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纯铝在模拟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育红 郑利民 +1 位作者 郭兴华 韩喜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3,共6页
为研究铝在海水中的腐蚀过程,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浸泡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工业纯铝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铝在模拟海水中发生点蚀的区域为富含Fe的晶间化合物处,点蚀半径随时间的增加而扩大.铝在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曲线分... 为研究铝在海水中的腐蚀过程,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浸泡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工业纯铝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铝在模拟海水中发生点蚀的区域为富含Fe的晶间化合物处,点蚀半径随时间的增加而扩大.铝在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曲线分为4个区间:活性溶解区、过渡区、过钝化区、钝化区.铝在模拟海水中,极化电位为过钝化区时,转移电阻R t随着电位的升高而变小,铝发生严重的点蚀;而极化电位为钝化区时,铝的转移电阻R t随着电位的升高基本不变,铝的溶解行为受到抑制.工业纯铝在模拟海水中发生点蚀的电位区间是-0.45~-0.65 V,钝化电位区间为-0.75~-0.8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海水 浸泡试验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5
2
作者 唐冬雁 李文旭 强亮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0,55,共3页
针对目前应用化学专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10多年来在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高水平研究型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若干建议。即确定以... 针对目前应用化学专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10多年来在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高水平研究型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若干建议。即确定以理为主、理工融合的专业建设理念,体现教学与科研的互促双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形成优秀教学团队,有效提升专业的总体实力;规范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倡创新精神,真正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应用化学专业 专业建设 专业定位 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无钯活化化学镀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丽波 安茂忠 +1 位作者 武高辉 杨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0-494,共5页
采用特定的无钯直接活化法在S iCp/A l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活化,获得了光亮、完整且结合强度良好的N i-P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测试手段对镀层和活化前后的基体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活化时间、超声波、热处... 采用特定的无钯直接活化法在S iCp/A l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活化,获得了光亮、完整且结合强度良好的N i-P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测试手段对镀层和活化前后的基体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活化时间、超声波、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镀层质量、结合强度及沉积速度的影响,确定了在高体积分数的S iCp/A l复合材料上化学镀镍的最佳前处理工艺.研究表明:本文得到的最佳的无钯活化工艺过程为:直接用由N i(Ac)2(g)、NaH2PO2(g)、CH3CH2OH(mL)和H2O(mL)以1∶1∶15∶2比例组成的无钯活化液对基体进行活化,在超声波辅助下活化9 m in,然后在170℃下热处理20 m in;无钯活化后的基体表面覆盖了一层N i-P活化膜,该活化层对化学镀镍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钯直接活化 前处理 SiCp/AI复合材料 化学镀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优化改革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冬雁 强亮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3,共2页
针对专业目录调整后国内多数工科院校的精细化工工科专业改办为应用化学理科专业的实际,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工科院校理科专业注重理工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具体的优化改革措施。采取“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 针对专业目录调整后国内多数工科院校的精细化工工科专业改办为应用化学理科专业的实际,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工科院校理科专业注重理工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具体的优化改革措施。采取“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验-科技创新-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条龙四年不断线的做法,完善了课程体系,丰富了教学内容,健全了考核方法,尤其注重了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和过渡,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性教学环节 优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玉文 张勇 +3 位作者 李小龙 顾琪萍 张翠芬 黄玉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GBL/EC复配体系为增塑剂, PVDF HFP和PMMA为聚合物基体制备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输特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实验表明,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 1. 2mS·cm-1, 电化学稳定窗口在 4. 5V以上. 以GBL/EC增塑聚合物电解... 以GBL/EC复配体系为增塑剂, PVDF HFP和PMMA为聚合物基体制备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输特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实验表明,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 1. 2mS·cm-1, 电化学稳定窗口在 4. 5V以上. 以GBL/EC增塑聚合物电解质与表面经修饰的锂金属电极组成锂金属聚合物电池,其电极稳定性较好,充放电循环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锂电极 界面稳定性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荚仁提取物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志彬 杨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7-278,282,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环己烷捕集馏出物的方法提取榆荚仁中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榆荚仁提取物中精油的化学成分。同时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如蒸馏时间、蒸馏pH、萃取剂种类等条件对所得精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蒸馏pH为5... 采用水蒸气蒸馏、环己烷捕集馏出物的方法提取榆荚仁中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榆荚仁提取物中精油的化学成分。同时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如蒸馏时间、蒸馏pH、萃取剂种类等条件对所得精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蒸馏pH为5,最佳蒸馏时间为4.5h,环己烷萃取效果较乙醚萃取效果好。榆荚仁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酯类和酸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荚仁 精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Co—B合金对Fe3O4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雪爱 韩喜江 徐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018-3021,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通过胶体钯活化敏化一步法处理后,以KBH4为还原剂、C4H4O6Na2-2H2O为络合剂进行Co-B化学镀,对包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XRD、SEM、TEM、电磁参数等表征以及吸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Fe3O4表面包覆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通过胶体钯活化敏化一步法处理后,以KBH4为还原剂、C4H4O6Na2-2H2O为络合剂进行Co-B化学镀,对包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XRD、SEM、TEM、电磁参数等表征以及吸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Fe3O4表面包覆的纤维状Co-B合金以无定形形式存在,Co-B包覆Fe3O4在2.0~18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合金 FE3O4 化学镀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化学计量比In:Fe:LiNbO3晶体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彩霞 刘欣荣 徐玉恒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98-200,共3页
采用助溶剂法以TSSG技术生长近化学计量比SIn:Fe:LiNbO3晶体.测试S In:Fe:LiNbO3晶体的晶格常数,SIn:Fe:LiNbO3晶体的晶格常数既小于LiNbO3晶体也小于In:Fe:LiNbO3晶体.晶格常数的变化是由于Li+取代反位铌NbLi4+和占据锂空位引起的.测试... 采用助溶剂法以TSSG技术生长近化学计量比SIn:Fe:LiNbO3晶体.测试S In:Fe:LiNbO3晶体的晶格常数,SIn:Fe:LiNbO3晶体的晶格常数既小于LiNbO3晶体也小于In:Fe:LiNbO3晶体.晶格常数的变化是由于Li+取代反位铌NbLi4+和占据锂空位引起的.测试SIn:Fe:LiNbO3晶体的红外光谱,OH-吸收峰移到3503.cm-1,测试SIn:Fe:LiNbO3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Γ,SIn:Fe:LiNbO3晶体的Γ值达到28cm-1,高于In:Fe:LiNbO3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LiNbO3晶体 光学性能 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式葡萄糖传感器阳极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秀娟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9年第6期11-13,19,共4页
制备了一种石墨粉含量高的混合物导电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导电性能及水中贮存稳定性,并将其作为电化学式葡萄糖传感器的阳极,以此电极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时间为20 ~30 s、灵敏度为60 n... 制备了一种石墨粉含量高的混合物导电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导电性能及水中贮存稳定性,并将其作为电化学式葡萄糖传感器的阳极,以此电极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时间为20 ~30 s、灵敏度为60 nA/(mmol·L-1) 、线性响应范围为0 .02 ~7 .0 m mol/L,在水溶液中储存20 天,传感器的响应值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混合物电极 酶电极 葡萄糖传感器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10
作者 刘志彬 杨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8-30,共3页
采用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对榆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离得到了伊谷甾醇(1)、胡萝卜苷(2)、5,7-二甲氧基香豆素(3)、东莨菪素(4)、叶绿醇(5)、4a,14α-二甲基珥烯-环阿屯烷醇(6)... 采用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对榆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离得到了伊谷甾醇(1)、胡萝卜苷(2)、5,7-二甲氧基香豆素(3)、东莨菪素(4)、叶绿醇(5)、4a,14α-二甲基珥烯-环阿屯烷醇(6)、12a-羟基齐墩果-7-烯(7)。化合物2、3、4、5、6、7为该种植物内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叶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剂三维石墨烯-硫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松涛 王志达 +1 位作者 陈艳 吴晓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为提高电极中硫的负载量,采用水热法和热处理法制备了锂硫电池用无粘结剂三维石墨烯-硫正极材料,用比表面积测试仪、电子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以及电池测试系统对电极的比表面积、微观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 为提高电极中硫的负载量,采用水热法和热处理法制备了锂硫电池用无粘结剂三维石墨烯-硫正极材料,用比表面积测试仪、电子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以及电池测试系统对电极的比表面积、微观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无粘结剂三维石墨烯-硫电极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517.3 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448.9 mAh/g,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三维石墨烯 无粘结剂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高比表面积石墨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彦梅 王殿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6-449,共4页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容量、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显著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容量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比表面积高达4m2/g的人造石墨的物性指标、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电解液及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容量、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显著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容量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比表面积高达4m2/g的人造石墨的物性指标、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电解液及添加剂、工艺条件对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为实现以此材料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这种高比表面积的人造石墨具有特殊的微孔结构,含有的活性部位增多,反应面积增大,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表现出高容量和高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比表面积 人造石墨 工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氧基甲烷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海燕 于秀娟 +2 位作者 刘长鹏 陆天虹 高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2 SO4溶液中二甲氧基甲烷 (DMM )在光滑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研究了在不同DMM浓度、不同H2 SO4浓度、不同温度的条件下 ,DMM电化学行为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键词 二甲氧基甲烷 电化学反应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预氧化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树涛 张立珠 +1 位作者 马军 刘惠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1-184,204,共5页
以臭氧预氧化强化后续曝气生物滤池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净化效率为目的,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臭氧投量为10mg/L、接触时间为4min时,臭氧氧化对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25.7%和16.5%;臭氧氧化使二级... 以臭氧预氧化强化后续曝气生物滤池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净化效率为目的,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臭氧投量为10mg/L、接触时间为4min时,臭氧氧化对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25.7%和16.5%;臭氧氧化使二级出水的生物可降解有机碳(BDOC)值提高为原来的2.45倍;臭氧氧化使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分子有机物比例减少,小分子有机物比例增加,使分子量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的比例由原来的52.9%提高到72.6%;通过UV254值变化可知,臭氧氧化能将大多数含有C=C、C=O双键等活性基团破坏;臭氧氧化后,GC/MS检测到的有机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氧化前后烷烃种类明显增多,而环状结构、羧酸和醇类化合物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出水 可生化性 臭氧预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B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海燕 顾大明 +3 位作者 刘国宇 赵秀丽 陈成 徐克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1-407,共7页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物即为目标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计算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ΔG m—0,ΔH m—0,ΔS m—0).结果表明,25℃时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胶束的形成是自发的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电导法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玉萍 丁伟 +3 位作者 于涛 曲广淼 刘国宇 高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7,共7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系列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辛烷-水体系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该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值与实验值相符,可以定性比较不同分子结构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系列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辛烷-水体系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该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值与实验值相符,可以定性比较不同分子结构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同温度下烷烃-水-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加入不同量NaCl时,该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保持稳定,表明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盐能力。在分子层面上探讨表面活性剂构效关系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可为三次采油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甜菜碱 耐温 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管道材质对供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欣 王郁萍 赵洪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2-595,共4页
详细探讨了给水管网中金属管、石棉水泥管、水泥管、塑料管 ,以及管道内壁沥青涂层、水泥沙浆衬里等对供水水质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管材的腐蚀、细菌的再生长、化学物质的渗入 ,等等 .结合实验室及现场测试研究了供水水质在管道输... 详细探讨了给水管网中金属管、石棉水泥管、水泥管、塑料管 ,以及管道内壁沥青涂层、水泥沙浆衬里等对供水水质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管材的腐蚀、细菌的再生长、化学物质的渗入 ,等等 .结合实验室及现场测试研究了供水水质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等问题 ,指出采用经过严格毒物学及微生物学测试的管网材料才是解决管网水质污染的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供水水质 金属管材 石棉水泥管 塑料管 城市供水 给水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BA-15的快速合成法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晶 强亮生 +1 位作者 唐翔波 唐冬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3-969,共7页
本文针对传统方法合成TiO2/SBA-15的诸多不足,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快速合成TiO2/SBA-15的方法。利用孔道内水解法快速合成了不同负载量的TiO2/SBA-15。利用XRD、N2-吸脱附、TEM和UV-Vi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 本文针对传统方法合成TiO2/SBA-15的诸多不足,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快速合成TiO2/SBA-15的方法。利用孔道内水解法快速合成了不同负载量的TiO2/SBA-15。利用XRD、N2-吸脱附、TEM和UV-Vi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TiO2负载量催化剂对罗丹明B(RhB)光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合成的TiO2/SBA-15光催化活性优于传统浸渍方法合成的TiO2/SBA-15与工业上使用的TiO2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BA-15 孔道内水解 罗丹明B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双子咪唑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国宇 顾大明 +1 位作者 刘海燕 顾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了提高传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合成了以亚甲基链为联接基团、具有对称结构的系列双子咪唑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测定了25℃下双子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传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合成了以亚甲基链为联接基团、具有对称结构的系列双子咪唑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测定了25℃下双子咪唑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合成的系列双子咪唑表面活性剂均为目标产物;在联接基团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疏水基团碳原子数增加,分子在空气/水界面吸附的趋势增大,其临界胶束浓度和吸附量逐渐减小,吸附面积和pc20逐渐增大,而表面张力受疏水链长影响较小,表现出较高的表面活性;此外,在疏水基团链长一定的情况下,联接基团长度较短的双子咪唑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和能力,更容易在空气/水界面发生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咪唑离子液体 表面活性 吸附 联接基团 气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促进Ni/SAPO-11催化剂上正庚烷的临氢异构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所艳华 李秀敏 +3 位作者 陈刚 崔莹雪 孙羽佳 汪颖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2-1257,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Ni/SAPO-11催化剂,并进一步通过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Ce/SAPO-11双金属催化剂,对其晶相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e的引入导致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总酸量升高而酸强度降低,金属Ni在载体SAPO-11表面的分散...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Ni/SAPO-11催化剂,并进一步通过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Ce/SAPO-11双金属催化剂,对其晶相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e的引入导致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总酸量升高而酸强度降低,金属Ni在载体SAPO-11表面的分散度提高.通过对正庚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研究发现,引入Ce可以显著提高异庚烷的选择性.在n(H2)/n(n-C7H16)=12,MHSV=3.52 h-1,催化剂量0.3 g,反应温度300℃条件下,Ni-2%Ce/SAPO-11催化剂的正庚烷转化率可达25.4%,异庚烷的选择性可达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分子筛 Ni-Ce SAPO-11催化剂 正庚烷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