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燃烧条件下煤粉锅炉NO_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费俊 孙锐 +3 位作者 张晓辉 张勇 孙绍增 秦裕琨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3-817,共5页
以1台670 t/h煤粉锅炉为对象进行了热态试验,研究了煤粉锅炉在不同燃烧条件下NOx的排放特性.采用在线烟气分析仪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学分析获得了飞灰中的可燃物含量.改变二次风配风方式、炉膛出口氧量、周界风风门开度以及磨... 以1台670 t/h煤粉锅炉为对象进行了热态试验,研究了煤粉锅炉在不同燃烧条件下NOx的排放特性.采用在线烟气分析仪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学分析获得了飞灰中的可燃物含量.改变二次风配风方式、炉膛出口氧量、周界风风门开度以及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影响因素,对锅炉热效率、飞灰可燃物以及NOx排放浓度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得了可减少NOx排放并保持较高燃烧效率的合理燃烧方式:采用均等配风,炉膛出口氧量为2.25%左右,周界风风门开度为15%,采用ABC层的磨煤机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燃烧条件 分级燃烧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条炉区段配风强化对NO_x排放影响的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栾积毅 高建民 +2 位作者 武雪梅 邵东伟 刘向东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3-6,共4页
针对一台采用尽早配风方式的29 MW链条炉进行特定燃烧区段强化配风对锅炉运行特性影响的工业试验。在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区段强化配风将有效强化该区段风室对应煤层区域的燃烧,同时将促进该区域NO生成,锅炉NO排放浓度增加。焦炭燃烧区域... 针对一台采用尽早配风方式的29 MW链条炉进行特定燃烧区段强化配风对锅炉运行特性影响的工业试验。在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区段强化配风将有效强化该区段风室对应煤层区域的燃烧,同时将促进该区域NO生成,锅炉NO排放浓度增加。焦炭燃烧区域强化配风,有助于焦炭的燃烧强化及燃尽,但这一区域强化配风对总体燃烧效果影响不明显。强化该区域供风将可能导致火口的出现,影响床层的正常燃烧。在焦炭燃烧区域的强化配风调整能够实现NO排放浓度的降低。采用尽早配风方式的链条锅炉在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区域降低并匹配合适风量,在保证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够控制NO的生成及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条炉 区段配风强化 NOX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挥发分煤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克军 徐杰 +3 位作者 孔令军 费俊 孙锐 孙绍增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我国排放的氮氧化物中,燃煤电站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占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在增加,控制燃煤电站NOX排放至关重要。本文介绍目前国内燃煤电站主要采用的低NOX燃烧技术,重点通过低挥发分贫煤燃烧过程NOX释放特性的实验研究,提出新一代立体... 我国排放的氮氧化物中,燃煤电站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占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在增加,控制燃煤电站NOX排放至关重要。本文介绍目前国内燃煤电站主要采用的低NOX燃烧技术,重点通过低挥发分贫煤燃烧过程NOX释放特性的实验研究,提出新一代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贫煤锅炉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氮氧化物 低挥发分煤 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预混式燃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素娟 孙锐 《节能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313-316,329,共5页
本文考虑向燃烧室中插入高孔隙率的多孔介质的燃烧过程,根据气固两相局部非热平衡假设,建立了混合气体在惰性多孔介质中预混燃烧的一维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甲烷-空气的预混合气在多孔介质中燃烧时的温度分布及气体流速、当量比和... 本文考虑向燃烧室中插入高孔隙率的多孔介质的燃烧过程,根据气固两相局部非热平衡假设,建立了混合气体在惰性多孔介质中预混燃烧的一维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甲烷-空气的预混合气在多孔介质中燃烧时的温度分布及气体流速、当量比和吸收系数对燃烧室气体温度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存在明显改善了燃烧室的换热性能,强化了对新鲜混合气的预热,加速了燃烧反应的进行,燃烧室利用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预混燃烧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空气气化机理和燃气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宿凤明 孙绍增 +1 位作者 赵义军 李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98-1902,共5页
生物质空气气化主要用来生产5 M J/Nm3左右的低热值燃气,对生物质分子组成及分子结构、空气气化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物料的组成和气化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参数对产品燃气的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提高燃气品质、降低焦油的... 生物质空气气化主要用来生产5 M J/Nm3左右的低热值燃气,对生物质分子组成及分子结构、空气气化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物料的组成和气化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参数对产品燃气的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提高燃气品质、降低焦油的技术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焦油 碱金属化合物 气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灰温度下准东煤灰沉积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辉 魏星 +3 位作者 秦雪箭 王林 张帅 吴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探究准东煤灰沉积规律和积灰特性,在可视化飞灰沉积试验台上,对不同成灰温度下的五彩湾准东煤灰进行实验研究,并且利用SEM-EDS、XRD、粒度分布仪等对积灰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成灰温度下的准东煤灰特性差异较大,650℃灰和500℃... 为探究准东煤灰沉积规律和积灰特性,在可视化飞灰沉积试验台上,对不同成灰温度下的五彩湾准东煤灰进行实验研究,并且利用SEM-EDS、XRD、粒度分布仪等对积灰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成灰温度下的准东煤灰特性差异较大,650℃灰和500℃灰中钙的存在形式主要是CaCO_3、CaSO_4,而800℃灰主要为CaO;在800℃已经无法检测到NaCl的存在,并且发现五彩湾准东煤存在一定的自脱硫特性;在积灰特性上,颗粒直径较大的800℃灰的积灰高度最高,表明该实验条件下,物理因素为控制因素;650℃灰和500℃灰边界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推测是在炉内灰颗粒形成孔隙,受热变软塌陷,即"边界粗糙化"现象,而800℃灰边界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飞灰沉积 成灰温度 粗糙化 颗粒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绍增 宿凤明 +1 位作者 赵义军 凌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0-373,共4页
在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的试验中,通过对气化反应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取样分析,跟踪燃气中几种主要成分的生成过程,了解稻壳空气气化的反应机理。通过试验了解到:稻壳旋风空气气化过程中,化学反应没有明确分区,氧化反应是个持续过程,随着... 在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的试验中,通过对气化反应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取样分析,跟踪燃气中几种主要成分的生成过程,了解稻壳空气气化的反应机理。通过试验了解到:稻壳旋风空气气化过程中,化学反应没有明确分区,氧化反应是个持续过程,随着挥发分的析出便已开始,一直到氧气完全消耗掉、温度达到最高;高碳氢化合物(焦油)的裂解反应贯穿整个气化过程;气化燃气中的主要成分(CO、H_2、CH_4)是在还原反应阶段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气化 气化燃气 空气当量比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浩特煤热解特性的TG/DTG分析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靳其龙 韩建伟 +3 位作者 窦锦玲 杜亚文 吴少华 吴润华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采用TGA/SDTA85le型热重/同步差热分析仪研究了锡林浩特煤(XLHT)的热解特性,考察了不同的热解温度、升温速率以及颗粒粒度对锡林浩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XLHT挥发分析出增加,当热解温度达到850℃以上时,挥发分... 采用TGA/SDTA85le型热重/同步差热分析仪研究了锡林浩特煤(XLHT)的热解特性,考察了不同的热解温度、升温速率以及颗粒粒度对锡林浩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XLHT挥发分析出增加,当热解温度达到850℃以上时,挥发分析出量基本不变;随煤样颗粒粒度的减小,XLHT热解最大失重率减小;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煤热解的最大失重速率随之提高,但最终失重量主要由热解终温决定,升温速率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热解温度 升温速率 颗粒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分级燃烧对四角切圆锅炉NOx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正阳 谭羽非 +2 位作者 孙绍增 李明东 王红军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504-507,共4页
采用复合分级燃烧技术对某一燃用褐煤的四角切圆600 MW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这种复合分级燃烧技术主要是将水平浓淡燃烧技术,燃尽风技术,偏置二次风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改造后,对一次风量,辅助风的配风方式,燃尽风率,燃尽风配风方... 采用复合分级燃烧技术对某一燃用褐煤的四角切圆600 MW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这种复合分级燃烧技术主要是将水平浓淡燃烧技术,燃尽风技术,偏置二次风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改造后,对一次风量,辅助风的配风方式,燃尽风率,燃尽风配风方式,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等对锅炉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改造和燃烧优化后,锅炉实现了在高效燃烧的同时NOx浓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锅炉 复合分级燃烧 水平浓淡燃烧器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换向百叶窗煤粉浓缩器的结构优化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管晓艳 孙绍增 +1 位作者 郭洋洲 孙锐 《节能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现有切圆燃烧角部风箱锅炉采用微量油直接点火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时,锅炉两个角的油枪(双炉膛锅炉中是4个角的油枪)受空间的限制只能布置在淡煤粉气流侧而无法实现锅炉有效点火以及节约燃料油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研发了可换... 针对现有切圆燃烧角部风箱锅炉采用微量油直接点火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时,锅炉两个角的油枪(双炉膛锅炉中是4个角的油枪)受空间的限制只能布置在淡煤粉气流侧而无法实现锅炉有效点火以及节约燃料油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研发了可换向百叶窗煤粉浓缩器。该浓缩器结构简单,易于调节,可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改变浓淡煤粉气流方向,实现锅炉正常点火启动并节约燃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可换向百叶窗煤粉浓缩器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结构优化方案。对某电厂300MWe锅炉下层煤粉燃烧器改造后的一次风喷口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在点火启动工况和正常运行工况下,双向浓淡风量比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可换向百叶窗煤粉浓缩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叶窗 煤粉浓缩器 可换向 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燃气轮机变工况的IGCC系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颖 邱朋华 +3 位作者 吴少华 李振中 庞克亮 陈小利 《燃气轮机技术》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燃气轮机是IGCC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IGCC系统。本文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主要分析燃气轮机在40%~100%负荷下的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通过燃气轮机初温及其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IGV变化... 燃气轮机是IGCC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IGCC系统。本文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主要分析燃气轮机在40%~100%负荷下的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通过燃气轮机初温及其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IGV变化,分析了燃气轮机实现降负荷调节方式,并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燃气轮机变工况的IGCC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未来IGCC电站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动力工程 IGCC 燃气轮机 变工况 系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系统中燃机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颖 吴少华 +5 位作者 邱朋华 李振中 王阳 庞克亮 陈雷 陈晓丽 《燃气轮机技术》 2010年第2期12-16,共5页
IGCC系统由气化岛、燃机岛、常规岛及其辅助系统组成,其中燃机岛对IGCC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利用ThermoF 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IGCC系统中的燃机岛特性,分析燃机岛关键参数变化对IGCC系统的影响。... IGCC系统由气化岛、燃机岛、常规岛及其辅助系统组成,其中燃机岛对IGCC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利用ThermoF 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IGCC系统中的燃机岛特性,分析燃机岛关键参数变化对IGCC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气轮机出力和系统发电量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大气压力升高而升高;系统的发电量和系统效率随燃气轮机负荷的下降而下降;燃气轮机出力和系统发电量随压气机进口空气量的减小而减少,随着通流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本系统最佳的氮气回注系数为60%及整体空分系数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C 燃机岛 特性 最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旋风空气分级气化试验研究
13
作者 赵义军 孙绍增 +2 位作者 田洪明 凌峰 肖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6-1110,共5页
基于生物质空气气化机理,结合气流床气化工艺的优点,参考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原理,提出了生物质旋风空气分级气化工艺。对不同的位置加入二次风和改变二次风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级气化能够改善燃气品质。在还原区加入二次风... 基于生物质空气气化机理,结合气流床气化工艺的优点,参考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原理,提出了生物质旋风空气分级气化工艺。对不同的位置加入二次风和改变二次风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级气化能够改善燃气品质。在还原区加入二次风有利于提高燃气热值和气化效率,在氧化区加入二次风有利于减少燃气中焦油的含量。燃气热值、气体产率、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 分级 气化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螺旋微量给粉装置的给料特性研究
14
作者 栾积毅 孙锐 +3 位作者 刘辉 许连飞 翁志刚 武雪梅 《节能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给料装置稳定工作是试验结果可靠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针对建设的携带流反应器研究用途,设计制作了与之匹配的空心螺旋给粉装置,在调试和标定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改进和完善。给料装置料仓内设置了带轴流叶片的搅拌装置,使... 给料装置稳定工作是试验结果可靠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针对建设的携带流反应器研究用途,设计制作了与之匹配的空心螺旋给粉装置,在调试和标定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改进和完善。给料装置料仓内设置了带轴流叶片的搅拌装置,使物料始终处于自然堆积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采用空心螺旋推料,避免了对物料的挤压,接近实现等体积送料。给料流量与电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线性度良好。通过反复的标定试验对照,证实给料装置的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粉装置 空心螺旋 搅拌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对660MW煤粉炉PM_(2.5)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壮 王海涛 +1 位作者 董鹤鸣 李东 《节能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398-402,共5页
为研究湿法脱硫系统对电站煤粉锅炉PM2.5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台660 MW煤粉炉为研究对象,通过两级稀释系统对PM2.5等速采样,利用低压荷电撞击器(ELPI)监测污控设备对PM2.5粒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锅炉产生的PM2.5粒数浓度与... 为研究湿法脱硫系统对电站煤粉锅炉PM2.5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台660 MW煤粉炉为研究对象,通过两级稀释系统对PM2.5等速采样,利用低压荷电撞击器(ELPI)监测污控设备对PM2.5粒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锅炉产生的PM2.5粒数浓度与质量浓度均呈双峰分布;脱硫后各级PM2.5浓度均有所升高;除雾器清洗可降低PM2.5排放量而增加运行的循环浆液泵数可增加PM2.5排放量。由于脱硫浆液会形成颗粒,除雾效果不佳的湿法脱硫装置可增加PM2.5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浓度 脱硫工艺 排放特性 煤粉炉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脱碳反应过程中吸收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鑫 高建民 +2 位作者 于萌萌 杜谦 吴少华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304-306,311,共4页
本文采用绝热型量热仪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氨法捕碳吸收过程反应测量实验系统,提出并实践了以低温水滴定的思路测试氨法吸收CO2过程中反应热效应的研究方法。通过鼓泡实验台,针对质量分数为12%的氨水溶液,测量并计算出氨水吸收CO2至一定... 本文采用绝热型量热仪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氨法捕碳吸收过程反应测量实验系统,提出并实践了以低温水滴定的思路测试氨法吸收CO2过程中反应热效应的研究方法。通过鼓泡实验台,针对质量分数为12%的氨水溶液,测量并计算出氨水吸收CO2至一定碳化度时的反应热,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4%,证实了该理论用于此处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氨法捕碳工艺反应热,进而提出一种可行的低能耗氨法捕碳工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CO2 反应热 鼓泡反应器 冷却水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燃烧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文堃 齐洪亮 +5 位作者 杨玉奇 彭江波 孙锐 丁赛杰 张蕾 田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在光学诊断型煤粉燃烧器系统上研究煤粉着火燃烧特性,利用ICMOS相机捕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自发辐射信号以及PLIF荧光信号,根据获得信号的品质,判断各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计算射流火焰总光强和PLIF荧光信号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PLIF测... 在光学诊断型煤粉燃烧器系统上研究煤粉着火燃烧特性,利用ICMOS相机捕捉射流火焰总光强信号、自发辐射信号以及PLIF荧光信号,根据获得信号的品质,判断各种测试手段的优缺点.计算射流火焰总光强和PLIF荧光信号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PLIF测量手段的可靠性,结合OH-PLIF技术的瞬态图像,以及着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射流火焰挥发分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群着火是挥发分先析出着火燃烧,然后加热焦炭颗粒燃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着火 射流火焰 PLIF 挥发分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煤与油页岩热解液体产物组成及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健 靳其龙 +1 位作者 张宇 韩建伟 《节能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以两种烟煤和一种油页岩为原料,利用处理量为2.5 kg/h的热解实验装置进行煤与油页岩的热解实验,采用CP-3800和GC/MS分析仪分析了热解液体产物的组成及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液体产物主要由长链烃、酚类化合物及稠环芳烃化合物等组成。... 本文以两种烟煤和一种油页岩为原料,利用处理量为2.5 kg/h的热解实验装置进行煤与油页岩的热解实验,采用CP-3800和GC/MS分析仪分析了热解液体产物的组成及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液体产物主要由长链烃、酚类化合物及稠环芳烃化合物等组成。在435℃、481℃、555℃时,六级煤液体产物中含量最高的分别为:长链烃、非酚含氧化合物、酚的衍生物;440℃时,造气入炉煤焦油中长链烃含量达到50.85%,油页岩在430℃时,长链烃占焦油总量的55.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热解温度 焦油 GC 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固定床反应器内生物质燃料层状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霄汉 李春光 +1 位作者 郭江滨 孙锐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337-341,共5页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生物质的利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热化学转换技术和燃烧技术等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外在生物质层状燃烧特性方面...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生物质的利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热化学转换技术和燃烧技术等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外在生物质层状燃烧特性方面的不足,本文主要以中国典型的几种生物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固定床层状燃烧过程中一次风温以及生物质含水量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物质固定床层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层燃特性 含水量 一次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压力旋流式喷嘴雾化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继慧 陈国庆 +1 位作者 高建民 秦裕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7-441,共5页
对压力旋流式脱硫雾化喷嘴雾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喷嘴下游流场内液滴粒径和速度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雾化液滴粒径与雾化压力和喷嘴直径成正比,与雾化介质黏度和表面张力成反比;液滴速... 对压力旋流式脱硫雾化喷嘴雾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喷嘴下游流场内液滴粒径和速度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雾化液滴粒径与雾化压力和喷嘴直径成正比,与雾化介质黏度和表面张力成反比;液滴速度沿轴向方向急剧衰减,在距喷嘴200mm处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在径向方向上呈中心低,边缘高的分布;在破碎和聚合的作用下,液滴粒径沿轴向方向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大颗粒主要集中在雾炬外围.试验结果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雾化 雾化特性 半干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