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形通信下储能电池两层分布式能量协商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涛 李牧远 +1 位作者 刘洪臣 霍炬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主动配电网多样化需求对储能能量管理策略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储能最优经济性调度与灵活控制难以兼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环形通信下储能电池两层分布式能量协商管理策略。首先,通过成本分析建立了储能协商管理目标函数,并基于拉格朗日对偶... 主动配电网多样化需求对储能能量管理策略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储能最优经济性调度与灵活控制难以兼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环形通信下储能电池两层分布式能量协商管理策略。首先,通过成本分析建立了储能协商管理目标函数,并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法分析最优解特征。其次,设计了两层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上层基于不动点迭代在环形通信中实现群组荷电状态同步,下层采用两模式均衡电路实现组内单体荷电状态一致。最后,基于IEEE 33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能够在较低时延与调节时间内实现组间同步、组内一致控制,有效兼顾了储能经济性调度与实时灵活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 能量协商管理 环形通信 均衡电路 拉格朗日对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的联络线功率调控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涛 易善军 于继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29,39,共7页
为公平有效地实施联络线功率调控,提出了一种联络线调控方法。该方法由两个调整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根据关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的调节容量和联络线功率偏差信息,确定送、受端网络中的机组调整对象;第二... 为公平有效地实施联络线功率调控,提出了一种联络线调控方法。该方法由两个调整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根据关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的调节容量和联络线功率偏差信息,确定送、受端网络中的机组调整对象;第二阶段基于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法确定相关机组的功率调整因子实施联络线功率偏差调控,通过对送、受端网络中与联络线关联路径链的剖分,定量获得在某一网络状态下与联络线关联的源流实际利用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供求路径电气信息,从而进一步获得送、受端电网中相关机组集合的功率调整因子。文章在确定功率调整因子时充分考虑了机组是否需要在非AGC机组辅助调节情况下修正调整因子。根据联络线功率偏差情况及功率调整因子可进行相关机组调节。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整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系统 联络线调控 电气剖分 协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28
3
作者 程嵩 郭志忠 +3 位作者 张国庆 申岩 宋平 黄华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3-3848,共6页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会引起FOCT准确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温度波动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机理,并依据该机理分别建立了温度对线性双折射影响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双折射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会引起FOCT准确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温度波动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机理,并依据该机理分别建立了温度对线性双折射影响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双折射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而推导出温度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量化研究了FOCT比差随温度漂移问题。得到了FOCT温度特性为:在试验温度范围即10~60℃内,比差与线性双折射相位差和温度都近似呈线性关系。进一步试验验证了FOCT比差与温度的近似线性关系,且基于该关系对互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可使其精度满足0.2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线性双折射 Verdet常数 温度漂移 热膨胀系数 比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电网中多储能设备SOC一致性优化策略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炜信 段建东 +2 位作者 张润松 国海峰 孙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26-135,共10页
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蓄电池储能管理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孤岛电网,但在放电过程中并联蓄电池储能设备相互间将出现电荷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差异,使某些储能设备提前退出运行,显著削弱了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储... 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蓄电池储能管理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孤岛电网,但在放电过程中并联蓄电池储能设备相互间将出现电荷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差异,使某些储能设备提前退出运行,显著削弱了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储能设备的SOC一致性控制策略,并进行优化。将SOC作为下垂控制器输入量,根据SOC实时调节储能设备的输出功率,使并联储能设备的SOC在放电过程中逐渐趋于一致,进而在孤岛电网频率偏移约束以及逆变器最大输出有功功率限制下对加速因子进行在线优化,显著减少了并联蓄电池储能设备间SOC最终差值,达到更佳的均衡效果。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SOC一致性优化控制策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现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电网 多蓄电池储能设备 下垂控制 SOC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有源电力滤波器新型控制方法 被引量:52
5
作者 郭伟峰 徐殿国 +1 位作者 武健 王立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8,共7页
LCL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稳态误差和稳定性受到电网参数(频率、阻抗)摄动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包括两个部分,使用传统广义积分器时,电网频率漂移会使其对各次谐波处的积分增益大幅减小,从而增大系统的稳态误差,对此提出一... LCL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稳态误差和稳定性受到电网参数(频率、阻抗)摄动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包括两个部分,使用传统广义积分器时,电网频率漂移会使其对各次谐波处的积分增益大幅减小,从而增大系统的稳态误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在线调整的新型广义积分器;此外为了抑制系统中LCL滤波器谐振,需要加入无源或有源阻尼。电网阻抗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会使阻尼作用减弱甚至引起系统不稳定,为此提出基于滑模控制的新型有源阻尼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新的控制方法使系统对电网参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LCL滤波器 广义积分 有源阻尼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流波形参数检测视角下的±800kV直流输电线路反击电磁暂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束洪春 曹璞璘 +3 位作者 张广斌 张斌 杨毅 刘可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共9页
从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的角度出发,研究雷击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避雷线档距中央、杆塔外撑角和塔顶时传输系统的行波响应,依据分布参数电路理论分析注入传输系统的雷电流在各电流通道中的电流行波波形。当雷击避雷线或避雷线与杆塔外撑... 从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的角度出发,研究雷击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避雷线档距中央、杆塔外撑角和塔顶时传输系统的行波响应,依据分布参数电路理论分析注入传输系统的雷电流在各电流通道中的电流行波波形。当雷击避雷线或避雷线与杆塔外撑角连接处未造成闪络时,避雷线与杆塔外撑角连接处的暂态电流含有大部分雷电流上升沿响应;当雷击塔顶未闪络时,大部分雷电流经杆塔直接流入大地。发生雷击闪络时,传输系统受到雷电流激励和闪络故障附加激励先后2次冲击,其波过程可视为2次冲击在传输系统引起的行波暂态响应。绝缘子闪络时,雷电流上升沿行波已经离开绝缘子传播,绝缘子闪络电流波形上升沿与注入传输系统的雷电流上升沿相差甚远。当雷击避雷线或杆塔外撑角连接处造成闪络时,杆塔外撑角连接处的暂态电流包含了绝大部分雷电流上升沿响应;在雷击塔顶造成闪络情况下,雷电流上升沿主要经杆塔流入大地,其他电流行波通道所含雷电流上升沿响应较少。无论雷击是否造成闪络,绝缘子闪络电流均不含有雷电流上升沿信息,故为了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需检测雷击点附近避雷线或避雷线与杆塔外撑角连接处的电流行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 雷击杆塔外撑角 雷击塔顶 雷电流上升沿 直流输电 内络 缘子: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流波形参数检测视角下±80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绕击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束洪春 曹璞璘 +3 位作者 张广斌 张斌 杨毅 刘可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3-1215,共13页
雷电流波形参数主要集中于雷电流上升沿,为分析雷击输电线路后各个行波通道暂态电流所含雷电流上升沿信息,从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的视角,应用分布参数电路理论研究雷电绕击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行波响应,分析在雷击闪络和未闪络情况下,注入... 雷电流波形参数主要集中于雷电流上升沿,为分析雷击输电线路后各个行波通道暂态电流所含雷电流上升沿信息,从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的视角,应用分布参数电路理论研究雷电绕击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行波响应,分析在雷击闪络和未闪络情况下,注入导线的雷电流在诸电流通道中的电流行波波形。雷电绕击导线造成闪络的波过程可视为雷电流注入和闪络故障附加激励先后两次冲击在导线和绝缘子所引起的行波暂态响应。根据闪络冲击发生于雷电流冲击峰值之前和之后,将闪络分为波前闪络和波后闪络,于此两种闪络情况下,分析不同电流通道暂态电流所包含的雷电流波前信息。考虑了冲击电晕和杆塔对导线和绝缘子暂态电流波形的影响。分析和数字实验表明:绕击导线发生波前闪络情况下,导线暂态电流不含雷电流的峰值(参数);而波后闪络情况下,导线暂态电流含有雷电流的峰值(参数);无论是波前闪络还是波后闪络,绝缘子闪络电流均不含有雷电流上升沿信息,雷电流上升沿信息只含于导线暂态电流,故为了获取雷电流波形参数,须检测雷击点附近导线的电流行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kV 直流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冲击电晕 绝缘子伏秒特性 波前闪络 波后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目标姿态测量的嵌入式算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斌 叶东 +1 位作者 张鑫 赵振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04-2813,共10页
针对一系列含有圆和直线特征的航天器,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算法来实现非合作目标的姿态测量。该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完成边缘点的检测和边缘图像的细化;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通过基于弧段的快速椭圆检测方法检测目标上的椭... 针对一系列含有圆和直线特征的航天器,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算法来实现非合作目标的姿态测量。该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完成边缘点的检测和边缘图像的细化;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通过基于弧段的快速椭圆检测方法检测目标上的椭圆特征;同时用快速高精度的二次Hough直线检测方法检测目标上的直线特征。最后,针对实际在轨任务进行了地面模拟实验,基于椭圆特征和直线特征计算了目标飞行器和一个CCD相机的相对姿态。结果显示:该嵌入式方法所需资源较少,更新率优于3Hz;其测量精度随着测量距离的变大而变差,同一距离3个方向的测量精度不同,近距离(小于4m)、深度方向的测量精度优于100mm,其他方向最高优于60mm,角度精度优于1°,满足嵌入式系统对资源、在轨更新率和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非合作目标 姿态测量 椭圆检测 二次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运行条件下储能并网VSC多目标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彦林 王明彦 郑载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2-1798,共7页
为解决微网功率波动、谐波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混合储能技术平抑功率波动,同时补偿谐波、无功和不平衡电流的多目标控制策略。此外,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和谐波电流检测算法,实现了多目标并网参考电流的计算方法。控制储能装置实时补偿微网公... 为解决微网功率波动、谐波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混合储能技术平抑功率波动,同时补偿谐波、无功和不平衡电流的多目标控制策略。此外,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和谐波电流检测算法,实现了多目标并网参考电流的计算方法。控制储能装置实时补偿微网公共连接点电能质量,实现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压源变流器 平滑功率波动 混合储能 电能质量治理 电流检测 多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高志强 王建赜 +2 位作者 纪延超 谭光慧 张举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109,共5页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受外界温度、光照强度和负载影响具有特殊的非线性。为了使输出功率始终工作在最大点处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功率点跟踪在光伏系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仿真分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输...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受外界温度、光照强度和负载影响具有特殊的非线性。为了使输出功率始终工作在最大点处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功率点跟踪在光伏系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仿真分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不大,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最大功率点近似在一条直线上,和输出电流成线性关系。所采用新颖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是根据估算的最大功率点和输出电流成线性关系把P-I输出曲线划分成两个独立区域,在区域Ⅰ和区域Ⅱ分别采用变步长的观测比较法和变斜率的观测比较法快速调节输出电流使其接近或者等于最大功率点电流,达到快速跟踪最大功率点的目的。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法与扰动观测控制相比较,不仅能保证快速的跟踪光伏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点,而且不会引起在最大功率点附近频繁波动,最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最大功率点跟踪 太阳能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沉没度预测的潜油泵冲次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德亮 齐维贵 +3 位作者 邓盛川 张永明 王新民 李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38-144,共7页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利用直线电机驱动潜油往复泵是一种新型举升方式。这种举升方式可使抽油机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沉没度预测的潜油往复泵冲次优化方法。文中对在采油厂采集的沉没度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输入空间...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利用直线电机驱动潜油往复泵是一种新型举升方式。这种举升方式可使抽油机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沉没度预测的潜油往复泵冲次优化方法。文中对在采油厂采集的沉没度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输入空间重构,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建立沉没度预测模型。以抽油机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以预测得到的沉没度为参量,对直线电机的冲次进行优化。采用沉没度–冲次子区间匹配方法改进原优化算法,进一步降低原方法的计算量和数据量。改进的优化算法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场计算机对计算量的限制。该优化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往复泵的产油量,并避免直线电机长期工作于满载或过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油往复泵 直线电机 沉没度预测 冲次优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风电间歇性扰动的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柳进 于继来 柳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在风电高渗透条件下,风电的间歇性扰动是严峻的。在陡坡事件接连发生时期,相邻陡坡事件间距的净负荷预测误差,有时可能导致电网严重失衡。为应对风电间歇性扰动的挑战,提出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关键时段的系统备用贡献... 在风电高渗透条件下,风电的间歇性扰动是严峻的。在陡坡事件接连发生时期,相邻陡坡事件间距的净负荷预测误差,有时可能导致电网严重失衡。为应对风电间歇性扰动的挑战,提出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关键时段的系统备用贡献能否应对前方最坏可能发生的情况,确定时段紧急态势的识别指标,增强前瞻响应能力。其次,为挖掘系统备用贡献的潜力,针对紧急态势条件,给出不同时段归属不同备用状态的决策机制,并运用"两子集合优化"方法,进行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所提智能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优化能力,适应态势的缓急变迁,适应不同紧急态势,特别是在紧急态势期间适应不同系统备用贡献状态的需要。这种适应性优化在预防陡坡事件冲击和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之间,能够实现目标协调,使紧急态势下的实时优化相对于常规实时优化的附加代价极小化,为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进入电网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间歇性扰动 陡坡事件 系统备用贡献 能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阻抗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特征参数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毛世通 朱春波 +2 位作者 宋凯 魏国 迟浩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5-102,共8页
以单个自谐振线圈等效模型的端口阻抗及耦合线圈之间二端口网络的等效模型为出发点,利用高频有限元仿真软件,结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自身的特点,提出分布参数谐振线圈仿真分析以及关键参数的提取方法,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合理性。... 以单个自谐振线圈等效模型的端口阻抗及耦合线圈之间二端口网络的等效模型为出发点,利用高频有限元仿真软件,结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自身的特点,提出分布参数谐振线圈仿真分析以及关键参数的提取方法,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另外根据耦合线圈频域阻抗分裂的特点提出耦合系数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分布式参数线圈对无线电能传输性能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高频有限元仿真 线圈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伏祥运 曾繁鹏 +2 位作者 王建赜 牟宪民 纪延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为了研究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在考虑了电压源型逆变桥中IGBT的通态损耗、开关损耗以及直流侧的电容损耗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该逆变桥的STATCOM数学模型,并根据其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 为了研究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在考虑了电压源型逆变桥中IGBT的通态损耗、开关损耗以及直流侧的电容损耗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该逆变桥的STATCOM数学模型,并根据其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STATCOM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和逆系统模型。根据该模型对STATCOM进行直接控制,并根据系统参数的不可预知以及其时变的特点,对系统模型中的参数在运行过程进行在线识别,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逆控制能够有效地克服运行过程中系统参数的变化对补偿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装置的控制精确度;给定系统参数的初值准确与否,对装置最终的控制精确度没有影响。该控制方法具有实用性,而且随着处理器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该方法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非线性 自适应逆控制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量测量单元的输电线路温度跟踪估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芳 韩学山 +2 位作者 李华东 王孟夏 杨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29,共5页
载流导体电阻与温度变化之间有明确的物理解析规律,基于这一规律,借助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的信息,首先建立了遵循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电阻并间接跟踪输电线路温度的模型;继而推导了PMU直接量测信息误差分布经过转换后间接量测的误差散布... 载流导体电阻与温度变化之间有明确的物理解析规律,基于这一规律,借助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的信息,首先建立了遵循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电阻并间接跟踪输电线路温度的模型;继而推导了PMU直接量测信息误差分布经过转换后间接量测的误差散布规律与概率表达;最后在量测误差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分析了目标函数值的分布概率,指出传统的不良数据识别手段依然有效。由此,建立输电线路温度的跟踪估计,实现输电线路动态热定值(DTR)的软实现思想,从而为输电线路潜在能力挖掘提供简捷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电阻 温度 跟踪估计 相量测量单元 动态热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伏三端口逆变器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志强 纪延超 +1 位作者 谭光慧 王建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3-117,共5页
为克服传统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存在能量管理复杂、所用开关器件多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独立光伏三端口逆变器及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系统由光伏模块、蓄电池、升压电路、双向充放电路、双绕组隔离逆变电路及负载组成,具有光伏模块的升压... 为克服传统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存在能量管理复杂、所用开关器件多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独立光伏三端口逆变器及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系统由光伏模块、蓄电池、升压电路、双向充放电路、双绕组隔离逆变电路及负载组成,具有光伏模块的升压和最大功率点跟踪、蓄电池的双向充放电和逆变隔离的功能。根据光伏模块和蓄电池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状态,分别控制单向、双向及逆变电路使光伏模块和蓄电池协调工作,确保系统高效稳定的工作。通过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新型独立光伏三端口逆变器正确及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 蓄电池 太阳能系统 逆变器 光伏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检测厚铝板缺陷的体波EMAT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晓冰 房琦 +1 位作者 苏日亮 康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的换能效率低,易受外界环境噪声影响导致回波信号较小、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正交试验的优化方法进行改进。该方法基于电磁场涡流效应、质点弹性动力学的波动方... 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的换能效率低,易受外界环境噪声影响导致回波信号较小、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正交试验的优化方法进行改进。该方法基于电磁场涡流效应、质点弹性动力学的波动方程及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检测厚铝板单平底孔缺陷、收发一体的体波EMAT二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应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结构下的缺陷回波电压信号强弱程度,分析磁铁和线圈的结构参数对其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模型结构参数值。同时,得出在本结构下磁铁与线圈的最佳宽度比。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缺陷回波电压峰-峰值的实验与仿真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体波 有限元模型 正交试验法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圆形特征边缘模糊和偏心误差修正的高精度相机标定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靖 魏亮 +2 位作者 向文豪 张贵阳 霍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9-369,共11页
针对立体视觉系统采用圆形特征点标定时存在的空间圆形投影边缘模糊和偏心现象问题,利用改进Zernike矩和偏心误差修正进行圆心的高精度定位,以此提高相机参数的标定精度。首先考虑了由于立体视觉成像系统的标定场景光照强度不均匀引起... 针对立体视觉系统采用圆形特征点标定时存在的空间圆形投影边缘模糊和偏心现象问题,利用改进Zernike矩和偏心误差修正进行圆心的高精度定位,以此提高相机参数的标定精度。首先考虑了由于立体视觉成像系统的标定场景光照强度不均匀引起的圆形特征投影图像边缘模糊的问题,引入高斯误差函数对边缘过渡段的灰度分布进行描述,建立了高斯边缘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投影图像的Zernike矩,然后利用改进Zernike矩实现高精度的圆形特征投影边缘像素坐标定位。此外,分析了影响圆形特征中心投影点和拟合圆心间偏差大小的因素,基于该分析对迭代拟合圆心进行偏差补偿使之逼近真实的圆心投影,最后通过所提算法对99圆形标志点进行圆心坐标提取并用于相机参数的标定。仿真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对投影图像边缘定位的精度以及圆心拟合的精度均高于传统的算法;实测实验中,基于圆心高精度坐标得到的相机标定参数对标准杆进行三维重建,长度测量精度比传统算法提高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改进Zernike矩 偏心误差修正 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磁场永磁直线电机连续往复运行时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玫 邹继斌 +2 位作者 张云亮 韩辅君 杨洪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3,共7页
根据横向磁场永磁直线电机在直线运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对连续往复运行工况下电机的温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综合考虑电机结构和运行状态特殊性的基础上,首先,建立横向磁场永磁直线电机包含机壳端盖在内且计及电枢绕组三维结构的温度场... 根据横向磁场永磁直线电机在直线运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对连续往复运行工况下电机的温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综合考虑电机结构和运行状态特殊性的基础上,首先,建立横向磁场永磁直线电机包含机壳端盖在内且计及电枢绕组三维结构的温度场计算模型;其次,应用传热学理论,在考虑电机热源、工作状态和电机各部分热交换等因素的前提下,给出电机中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比热容以及各个表面散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同时,给出动子表面的散热系数、气隙间动子外表面和定子内表面的散热系数随速度的变化规律;最后,计算电机在连续往复运行工况下的瞬态温度场,并通过样机实验对温度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磁场 永磁直线电机 温度场 连续往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导航智能寻迹小车方向控制算法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建民 赵玫 +1 位作者 杨洪勇 范鲁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71-78,共8页
针对电磁式智能小车系统路径信息处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延伸有效增减区间的优化PID算法。首先,对磁场信号检测原理作了介绍,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其次,提出使用归一化处理来解决数据不对称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的方... 针对电磁式智能小车系统路径信息处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延伸有效增减区间的优化PID算法。首先,对磁场信号检测原理作了介绍,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其次,提出使用归一化处理来解决数据不对称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前瞻高度与位置解算函数线性度的关系,并提供了扩展单调区间宽度的方法;最后,对传统PID算法的各个环节分别进行了改进,提出舍弃积分控制环节来克服转向的时滞性,使用位置偏差的二次幂作为比例系数来保证转向角度与弯道的吻合度,在微分控制环节当中引入非线性环节来达到优化路径的目的。在保证小车寻迹精度的前提下,改进后的算法相对于传统PID算法使小车的车速提高了约20%。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小车识别复杂路径、自主寻迹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航 归一化 MATLAB仿真 位置解算 改进的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