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玻璃态封接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超前 吕喆 +2 位作者 刘志国 苗继鹏 苏文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4-577,共4页
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500 ̄850℃下运行,电解质两侧的工作气体(阳极气室的燃料和阴极气室的空气)必须彻底隔离,因此电池部件间气密封接至关重要。该工作是在制备出的SiO2-B2O3-Al2O3-BaO-PbO2-ZnO玻璃体系密封材料基础上,优... 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500 ̄850℃下运行,电解质两侧的工作气体(阳极气室的燃料和阴极气室的空气)必须彻底隔离,因此电池部件间气密封接至关重要。该工作是在制备出的SiO2-B2O3-Al2O3-BaO-PbO2-ZnO玻璃体系密封材料基础上,优选出性能最佳的配方(AF8)。通过对AF8进行了热膨胀曲线的测试,计算材料的软化点和高温粘度;观测结果表明,材料在YSZ浸润角测试、附着性和气密性的观测,利用交流阻抗谱测试材料的高温电阻率在105!·cm以上。以此密封材料封装的单电池开路电压接近理论值,在经历3次快速热循环时电压也没有衰退。因此,AF8是一种能够提供“软”密封的材料,而且工作中的粘滞流动性很好的满足了应力释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然料电池 密封材料 玻璃 热膨胀系数 粘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OH(X^2 Π,A^2 Σ^+)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其木苏荣 赵永芳 +3 位作者 井孝功 秦艳利 李新营 苏文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OH分子的基态 (X2 Π)和激发态 (A2 Σ+ )。结果表明 ,对于基态 ,在QCISD(T) / 6 - 311++G(3df ,3pd)理论水平上 ,键距是 0 .0 970 4nm ,与实验值 0 .0 970 6nm完全吻合。对于激发态 ,使用完全活性空间方法...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OH分子的基态 (X2 Π)和激发态 (A2 Σ+ )。结果表明 ,对于基态 ,在QCISD(T) / 6 - 311++G(3df ,3pd)理论水平上 ,键距是 0 .0 970 4nm ,与实验值 0 .0 970 6nm完全吻合。对于激发态 ,使用完全活性空间方法 (CASSCF)和大基组 6 - 311++G(3df ,3pd) ,键距是 0 .10 0 98nm ,与实验值 0 .10 12 1nm基本吻合。从激发态A2 Σ+ (ν =0 )到基态X2 Π(ν=0 )的垂直跃迁能量是 4 .4 6 92eV ,与实验值 4 .3980eV也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从头算 OH分子 基态 激发态 OH(X^П) OH(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状Cu_2O/Cu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波 刘志国 +5 位作者 王红霞 黄喜强 隋郁 王先杰 吕喆 苏文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1-1846,共6页
以硝酸铜为前驱体,不采用任何模板,通过逐步水热法合成了花状Cu2O/Cu复合纳米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状纳米Cu2O/Cu材料是由长为300-500nm,宽为30-70nm的带状花瓣构... 以硝酸铜为前驱体,不采用任何模板,通过逐步水热法合成了花状Cu2O/Cu复合纳米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状纳米Cu2O/Cu材料是由长为300-500nm,宽为30-70nm的带状花瓣构成,在可见光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复合材料中Cu的含量可以通过反应时间进行调控.对染料Procion Red MX-5B(PR)的可见光催化降解,Cu能明显提高Cu2O的光催化性能.当Cu质量分数为27%-71%时,复合材料Cu2O/Cu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单相Cu2O.与立方体形貌的Cu2O/Cu复合材料相比,花状纳米Cu2O/Cu复合材料对染料PR有更高的催化降解性能.且该复合材料有较高的循环回收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u2O/Cu 异质结 纳米花 Procion RED MX-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真空下介观RLC电路的量子涨落(英)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博学 张寿 赵永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在真空态和热真空态下讨论了介观RLC电路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电荷和电流的量子力学零点涨落随着温度增加。
关键词 介观电路 热真空态 量子涨落 RLC电路 温度 热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0.7)Sr_(0.3)Co_(1-x)M_xO_3的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晓波 吕喆 +4 位作者 黄喜强 刘志国 裴力 刘江 苏文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开发新型激光器阴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目的 ,合成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La0 .7Sr0 .3 Co1- x Mx O3 ( M:过渡族金属元素 ) ,并对 Co位掺杂过渡族元素后样品的高温电阻率和热电动势进行研究 ,发现 Co位掺杂不同... 以开发新型激光器阴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目的 ,合成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La0 .7Sr0 .3 Co1- x Mx O3 ( M:过渡族金属元素 ) ,并对 Co位掺杂过渡族元素后样品的高温电阻率和热电动势进行研究 ,发现 Co位掺杂不同元素显著影响材料的电导率和导电类型 ,并对其相应的物理机制进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杂 钴酸镧 钙钛矿 导电性 钙钛型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oO_3的固相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润茹 许大鹏 +4 位作者 李霜 吕喆 薛燕峰 王德涌 苏文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8-661,共4页
以Sm2O3和Co2O3为原料,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mCoO3正交钙钛矿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Raman谱、热膨胀仪和高温电导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构分析表明,Sm2O3与Co2O3在1 353 K附近可以进行固态反应,形成单相性很好的S... 以Sm2O3和Co2O3为原料,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mCoO3正交钙钛矿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Raman谱、热膨胀仪和高温电导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构分析表明,Sm2O3与Co2O3在1 353 K附近可以进行固态反应,形成单相性很好的SmCoO3正交钙钛矿相.高温电导测量显示单相SmCoO3随温度升高由绝缘体向半导体转变,Arrhenius图表明绝缘体—半导体转变点在470 K附近.单相SmCoO3的热膨胀系数在873 K以上为2.17×10-5K-1,和掺杂LaGaO3的相近,但明显大于SDC(Ce0.85Sm0.15O2)的热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O3 固相反应 阴极材料 结构表征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343敏化TiO_2纳米粒子光致电子转移的荧光和拉曼光谱 被引量:7
7
作者 蒋礼林 刘伟龙 +4 位作者 宋云飞 何兴 王阳 吴红琳 杨延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53-2957,共5页
通过对香豆素343(C343)染料敏化TiO2纳米粒子光致电子转移的荧光和拉曼光谱特性的研究表明,C343染料敏化TiO2纳米粒子稳态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的红移归因于从被吸附的C343染料分子激发态和C343/TiO2复合物到TiO2纳米粒子导带的光致... 通过对香豆素343(C343)染料敏化TiO2纳米粒子光致电子转移的荧光和拉曼光谱特性的研究表明,C343染料敏化TiO2纳米粒子稳态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的红移归因于从被吸附的C343染料分子激发态和C343/TiO2复合物到TiO2纳米粒子导带的光致电子转移.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确定了C343染料敏化TiO2纳米粒子的逆向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τ1=31ps.C343染料敏化TiO2纳米粒子体系拉曼光谱的研究表明,被吸附在界面处的染料分子主链碳键的伸缩振动和碳环的呼吸运动的振动模式对超快界面光致电子转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43染料 TIO2纳米粒子 光致电子转移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伸缩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合成NiO及NiO-YSZ阳极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孔发 吕喆 +4 位作者 黄喜强 艾娜 刘艳微 王瑞芳 苏文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1-903,共3页
用硝酸盐-氨水沉淀法合成了NiO纳米粉体,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样品为面心立方结构,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3nm。以此纳米NiO为原料,制备NiO-YSZ阳极,阳极的高温烧结收缩比YSZ电解质小6%。高温H2还原电阻测量表明该阳极在700℃时10min完成还... 用硝酸盐-氨水沉淀法合成了NiO纳米粉体,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样品为面心立方结构,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3nm。以此纳米NiO为原料,制备NiO-YSZ阳极,阳极的高温烧结收缩比YSZ电解质小6%。高温H2还原电阻测量表明该阳极在700℃时10min完成还原,电导率为570S/cm。在NiO-YSZ阳极上用离心沉积方法制备了一层厚12μmYSZ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阳极和电解质薄膜之间的接触良好。采用Sm0.2Ce0.8O1.9浸渍的La0.7Sr0.3MnO3阴极,单电池在750℃时的最大比功率为0.52W/cm2,测试结果还表明该阳极具有合理的孔隙率:说明采用硝酸盐-氨水沉淀法合成的NiO可以应用于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NiO—YSZ阳极 烧结曲线 还原 YSZ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磷钨三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稀土多元渗与导电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中华 韦永德 +3 位作者 周百斌 孟健 郭元茹 吕喆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3-1058,共6页
合成了未见报道的标题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ICP和TG曲线确定了其化学式为K_8H_3[Y(PW_(11)O_(39))_2]·25H_2O;利用IR、UV、XRD、^(183)W-NMR、循环伏安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为β_2型Keggin结构。采用稀... 合成了未见报道的标题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ICP和TG曲线确定了其化学式为K_8H_3[Y(PW_(11)O_(39))_2]·25H_2O;利用IR、UV、XRD、^(183)W-NMR、循环伏安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为β_2型Keggin结构。采用稀土多元渗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气相热扩渗,经ICP和XPS测试表明:微量的稀土元素La和Ce可以渗入到配合物的体相,并与组份元素存在键合作用。扩渗后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_8H_6YLa_(0.11)Ce_(0.18)P_2W_4~ⅤW_(18)~ⅥO_(78)·15H_2O,其晶体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6.3775nm,b=3.6771nm,c=3.7727nm,β=90.192°,V=88.47326nm^3;导电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室温时,扩渗后试样的电导率提高了约10~3倍,且热稳定范围变宽,523K时的电导率为1.33×10^(-2)S·cm^(-1),有望成为实用化的导电材料;~1H MAS NMR测试结果表明其存在三种质子,其导电机理可能是质子导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磷钨三元杂多配合物 合成 稀土多元渗 导电性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层复合阴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艳 吕喆 +2 位作者 王洪涛 贾莉 苏文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28-1530,1534,共4页
为了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热循环性能,采用喷涂方法在Ce0.8Sm0.2O1.9(SDC)电解质片的表面制备了La0.6Sr0.4Co0.2Fe0.8O3(LSCF)-(SDC)3层复合阴极,各层LSCF所占比例依次为40%、70%和100%(质量分数).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SCF与SDC... 为了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热循环性能,采用喷涂方法在Ce0.8Sm0.2O1.9(SDC)电解质片的表面制备了La0.6Sr0.4Co0.2Fe0.8O3(LSCF)-(SDC)3层复合阴极,各层LSCF所占比例依次为40%、70%和100%(质量分数).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SCF与SDC无明显的反应.每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LSCF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电阻率随LSCF含量的增加而下降.SEM观测证明阴极呈现多孔的微结构,且与电解质表面接触良好.在中温(500~800℃)测得的阴极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结果表明,多层阴极材料具有比单层LSCF阴极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循环稳定性,5次热循环后性能衰退从58%下降到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多层复合阴极 LSCF S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料旋涂法制备YSZ薄膜燃料电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金艳 吕喆 +3 位作者 陈孔发 艾娜 黄喜强 苏文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67-868,917,共3页
用浆料旋涂法在NiO-YSZ(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阳极支撑体上制备了一层11.5μm厚的致密YSZ薄膜。在薄膜上制备了Sm0.2Ce0.8O1.9(SDC)浸渍的La0.7Sr0.3MnO3(LSM)复合阴极。以氢气为燃料,阴极暴露在静态空气中,单电池在700、750、800℃的最... 用浆料旋涂法在NiO-YSZ(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阳极支撑体上制备了一层11.5μm厚的致密YSZ薄膜。在薄膜上制备了Sm0.2Ce0.8O1.9(SDC)浸渍的La0.7Sr0.3MnO3(LSM)复合阴极。以氢气为燃料,阴极暴露在静态空气中,单电池在700、750、800℃的最大比功率分别为691、898、1118mW/cm2。当阴极通入50mL/min的氧气时,单电池在800℃的最大比功率比空气气氛下的性能高出84%,达到2057mW/cm2,在中温区达到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阳极支撑体 浆料旋涂法 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状Cu_2O/Cu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波 刘志国 +3 位作者 王红霞 赵莉君 刘伟龙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不采用任何模板,利用原位逐步水热方法一次性合成了花状Cu2O/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自动吸附仪对样品的相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以偶氮染料Procion Red MX-5B为探针分子,对复合催化剂进行了... 不采用任何模板,利用原位逐步水热方法一次性合成了花状Cu2O/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自动吸附仪对样品的相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以偶氮染料Procion Red MX-5B为探针分子,对复合催化剂进行了可见光催化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中的Cu和Cu2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单相Cu2O和商用P25粉末,有望成为污水治理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Cu 异质结 纳米花 光催化 偶氮染料Procion RED MX-5B的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二聚物(M_2Te)_2,(M=Au,Ag,Cu)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的修正 被引量:5
13
作者 其木苏荣 赵永芳 +2 位作者 井孝功 李新营 秦艳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5-431,共7页
使用相对论和非相对论赝势,在HF和MP2理论水平上详细研究了电子相关效应和相对论效应对含重金属铜、银和金的二聚物(M2Te)2,(M=Au,Ag,Cu)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子相关效应缩短二聚物的金属 金属键长和金属 碲键长、提... 使用相对论和非相对论赝势,在HF和MP2理论水平上详细研究了电子相关效应和相对论效应对含重金属铜、银和金的二聚物(M2Te)2,(M=Au,Ag,Cu)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子相关效应缩短二聚物的金属 金属键长和金属 碲键长、提高振动频率、降低能量,使二聚物的结构变得较为刚性和紧凑;相对论效应加强了它的强度,使二聚物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物 重金属团簇 电子相关效应 相对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辛显双 周百斌 +2 位作者 杜华 徐学勤 苏文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06,共4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尿素与硝酸锌反应制备纳米ZnO,通过TG-DTA、XRD、IR及TEN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及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粒子粒度均匀,粒径分布窄。对纳米ZnO的发光特性研究表明,随焙烧温度升高,粒度的增大,可见绿色发射增...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尿素与硝酸锌反应制备纳米ZnO,通过TG-DTA、XRD、IR及TEN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及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粒子粒度均匀,粒径分布窄。对纳米ZnO的发光特性研究表明,随焙烧温度升高,粒度的增大,可见绿色发射增强。同时对纳米ZnO与普通ZnO的发光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纳米ZnO的绿色发光带有蓝移现象,这是由于纳米ZnO的量子尺寸效应引起的。BET测试表明,纳米ZnO的比表面为171.2m2/g,有利于作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纳米ZNO 制备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H_2O(X=Li,Na,K)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涛 李艳 +3 位作者 韩奎 郑植仁 王炳强 李志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3-1426,共4页
在MP2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计算了van der Waals复合物X…H2O(X=Li,Na,K)的非线性光学性质(μα,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贡献.在MP2/6-311++G(2df,2pd)水平上计算得到的三个复合物分子X(X=Li,Na,K)…H2O的非线... 在MP2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计算了van der Waals复合物X…H2O(X=Li,Na,K)的非线性光学性质(μα,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贡献.在MP2/6-311++G(2df,2pd)水平上计算得到的三个复合物分子X(X=Li,Na,K)…H2O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三种复合物分子均具有巨大的一阶超极化率,其中最外层电子的弥散特性对一阶超极化率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H2O Na…H2O K…H2O 从头算 一阶超极化率 HO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波 吕喆 +3 位作者 黄喜强 刘志国 艾刚 苏文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工作在燃料和空气混合气氛下的新型燃料电池。它是利用阳极和阴极对工作气体的选择性电催化的差异来工作的。最近几年,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重点评述了在电池结... 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工作在燃料和空气混合气氛下的新型燃料电池。它是利用阳极和阴极对工作气体的选择性电催化的差异来工作的。最近几年,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重点评述了在电池结构、电极材料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混合气氛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重金属铜、银和金的团簇中电子相关作用的定量估算 被引量:8
17
作者 其木苏荣 赵永芳 +3 位作者 井孝功 李新营 秦艳利 苏文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3-416,共4页
在HF和CCSD(T)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碲化物团簇M2 Te(M =Cu ,Ag ,Au)的电子相关作用。结果显示 ,电子相关作用不改变键长 ,却减小键角大于 2 0° ,说明电子相关作用是作用在重金属原子上的一种切向吸引力。理论分析确定 ,这个吸引力... 在HF和CCSD(T)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碲化物团簇M2 Te(M =Cu ,Ag ,Au)的电子相关作用。结果显示 ,电子相关作用不改变键长 ,却减小键角大于 2 0° ,说明电子相关作用是作用在重金属原子上的一种切向吸引力。理论分析确定 ,这个吸引力来自于重金属闭壳层d10 d10 之间的vanderWaals吸引力。通过拟合电子相关势能函数 ,首次估算了电子相关作用的大小和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团簇 闭壳层之间的电子相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的Ⅰ-Ⅱ型结构转变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7
18
作者 安利民 曾庆辉 +2 位作者 赵家龙 宋维斯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9-1792,共4页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等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峰展宽、大幅度红移以及荧光寿命大幅度增加现象.根据能带的位置关系,随着CdS厚度的增加,CdTe从Ⅰ型结构逐渐过渡到Ⅱ型核壳结构.对于Ⅱ型CdTe/CdS核壳量子点,不仅存在CdTe核区导带电子与价带空穴间的直接复合,还存在CdS壳层导带电子与CdTe核价带空穴界面处的间接复合,发光机制的变化导致荧光峰的展宽、明显红移和荧光寿命的增加.当壳层过厚时,壳层表面新引入的缺陷会阻碍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 碲化镉/硫化镉 量子点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物Li…HF,Li…FH,Li…H_2O和Li…NH_3的一阶超极化率的从头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洪涛 郑植仁 +2 位作者 李艳 王炳强 李志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2-546,共5页
在MP2/6-311++G(2df,2pd)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几种小型碱金属—极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利用有限场方法[HF,MP2,MP3,MP4(SDQ)]在15种基组上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偶极矩(μ),极化率(α0),各向异性极化率(Δα)和一阶超极化率(β0).在MP4(SDQ)/6-31... 在MP2/6-311++G(2df,2pd)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几种小型碱金属—极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利用有限场方法[HF,MP2,MP3,MP4(SDQ)]在15种基组上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偶极矩(μ),极化率(α0),各向异性极化率(Δα)和一阶超极化率(β0).在MP4(SDQ)/6-311++G(2df,2pd)理论水平上,各复合物分子一阶超极化率分别为:Li…HF,β0=3957.575 a.u.;Li…FH,β0=12939.614 a.u.;Li…NH3,β0=34881.899a.u.;Li…H2O,β0=39820.410 a.u..而分子HF,NH3,H2O的一阶超极化率的值分别为1.224 a.u.,35.560 a.u.,20.130 a.u..结果表明,复合物分子中的额外电子对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有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超极化率 从头算 Li…HF Li…FH Li…H2O Li…N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织构NaCo_2O_4陶瓷的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金光 隋郁 +4 位作者 付海金 千正男 刘志国 苗继鹏 苏文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7-391,共5页
结合固相反应法和冷高压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高度结晶各向异性的热电氧化物陶瓷 NaCo2O4.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冷高压压制成型后烧结有利于样品内层状晶粒的c轴沿着施压方向取向排列,形成高度织构.室温以下热电性质的测... 结合固相反应法和冷高压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高度结晶各向异性的热电氧化物陶瓷 NaCo2O4.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冷高压压制成型后烧结有利于样品内层状晶粒的c轴沿着施压方向取向排列,形成高度织构.室温以下热电性质的测试表明,电阻率ρ和 Seebeck系数S呈现出金属性,S>0,属于p型热电材料.与其他方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 虽然晶界或点缺陷对声子散射的减少导致上述样品的热导率偏高,但是由于ρ降低、S升高, 使得热电品质因子ZT值提高,300K时ZT值达到0.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o2O4陶瓷 高度织构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