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模拟器综合导航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1
作者 黄金明 王立文 郑淑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64-668,共5页
模拟器导航系统主要为飞行员提供模拟飞行中的位置及其航行参数并安全导引飞机沿既定航线飞行。结合航空仿真技术发展和全任务飞行模拟器样机的任务需求,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构建了捷联惯导及基于区域导航法的无线电导航仿真模型。... 模拟器导航系统主要为飞行员提供模拟飞行中的位置及其航行参数并安全导引飞机沿既定航线飞行。结合航空仿真技术发展和全任务飞行模拟器样机的任务需求,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构建了捷联惯导及基于区域导航法的无线电导航仿真模型。采用VAPS6.3制作出主飞行仪表,作为导航系统仿真的终端显示。利用RT-LAB平台构建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实现导航外部特性的半实物仿真。经系统调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模拟器 无线电导航 惯性导航 仪表着陆系统 RT-LAB 分布式交互仿真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调节的专用车桥加载试验系统特性分析
2
作者 齐潘国 叶正茂 +2 位作者 张辉 韩俊伟 李洪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4-107,147,共5页
建立了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键合图数学模型有效。仿真及试验均表明,系统稳态控制精度较高,但驱动单元与加载单元存在耦合,影响了系统的动态... 建立了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键合图数学模型有效。仿真及试验均表明,系统稳态控制精度较高,但驱动单元与加载单元存在耦合,影响了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系统的耦合问题,采用转矩补偿解耦方法进行了解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解耦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的基于二次调节的专用车桥加载试验系统中,使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调节 键合图 模拟加载 耦合 转矩补偿 车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控制在AMD Benchmark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洋 姜洪洲 +1 位作者 叶正茂 韩俊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22,共5页
针对AMD(activemassdamper)Benchmark问题,将H∞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H∞控制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并采用DGKF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四阶控制器。通... 针对AMD(activemassdamper)Benchmark问题,将H∞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H∞控制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并采用DGKF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四阶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H∞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结构主动控制 H∞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的六自由度转台控制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刚 丛大成 +2 位作者 代小林 何景峰 韩俊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0-763,共4页
在分析六自由度电动转台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驱动电动台的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PID控制电动台速度时,会产生周期性的速度偏差,致使其控制精度大大降低这一问题,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环进行数学建模,提出利用重复控制理论... 在分析六自由度电动转台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驱动电动台的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PID控制电动台速度时,会产生周期性的速度偏差,致使其控制精度大大降低这一问题,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环进行数学建模,提出利用重复控制理论来设计电动台的速度补偿系统的思想,然后对传统PID和重复控制补偿系统2种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几个周期后,具有重复补偿的控制系统的跟踪误差逐渐减小,而传统的PID控制器则一直保持较大的跟踪误差。在Matlab/Simulink xPC Target实时开发环境下建立电动台速度实时控制系统,采用快速原型控制方式具有系统组建方便、成本低、开发周期短等特点。试验表明重复控制补偿系统对转台的速度控制具有很大的改进,从而为电动台的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电动转台 重复控制补偿 永磁同步电机 XPC TARG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模拟器的洗出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正茂 张辉 +1 位作者 张晋 韩俊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7-180,共4页
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并引入人体前庭模型设计出最优洗出算法。该算法使飞行员在模拟器上的感觉与在真实飞机上的感觉相差很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如果合理选择权重矩阵,最优洗出算法能够使飞行模拟器提供高逼真度的动感模拟。
关键词 飞行模拟器 洗出算法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控制系统的鲁棒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洋 华宏星 韩俊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8-732,共5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结构主动控制算法没有考虑结构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本文以主动质量阻尼器(AMD:active mass damper)Benchmark结构试验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基于H_∞控制理论的主动控制方法.文中建立了上动控制结构的试验... 针对目前大多数结构主动控制算法没有考虑结构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本文以主动质量阻尼器(AMD:active mass damper)Benchmark结构试验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基于H_∞控制理论的主动控制方法.文中建立了上动控制结构的试验系统,根据系统辨识方法得到的面向控制的数学模型,设计了AMD主动控制系统的反馈连接结构,同时对H_∞控制权函数的选取以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试验证明了H_∞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质量阻尼器(AMD) 结构主动控制 鲁棒策略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转台鲁棒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景峰 韩俊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100,共3页
本文针对六自由度转台 (又称并联机器人 ) ,分析了它在单自由度运动情况下负载质量与模拟台运动位姿的关系以及负载质量的变化范围 ,然后在系统鲁棒性分析的基础上 ,将负载质量按照变化区间进行了划分 ,并针对每个变化区间设计了各自相... 本文针对六自由度转台 (又称并联机器人 ) ,分析了它在单自由度运动情况下负载质量与模拟台运动位姿的关系以及负载质量的变化范围 ,然后在系统鲁棒性分析的基础上 ,将负载质量按照变化区间进行了划分 ,并针对每个变化区间设计了各自相应的鲁棒控制器 ,从而使设计出的系统在负载参数变化的整个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 ,验证了系统在该控制器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转台 鲁棒控制 并联机器人 等效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AMD主动控制系统的μ综合控制器
8
作者 徐洋 叶正茂 韩俊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针对AMD(active m ass damper)Benchm ark问题,将μ综合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详细阐述了μ设计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建立了AMD系统的综合设计模型;根据μ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三阶控制器;最后对... 针对AMD(active m ass damper)Benchm ark问题,将μ综合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详细阐述了μ设计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建立了AMD系统的综合设计模型;根据μ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三阶控制器;最后对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μ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结构主动控制 Μ综合控制 鲁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台运动学耦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曲智勇 徐加宝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六自由度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台是一种结构复杂的串并联结构,杆系的特殊布局和结构尺寸设计,使得只有在一个或者是两个液压缸做主动运动时就能实现台架在某个自由度上的运动。但是在大行程工况下,主要驱动液压缸和其余液压缸之间存在着... 六自由度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台是一种结构复杂的串并联结构,杆系的特殊布局和结构尺寸设计,使得只有在一个或者是两个液压缸做主动运动时就能实现台架在某个自由度上的运动。但是在大行程工况下,主要驱动液压缸和其余液压缸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耦合。以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台的一个角为研究对象,在逆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单自由度运动时各杆系之间耦合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不同自由度运动时主要产生耦合运动的杆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台 逆运动学 联合仿真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ML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洪洲 赵慧 +1 位作者 韩俊伟 李洪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20-923,共4页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设计过程十分复杂,VRML作为一种通用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为各个设计过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加快了系统的整体开发过程。提出了利用VRML在廉价的PC机上构建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三维虚拟世界的方法,并给出...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设计过程十分复杂,VRML作为一种通用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为各个设计过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加快了系统的整体开发过程。提出了利用VRML在廉价的PC机上构建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三维虚拟世界的方法,并给出了与其它编程语言之间的接口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仿真技术 VR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imMechanics CAD转换器生成虚拟样机的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镭 丛大成 +1 位作者 姜洪洲 李洪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4699-4703,共5页
SimMechanics CAD转换器是一座沟通机械系统CAD装配图、MATLAB下SimMechanics动力学模型和虚拟现实环境的桥梁。利用此转换器可以方便的将机电产品虚拟样机的仿真模型统一于MATLAB下,并由此模型驱动虚拟现实环境。介绍了SimMechanics CA... SimMechanics CAD转换器是一座沟通机械系统CAD装配图、MATLAB下SimMechanics动力学模型和虚拟现实环境的桥梁。利用此转换器可以方便的将机电产品虚拟样机的仿真模型统一于MATLAB下,并由此模型驱动虚拟现实环境。介绍了SimMechanics CAD转换器的原理以及利用它生成虚拟样机的方法,并通过两个实例说明基于此方法开发虚拟样机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SIMMECHANICS CAD转换器 虚拟现实 STEWART平台 飞行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慧 韩俊伟 +2 位作者 张尚盈 赵强 李洪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2,共3页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是确定系统结构参数、作动器结构形式及其运动参数、选择伺服阀、确定系统流量的前提。本文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原理 ,建立了系统运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矩阵分析方法 ,完成了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是确定系统结构参数、作动器结构形式及其运动参数、选择伺服阀、确定系统流量的前提。本文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原理 ,建立了系统运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矩阵分析方法 ,完成了运动学分析和计算。文中最后以教学实验台为例 ,详细地论述了运动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并根据计算结果 ,得到了作动器的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六自由度 运动学分析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免疫PID控制在淀粉生产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沈刚 丛大成 韩俊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112,118,共5页
在分析比较传统PID、Smith预估PID和模糊免疫PID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模糊免疫PID调节淀粉生产线中的液位。通过对淀粉生产线中某一液位回路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对传统PID、Smith预估PID和模糊免疫PID3种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仿真... 在分析比较传统PID、Smith预估PID和模糊免疫PID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模糊免疫PID调节淀粉生产线中的液位。通过对淀粉生产线中某一液位回路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对传统PID、Smith预估PID和模糊免疫PID3种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免疫PID在控制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PID并且其鲁棒性高于Smith预估PID。最后,利用Matlab的DDE协议和ActiveX与淀粉生产线的上位机RSView32进行了数据交换,将Matlab中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准确传输到上位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生产线 模糊免疫PID控制 RSVIEW32 Smith预估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慧 韩俊伟 +1 位作者 张尚盈 程喜岭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是确定液压源压力、作动器有效工作面积和选择伺服阀规格的基础。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原理 ,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牛顿—欧拉法 ,完成了动力学分析和计算。最后以教学实验台为例 ,详细...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是确定液压源压力、作动器有效工作面积和选择伺服阀规格的基础。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原理 ,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牛顿—欧拉法 ,完成了动力学分析和计算。最后以教学实验台为例 ,详细论述了动力学分析和计算方法 ,根据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动力学分析 牛顿一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6-SPU型并联机器人的整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强 何景峰 韩俊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了对电动并联机器人进行特性分析和性能预测,以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6-SPU型并联机器人为例,提出一种精确整体动力学建模思想.电动并联机器人电机系统除存在随支腿的转动,转子及丝杆还存在绕自身轴线的旋转.针对这两部分运动很难单... 为了对电动并联机器人进行特性分析和性能预测,以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6-SPU型并联机器人为例,提出一种精确整体动力学建模思想.电动并联机器人电机系统除存在随支腿的转动,转子及丝杆还存在绕自身轴线的旋转.针对这两部分运动很难单纯通过多刚体动力学或PMSM动力学来分析的问题,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来考虑第一种运动,PMSM动力学来考虑第二种运动,并建立电动并联机器人的精确整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避免了负载折算到电机端时变等效惯量的计算,并将电机系统反电动势、粘性摩擦力考虑在内.以1Hz正弦位姿指令对并联机器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动力学 6-DOF并联机器人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云飞 郑淑涛 韩俊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4-118,共5页
该机构由动平台、静平台、上折页、下折页和作动器构成,动平台与上折页以球副连接,上下折页、下折页与静平台、作动器与静平台以及作动器与上折页以转动副连接。其中上下折页和作动器组成一组支链,支链内部也形成闭环,且由三组对称的支... 该机构由动平台、静平台、上折页、下折页和作动器构成,动平台与上折页以球副连接,上下折页、下折页与静平台、作动器与静平台以及作动器与上折页以转动副连接。其中上下折页和作动器组成一组支链,支链内部也形成闭环,且由三组对称的支链构成这种折页式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为了获得该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变化和奇异性,运用支链坐标系的方法,对该机构的每一个构件都做了详细的运动学分析,并且获得了该系统的雅克比矩阵和各构件的运动学参数。通过对雅可比矩阵的分析,获得了该机构的奇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页式并联机构 逆运动学 雅克比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云飞 郑淑涛 +1 位作者 徐加宝 韩俊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81,共5页
基于牛顿欧拉法,针对一种采用非对称液压缸构建的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了完整的动力学建模,为该机构结构优化打下基础。运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负载匹配理论,给出了一定结构参数和运动性能要求下的负载轨迹、最佳负载匹配曲线以... 基于牛顿欧拉法,针对一种采用非对称液压缸构建的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了完整的动力学建模,为该机构结构优化打下基础。运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负载匹配理论,给出了一定结构参数和运动性能要求下的负载轨迹、最佳负载匹配曲线以及相关液压参数,为液压元件的选型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动力学 牛顿欧拉法 负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逼真度评价的洗出算法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蕊 姜洪洲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
针对俯仰轴单通道控制工况,分析了人的控制结构模型。根据飞机动力学匹配获得飞行员模型参数,对飞行模拟器系统的洗出算法和运动系统模型等限制条件进行简化处理,建立人/机、人/模拟器系统的闭环控制,基于对人的操纵控制输出进行功率谱... 针对俯仰轴单通道控制工况,分析了人的控制结构模型。根据飞机动力学匹配获得飞行员模型参数,对飞行模拟器系统的洗出算法和运动系统模型等限制条件进行简化处理,建立人/机、人/模拟器系统的闭环控制,基于对人的操纵控制输出进行功率谱分析的逼真度评价方法,以评价指标最优为目标,优化洗出算法参数。逼真度改进效果通过了时域验证,同时评价优化过程对飞行模拟器的一体化设计研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模拟器 闭环逼真度 评价方法 洗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