路开关、... 传统的配电网灾害抢修策略主要利用配电网的内部资源,无法考虑多个配电网间的功率互济和协同恢复。考虑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能够通过交直流混联的拓扑结构实现功率互济,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抢修决策模型,通过协调抢修队、线路开关、分布式电源、电压源换流器,最大限度地提高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负荷恢复量。对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优化问题转化为可快速求解的混合整数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最优抢修策略。基于IEEE 14节点系统建立一个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抢修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自然灾害 弹性运行 抢修策略 负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