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老年人社区活动的空间环境特征及优化策略——以哈尔滨老城区为例
1
作者 董慰 翟宇萌 +1 位作者 董禹 李语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118,共9页
为明确影响老年人社区活动的空间环境特征,探索社区活动空间的优化方向,以哈尔滨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其21个社区中的104处社区活动空间展开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空间环境要素与老年人社区活动水平... 为明确影响老年人社区活动的空间环境特征,探索社区活动空间的优化方向,以哈尔滨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其21个社区中的104处社区活动空间展开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空间环境要素与老年人社区活动水平的关联,探究对老年人社区活动具有显著影响的空间环境要素及组合方式。立足于空间现状,为区位主导型、场地主导型、设施主导型3类社区活动空间匹配相应的优化路径,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策略,进而推进健康导向下我国老年人友好的社区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社区活动 空间现状 环境要素组合 匹配优化路径 哈尔滨老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能源-粮食纽带视角下哈尔滨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评估
2
作者 李婷婷 吴远翔 +1 位作者 潘宥承 孟德惠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空序列下水-能源-粮食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动态影响,为哈尔滨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提供新的视角。【方法】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弹性和供需比的评估框架,以水... 【目的】探讨不同时空序列下水-能源-粮食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动态影响,为哈尔滨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提供新的视角。【方法】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弹性和供需比的评估框架,以水-能源-粮食纽带为切入点选取供需指标,应用2000、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测度与之相关的产水、固碳、粮食生产服务匹配程度和供需比,进而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化。【结果】1)中心城区粮食生产服务在研究期内由赤字转为盈余状态,固碳和产水服务均为赤字状态;周边地区粮食生产服务大多为盈余状态,固碳和产水服务为赤字状态。产水服务供需匹配度基本处于不变状态,固碳服务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服务呈上升趋势,且各个服务间供需相关性均呈正相关关系。2)健康状况较差和一般的地区面积增加了16.97%和52.59%,较好和好的地区面积分别减少64.35%和5.13%。3)3种服务导致供需赤字,加剧其健康状况的恶化程度。【结论】1)3种服务供需指数均呈“中心城区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在中心城区供不应求,这与其周边地区供需匹配呈较大差异,且各服务间呈两两协同的关系。2)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中心城区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主要以较差、一般、较好和好为主;2000—2020年,健康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3种服务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有直接影响,对传统评价结果起到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纽带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居民区鸟类多样性与空间分布
3
作者 姜瑞 刘嘉博 朱逊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8-25,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居民区绿地鸟类多样性的关键因子,旨在指导城市鸟类多样性保育和管理。【方法】以哈尔滨市主城区42个居民区作为研究区域,开展161个样点的实地调查,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异。【结果】1)共记录野生鸟... 【目的】探讨影响居民区绿地鸟类多样性的关键因子,旨在指导城市鸟类多样性保育和管理。【方法】以哈尔滨市主城区42个居民区作为研究区域,开展161个样点的实地调查,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异。【结果】1)共记录野生鸟类2 576只,隶属于6目12科17种,以麻雀、喜鹊为优势种。鸟类食物功能团主要包括杂食类、植食类和食虫类,体现了鸟类“同步城市化”特征。2)研究区域鸟类分布呈现滨河高层居民区鸟类多样性水平高,离河多层居民区鸟类多样性水平低,物种多样性在4类居民区绿地间差异显著;3)临近城市河流廊道的居民区绿地拥有显著鸟类群落结构,距城市生态源地较远的绿地尽管具有较大的群落规模,但鸟类群落结构单调,部分临近生态廊道的小型绿地虽个体数量少,但物种丰富度较高;4)除了植被和水体等自然生境,鸟类停留的人工界面包括建筑外立面及屋檐,道路、广场等硬质地表区和亭廊、电线杆、雕塑等设施;旅鸟与候鸟则更青睐于与地面垂直距离较远的植被层,40.93%位于高大乔木层。【结论】高密度居住区具有更高的鸟类多样性水平;对于同一区位的居住区绿地,提升绿地面积、绿地连接值、乔木丰富度能够促进鸟类多样性水平;迁徙鸟类偏好离地面更高、距河流更近的停歇点。未来城市居民区绿地更新建议根据距离生态源地的远近分级,增加鸟类调查的空间精度,为居住区内部绿地设计及鸟类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区绿地 鸟类多样性 空间分布 栖息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使用活动数据的城市建成区碳核算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冷红 肇禹然 袁青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正在面对的重大威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碳核算是监测城市碳排放情况,调控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城市建成区为碳核算范围,并将城市碳核算方法与城市空间要素相衔接,这对于...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正在面对的重大威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碳核算是监测城市碳排放情况,调控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城市建成区为碳核算范围,并将城市碳核算方法与城市空间要素相衔接,这对于实现城市“双碳”目标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15年间的能源活动数据与空间使用活动数据,构建城市建成区碳核算体系与面向城市空间使用活动数据的城市建成区碳核算方法,并将核算结果与能源使用碳核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核算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碳中和路径预测、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评估等碳核算方法应用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助力“双碳”目标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建成区 空间使用活动数据 碳核算 应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中的城市风貌感知特征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袁青 李亚辉 冷红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随着新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承载了公众感知城市风貌的海量数据,为研究城市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呈现形式、场景图像、背景音乐、字幕文本等多维度数据,利用视频内容分析、空间定量分析以及文本语义分析等方法,将... 随着新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承载了公众感知城市风貌的海量数据,为研究城市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呈现形式、场景图像、背景音乐、字幕文本等多维度数据,利用视频内容分析、空间定量分析以及文本语义分析等方法,将客观环境、网络媒介和主观感知有机联结,构建从媒介感知、环境感知到情绪感知的网络社会城市风貌感知分析路径,挖掘城市风貌感知特征,提出短视频分析在城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展望,以期为城市风貌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为哈尔滨的城市风貌塑造和营销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貌 空间感知 抖音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生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德惠 孙适 +3 位作者 吴远翔 李朦朦 潘宥承 李婷婷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3-1517,共15页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研究思路的更新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引领生态学逐渐走向数据驱动型研究的时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安全问题也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生态安全中...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研究思路的更新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引领生态学逐渐走向数据驱动型研究的时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安全问题也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生态安全中的安全评估、模拟与安全预警以及安全格局三个子领域进行了概述。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的文献为数据源,系统梳理机器学习在生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归纳总结了关键词与相关算法。结果显示,机器学习在生态安全的主要应用包括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和重要性、模拟生态安全与指标间的对应关系、动态预测与预警、识别生态源(区)以及格局的动态演变六个方面。分析了每个应用内常见算法的特点、局限性及其适用性,并进行了算法演变分析。展望未来机器学习与生态安全可以进一步融合探索的问题,比如识别生态安全阈值、构建精准化生态安全预警平台以及阐明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为生态安全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机器学习 文献计量分析 应用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性设计创新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和平 何宝杰 +9 位作者 彭建 詹庆明 杨俊宴 冷红 彭翀 李琼 李旭 程宸 韩贵锋 谭文勇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35,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宜居城市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也宣布全球进入“沸腾时代”。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风险正在突破宜居、健康、安全的人居底线,对人类生产、生存和生活造成... 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宜居城市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也宣布全球进入“沸腾时代”。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风险正在突破宜居、健康、安全的人居底线,对人类生产、生存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虽然人们无法预知气温记录何时被刷新,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将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居安思危”的状况已经改变,“居危思危”成为当下的普遍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联合国秘书长 气候适应性设计 创新实践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居安思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用地格局特征对碳汇的影响
8
作者 潘宥承 吴远翔 +1 位作者 孟德惠 李婷婷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00-107,116,共9页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生态用地碳汇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总结在该精度下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作为碳汇绩效指标,通过Fragstats...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生态用地碳汇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总结在该精度下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作为碳汇绩效指标,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15个景观格局指数,利用GS+软件的半变异函数方法确定林地、耕地和草地各自的最佳网格精度;在最佳精度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揭示省级尺度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结果】1)黑龙江省年总NEP呈现明显碳汇,林地贡献90.63 TgC,耕地贡献40.4 TgC,草地贡献1.45 TgC。2)确定省级尺度下生态用地景观格局与NEP相关性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为林地30 km,耕地25 km,草地35 km。3)黑龙江省林地与耕地各6个格局指标、草地的11个格局指标与碳汇量显著相关,其中面积、连通性、聚集度3类格局特征是影响生态用地碳汇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黑龙江省林地、耕地和草地的年总NEP整体为明显碳汇;林地、耕地、草地各格局指标与碳汇量均显著相关;在省级尺度下,应按地类分尺度探寻最佳网格精度;通过扩大碳汇区域面积、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提升生态聚集度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空间异质性 最佳网格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城市老幼群体不同季节住区户外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冷红 栾佳艺 袁青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住区是承载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寒地城市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季节变化对老幼群体的活动特征影响显著,本文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满足老幼群体全季节活动需求的共享型户外活动空间营造策略。利用实地调研与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6... 住区是承载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寒地城市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季节变化对老幼群体的活动特征影响显著,本文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满足老幼群体全季节活动需求的共享型户外活动空间营造策略。利用实地调研与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6个样本住区452组老幼群体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季节老幼群体住区户外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提取不同季节下老幼群体活动频率、活动时长和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果,从优化目标、优化机制、环境营造三方面提出寒地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城市 老幼群体 季节 户外活动特征 住区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偏好的城市绿地鸟类感知效益评估
10
作者 刘雨晴 朱逊 高铭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探究城市居民对鸟类的特征偏好及其与感知效益的关系,为优化城市绿地鸟类生境配置、提升居民生态体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市18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城市绿地居民进行走访调研,阐... 【目的】探究城市居民对鸟类的特征偏好及其与感知效益的关系,为优化城市绿地鸟类生境配置、提升居民生态体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市18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城市绿地居民进行走访调研,阐明居民对鸟类的偏好与其获得的感知效益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居民普遍偏好经常鸣叫、容易接近的鸟类,而对稀有或体型较大的鸟类表现出较低的偏好;鸟类的存在能带来认同感、探索欲和同理心的感知效益;绿地中的鸟类设施能够有效增强鸟类感知效益;鸟类生境重要度在鸟类偏好与鸟类感知效益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城市居民更偏好鸣叫频繁且易接近的小型鸟类,通过优化绿地鸟类生境和设施增强人鸟互动,可显著提升居民在认同感、探索欲和同理心维度的感知效益及心理健康。未来研究应增加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居民自身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偏好 感知效益 城市绿地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环境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冷红 张雪瑶 袁青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9,共10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新的加速阶段,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慢性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及其残疾率有所增长,人类晚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挑战。邻里环境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环境之一,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有重大影响。大量既有文献表明,城市规划...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新的加速阶段,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慢性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及其残疾率有所增长,人类晚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挑战。邻里环境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环境之一,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有重大影响。大量既有文献表明,城市规划有能力通过提高邻里环境的支持性使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邻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探究邻里环境如何影响老年人的行为及其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相关概念、指标测度、研究进程、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总结与展望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评述。最后,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四个角度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开展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及规划实践提供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邻里环境 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媒介数据的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青 李亚辉 冷红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13,共1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网络媒介数据成为城市研究新的数据源,同时也为城市风貌研究提供海量数据样本和新的研究思路。首先对城市风貌研究中常用的三种数据源(图片、文字和视频)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总结其数据特点和研究方法,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网络媒介数据成为城市研究新的数据源,同时也为城市风貌研究提供海量数据样本和新的研究思路。首先对城市风貌研究中常用的三种数据源(图片、文字和视频)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总结其数据特点和研究方法,随后从风貌特征识别(结构特征、变量类型特征和具象空间偏好特征)、城市环境评价(物质环境评价、主观情绪和感知评价)和风貌感知影响机制(空间、社会、经济等多维要素以及媒介技术内容、形式和传播特性的影响)三方面综述了网络媒介数据在城市风貌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网络媒介数据在城市研究和规划管控中的巨大应用潜力以及数据缺陷与研究局限性,并探讨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介数据 城市风貌 环境评价 风貌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愈导向下寒地校园暖廊与绿地空间的交互模式研究
13
作者 吴松涛 高野 +3 位作者 彭晓 何明毅 李盛 文师鹏 《园林》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寒地校园暖廊与绿地空间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规划建设时需均衡交通功能、活动功能与疗愈功能。疗愈导向下的寒地校园与绿地空间交互模式研究,旨在为学生提升校园环境中缓解压力、舒缓紧张情绪... 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寒地校园暖廊与绿地空间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规划建设时需均衡交通功能、活动功能与疗愈功能。疗愈导向下的寒地校园与绿地空间交互模式研究,旨在为学生提升校园环境中缓解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恢复身心健康的作用,为校园规划提供决策指导和实施思路。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寒地校园暖廊的功能需求、暖廊内外休闲活动空间意向类型、暖廊与绿地的组合方式等,将暖廊与绿地空间作为校园规划的两类体系组织规划,提出通过空间布局、功能复合、植物配置等规划途径,形成疗愈导向下的暖廊与绿地空间网络化布局交互模式、暖廊内外绿化融合交互模式、休闲活动空间交互模式,以期指导寒地校园暖廊与绿地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暖廊 绿地空间 寒地 疗愈 交互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