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克罗涂层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玲 李宁 +2 位作者 周德瑞 李平 谷云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4-76,共3页
研究了达克罗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特征以揭示其耐蚀机理。达克罗涂层中锌粉和铝粉层层叠加的结构能保证其耐蚀性的稳定。EDS和XRD分析表明Cr的氧化物弥散分布。阻抗谱解析表明自腐蚀电位下稳态时的极化阻力主要来自扩散阻力。极化曲... 研究了达克罗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特征以揭示其耐蚀机理。达克罗涂层中锌粉和铝粉层层叠加的结构能保证其耐蚀性的稳定。EDS和XRD分析表明Cr的氧化物弥散分布。阻抗谱解析表明自腐蚀电位下稳态时的极化阻力主要来自扩散阻力。极化曲线测试表明 ,达克罗涂层通过降低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而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涂层 组织结构 极化曲线 阻抗谱 电化学特性 金属件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与Co-Ni合金电化学共沉积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武刚 李宁 +1 位作者 王殿龙 周德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6-1000,共5页
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理基础上,考虑到粒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多种作用力,以吸附强度来表征粒子与电极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根据粒子在电极表面的临界吸附强度,把粒子的吸附分为有效吸附和非有效吸附。当吸附强度大于临界吸附强度时,粒子能被... 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理基础上,考虑到粒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多种作用力,以吸附强度来表征粒子与电极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根据粒子在电极表面的临界吸附强度,把粒子的吸附分为有效吸附和非有效吸附。当吸附强度大于临界吸附强度时,粒子能被有效吸附嵌入到沉积层中,粒子被有效吸附的概率和平均吸附强度有关。建立了相应的复合电沉积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α-Al_2O_3与Co-Ni合金的复合共沉积体系中,在电流密度为1~20A·dm^2范围内得到了验证。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粒子沉积量φ_c、吸脱附常数K、有效吸附概率P和平均吸附强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Co-Ni合金 电化学共沉积 动力学模型 吸附强度 三氧化二铝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化学反应对炭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再兴 黄玉东 +1 位作者 刘丽 孙宝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7-540,共4页
采用接枝含有双键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的方法对炭纤维(CF)进行了表面改性。接枝前后的炭纤维表面特性通过表面官能团滴定和表面能测量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苯乙炔的三键与A-171的双键的反应程度,间接评价了芳基乙炔树脂的三键与... 采用接枝含有双键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的方法对炭纤维(CF)进行了表面改性。接枝前后的炭纤维表面特性通过表面官能团滴定和表面能测量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苯乙炔的三键与A-171的双键的反应程度,间接评价了芳基乙炔树脂的三键与A-171的双键的反应程度。CF/PAA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通过断口形貌分析和层间剪切强度(σILSS)测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芳基乙炔的三键与A-171的双键可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程度很高。由于芳基乙炔的三键与A-171的双键在界面上的化学反应,使CF/PAA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明显提高,σILSS=43.3 MPa,比未处理试样提高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偶联剂 聚芳基乙炔树脂 界面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化学法制取高纯石墨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常清 韦永德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36,38,共3页
采用液相化学法 (或碱酸联合法 )除去天然鳞片石墨中的灰份及其它杂质 ,得到了 99 82 %碳含量的高碳石墨 ;研究了碱溶 (熔 )酸解过程中各因素对石墨纯化的影响 ,确定了纯化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 。
关键词 液相化学法 鳞片石墨 石墨纯化 碱酸联合法 灰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立珠 顾大明 +1 位作者 强亮生 张巨生 《大学化学》 CAS 2006年第6期29-31,共3页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中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提出一些看法。并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考核制度的调整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 中学生 学生创新能力 能力发展 课程设置 考核制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锰酸锂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顾大明 张若楠 高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7-610,共4页
锰酸锂被认为是取代商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LiCoO2候选材料.以二氧化锰、醋酸锰及氢氧化锂为原料,蒸馏水为分散剂,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分段烧结,控制烧结温度和时间,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对产物的... 锰酸锂被认为是取代商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LiCoO2候选材料.以二氧化锰、醋酸锰及氢氧化锂为原料,蒸馏水为分散剂,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分段烧结,控制烧结温度和时间,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特征、微观表面形貌和恒流充放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正极材料为尖晶石型锰酸锂,结晶度高,无杂质相,材料颗粒的粒径均匀,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7.3 mAh/g(0.5 mA/cm^2,2.8-4.4 V,vs.Li^+/Li);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7.9 mAh/g,不可逆容量损失为9.4 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2.0%.得到了很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在预浸布质量指标在线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 黄玉东 +3 位作者 张翔 杨晓军 刘丽 姜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高硅氧/酚醛预浸布的树脂含量、挥发分含量和预固化度等质量指标进行了在线测定。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所建立的树脂含量、挥发分含量和预固化度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9.20、99.14和99.11,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高硅氧/酚醛预浸布的树脂含量、挥发分含量和预固化度等质量指标进行了在线测定。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所建立的树脂含量、挥发分含量和预固化度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9.20、99.14和99.11,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298、0.144和0.124。利用外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的情况下,近红外的测定结果和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在预浸布生产线的应用,为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在线监测 预浸材料 树脂含量 挥发分含量 预固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转换器件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洪权 宋英 +1 位作者 孙秋 王福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31-1435,共5页
介绍了热电转化器件工作原理及应用,详细论述了热电器件的关键部件——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热电制冷和发电器件的研究现状,有限元分析成为器件研究的重要途径;提出了热电器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热电器件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热电转换器件 热电材料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CO_2去除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爽 周定 张全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10期48-51,共4页
以Pt/C作电极,石棉作电池隔膜,组装成去除CO2用单电池,试验了各种x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了电化学方法去除空气中CO2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可行性 二氧化碳 单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纳米粒子对Co-Ni合金异常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刚 李宁 +1 位作者 周德瑞 徐柏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6-1232,共7页
为了研究在电化学复合共沉积过程中,惰性纳米粒子和金属离子、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合金电化学共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从两个吸附过程出发: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H+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纳米粒子迁移到阴极表面,在电极表... 为了研究在电化学复合共沉积过程中,惰性纳米粒子和金属离子、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合金电化学共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从两个吸附过程出发: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H+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纳米粒子迁移到阴极表面,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采用Zeta电势和稳态极化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了纳米Al2O3粒子和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而分析了纳米粒子对Co2+和Ni2+还原沉积的影响规律.通过对阻抗数据的拟合,讨论了Al2O3纳米粒子对等效电路中各物理参数的影响.在H+和不同金属离子在纳米粒子上发生竞争吸附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粒子和合金共沉积的可能反应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三氧化二铝纳米粒子 钴-镍合金 异常共沉积 电化学 Zeta电势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化学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中华 陈刚 《大学化学》 CAS 2008年第1期11-13,16,共4页
阐述开设计算化学课程的总体思想,以及该课程在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介绍了计算化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探讨计算化学课程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总结实践经验,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计算化学 课程体系 化学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有工科特色的综合化学实验课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炎 尤宏 刘新荣 《大学化学》 CAS 2002年第2期27-28,34,共3页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化学实验教学 综合化学实验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付颖 王常波 叶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无溶剂萃取分离技术。文中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作出概述,引用文献56篇。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原理 农业样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普通化学教材及其课程的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素娥 徐崇泉 +2 位作者 强亮生 唐冬雁 徐峻 《大学化学》 CAS 2001年第2期61-64,共4页
本文对一些国外普通化学教材和教学计划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教材内容。
关键词 外国 普通化学教材 内容 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结构泡沫Co_3O_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崇 王殿龙 +1 位作者 王秋明 陈焕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58-2062,共5页
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三维结构泡沫镍基体上沉积金属钴层,利用固相氧化方法制备了三维结构泡沫Co3O4负极.XRD和SEM结果显示,电化学沉积制备得到具有纳米结构的金属钴层,经固相氧化处理,在泡沫镍基体表面形成了Co3O4微米级的致密活性氧化... 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三维结构泡沫镍基体上沉积金属钴层,利用固相氧化方法制备了三维结构泡沫Co3O4负极.XRD和SEM结果显示,电化学沉积制备得到具有纳米结构的金属钴层,经固相氧化处理,在泡沫镍基体表面形成了Co3O4微米级的致密活性氧化层.通过充放电和循环伏安以及电化学阻抗等方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放电电位区间为0.05~3.2V时,三维泡沫Co3O4于0.2C倍率下充放电,初始容量损失为29%,经50次循环后,质量比容量为824mA·h/g,三维泡沫结构提高了Co3O4电极的循环容量保持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固相氧化 三维结构 泡沫Co3O4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桂玲 戴柏青 韦永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 B3 LYP方法 ,对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 (A-GIC,AE-GIC和 T-GIC)进行计算 .从原子净电荷、 Mulliken重叠布居和轨道电子数等角度讨论了 A-GIC和 AE-GIC的电子结构与成键特性 ,初步阐明了结构与...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 B3 LYP方法 ,对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 (A-GIC,AE-GIC和 T-GIC)进行计算 .从原子净电荷、 Mulliken重叠布居和轨道电子数等角度讨论了 A-GIC和 AE-GIC的电子结构与成键特性 ,初步阐明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根据计算结果 ,结合热力学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 B3LYP计算 电子结构 热力学分析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CO_2浓缩器的水热平衡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爽 江大军 周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59-61,64,共4页
电化学CO2 浓缩器的正常工作需去除CO2 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水和热 ,通过水热平衡分析以及合理设计计算 ,为维持电池的长期工作稳定性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电化学 水热平衡 二氧化碳 浓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电势φ对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振琦 许越 《大学化学》 CAS 2003年第1期46-48,56,共4页
讨论电极电势 φ与电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并对电化学中经常遇到的概念、公式进行论述。针对 φ、η、j0 、j0t、k0 、k0t、φe、β等容易混淆的符号及含义 ,通过详尽推导 ,加以澄清 。
关键词 电极电势φ 电化学反应 反应速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WWW上的远程化学教学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立江 《大学化学》 CAS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阐述了美国化学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热门发展趋势———网络远程化学教学 (WLCT)
关键词 美国 远程化学教学 网络教学 WLCT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二(9-咔唑)联苯的合成、结构表征及量子化学计算
20
作者 李昕 黄玉东 +3 位作者 牛海军 白续铎 张桂玲 陈九顺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9-90,103,共3页
通过Ullmann反应 ,以 4,4′ 二碘代联苯 (DIBP)和咔唑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空穴输送材料 4,4′ 二 ( 9 咔唑 )联苯 (DCBP)。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的方法 ,对电离势、前线轨道能级和... 通过Ullmann反应 ,以 4,4′ 二碘代联苯 (DIBP)和咔唑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空穴输送材料 4,4′ 二 ( 9 咔唑 )联苯 (DCBP)。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的方法 ,对电离势、前线轨道能级和共轭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作为空穴输送材料 ,DCBP明显优于通常使用的N ,N′ 二取代苯基联苯胺衍生物 (T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BP TPD 空穴输送材料 量子化学计算 合成 结构表征 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