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秉承传统 历久弥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梅洪元 孙澄 陈剑飞 《南方建筑》 2010年第4期72-77,共6页
基于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办学历史、办学规模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办学特色的分析,从课程体系的重新梳理、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软硬件教学资源建设、设计院业务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阐述和探讨了建筑教育改革实践的具体措施及学... 基于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办学历史、办学规模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办学特色的分析,从课程体系的重新梳理、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软硬件教学资源建设、设计院业务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阐述和探讨了建筑教育改革实践的具体措施及学院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于未来建设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教育 办学特色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行为偏好的地铁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
作者 陈剑飞 金小乐 史小蕾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地铁站商业空间要素对乘客的行为偏好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北京地铁站商业空间为例,结合文献提取空间要素,运用可视化SP法调查乘客对地铁站商业空间的选择行为,基于选择结果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量化研究乘客对于商业空间的偏好机制,探究空... 地铁站商业空间要素对乘客的行为偏好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北京地铁站商业空间为例,结合文献提取空间要素,运用可视化SP法调查乘客对地铁站商业空间的选择行为,基于选择结果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量化研究乘客对于商业空间的偏好机制,探究空间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乘客在选择地铁站内的商业空间时,最优先考虑的是业态类型,其次是布置方式、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界面形态。文章根据行为偏好为商业空间设计提出人性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商业空间 SP法 行为偏好 离散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的月球建筑类型学研究
3
作者 李书颀 费腾 +2 位作者 吴孟昊 徐星 蒋子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在全球的探月热潮下,月球建筑成为空间探索与利用的重要载体.本文确定了月球建筑建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地预制、地月结合、在月建造,并对69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内容分析,梳理了不同地区航天机构、技术公司、设计机构、高校等主体的参... 在全球的探月热潮下,月球建筑成为空间探索与利用的重要载体.本文确定了月球建筑建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地预制、地月结合、在月建造,并对69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内容分析,梳理了不同地区航天机构、技术公司、设计机构、高校等主体的参与积极度与融合度,总结了不同类型月球建筑方案在形体、规模、物质与功能构成等建筑特征方面的异同,以及在环境影响、资源应用、人因需求、建设技术等方面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未来月球建筑设计提供设计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建筑 类型学 内容分析 月球环境 原位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毕迎春 张骏 王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123-21126,21130,共5页
分析了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相关应用情况。列举大量实例,从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建筑设计的视觉协调性、山地风景建筑设计方面说明地形因素的重要性及制约性;从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审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3个方面说... 分析了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相关应用情况。列举大量实例,从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建筑设计的视觉协调性、山地风景建筑设计方面说明地形因素的重要性及制约性;从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审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3个方面说明植物配置的应用对风景园林建筑的影响;从建筑布局、建筑空间、建筑场所意义的角度分析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作用。说明地形、植物、水体这些自然景观要素与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可提高风景的识别性,缓和建筑的生硬和压抑感,形成新的景观特征,传递深层次的空间意蕴,赋予建筑新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植物 水体 景观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体育中心周边环境演变研究--以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莹 王欢 殷青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7,共7页
体育中心的选址规划对城市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其外延周边区域具有显著影响和推动。基于哈尔滨4区3年POI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探讨体育中心周边环境的演变特征与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周边整体呈现单侧集聚演变特征;(2)半径3km范围的... 体育中心的选址规划对城市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其外延周边区域具有显著影响和推动。基于哈尔滨4区3年POI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探讨体育中心周边环境的演变特征与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周边整体呈现单侧集聚演变特征;(2)半径3km范围的各类POI呈现带状集聚、单核集聚、散布或平摊型分布及变化规律,且存在明显功能分区;(3)周边用地功能由特定类型集聚趋向多元混合,主体育场半径1km范围内以生活属性为主,是体育中心辐射效应最强的核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中心 POI数据 周边环境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思索
6
作者 李铁军 袁泉 《林业科技情报》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高校校园的规划中寻求合适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要点,力求创造一个高效、民主、开放、环境优美、符合现代化办学需求的校园文化载体;以期在新的...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高校校园的规划中寻求合适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要点,力求创造一个高效、民主、开放、环境优美、符合现代化办学需求的校园文化载体;以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创造特色校园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 校区规划设计 形态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安全目标下建筑集群全景敞视作用量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文特 梅洪元 费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全景敞视作用是能够高效提升城市安全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全景敞视理论为依托,以促进城市安全为目标,通过综合分析,将城市中建筑集群对外部空间的全景敞视作用归纳为两种类型:场地全景敞视和界面全景敞视.采用空间可视度分析和空间视域分... 全景敞视作用是能够高效提升城市安全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全景敞视理论为依托,以促进城市安全为目标,通过综合分析,将城市中建筑集群对外部空间的全景敞视作用归纳为两种类型:场地全景敞视和界面全景敞视.采用空间可视度分析和空间视域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构建建筑集群全景敞视模型,实现对建筑集群中全景敞视作用的量化,从而为科学评价城市安全提供新角度,为进一步确定公共安全薄弱区域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集群 公共安全 全景敞视 可视度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室排水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邹雪涛 包秀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得到了更多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各种设计手册和教科书中对关于“地下室排水系统设计”的篇幅较少。为此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地下室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并对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注意事项。
关键词 地下室 排水系统 设计 城市建设 重力自流排水 集水坑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生物设计研究: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诗琪 梅洪元 《风景园林》 2021年第2期83-89,共7页
亲生物性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所形成的本能属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亲生物设计的提出为解决当今社会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逐渐成为国外人居环境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国外亲生物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索... 亲生物性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所形成的本能属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亲生物设计的提出为解决当今社会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逐渐成为国外人居环境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国外亲生物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索,以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为节点,梳理亲生物设计研究的源起、确立和拓展进程。通过不同发展阶段内的理论演进、方法更迭与实践详叙,综述亲生物设计的基本内涵与普适方法,并结合国内城市空间现状提出亲生物设计启示,以期为中国亲生物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生物性 亲生物设计 亲生物建筑 亲生物城市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建筑外墙外保温构造保温层经济厚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虹 邵腾 +1 位作者 陈德龙 金雨蒙 《南方建筑》 2018年第2期37-40,共4页
外墙保温技术是提升严寒地区建筑热工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运行成本。虽然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节能率有所提高,但还要考虑到改造成本的问题,需要兼顾外墙改造的节能性和经济性,从而确定保温层的最佳厚度。文章... 外墙保温技术是提升严寒地区建筑热工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运行成本。虽然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节能率有所提高,但还要考虑到改造成本的问题,需要兼顾外墙改造的节能性和经济性,从而确定保温层的最佳厚度。文章以严寒地区(A区)城市伊春市某多层办公建筑为例,对3种不同材料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全年能耗分析,同时运用全寿命周期法确定不同保温系统的保温层经济厚度,为设计人员提供方法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外墙外保温构造 保温层经济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建筑能源供需量化评估研究现状综述
11
作者 陈思佳 杨萌 《林业科技情报》 2017年第4期66-68,71,共4页
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实现建筑节能等多方效益。分布式能源系统涉及城市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用能需求等这两方面的量化评估。本文对这两方面研究的发展现状加以综述。
关键词 区域能源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能源 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石油大厦斜交网格X型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正罡 严佳川 +2 位作者 周威 高英志 刘志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8,150,共8页
为了解斜交网格中X型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相似比为1∶5的4个X型节点模型试验,并利用ABAQUS软件开展对应的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的主要参数为试件节点区体积配箍率和加载方式。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一致表明:加载过程中,节点区变形不显著,达... 为了解斜交网格中X型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相似比为1∶5的4个X型节点模型试验,并利用ABAQUS软件开展对应的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的主要参数为试件节点区体积配箍率和加载方式。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一致表明:加载过程中,节点区变形不显著,达到极限荷载时刻,试件突然破坏,显然X型节点的破坏方式属于脆性破坏。其次,等值加载与差值加载两种不同加载方式对节点极限荷载的影响较小,实际结构存在的差值受载方式对节点产生的不利作用可以忽略。提高X型节点区的体积配箍率可减小节点区横向膨胀变形,且在保证节点区最小体积配箍率大于1.44%的前提下,斜柱将先于节点区破坏,节点区将能有效传递斜柱内力,起到良好的联结作用,满足"强节点,弱柱"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节点 斜交网格 极限荷载 静力试验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绪红 刘界鹏 张素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共11页
进行两个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和两个方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并进行两个普通型钢混凝土对比试件的试验研究。试件的混凝土为C70高强混凝土,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为轴压比(n0=0.3和0.5)。试验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 进行两个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和两个方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并进行两个普通型钢混凝土对比试件的试验研究。试件的混凝土为C70高强混凝土,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为轴压比(n0=0.3和0.5)。试验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和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易发生黏结破坏,因此工程实践中应在型钢翼缘设置抗剪连接件以防止黏结破坏的发生。相同用钢量条件下,圆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延性、极限层间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明显高于型钢混凝土柱。随轴压比的提高,圆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轴压比对构件的层间变形能力无明显影响。相同用钢量条件下,方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与型钢混凝土柱基本相同,但方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极限层间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明显高于型钢混凝土柱。随轴压比的提高,方钢管约束型钢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轴压比对构件的层间变形能力无明显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建议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的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设计建议,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压弯构件 轴压比 黏结破坏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约束钢筋高强混凝土超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绪红 刘界鹏 张素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共10页
本文进行3个剪跨比为1.5的方钢管约束钢筋高强混凝土超短柱和1个钢筋混凝土对比试件的试验研究,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为轴压比(0.35,0.45和0.55)。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管对核心高强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和钢管的抗剪作用,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 本文进行3个剪跨比为1.5的方钢管约束钢筋高强混凝土超短柱和1个钢筋混凝土对比试件的试验研究,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为轴压比(0.35,0.45和0.55)。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管对核心高强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和钢管的抗剪作用,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超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延性、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明显高于钢筋混凝土超短柱。轴压为0.35的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弯曲破坏,而轴压比为0.45和0.55的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随轴压比的提高,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超短柱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但延性系数和极限变形能力降低。对钢管的弹塑性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荷载施加过程中,发生弯曲破坏试件的钢管不屈服,而发生剪切破坏试件的钢管可能在下降段屈服。根据试验结果和钢管应力分析结果建立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公式,提出设计建议,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约束钢筋高强混凝土 超短柱 轴压比 破坏模式 延性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还原性染料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彭晶 王爱杰 +1 位作者 任南琪 马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3-755,共3页
通过中试研究考察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还原性染料生产废水的规律,以期为实际处理工程提供技术经济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料生产废水的COD质量浓度<1200mg/L时,在水解反应器、酸化反应器和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6.0、7.... 通过中试研究考察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还原性染料生产废水的规律,以期为实际处理工程提供技术经济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料生产废水的COD质量浓度<1200mg/L时,在水解反应器、酸化反应器和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6.0、7.0和6.0h的条件下,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酸化工艺虽然COD去除率低,甚至出现负去除,但酸化后有机物更易于生物降解,加速了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进程.氨氮的变化规律表明,染料废水中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在水解阶段发生加氨作用,在酸化阶段发生脱氨开环作用.曝气池内微生物的生态演替规律表明,微型动物对系统的运行和水质变化具有指示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酸化 染料生产废水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慧 彭兆洋 +2 位作者 李毅 温沁雪 陈志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提高回注水水质,对PVDF超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处理过程中操作参数的选择及膜污染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超滤膜对含油量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膜污染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超滤膜过滤的优化操作条... 为提高回注水水质,对PVDF超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处理过程中操作参数的选择及膜污染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超滤膜对含油量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膜污染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超滤膜过滤的优化操作条件为:在确定出水水质达到SY/T 5329-94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A1级标准条件下,温度50℃,浓水回流体积比50%,在线反冲洗周期25 min;NaOH和HNO3联合清洗有助于恢复超滤膜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油田采出水 膜污染 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与型钢混凝土超短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界鹏 王伟 张小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3-1199,共7页
进行了4个钢筋混凝土(RC)超短柱、4个型钢混凝土(SRC)超短柱和6个RC分体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8个超短柱的剪跨比为1;6个分体柱的剪跨比为2.4.试验结果表明,RC超短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 进行了4个钢筋混凝土(RC)超短柱、4个型钢混凝土(SRC)超短柱和6个RC分体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8个超短柱的剪跨比为1;6个分体柱的剪跨比为2.4.试验结果表明,RC超短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黏结破坏,与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无明显提高;设置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但构件的变形能力仍然难以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还表明,在RC超短柱中开缝,形成剪跨比大于2的RC分体柱,可有效提高柱子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对于RC分体柱,随轴压比的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延性和变形能力下降;当设计轴压比大于0.7时,RC分体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SRC超短柱的剪力连接件设计方法和RC分体柱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 超短柱 分体柱 剪跨比 剪力连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塑共生——谈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澄 梅洪元 李玲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7-561,572,共6页
在建筑创作中 ,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将建筑纳入城市之中 ,实现其有机结合的必要环节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建筑是城市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建筑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子空间 :二者是一种包含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为此解析了现代建筑 (空间 ... 在建筑创作中 ,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将建筑纳入城市之中 ,实现其有机结合的必要环节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建筑是城市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建筑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子空间 :二者是一种包含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为此解析了现代建筑 (空间 )与城市 (空间 )之间的互塑共生关系 ;指出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是实现两者差异整合的有效途径 ;论述了整合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创作模式 ;提出了分离、穿插、串联、并联、层叠、重合等六种空间组合方式 ,并结合国内外的创作实例 ,从室外空间、半室外空间、室内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化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整合理念 设计对策 建筑创作 互塑共生 建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隧道周围土体及衬砌变形力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小冬 凌贤长 +2 位作者 程亚鹏 王宣青 张军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4-849,共6页
以拟建的哈尔滨松花江隧道为例,直接针对隧道安全运营,采用因子对目标函数影响的优化思想,在假定不同工况的若干种设计模型下,考虑土体-衬砌相互作用及材料变形的非线性特性,建立尽可能逼近实际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ANSYS软件反... 以拟建的哈尔滨松花江隧道为例,直接针对隧道安全运营,采用因子对目标函数影响的优化思想,在假定不同工况的若干种设计模型下,考虑土体-衬砌相互作用及材料变形的非线性特性,建立尽可能逼近实际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ANSYS软件反复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研究隧道周围土体及衬砌变形的力学性状,并据此预估隧道最危险破坏点,为合理确定隧道覆土层安全厚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土体变形 衬砌变形 ANSYS 数值模拟 有限元模型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缝和不开缝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博一 董莉 张素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1-1225,共5页
为了避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钢板出现剪切屈曲,同时也能调整结构的刚度,通过在钢板上开竖缝,基于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钢板边长比、高厚比及侧向混凝土板厚度对未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研究钢板边长比... 为了避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钢板出现剪切屈曲,同时也能调整结构的刚度,通过在钢板上开竖缝,基于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钢板边长比、高厚比及侧向混凝土板厚度对未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研究钢板边长比、高厚比、侧向混凝土板厚度及缝间小柱高宽比对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剪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的影响,比较开缝和不开缝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板作为侧向约束的存在显著地提高了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钢板开缝后其极限承载力虽有所降低,但通过改变开缝特征调节了其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边长比、高厚比和钢板开缝显著地影响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开缝 不开缝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