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Si/C/B_2O_3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左朋建 尹鸽平 +4 位作者 王振波 程新群 杜春雨 贾德昌 史鹏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5-708,共4页
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得Si/C/B2O3复合材料,并用XRD和XPS分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组成。以复合材料为锂离子电池电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充放电曲线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硼以氧化物的形式存... 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得Si/C/B2O3复合材料,并用XRD和XPS分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组成。以复合材料为锂离子电池电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充放电曲线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硼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材料的可逆容量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较硅/碳材料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900℃条件下热解得到的材料的首次可逆容量为584mA·h·g-1,复合材料在第40次循环的可逆容量可达到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氧化硼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编C/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有效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国东 韩杰才 +2 位作者 梁军 孟松鹤 杨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4-649,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和测量轴编C/C复合材料细观编织结构及其尺寸,建立轴编C/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通过给出组分材料有效性能的变化区间,构造组分材料性能与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性能的对应关系,利用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ANN...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和测量轴编C/C复合材料细观编织结构及其尺寸,建立轴编C/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通过给出组分材料有效性能的变化区间,构造组分材料性能与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性能的对应关系,利用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该高度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进行训练,通过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实验结果,预报其组分材料的有效性能。结果表明,轴编C/C复合材料面内弹性性能基本相同,在测量时可忽略面内纤维束铺设方向的影响;人工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有一定的依赖性,但通过多次随机构造样本训练网络,可得到理想的预测结果,且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很好地预报轴编C/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有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编C C复合材料 组分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有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正极材料LiNi_(0.5)Co_(0.25)Mn_(0.25)O_2的结构及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戴长松 葛昊 +1 位作者 王殿龙 王福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2-438,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正极材料LiNi0.5Co0.25Mn0.25O2。XRD、XPS测试结果表明:LiNi0.5Co0.25Mn0.25O2中阳离子排列有序度较高,层状结构明显;Co、Mn分别以+3、+4价形式存在,Ni以+2、+3价形式存在,且Ni2+与Ni3+的含量之比约为1∶1。SE...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正极材料LiNi0.5Co0.25Mn0.25O2。XRD、XPS测试结果表明:LiNi0.5Co0.25Mn0.25O2中阳离子排列有序度较高,层状结构明显;Co、Mn分别以+3、+4价形式存在,Ni以+2、+3价形式存在,且Ni2+与Ni3+的含量之比约为1∶1。SEM测试结果表明:正极材料LiNi0.5Co0.25Mn0.25O2结晶粒径较均匀。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与LiCoO2相比,尽管LiNi0.5Co0.25Mn0.25O2的放电电压平台较低,但放电容量较高;在恒流充电模式下,当充电截止电压由4.35V升高至4.75V时,首次放电容量由179mAh·g-1增至201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由74.95%增至78.48%;在先恒流再恒压的充电模式下,电池首次放电容量为212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提高到87.71%。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在2.80~4.80V扫描范围内,该正极材料发生Ni2+/Ni3+,Co3+/Co4+两对电化学反应。EIS测试表明: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增大,该正极材料的传荷电阻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LiNi0.5Co0.25Mn0.25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Li-Ni-O系列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长松 羊俊 +1 位作者 王殿龙 王福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11-2017,共7页
以Ni(NO3)2、Al(NO3)3和LiOH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AlxO2(x=0.025~0.30)新的共沉淀方法:在前驱体的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振动,在焙烧前用无水乙醇保护前驱体,并在空气气氛下对前驱体进行焙烧。采用充放电测试... 以Ni(NO3)2、Al(NO3)3和LiOH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AlxO2(x=0.025~0.30)新的共沉淀方法:在前驱体的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振动,在焙烧前用无水乙醇保护前驱体,并在空气气氛下对前驱体进行焙烧。采用充放电测试、XRD和循环伏安研究了掺铝量、焙烧温度和时间、补锂量以及超声波振动对LiNi1-xAlxO2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中,正极材料LiNi1-xAlxO2中Al的最佳含量为x=0.2,最佳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16h,补锂量为0.05(即:nLi∶nNi+Al=1.05∶1)效果较好;并发现掺铝有利于形成和稳定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同时发现,超声波振动提高了电池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xAlxO2 超声波场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含量对CF/BF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卫东 曹海琳 +2 位作者 刘毅佳 陈国荣 史鹏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制备了碳纤维/玄武岩纤维(CF/BF)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胶含量对其层间剪切强度、热传导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BF复合材料,在胶的体积分数为35%时,复合材料经纬向层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21和20 MPa... 制备了碳纤维/玄武岩纤维(CF/BF)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胶含量对其层间剪切强度、热传导和耐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BF复合材料,在胶的体积分数为35%时,复合材料经纬向层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21和20 MPa;在胶的体积分数为39.5%处,热导率和线烧蚀率出现最低值0.366 W/(m.K)和87μm/s。CF/BF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符合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混杂效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复合材料 混杂效应 热性能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镍活性炭材料及复合型超级电容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国辉 王福平 姜兆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为提高碳基电化学电容器的比电容和和能量密度,采用化学沉积法将少量镍氧化物沉积在活性炭上,得到沉积镍氧化物的活性炭材料并以此材料做成复合电极用于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的正极.研究显示,沉积镍氧化物后,碳材料的比表面积略有减小,但... 为提高碳基电化学电容器的比电容和和能量密度,采用化学沉积法将少量镍氧化物沉积在活性炭上,得到沉积镍氧化物的活性炭材料并以此材料做成复合电极用于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的正极.研究显示,沉积镍氧化物后,碳材料的比表面积略有减小,但孔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复合电极作为混合型电容器的正极时,比电容达到194.01F/g,比纯活性炭正极的175F/g提高了10.84%;复合电极在6mol/L的电解液中析氧电势为0.296V,比纯活性炭电极的0.220V高出0.076V,因此,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不同放电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测试结果显示,沉积镍氧化物活性炭复合电极的比电容值没有明显变化,与纯活性炭电极一样表现出良好的功率特性.采用沉积镍氧化物活性炭作为正极材料的复合型电容器,在6mol/L的KOH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时,单体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1.2V,高于纯活性炭制备的双层型电容器0.2V.充放电循环10000次时,复合型电容器的电容仅降低到初始电容的90%.上述结果表明,在活性炭上沉积少量镍氧化物颗粒可以提高碳基电化学电容器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活性炭 镍氧化物 复合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材料Ⅰ型裂纹动态问题的对偶方程组及其求解 被引量:1
7
作者 边文凤 王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1-658,共8页
首先引入势函数,用势函数表示压电材料的基本微分方程,并采用Laplace变换、半无限对称Fourier正弦变换和Fourier余弦变换,对微分方程进行变换和初步求解;然后通过Fourier反演和引入边界条件,建立了二维压电材料动态裂纹问题的对偶方程组... 首先引入势函数,用势函数表示压电材料的基本微分方程,并采用Laplace变换、半无限对称Fourier正弦变换和Fourier余弦变换,对微分方程进行变换和初步求解;然后通过Fourier反演和引入边界条件,建立了二维压电材料动态裂纹问题的对偶方程组;再根据Bessel函数性质,利用Abel型积分方程及其反演,将对偶方程组化为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成为研究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动态裂纹 势函数 对偶积分方程组 积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研究中"大数据"的启示、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强 孟松鹤 +4 位作者 仲政 解维华 郭早阳 金华 张幸红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6-449,共44页
大数据在全世界发展迅猛,应用成效显著.大数据独特的思维和方法,为科学研究与探索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力学研究中,高时空分辨率、多参数同步观测与高精度、大规模模拟手段的发展,为力学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数据、机器智能方法的应... 大数据在全世界发展迅猛,应用成效显著.大数据独特的思维和方法,为科学研究与探索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力学研究中,高时空分辨率、多参数同步观测与高精度、大规模模拟手段的发展,为力学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数据、机器智能方法的应用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大数据思维方法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启示与挑战.首先从大数据资源、大数据科学及大数据技术3个层面分析了大数据的内涵及研究态势,概括了国内外政府及组织机构的大数据发展规划.而后对比分析了力学思维方法与大数据思维方法的特点,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使用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范式差异:大数据采用数据驱动模型替代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组以描述问题,在复杂系统的分析、预测中优势显著.回顾了大数据方法在材料性能预测、材料本构建模、湍流建模、结构健康监测及试验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动态数据驱动与数字孪生等大数据驱动的建模模拟新范式.总结了大数据在力学研究中应用的3种方式,即驱动已有模型改进,挖掘复杂隐含的规律,以及替代已有的理论方法等.最后,建议以力学研究为主体和牵引,大数据与力学双驱动,推动大数据与力学交叉形成理论与方法突破、及学科发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大数据 数据科学 复杂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钴的电沉积行为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培霞 安茂忠 +1 位作者 苏彩娜 王福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32-2036,共5页
在含有氯化钴的室温离子液体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EMIC)和乙二醇(EG)体系中研究了金属钴的电沉积.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EMIC-CoCl2熔盐中,乙二醇的加入促进了EMIC的解离,从而使氧化还原电流增大,在EMIC-CoCl2-EG体系中钴的电沉积是... 在含有氯化钴的室温离子液体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EMIC)和乙二醇(EG)体系中研究了金属钴的电沉积.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EMIC-CoCl2熔盐中,乙二醇的加入促进了EMIC的解离,从而使氧化还原电流增大,在EMIC-CoCl2-EG体系中钴的电沉积是受扩散控制的非可逆电极过程,在该电解液体系中,Co(Ⅱ)在Pt电极上的传递系数α为0.30,扩散系数D0为4.16×10-6cm·s-1;计时电流法研究表明,钴在铂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符合三维连续成核的生长机理;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镀层的微观形貌显示,金属钴的结晶细小.XRD分析证实,镀层为纯钴,沉积的钴是晶态和微晶态的混合物,并且晶粒尺寸为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 离子液体 电沉积 电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型能量回馈式电动车用电机对拖试验系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胥良 宋立伟 +2 位作者 李子健 付健夫 王福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165,共5页
针对混合动力车用感应电机传统测试系统耗能大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双变频器的节能型能量回馈式感应电机对拖实验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并从能耗比、功率因数及附加装置容量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试验证明... 针对混合动力车用感应电机传统测试系统耗能大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双变频器的节能型能量回馈式感应电机对拖实验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并从能耗比、功率因数及附加装置容量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试验证明了该试验系统的节能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车 电机控制 对拖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金属钴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培霞 安茂忠 +1 位作者 苏彩娜 王福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在含有氯化钴的室温离子液体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EMIC)和乙二醇(EG)体系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阴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添加剂对电沉积金属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MIC-EG-CoCl2熔盐中加入丁炔二醇... 在含有氯化钴的室温离子液体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EMIC)和乙二醇(EG)体系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阴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添加剂对电沉积金属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MIC-EG-CoCl2熔盐中加入丁炔二醇能够有效地改善钴镀层的外观质量,丁炔二醇的加入量在0.3~0.7g·L-1范围内,能够得到银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良好镀层。从FE-SEM照片可以看出,在EMIC-EG-CoCl2熔盐中加入丁炔二醇后,使金属钴的结晶变得更加细致;阴极极化曲线表明,丁炔二醇的加入不仅增大了阴极极化,而且还消除了钴的欠电势沉积;循环伏安测试证明,添加剂的加入对阴极沉积过程有阻化作用;XRD分析证实,丁炔二醇的加入使金属钴的衍射峰变宽,晶粒尺寸为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 离子液体 添加剂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3V2PO43的溶胶-凝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戴长松 王福平 +2 位作者 刘静涛 王殿龙 胡信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7,共7页
以LiOH·H_2O(LiF、Li_2CO_3、LiCH_3COO·2H_2O)、NH_4VO_3、H_3PO_4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优化了锂源、溶胶的pH值、预烧条件、煅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并采用XRD、SEM、恒电流充... 以LiOH·H_2O(LiF、Li_2CO_3、LiCH_3COO·2H_2O)、NH_4VO_3、H_3PO_4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优化了锂源、溶胶的pH值、预烧条件、煅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并采用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所合成的Li_3V_2(PO_4)_3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LiOH·H_2O为锂源,溶胶的pH值等于3,于氩气氢气(体积比9∶1)混合气中300℃预烧4h,并在氩气氢气(体积比9∶1)混合气中600℃煅烧8h合成的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为标准的单斜结构,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0.1C和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0mAh·g^-1和129mAh·g^-1;1C倍率下循环40次后,容量仍为127mAh·g^-1,容量保持率为98.4%;随后又进行10C倍率放电,10次循环后容量为105mAh·g^-1,容量保有率达98.1%。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坐标测量数据的点云曲面重构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雪梅 文珈 +2 位作者 于广滨 李瑰贤 单德彬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2,共5页
基于CMM测量数据,针对鼠标数据的特点,进行了边界拟合、特征识别、分片重建、光滑拼接等技术的研究。利用三次B样条拟合边界曲线,利用微分几何方法进行曲面特征的识别与分割,利用拉伸及放样法进行曲面片重构,最后进行曲面片相交、剪裁... 基于CMM测量数据,针对鼠标数据的特点,进行了边界拟合、特征识别、分片重建、光滑拼接等技术的研究。利用三次B样条拟合边界曲线,利用微分几何方法进行曲面特征的识别与分割,利用拉伸及放样法进行曲面片重构,最后进行曲面片相交、剪裁、过渡完成最终的鼠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曲面重建 B样条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原料的生产和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劼 杨勇 +4 位作者 单存龙 王海峰 张国印 伍晓林 姜兆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23,共6页
现有的烷基苯生产中,符合生产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苯原料产量有限,难以满足三元复合驱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要求。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烷基苯和高碳烯烃的生产和研究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外工业上生产高碳烯烃所用的Gulf法、Ethyl法、SHO... 现有的烷基苯生产中,符合生产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苯原料产量有限,难以满足三元复合驱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要求。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烷基苯和高碳烯烃的生产和研究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外工业上生产高碳烯烃所用的Gulf法、Ethyl法、SHOP法和Linde法等,指出这些工艺虽然比较成熟,可以用于生产符合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的原料C14-18烯烃产品,但是生产的烯烃都存在一定的碳数分布规律,因此需要自主研发新型的生产方法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 高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及结构减振智能驱动器(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欧进萍 关新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7,共7页
本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磁流变液各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作用及作用机理。试验表明,油酸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磁性颗粒的溶解性,而OP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磁性颗粒的分散能力。其次,根据以上的试验结果,在大量具体对比试验的基... 本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磁流变液各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作用及作用机理。试验表明,油酸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磁性颗粒的溶解性,而OP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磁性颗粒的分散能力。其次,根据以上的试验结果,在大量具体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种剪切屈服强度高、沉降稳定性好的磁流变液。而后,根据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结合磁路特点,设计制作了一个额定电压为9V、电流为2A、功率为20W的磁流变减振驱动器,并测试了此驱动器的阻尼力及时间响应特性。测试表明,本减振驱动器的响应时间是0.2至0.3秒,而不是理论响应时间的10毫秒。最后,分析了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磁流变减振驱动器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玄武岩纤维涂层浆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国荣 曹海琳 +1 位作者 姜雪 黄玉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2,共4页
经KH550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150 nm),能够稳定分散在玄武岩纤维涂层浆料中,对浆料的粒径及表面张力影响不大。玄武岩纤维表面经改性纳米SiO2改性后,有效地改善了纤维表面粗糙度,使断裂强力提高18.75%,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8.76%。纳米SiO2... 经KH550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150 nm),能够稳定分散在玄武岩纤维涂层浆料中,对浆料的粒径及表面张力影响不大。玄武岩纤维表面经改性纳米SiO2改性后,有效地改善了纤维表面粗糙度,使断裂强力提高18.75%,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8.76%。纳米SiO2改性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断面SEM分析表明,玄武岩连续纤维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纳米SiO2颗粒,使玄武岩连续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相容性大大提高,复合材料断面非常整齐。改性纳米SiO2在玄武岩纤维及环氧树脂之间起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SiO2 涂层浆料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广涛 郭广磊 方洪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6,114,共6页
提出了激光诱导的概念,建立了激光诱导物理及热源模型,推导了激光诱导移动点热源加热薄板的准稳定状态方程.利用MARC软件对304不锈钢激光诱导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选取建立的激光诱导热源模型,进行二次开发编写子程序,实现激光... 提出了激光诱导的概念,建立了激光诱导物理及热源模型,推导了激光诱导移动点热源加热薄板的准稳定状态方程.利用MARC软件对304不锈钢激光诱导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选取建立的激光诱导热源模型,进行二次开发编写子程序,实现激光诱导移动点热源的加载.利用高温热电偶实测激光诱导焊接的温度场热循环曲线,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激光诱导 热源模型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纳米颗粒的添加对ZrO_2/HA复合陶瓷物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旭 于德珍 +1 位作者 王福平 费维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842,共5页
将液相掺杂CeO2和Fe2O3的钇稳定四方ZrO2纳米粉作为着色剂添加到微米ZrO2/HA体系中,1400℃烧结制备了ZrO2/HA纳米复合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复合陶瓷的物相组成;三点弯曲法、单边切口梁法及压痕法测试了陶瓷的力学性能;讨论了纳米... 将液相掺杂CeO2和Fe2O3的钇稳定四方ZrO2纳米粉作为着色剂添加到微米ZrO2/HA体系中,1400℃烧结制备了ZrO2/HA纳米复合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复合陶瓷的物相组成;三点弯曲法、单边切口梁法及压痕法测试了陶瓷的力学性能;讨论了纳米氧化锆的添加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及物相组成的影响,分析纳米氧化锆导致复合陶瓷力学性能改变的原因。根据复合陶瓷断裂前后单斜相氧化锆的含量变化,证实氧化锆纳米粉的添加不仅有利于复合陶瓷中四方相氧化锆的稳定存在,而且可以提高基体相变四方相氧化锆的含量,相变增韧作用加强。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体系中适量纳米氧化锆的存在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20%以上,密度和硬度少量增加,但由于没有新物相引入,对弹性模量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陶瓷 氧化锆 相变增韧 力学性能 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滑移下球形粗糙表面的弹塑性接触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隆球 王林 +1 位作者 张广玉 宋文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2-68,共7页
为研究硬盘磁头和盘面的碰撞接触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滑移接触条件下,球形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弹塑性接触模型.通过数学建模与MATLAB仿真,分析了球形粗糙表面弹塑性接触状态下接触载荷、实际接触面积和法向接触分离、塑性指数之间的... 为研究硬盘磁头和盘面的碰撞接触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滑移接触条件下,球形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弹塑性接触模型.通过数学建模与MATLAB仿真,分析了球形粗糙表面弹塑性接触状态下接触载荷、实际接触面积和法向接触分离、塑性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在不同塑性指数条件下,与理想光滑表面模型、CEB(Chang-Etsion-Bogy)模型及全粘着条件下的CKE(Cohen-Kligerman-Etsio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模型在计算接触面积与接触载荷上比CEB模型及CKE模型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峰 弹塑性接触 球形粗糙表面接触 接触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层对玄武岩连续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国荣 曹海琳 +1 位作者 姜雪 黄玉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2,27,共5页
本文通过对玄武岩连续纤维浸润剂配方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连续纤维的表面涂层配方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成膜剂的组成结构直接影响玄武岩连续纤维的集束性及其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相容性,不同的成膜剂结构使玄武岩连续纤维的... 本文通过对玄武岩连续纤维浸润剂配方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连续纤维的表面涂层配方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成膜剂的组成结构直接影响玄武岩连续纤维的集束性及其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相容性,不同的成膜剂结构使玄武岩连续纤维的断裂强力及拉伸强度差异很大.在浸润剂配方中引入阳离子型助剂有利于提高玄武岩连续纤维的集束性和断裂强力.通过优化涂层配方可使玄武岩连续纤维断裂强力达到0.62N/tex,拉伸强度达到2400MPa,远高于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连续纤维表面涂层断裂强力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