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挠性航天器姿态非线性控制
1
作者 周成宝 李世兴 +1 位作者 班晓军 任敬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2,309,共9页
针对未知系统扰动与惯性参数下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和耦合挠性附件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滑模非线性姿态跟踪控制算法和一种自适应非线性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姿态控制算法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避免了复杂的微分运算,结... 针对未知系统扰动与惯性参数下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和耦合挠性附件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滑模非线性姿态跟踪控制算法和一种自适应非线性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姿态控制算法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避免了复杂的微分运算,结合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自适应估计未知的惯性参数和系统扰动上界,对系统扰动进行控制;振动抑制方法利用自适应控制,对非线性抑制算法的未知参数进行自适应处理,实现主动振动控制。Lyapunov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小于30 s的时间内完成了姿态跟踪过程,需要的最大姿态控制输入不到8 N·m,迅速衰减了引起的振动。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性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自适应控制 动态面控制 滑模控制 主动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俯仰通道带有落角约束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梁冰 徐殿国 段广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期70-75,共6页
对导弹带有落角约束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俯仰通道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状态模型。然后利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了制导与控制一体化状态反馈控制律。所设计的控制器一方面保证导弹打击精度,另一方面保证导弹进行垂直... 对导弹带有落角约束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俯仰通道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状态模型。然后利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了制导与控制一体化状态反馈控制律。所设计的控制器一方面保证导弹打击精度,另一方面保证导弹进行垂直打击。最后,进行了导弹非线性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的制导控制一体化策略的有效性,从仿真结果上看,垂直打击精度是很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与控制一体化 落角约束 俯仰通道 特征结构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的制导工具误差分段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贺杰 黄显林 贾宏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6年第2期29-32,37,共5页
针对再入飞行器的惯性仪表误差模型在地面测试环境下和真实飞行环境下不一致的特点,提出了按照过载变化的大小对其误差模型进行分段辨识和分段补偿的方法,以补偿飞行器高速再入过程中的制导工具误差。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了此方... 针对再入飞行器的惯性仪表误差模型在地面测试环境下和真实飞行环境下不一致的特点,提出了按照过载变化的大小对其误差模型进行分段辨识和分段补偿的方法,以补偿飞行器高速再入过程中的制导工具误差。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制导工具误差 分段辨识 分段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反演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 张保群 董继鹏 《航空兵器》 2012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使导弹具有更小的脱靶量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研究了导弹俯仰通道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由于导弹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以及导弹自身运动方程通常是在不同的坐标系下建立的,因此,制导与控制的一体化模型很难建立。此外,在导弹飞行... 为使导弹具有更小的脱靶量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研究了导弹俯仰通道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由于导弹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以及导弹自身运动方程通常是在不同的坐标系下建立的,因此,制导与控制的一体化模型很难建立。此外,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很难获得全弹道的精确导弹气动参数,这使得控制器的设计也很困难。本文首先建立了一种较为合适的、紧凑的一体化模型,并进一步将其化为具有一般形式的含不确定量的级联系统。采用反演控制设计方法,保证了系统全部状态的稳定性。然后,设计了一体化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用来在线逼近系统中由于导弹气动参数摄动引起的匹配和非匹配不确定量。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制导与控制 一体化设计 不确定性 自适应神经网络 反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指定时间时变高增益反馈跟踪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康康 周彬 +1 位作者 蔡光斌 侯明哲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1159,共9页
研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通道存在未知环境干扰时的指定时间跟踪控制问题.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输入输出线性化模型,借助参量Lyapunov方程的一些性质,设计一种光滑、有界的时变高增益控制律.相比于现有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有限/固定时间... 研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通道存在未知环境干扰时的指定时间跟踪控制问题.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输入输出线性化模型,借助参量Lyapunov方程的一些性质,设计一种光滑、有界的时变高增益控制律.相比于现有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有限/固定时间控制方法,该算法不会出现抖振现象,同时收敛时间不依赖于初始状态且可以事先设定.当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未知的有界环境匹配干扰时,该控制器能使高度和速度在指定时间跟踪上参考信号.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指定时间控制 时变反馈 高增益反馈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方法的自适应一体化导引与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29
6
作者 段广仁 侯明哲 谭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研究了寻的导弹的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建立了俯仰通道的一体化导引与控制系统模型,并利用非线性状态变换将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式;为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非匹配未知有界不确定性,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自适应的非线性一体化导引与控制律... 研究了寻的导弹的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建立了俯仰通道的一体化导引与控制系统模型,并利用非线性状态变换将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式;为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非匹配未知有界不确定性,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自适应的非线性一体化导引与控制律,该反馈控制律不但可以保证导弹精确命中目标,而且能保证导弹自身姿态的稳定性。导弹的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的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 导航技术 导引控制一体化 寻的导弹 滑模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通信延迟下的无人机编队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郑重 熊朝华 +1 位作者 党宏涛 宋申民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在时变通信延迟下研究了无人机群编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问题。对于无人机编队系统中存在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通过选取包含位置跟踪误差和速度跟踪误差的辅助变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变通信延迟的鲁棒自适应编队控制策略。提出... 在时变通信延迟下研究了无人机群编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问题。对于无人机编队系统中存在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通过选取包含位置跟踪误差和速度跟踪误差的辅助变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变通信延迟的鲁棒自适应编队控制策略。提出了自适应律对无人机质量、外界扰动的上界等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且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既能抑制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对控制器的影响,同时队形跟踪和队形保持的稳态误差分别小于0.1 m和0.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编队稳定性 自适应律 通信延迟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 被引量:22
8
作者 宋俊红 宋申民 徐胜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4-560,共7页
针对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多导弹同时攻击机动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律。首先基于平面内的导弹-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建立了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模型;其次,把协同制导律的设计过程分离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图论的有... 针对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多导弹同时攻击机动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律。首先基于平面内的导弹-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建立了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模型;其次,把协同制导律的设计过程分离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图论的有关内容,运用有限时间一致性理论设计沿着视线方向上的加速度指令来保证所有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距离在有限时间内到达一致,进而保证所有的导弹同时击中机动目标;二是利用非齐次干扰观测器对机动目标的加速度进行估计,并运用滑模控制设计视线法向上的加速度指令来保证每枚导弹与目标间的视线角速率收敛到零和视线角收敛到期望的终端视线角,即每枚导弹以期望的终端视线角成功击中目标;最后,对三枚导弹同时打击同一机动目标的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律 攻击角约束 非齐次干扰观测器 滑模控制 通信拓扑 有限时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系统的分数阶建模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5
9
作者 邓立为 宋申民 庞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2,共8页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针对高阶动态系统所具有的时滞性,常常利用具有延迟环节的一阶(first order plus time delay,FOPTD)或者二阶系统(second order plus time delay,SOPTD)模型对其进行近似处理,由于建模误差过大影响所描述系统的...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针对高阶动态系统所具有的时滞性,常常利用具有延迟环节的一阶(first order plus time delay,FOPTD)或者二阶系统(second order plus time delay,SOPTD)模型对其进行近似处理,由于建模误差过大影响所描述系统的准确性和控制性能。本文给出了具有延迟环节的新型非整数阶类一阶系统模型(non-integer order plus time delay,NIOPTD),并分别设计了某高阶系统降阶得到的传统模型与新型类一阶系统近似模型,对比分析新型类一阶系统模型的优点与可行性。针对上述3种系统模型(FOPTD、SOPTD、NIOPTD)在频域内给出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新的参数整定方法,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得出方法的有效性,并证实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作用于NIOPTD模型具有最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 系统建模 参数整定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交会对接的姿态和轨道耦合控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郭永 宋申民 李学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8-644,共7页
航天器与非合作目标进行交会对接时,要求控制器能保证二者不发生碰撞.然而,针对航天器非合作交会对接中的避碰问题,还没有成熟的控制策略.本文以服务航天器体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建立航天器相对姿态轨道耦合运动模型,利用滑模控制设计了... 航天器与非合作目标进行交会对接时,要求控制器能保证二者不发生碰撞.然而,针对航天器非合作交会对接中的避碰问题,还没有成熟的控制策略.本文以服务航天器体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建立航天器相对姿态轨道耦合运动模型,利用滑模控制设计了一种姿态轨道耦合控制器实现交会对接.通过利用人工势函数理论和基于蔓叶线的虚拟障碍物模型,控制器可以严格地保证服务航天器运行在安全区域内部,避免与目标航天器碰撞.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可以证明系统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是渐近稳定的.数值仿真进一步说明了所提出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非合作交会对接 避免碰撞 人工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时延和拓扑切换的编队卫星鲁棒协同控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保群 宋申民 陈兴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0-919,共10页
综合考虑了存在通信时延、拓扑结构切换、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等情况下的编队卫星协同控制问题,分别提出了鲁棒位置和姿态协同控制器。采用Lyapunov直接法,通过恰当地选取公共的Lyapunov函数,保证了所设计的位置协同控制器对于通信... 综合考虑了存在通信时延、拓扑结构切换、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等情况下的编队卫星协同控制问题,分别提出了鲁棒位置和姿态协同控制器。采用Lyapunov直接法,通过恰当地选取公共的Lyapunov函数,保证了所设计的位置协同控制器对于通信时延和拓扑切换具有鲁棒性。控制器中设计了一个自适应项,用于在线补偿卫星质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引入了一个含有时变参数的非线性饱和函数向量项,保证了位置协同控制器对于外部扰动的鲁棒性,并且控制器是连续的。然后,将协同控制器推广到了姿态协同的情况,提出了类似的鲁棒姿态协同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协同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协同控制 通信时延 拓扑切换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微积分在滑模控制中的应用特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宋申民 邓立为 陈兴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9-444,共6页
针对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信息记忆与遗传特性,从分数阶滑模趋近律与分数阶滑模控制律两方面,对分数阶微积分算子在滑模控制理论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传统滑模控制理论的几种趋近律入手,引出分数阶滑模趋近律并分析其收敛特性... 针对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信息记忆与遗传特性,从分数阶滑模趋近律与分数阶滑模控制律两方面,对分数阶微积分算子在滑模控制理论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传统滑模控制理论的几种趋近律入手,引出分数阶滑模趋近律并分析其收敛特性。其次,针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分数阶滑模控制器。最后,对比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良好性能,与传统滑模趋近律和传统滑模控制律相比,分数阶滑模趋近律具有较好的平滑特性,分数阶滑模控制律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与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滑模控制 分数阶滑模趋近律 分数阶微积分 航天器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结构配置的结构主动控制及仿真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国胜 吕强 +1 位作者 梁冰 段广仁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05-1608,共4页
考虑了具有最优控制的结构主动控制问题,目的是在系统满足闭环特性的前提下,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系统性能泛函极小化。利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提供的自由度,给出了性能泛函的显示参数化表示,从而该问题转化为带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 考虑了具有最优控制的结构主动控制问题,目的是在系统满足闭环特性的前提下,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系统性能泛函极小化。利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提供的自由度,给出了性能泛函的显示参数化表示,从而该问题转化为带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参与优化的变量仅为一组参量。并给出了求解该优化问题的算法,该算法直接基于结构系统矩阵,故其简单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方便。地震作用下对三层剪切结构建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结构主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 主动控制 特征结构配置 地震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含复杂约束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改进Gauss伪谱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勇 张卯瑞 梁晓玲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8,共7页
针对含有复杂约束条件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auss伪谱法(Improved 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IGPM).这类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特别是有些问题不存在解析的模型,一些参数只能通过查表得到,使得传统方法难以求解.在传... 针对含有复杂约束条件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auss伪谱法(Improved 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IGPM).这类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特别是有些问题不存在解析的模型,一些参数只能通过查表得到,使得传统方法难以求解.在传统的Gauss伪谱法的基础上,将非线性的终端状态积分约束等价地转化为线性形式,提出了IGPM,通过协态映射定理可以计算出协态变量,检验最优性,使得IGPM具有间接法一样的精度.并且给出了初始时刻协态变量和端点时刻控制变量的计算方法.为了提高解的精度,基于IGPM提出了迭代算法,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求解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最优轨迹基本满足路径约束条件和最优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最优控制 改进的Gauss伪谱法 协态映射 路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控制饱和的编队飞行卫星姿态协同控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保群 宋申民 陈兴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0-1069,共10页
研究了考虑控制输入饱和的编队飞行卫星姿态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饱和协同控制器。与单颗卫星输入受限控制中通常选用双曲正切函数不同,引入了一个新的连续可微的非线性饱和函数向量,以保证连续控制输入的有界性,并便于姿态协... 研究了考虑控制输入饱和的编队飞行卫星姿态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饱和协同控制器。与单颗卫星输入受限控制中通常选用双曲正切函数不同,引入了一个新的连续可微的非线性饱和函数向量,以保证连续控制输入的有界性,并便于姿态协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基于闭环姿态协同系统在期望跟踪角速度不同取值情况下属于自主或非自主系统的特点,分别采用LaSalle不变原理和Barbalat引理对不同情况下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协同控制器,既能实现编队卫星的姿态协同,又能确保控制输入的有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姿态协同 控制饱和 LYAPUNOV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方程的卫星轨迹模型参考输出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艳明 李伟 段广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502,共7页
当目标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时,描述追踪星与目标星相对运动的线性化方程为T-H方程。将描述航天器相对运动的T-H方程变换为周期系统的状态空间形式,并给出卫星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基于周期系统的参量Lyapunov方法和模型参考跟踪... 当目标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时,描述追踪星与目标星相对运动的线性化方程为T-H方程。将描述航天器相对运动的T-H方程变换为周期系统的状态空间形式,并给出卫星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基于周期系统的参量Lyapunov方法和模型参考跟踪控制理论,提出了卫星轨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带有收敛速率保障的反馈镇定控制器和具有自由参数的前馈控制器。对追踪星相对目标星悬停任务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轨迹跟踪 周期系统 模型参考 悬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受限的编队航天器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申民 郑重 苏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2-1429,共8页
研究了考虑控制受限的编队航天器鲁棒自适应轨道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航天器编队飞行系统中控制受限、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利用反步控制方法和指令滤波设计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指令滤波器用于补偿控制受限对于控制... 研究了考虑控制受限的编队航天器鲁棒自适应轨道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航天器编队飞行系统中控制受限、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利用反步控制方法和指令滤波设计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指令滤波器用于补偿控制受限对于控制器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自适应律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且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滑模控制等传统鲁棒控制不同,所设计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是连续的,更便于航天器编队飞行系统的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既能实现高精度的编队飞行跟踪控制,又能保证控制受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控制受限 鲁棒自适应控制 指令滤波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绕飞任务中航天器姿态跟踪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申民 张保群 陈兴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研究了空间绕飞任务中从航天器对主航天器进行观测时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综合考虑挠性、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等因素的输入饱和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主、从航天器的质心相对运动信息,解算出了从航天器的期望跟踪姿态。为保... 研究了空间绕飞任务中从航天器对主航天器进行观测时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综合考虑挠性、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等因素的输入饱和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主、从航天器的质心相对运动信息,解算出了从航天器的期望跟踪姿态。为保证从航天器跟踪期望姿态时控制器的有界性和强鲁棒性,将文献中已有的一种一阶滑模姿态调节控制器推广到了姿态跟踪的情况。进一步,为消除一阶滑模控制的高频抖振问题,将姿态跟踪问题转化成了标准的二阶滑模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的二阶滑模姿态跟踪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实现绕飞过程中的姿态跟踪,同时具有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飞 姿态跟踪 滑模控制 输入饱和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离散切换系统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颖 付艳明 段广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5-668,共4页
对一类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的离散切换系统和一个二次型性能指标,研究其鲁棒保性能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利用切换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鲁棒保性能控制器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获得了控制器的一个参数... 对一类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的离散切换系统和一个二次型性能指标,研究其鲁棒保性能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利用切换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鲁棒保性能控制器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获得了控制器的一个参数化表示.在此基础上,将次优保性能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的凸优化问题.数值例子说明了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离散系统 保性能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精确跟踪控制系统的参数化综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段广仁 王建宇 +1 位作者 赵天一 张亮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精确跟踪对准控制系统在卫星光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完成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基于经典随动系统理论设计的跟踪与瞄准系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圆满效果.面向未来更远距离的空间通信应用,对跟踪与瞄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 精确跟踪对准控制系统在卫星光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完成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基于经典随动系统理论设计的跟踪与瞄准系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圆满效果.面向未来更远距离的空间通信应用,对跟踪与瞄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为此本文提出了精确瞄准系统的一种参数化设计方法,抛弃了传统方法的精、粗系统分别设计的思想,对两级子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地利用了系统中的设计自由度.通过综合优化这些设计自由度,实现了系统对阶跃干扰的解耦和复杂干扰的抑制、不敏感极点配置和控制增益极小化等各项设计要求,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对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对准精度由原来的微弧度量级提高到了纳弧度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参数化设计 多目标设计 卫星光通信 参数摄动 精准跟踪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