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电气量暂态保护 被引量:119
1
作者 束洪春 刘可真 +3 位作者 朱盛强 张广斌 朱子钊 张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08-117,共10页
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两端的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构成现实的边界元件,对暂态电压高频分量呈带阻传变特性,来自直流线路区外的高频电压信号通过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后被衰减,其能量显著减小,不同频... 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两端的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构成现实的边界元件,对暂态电压高频分量呈带阻传变特性,来自直流线路区外的高频电压信号通过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后被衰减,其能量显著减小,不同频带的高频电压信号小波能量可应用小波变换求得。利用区内、外故障时于保护安装处获得的暂态电压小波能量的显著差异来构造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判据;利用故障暂态电压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构造启动判据;利用正极和负极暂态电压分别与+800和-800kV的相关系数,构造雷击干扰识别判据;利用两极线极波,构造故障选极判据。给出了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输电线路单端电气量暂态保护方案。对该保护进行了大量仿真分析,计及了雷击干扰、边界上避雷器动作、不同过渡电阻、换相失败故障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具有绝对选择性,能可靠有效地保护直流线路全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电气量暂态保护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边界元件 雷击 ZNO避雷器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和义 浦昭邦 赵学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提出了利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分析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参数变化趋势的方法。根据在线监测获得的实时和历史数据确定绝缘参数变化的趋势法,应用隶属函数实现对变化趋势的描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构造了评价绝缘状况的... 提出了利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分析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参数变化趋势的方法。根据在线监测获得的实时和历史数据确定绝缘参数变化的趋势法,应用隶属函数实现对变化趋势的描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构造了评价绝缘状况的“正常”、“观察”和“检修”的模糊评价体系,把绝缘参数变化归为“减小”、“平稳”和“增大”3个模糊集合,得到评价设备绝缘状况的变化趋势准则。该方法可用在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中,保证在线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变化趋势 模糊逻辑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优先级调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佟为明 赵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97-2201,共5页
为使工业以太网中周期性实时数据的传输延时要求能够得以保证,本文对交换机的内部功能结构作出改进,并采用了IEEE802.1p规范中定义的带有优先级标志域的以太网帧格式进行数据通信。为验证改进性能,构建了一个星形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模型... 为使工业以太网中周期性实时数据的传输延时要求能够得以保证,本文对交换机的内部功能结构作出改进,并采用了IEEE802.1p规范中定义的带有优先级标志域的以太网帧格式进行数据通信。为验证改进性能,构建了一个星形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模型。在基于改进的交换机结构模型中,实现了优先级调度机制在交换机及网络节点中的应用,OPNET仿真结果验证了其对工业以太网实时性的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式以太网 IEEE802.1P 实时数据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动激光末端修正弹的目标定位算法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刘冰 王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1-164,共4页
针对机载激光探测器的目标位置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改进目标定位算法,在半自动激光末端修正弹弹道修正过程中实时获取地面目标的精确位置,根据弹丸的位置、姿态和视线角度,建立了目标定位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不同象限仰角下弹... 针对机载激光探测器的目标位置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改进目标定位算法,在半自动激光末端修正弹弹道修正过程中实时获取地面目标的精确位置,根据弹丸的位置、姿态和视线角度,建立了目标定位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不同象限仰角下弹丸位置、姿态和视线角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瞄准线角度的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最大,定位精度随象限仰角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算法 目标定位算法 终端修正弹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表面分数阶样条滤波分析法
5
作者 张浩 袁怡宝 +1 位作者 朴伟英 张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将分数阶样条滤波器作为表面轮廓滤波器以获取表面中线。首先将分数阶样条函数与变分公式相结合,推导出分数阶样条滤波器系统函数。分析了该滤波器的幅度传输特性,其具有截止幅度可调性质。当样条阶次逐渐升高时,截止特性可接近理想... 将分数阶样条滤波器作为表面轮廓滤波器以获取表面中线。首先将分数阶样条函数与变分公式相结合,推导出分数阶样条滤波器系统函数。分析了该滤波器的幅度传输特性,其具有截止幅度可调性质。当样条阶次逐渐升高时,截止特性可接近理想低通滤波器,而当阶次r=1.51时,截止特性又可逼近于高斯滤波器,该特性极大地方便了样条滤波器的使用。给出了分数阶样条滤波器的快速FFT算法,由于该滤波算法只涉及频域内乘积,且运算数量有限,所以计算效率很高。最后对FFT算法产生边缘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边缘效应进行了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算法不但具有灵活可调的截止特性,而且计算速度快,在通用计算机上完成一次11200点表面中线的提取只需4ms,同时有效抑制了样条滤波器的边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分数阶样条滤波器 幅度传输特性 表面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云广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仿真及分析 被引量:66
6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4 位作者 董俊 张广斌 刘可真 孙士云 杨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79-188,共10页
建立包含控制系统阀控制层的±800kV云广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以电量变化率为基础的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电流差动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进行仿真,全面检测其保护动作特性。分析指出:电压变化率判据往往无法检出... 建立包含控制系统阀控制层的±800kV云广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以电量变化率为基础的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电流差动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进行仿真,全面检测其保护动作特性。分析指出:电压变化率判据往往无法检出高阻接地故障,且受雷击干扰、冲击电晕和谐波的影响;电流差动保护是针对直流线路高阻故障的后备保护,它采用线路两侧电流差值的幅值为动作量,为避开区外交流侧故障和采样数据波动,最长延时会达到1.1s,在此阶段若阀组保护动作,将导致该极停运。建议采用"保护原理冗余"设计,即配置2套可互为补充的不同原理的保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保护配置 行波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 控制系统 故障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自主无线充电机器人系统设计 被引量:44
7
作者 宋凯 朱春波 +2 位作者 李阳 李晓宇 赵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3,共6页
设计了具有非接触自主无线充电功能的室内移动机器人系统,采用基于磁耦合谐振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机器人进行非接触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埋于室内固定某处,其上方放置扬声器,接收线圈安放在机器人底部。充电步骤为:机器人通过监测电... 设计了具有非接触自主无线充电功能的室内移动机器人系统,采用基于磁耦合谐振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机器人进行非接触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埋于室内固定某处,其上方放置扬声器,接收线圈安放在机器人底部。充电步骤为:机器人通过监测电池电压或用户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开启充电程序,同时触发能量发射系统语音播放单元,使其播放语音指令呼叫机器人充电;机器人利用DSP实时采集语音信号,并通过声源定位算法判断发射系统方向,利用DSP进行驱动控制,指导其寻找发射源;当机器人进入发射源指定区域范围内,便可实现无线充电。该系统具有自主移动寻源和非接触无线充电的特点,无需人为干预,机器人可在几十秒内快速找到发射源并实现自主无线充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移动机器人 非接触自主充电 磁耦合谐振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极波暂态量保护 被引量:42
8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2 位作者 张广斌 刘可真 孙士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96-104,共9页
构建基于极波的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 high voltage DC,UHVDC)线路暂态保护的启动元件、边界元件、雷击干扰识别元件和故障选极元件。线路故障后,保护安装处量测的极波首波头幅值比其对应的极线电压、线模电压和零模电压首波头幅值大,... 构建基于极波的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 high voltage DC,UHVDC)线路暂态保护的启动元件、边界元件、雷击干扰识别元件和故障选极元件。线路故障后,保护安装处量测的极波首波头幅值比其对应的极线电压、线模电压和零模电压首波头幅值大,且更为陡峭,故利用极波变化率构造启动判据;利用极波信息熵测度对故障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分析和估计来形成区内外故障的识别判据;雷击故障的极波波形远离零轴,而雷击未故障的极波围绕零轴交替变化,故利用短窗内极波采样值直接求均值来构建快速的雷电干扰识别算法;故障极极波与零轴构成的面积远大于非故障极波与零轴构成的面积,故利用正负极的极波与零轴构成的面积之比进行故障选极。时窗取为5 ms,避开控制系统响应对暂态保护的影响。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极波暂态量保护原理正确,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暂态量保护 极波 边界元件 雷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压相关性的±800kV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判断方法 被引量:32
9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3 位作者 董俊 张广斌 杨毅 孙士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160,5,共10页
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及区外故障分量附加网络的理论分析表明,当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于故障启动元件响应之后的短数据窗内,线路两侧电压电流故障分量均满足平波电感元件性能方程(voltage current relation,VCR);当发生区... 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及区外故障分量附加网络的理论分析表明,当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于故障启动元件响应之后的短数据窗内,线路两侧电压电流故障分量均满足平波电感元件性能方程(voltage current relation,VCR);当发生区外故障时,故障侧的电压电流故障分量则不满足平波电感元件的VCR。为此,提出了基于实测电压与计算电压相关性的区内外故障判断方法:直流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运用线路两侧实测电流由平波电感元件VCR分别计算两侧的电压,计算所得的电压波形与实测电压波形正相关,且数值很大;发生区外故障时,则故障侧计算所得的电压波形与实测电压波形负相关。据此,利用线路两侧计算的电压波形与实测电压波形的相关系数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算法可灵敏区识别内故障并可靠识别区外故障,可用于加速直流输电线路的后备保护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故障分量 计算电压 测量电压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单端电压自然频率方法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2 位作者 张广斌 刘可真 孙士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04-111,共8页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频谱与故障距离之间存在数学关系,故利用故障行波频谱可以实现故障测距。直流输电线路两端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构成了直流输电系统实体物理边界,它对于行波高频部分呈近似开路特性,其反射系数接近于1,使得量测端时...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频谱与故障距离之间存在数学关系,故利用故障行波频谱可以实现故障测距。直流输电线路两端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构成了直流输电系统实体物理边界,它对于行波高频部分呈近似开路特性,其反射系数接近于1,使得量测端时域波形呈周期性。对于行波低频部分,直流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使量测端的行波极性会发生翻转,致使时域波形的相角偏移,在频域上表现为自然频率的偏移。此外,故障电压行波于非对称短路点发生线模与零模行波相互交叉透射,致使故障电压自然频率"混叠"。鉴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非线性函数逼近拟合能力,选择故障电压自然频率的主频及其2倍频的幅值和频率作为样本属性,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来确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ANN模型。大量的PSCAD数字试验表明,基于自然频率和ANN的UHVDC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自然频率 实体物理边界 故障测距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束洪春 张广斌 +3 位作者 孙士云 王永治 朱子钊 朱盛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9,共7页
研究±8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和反击故障的机理,建立了绕击和反击的等值电路模型。分析和仿真表明:若发生反击故障,由于杆塔接地电阻的作用,反击故障将包括雷电流入地和随之而来的塔顶电位(绝对值)骤增造成的绝缘子闪络2个过程... 研究±8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和反击故障的机理,建立了绕击和反击的等值电路模型。分析和仿真表明:若发生反击故障,由于杆塔接地电阻的作用,反击故障将包括雷电流入地和随之而来的塔顶电位(绝对值)骤增造成的绝缘子闪络2个过程,对应地,在这2个过程中零模电流的方向相反,使得故障后瞬间保护安装处零模电压出现正负交替;若发生绕击故障,零模电流只沿一个方向,使保护安装处零模电压在故障后一段时间内呈现单调变化。在绕击与反击故障下于保护安装处所观测的零模电压时域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从继电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故障的识别方法,EMTDC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对特高压直流全线雷电绕击与反击故障进行识别,且不受雷电流波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电磁暂态 雷电绕击 雷电反击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零序电流时频特征量的配网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束洪春 朱梦梦 +3 位作者 黄文珍 段锐敏 董俊 高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共6页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系统不同故障条件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健全馈线和故障馈线的暂态零序电流在短窗时域和频域分布特性不同。利用各馈线故障后1/4工频周期时窗的故障暂态零序电流数据,经小波包分解并将其重构至不同频段,进...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系统不同故障条件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健全馈线和故障馈线的暂态零序电流在短窗时域和频域分布特性不同。利用各馈线故障后1/4工频周期时窗的故障暂态零序电流数据,经小波包分解并将其重构至不同频段,进而求得的时频特征量能在一时频窗内充分反映信号的时频特性,利用相关系数表征暂态零序电流的时频分布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结合综合相关系数形成选线判据,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大量电磁暂态仿真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故障分析 暂态零序电流 故障选线 时频特征 综合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老化过程中交流绝缘参数特性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洪新 程树康 +1 位作者 文习山 陈允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共3页
介绍了实验室中,XLPE电缆绝缘水针法加速工频老化实验及所测绝缘交流特征参数(介损、电容和电导等)。研究结果表明XLPE老化过程中的交流绝缘特征参数与其老化程度相关,不同老化阶段的特性不同.根据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可有效判断XLPE电... 介绍了实验室中,XLPE电缆绝缘水针法加速工频老化实验及所测绝缘交流特征参数(介损、电容和电导等)。研究结果表明XLPE老化过程中的交流绝缘特征参数与其老化程度相关,不同老化阶段的特性不同.根据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可有效判断XLPE电缆绝缘老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老化 XLPE电缆 介损 老化实验 工频 特征参数 电容 水针 针法 研究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稳态条件下的力矩电机三维暂态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邹继斌 张洪亮 +1 位作者 江善林 陈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6-70,共5页
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力矩电机电磁稳态运行条件下的三维暂态温度场的计算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域内的基本假设及相应的边界条件,根据电磁场计算,确定了定子铁心与磁极表面的损耗热源分布。以某型力矩电机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 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力矩电机电磁稳态运行条件下的三维暂态温度场的计算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域内的基本假设及相应的边界条件,根据电磁场计算,确定了定子铁心与磁极表面的损耗热源分布。以某型力矩电机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温度场的同时,也对定子铁心损耗与转子磁极表面损耗对电机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矩电机 温度场 损耗 三维有限元法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暂态识别 被引量:28
15
作者 刘可真 束洪春 +2 位作者 于继来 田鑫萃 吴尉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07-3014,共8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未故障时,极线上电压行波围绕直流分量上下交替变化,与轴线电压相关度趋近于1。此特征可作为识别雷击干扰的判据。雷击故障时,雷电波中有大量高频分量,绝缘闪络后,迅速衰减;接地故障时,短路电压行波由附加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未故障时,极线上电压行波围绕直流分量上下交替变化,与轴线电压相关度趋近于1。此特征可作为识别雷击干扰的判据。雷击故障时,雷电波中有大量高频分量,绝缘闪络后,迅速衰减;接地故障时,短路电压行波由附加电源产生,高频分量少。雷击故障最终呈现接地故障特征,经小波变换后,中低频分量与接地故障相近,故雷击故障高频能量与中低频能量比值较接地故障时大。据此特征可用来识别雷击故障和接地短路故障。利用云广800 kV直流输电模型,采用5 ms时窗,进行了大量的EMTP暂态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雷击干扰 相关度 小波变换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旋转磁通和趋肤效应的变系数铁耗计算模型 被引量:36
16
作者 江善林 邹继斌 +1 位作者 徐永向 梁维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了准确计算高速永磁无刷电机定子铁心损耗,分析不同磁化方式下的磁滞损耗变化规律,以及损耗系数随频率变化规律,提出一种改进的铁心损耗计算模型。该模型借助谐波分析的方法,考虑了电机中交变磁场、旋转磁场以及高频时趋肤效应对定子... 为了准确计算高速永磁无刷电机定子铁心损耗,分析不同磁化方式下的磁滞损耗变化规律,以及损耗系数随频率变化规律,提出一种改进的铁心损耗计算模型。该模型借助谐波分析的方法,考虑了电机中交变磁场、旋转磁场以及高频时趋肤效应对定子铁心损耗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分析PWM调制电流谐波、永磁体充磁方向,以及磁钢斜边角对高速永磁无刷电机定子铁心损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在高低频时的计算误差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无刷电机 铁心损耗 旋转磁化 趋肤效应 变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磁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郭尧 朱春波 +3 位作者 宋凯 魏国 逯仁贵 徐石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7,80,共6页
为了增加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接收线圈的自感量以及二者间的耦合系数,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提出利用高磁导率平板磁芯绕制发射/接收线圈的方案.对传输系统进行耦合电路建模,通过电路微分方程给出传输系统相关参数... 为了增加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接收线圈的自感量以及二者间的耦合系数,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提出利用高磁导率平板磁芯绕制发射/接收线圈的方案.对传输系统进行耦合电路建模,通过电路微分方程给出传输系统相关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设计并优化了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加入平板磁芯后系统耦合系数的变化,工作频率对传输的影响,发射与接收的移位传输以及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实现了距离10 cm以上,功率1.85 kW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整体传输效率达到80%以上.平板磁芯耦合机构体积小,在较大水平移位(25%)情况下实现了稳定高效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平板磁芯 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故障特征频带和TT变换的电缆单端行波测距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1 位作者 董俊 杨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3-112,17,共10页
与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行波色散更为严重,其行波波速度的确定及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时刻的精确标定更为关键。将单端行波暂态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并重构为多个频带的时域信号,采用相关分析计算每一个频带下2个波头的相关系数,选择相关系数... 与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行波色散更为严重,其行波波速度的确定及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时刻的精确标定更为关键。将单端行波暂态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并重构为多个频带的时域信号,采用相关分析计算每一个频带下2个波头的相关系数,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的频带为特征频带,并利用特征频带的中心频率计算电缆行波波速。在特征频带内利用时域变换的TT算法,对行波波头到达量测端的时刻进行精确标定。由此构建了基于故障特征频带和TT变换的电缆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方法。大量高压电缆故障测距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行波色散 特征频带 波速确定 故障测距 T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与SVM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识别 被引量:80
19
作者 黄南天 徐殿国 刘晓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30,共8页
针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与支持向量机(SVM)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分类识别方法。首先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S变换,针对变换结果在不同频率范围内提取原始信号特征。然后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特征选择,确定最优的... 针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与支持向量机(SVM)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分类识别方法。首先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S变换,针对变换结果在不同频率范围内提取原始信号特征。然后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特征选择,确定最优的两种特征构成特征向量,作为SVM的训练样本。最后将分类器应用于电能质量扰动识别。该模型通过特征选择,不仅降低了特征计算量,而且节省了分类器的训练、分类时间。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识别包括两种复合扰动在内的8种电能质量扰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扰动识别 S变换 支持向量机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猛 邹继斌 +1 位作者 胡建辉 徐永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5-149,共5页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同时具有异步起动能力。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受到诸如异步转矩、发电机制动转矩、磁阻负序转矩等多个转矩的合成作用,使得电机的起动过程同感应电机相比更为复杂。本文...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同时具有异步起动能力。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受到诸如异步转矩、发电机制动转矩、磁阻负序转矩等多个转矩的合成作用,使得电机的起动过程同感应电机相比更为复杂。本文在感应电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其转子设计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和分析其起动过程,最后通过实验对感应电机和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起动 永磁同步 感应电机 起动特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