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网架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TACAD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峰 王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研制成功的STACAD系统(SpaceTrussAnalysisandComputerAidedDesignsystem)是一套简单、通用、功能齐全、汉化的空间网架结构CAD系统。首先简单介绍系统功能特点及系统结构,... 研制成功的STACAD系统(SpaceTrussAnalysisandComputerAidedDesignsystem)是一套简单、通用、功能齐全、汉化的空间网架结构CAD系统。首先简单介绍系统功能特点及系统结构,然后具体分析系统中的系统莱单、前处理、结构计算、结果处理等模块以及系统提供*的各辅助模块的实用功能。开发的这些功能模块具有鲜明特点。该系统已被成功应用在多项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架结构 STACAD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法几何试题库系统的研制及指导思想
2
作者 郭炳义 刘玉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2-149,共8页
本文叙述了工科院校画法几何课程建立试题库的必要性,利用dBASEⅢ及AutoCAD两个支持软件,建立试题库在技术上应如何处理,使其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关键词 画法几何 试题库 图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位移法在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廖雄华 周健 +1 位作者 张克绪 李锡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对目前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法数值建模中的若干不足进行了评述。通过深入分析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 ,指出 :在相互作用体系中 ,由于两者之间悬殊的刚度 ,接触界面上公共节点的位移将受到结构本身变形性态的影响 ,在假设接触... 对目前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法数值建模中的若干不足进行了评述。通过深入分析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 ,指出 :在相互作用体系中 ,由于两者之间悬殊的刚度 ,接触界面上公共节点的位移将受到结构本身变形性态的影响 ,在假设接触界面变形协调的前提下即是要求这些点的位移都应服从结构体变形的位移模式 ;因此 ,土 -结构相互作用整体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关键在于如何较好地反映由于土中结构体刚度条件而导致的、对周围土体变形所施加的一种约束条件。针对桩 /板筏与地基土的两类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 ,根据梁、板的工程弹性理论分别建议了桩 /筏基础结构的广义位移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桩-土 筏-地基土 位移模式 广义位移法 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廖雄华 王蕾笑 +1 位作者 张克绪 胡庆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6,共6页
把本质上属于亚弹性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界广为应用的Duncan-Chang模型与服从Drucker-PragerMohr-Column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相结合,推出了非线弹性-塑性的组合本构模型,以克服经典的弹塑性模型不能考虑岩土材料在塑性屈服前的非... 把本质上属于亚弹性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界广为应用的Duncan-Chang模型与服从Drucker-PragerMohr-Column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相结合,推出了非线弹性-塑性的组合本构模型,以克服经典的弹塑性模型不能考虑岩土材料在塑性屈服前的非线性行为以及一般的Duncan-Chang模型不适用于应力水平接近于屈服或破坏状态等缺点。所建议的本构模型简单实用,能较好地综合利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常规的土工试验数据。针对实际边坡具体地层条件的分析表明,该模型及其非线性析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而且在岩土工程方面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DUNCAN-CHA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子空间迭代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强 邹经湘 黄文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简要讨论了大型结构动力分析的子空间迭代法的主要工作量分布,对该方法并行计算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具体实施步骤,用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矩阵乘 结构动力学 子空间逆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能量计算的振型分解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翟希梅 吴知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提出了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代替多自由度体系的方法,以便简化计算结构的滞回能与地震输入能,并对多自由度体系及其相应的简化体系进行了能量的计算与比较,所得的两种体系下的能量较好地吻合。
关键词 振型分解 滞回耗能 多层结构 抗震设计 能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永松 王洪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通过对弯曲状态下钢纤维叠合梁的强度分析和试验研究,推导出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M-Φ和P-δ在理想应力-应交关系基础上简支梁的表达式。比较分析预测的M-Φ和P—δ曲线,发现和试验数据相类似。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叠合梁 纤维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子结构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强 邹经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提出一种结构静力分析的有效的子结构并行计算方法。每个子结构自始至终独立在一个处理器中完成计算,只在界面进行适当的信息交换。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分析效率。
关键词 子结构 并行计算 结构分析 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变换用于人面像识别的研究
9
作者 王薇 郭子海 庞振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在拓扑变换应用于人面像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解析表达式对折射曲线的生成过程进行描述,并通过折射曲线对原图象的对称性进行数值化研究。
关键词 拓扑变换 折射曲线 人面像识别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并行动响应分析
10
作者 李强 邹经湘 黄文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1期70-73,共4页
利用模态综合法技术结合并行机特点提出一个求解复杂系统动响应的模态综合法。该方法可不必求整体模态,而利用子结构连接条件直接确定各子结构的动响应,算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模态综合法 动力响应 并行计算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界面法用于迟滞阻尼结构的复模态综合技术
11
作者 李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2-98,共7页
用自由界面的复模态综合法对具有迟滞阻尼的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对高阶模态采用动处理技术,分析精度优于静处理技术。对迟滞阻尼的自由界面复模态综合法的应用进行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 迟滞阻尼 自由界面 复模态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透射变换作非回转二次曲面的交线
12
作者 聂圣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在仿射变换作图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画法几何教材中,无法解决的非回转二次曲面上的截交线或相贯线的作图问题,利用透射交换的作图原理,构思空间透视关系,并在平面上进行透射交换.结合典型题例,具体地给出截交线... 在仿射变换作图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画法几何教材中,无法解决的非回转二次曲面上的截交线或相贯线的作图问题,利用透射交换的作图原理,构思空间透视关系,并在平面上进行透射交换.结合典型题例,具体地给出截交线或相贯线的简捷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法几何 透射交换 二次曲面 交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