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定 王建龙 文绿珊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1 前言固定化细胞是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保留了其固有的催化活性和存活力的(如果可能和需要),可被重复地,连续地使用的细胞。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乳制品 乳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蒸发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建龙 周定 柳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1-55,共5页
物质的分离,一般采用过滤、蒸馏、重结晶、萃取、离心及吸附等方法。近20年来,随着对膜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膜科学的飞速发展,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膜分离科学与技术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离手段,膜分离已... 物质的分离,一般采用过滤、蒸馏、重结晶、萃取、离心及吸附等方法。近20年来,随着对膜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膜科学的飞速发展,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膜分离科学与技术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离手段,膜分离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发酵工业、乳品工业、制药工业、冶金工业、纺织工业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其中,渗透蒸发过程由于其特殊性而独具其特殊用途。作为一种精密分离过程,近年来获得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食品发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分析法应用于良、恶性肿瘤组织鉴别诊断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春阳 欧阳喈 吴江峰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对多种良、恶性肿瘤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的电流测得值明显大于良性肿瘤组织标本测得值,统计学分析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该方法可推广运用到临床肿瘤患者的定性诊断和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判...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对多种良、恶性肿瘤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的电流测得值明显大于良性肿瘤组织标本测得值,统计学分析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该方法可推广运用到临床肿瘤患者的定性诊断和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判断分析上。该技术快速、简便、灵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 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肿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克罗涂层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玲 李宁 +2 位作者 周德瑞 李平 谷云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4-76,共3页
研究了达克罗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特征以揭示其耐蚀机理。达克罗涂层中锌粉和铝粉层层叠加的结构能保证其耐蚀性的稳定。EDS和XRD分析表明Cr的氧化物弥散分布。阻抗谱解析表明自腐蚀电位下稳态时的极化阻力主要来自扩散阻力。极化曲... 研究了达克罗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特征以揭示其耐蚀机理。达克罗涂层中锌粉和铝粉层层叠加的结构能保证其耐蚀性的稳定。EDS和XRD分析表明Cr的氧化物弥散分布。阻抗谱解析表明自腐蚀电位下稳态时的极化阻力主要来自扩散阻力。极化曲线测试表明 ,达克罗涂层通过降低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而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涂层 组织结构 极化曲线 阻抗谱 电化学特性 金属件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上的化学镀镍 被引量:32
5
作者 黎德育 李宁 李柏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粉体上化学镀镍技术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介绍了粉体化学镀镍5种处理方法:活化敏化两步法、活化敏化一步法、离子钯活化法、环氧树脂处理法、离子交换法.叙述了化学镀溶液的组成与工艺特点,以及SiC、Al2O3、石墨、金刚石等化... 综述了国内外粉体上化学镀镍技术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介绍了粉体化学镀镍5种处理方法:活化敏化两步法、活化敏化一步法、离子钯活化法、环氧树脂处理法、离子交换法.叙述了化学镀溶液的组成与工艺特点,以及SiC、Al2O3、石墨、金刚石等化学镀复合粉体的性能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技术 复合粉体 活化敏化两步法 活化敏化一步法 离子钯活化法 环氧树脂处理法 离子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与Co-Ni合金电化学共沉积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武刚 李宁 +1 位作者 王殿龙 周德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6-1000,共5页
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理基础上,考虑到粒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多种作用力,以吸附强度来表征粒子与电极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根据粒子在电极表面的临界吸附强度,把粒子的吸附分为有效吸附和非有效吸附。当吸附强度大于临界吸附强度时,粒子能被... 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理基础上,考虑到粒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多种作用力,以吸附强度来表征粒子与电极表面的作用力大小,根据粒子在电极表面的临界吸附强度,把粒子的吸附分为有效吸附和非有效吸附。当吸附强度大于临界吸附强度时,粒子能被有效吸附嵌入到沉积层中,粒子被有效吸附的概率和平均吸附强度有关。建立了相应的复合电沉积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α-Al_2O_3与Co-Ni合金的复合共沉积体系中,在电流密度为1~20A·dm^2范围内得到了验证。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粒子沉积量φ_c、吸脱附常数K、有效吸附概率P和平均吸附强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Co-Ni合金 电化学共沉积 动力学模型 吸附强度 三氧化二铝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灰色聚类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孟宪林 沈晋 周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将改性灰色聚类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并将此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及灰色聚类法所得的结果相比较,获得了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 改性灰色聚类法 重金属污染 土壤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_5型储氢合金表面修饰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超 史鹏飞 +1 位作者 张森 曾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6-450,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LaNi5 hydr ogen storage alloy. The hydrogen alloy was treated in the acid CuSO4 solution co ntaining HF. The effect of HF on surface state of alloy was studi...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LaNi5 hydr ogen storage alloy. The hydrogen alloy was treated in the acid CuSO4 solution co ntaining HF. The effect of HF on surface state of alloy was studied and the elec 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Electrochemical impe dance spectra (EIS) was also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sistance property of alloy electrode after modification. SEM and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HF had corrosive effect on hydrogen alloy, which help copper grain to precipitate on alloy surfac e. EIS analysis showed that modified alloy had lower contact resistance and elec 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which resulted in a higher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che mical activation. Electrochemical testing showed modified alloy had better activ ation behavior and excellent large current discharge ability. Thus it could well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as power sources on electric vehicle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5 HF 表面修饰 CUSO4 XRD EIS 电化学性能 储氢合金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中无机盐加速剂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安茂忠 杨哲龙 +2 位作者 徐雪峰 张景双 屠振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研究了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时,采用无机盐复合加速剂降低镀液温度、提高沉积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普通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添加无机盐复合加速剂HN3(3份(NH4)2SO4与2份K2CO3的混合物)30g/L... 研究了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时,采用无机盐复合加速剂降低镀液温度、提高沉积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普通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添加无机盐复合加速剂HN3(3份(NH4)2SO4与2份K2CO3的混合物)30g/L,在80℃下施镀,其沉积速度可达15μm/h,比不含该加速剂时提高40%左右,镀液寿命可达5个周期以上,镀层外观光亮,结晶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NI-P合金 加速剂 无机盐加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合金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6
10
作者 屠振密 安茂忠 +2 位作者 张景双 杨哲龙 潘莉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5期26-32,共7页
用电沉积法得到的合金镀层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 ,如良好的物理性质、优异的抗蚀性、美丽的装饰性、磁性、可焊性以及可进行热处理或可代替昂贵的金属等。主要综述了电沉积合金镀层的主要特性、应用及发展 ,并讨论了合金镀层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电镀合金 应用前景 合金 非晶态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学品的自相关拓扑指数与生物毒性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鹏 苏建成 陈春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针对目前化学品生物毒性评价和预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以范德华体积(V)和电负性(E)为结构参数的自相关拓扑指数法,建立了54种有机化学品的分子结构与青锵鱼急性毒性(48hLC50)的定量构效关系数学模型。对模型采用的... 针对目前化学品生物毒性评价和预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以范德华体积(V)和电负性(E)为结构参数的自相关拓扑指数法,建立了54种有机化学品的分子结构与青锵鱼急性毒性(48hLC50)的定量构效关系数学模型。对模型采用的范德华体积进行了修正,使其更能准确地描述分子的结构信息,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线性关系良好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logLC50=0.03+0.32V(1)+13.33E(0)-6.83E(2)-4.48E(3)(R=0.9513,F=245.1),有可能应用于不同结构化学品的生物毒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AR 自相关拓扑指数 有机化学品 生物监测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掺杂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农 张若楠 +1 位作者 张旭 顾大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34,238,共4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分别制备了钴掺杂和镍掺杂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制备了纯相锰酸锂进行比较。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和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对产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微观表面形貌和恒流充放电性... 采用固相烧结法分别制备了钴掺杂和镍掺杂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制备了纯相锰酸锂进行比较。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和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对产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微观表面形貌和恒流充放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掺杂锰酸锂LiMn0.9Ni0.1O2、LiMn0.9Co0.1O2的结晶度高,无杂质相,材料颗粒的粒径均匀、表面光滑;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4.7mAh/g和110.8mAh/g(0.5mA/cm,2.8-4.4V,vs. Li^+/Li);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7.2mAh/g和103.3mAh/g,50次循环比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4.1%和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掺杂 镍掺杂 锰酸锂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O_2梯度包覆LiNi_(0.96)Co_(0.04)O_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大明 史鹏飞 +1 位作者 宋振业 张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5-728,共4页
LiCoO2 gradient coated LiNi0.96Co0.04O2 material and iso-structure LiNi0.8Co0.2O2 material (the same molar ratio 8/2 of Ni/Co in the two materials) as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a co-preci... LiCoO2 gradient coated LiNi0.96Co0.04O2 material and iso-structure LiNi0.8Co0.2O2 material (the same molar ratio 8/2 of Ni/Co in the two materials) as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Microstructure of iso-structure LiNi0.8Co0.2O2 were about the same as that of LiNiO2,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ated material was much more similar to that of LiCoO2 based on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The cycling voltammetry and galvanostatic cycle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ated material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first specific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y for the coated material was 249.20 mAh·g-1 and 207.90 mAh·g-1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y for the 100th cycle was still 186.02 mAh·g-1 with an irreversible loss of only 21.1 mAh·g-1. This showed that the new material had a good lithium intercalation-deintrercalation performance. Meanwhile, the mechanism of the sintering reaction was proposed. During the sintering reaction of the precursor with LiOH, the Li+-ion permeated into the body of precursors because the shape of the precursor particles was not changed basically based on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o, the layer microstructure of the precursor is important for the layer microstructure of lithium nickel cobalt oxides electrod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O2 LINI0.8CO0.2O2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performa 包覆 梯度 with LINIO2 cobalt the and ratio was first shape more show LiOH The met n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O_4溶液中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海琳 黄玉东 张志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5,57,共5页
以H3PO4溶液为电解液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改性处理,通过循环伏安测试,XPS、SEM和XRD分析探讨了H3PO4溶液体系中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在改性处理初期,纤维表面已有电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活性碳原子,此后伴随着... 以H3PO4溶液为电解液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改性处理,通过循环伏安测试,XPS、SEM和XRD分析探讨了H3PO4溶液体系中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在改性处理初期,纤维表面已有电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活性碳原子,此后伴随着水的电解析氧反应纤维表面进一步受到氧化和刻蚀,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加,而且各种含氧官能团含量随着改性处理得进行不断变化,其中羧基和酸酐含量明显增加。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沟槽加深加宽,但其本体结构并没有改变,只是表面层微晶尺寸有所减小,晶面间距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PO4 电化学改性 碳纤维 含氧官能团 酸酐 表面氧 溶液体系 碳原子 晶面间距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Sb三元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舒杰 程新群 +1 位作者 史鹏飞 马少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6,共6页
实验对比了分别以化学还原法、球磨法和机械合金法所制备的Sn-Sb、Cu-Sn及Cu-Sn-Sb三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之下,Cu-Sn-Sb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较优越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未经热处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较差,而电极经热处理改性后具有良好的... 实验对比了分别以化学还原法、球磨法和机械合金法所制备的Sn-Sb、Cu-Sn及Cu-Sn-Sb三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之下,Cu-Sn-Sb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较优越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未经热处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较差,而电极经热处理改性后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首次锂脱出容量为534mAh·g-1,电极循环80次后容量还能维持在207mAh·g-1。材料的嵌锂态阻抗谱研究表明,随着嵌锂电位的降低,活性物质颗粒表面的SEI膜呈增厚趋势,并且电极内电荷的转移也经历从容易到困难再变得容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负极材料 Cu—Sn—Sb三元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钴-磷基多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6
作者 屠振密 李宁 +3 位作者 黎德育 翟淑芳 张景双 潘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21,共5页
由于钴-磷基合金膜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较高的耐蚀性,能有效的用于数字存储装置,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钴-磷基合金 磁性 化学镀 多元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纳米氢氧化镍的球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喜江 谢小美 +2 位作者 徐崇泉 周德瑞 张慧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出了Ni(OH)2样品,经XRD测试为β-Ni(OH)2,TEM测试结果表明其为平均粒径50nm左右的不规则的颗粒。将所制备的纳米Ni(OH)2按8wt%的比例在球镍中混合后制成电极,可使正极的比容量提高11%左右。热分析表明,纳米Ni(OH)2的... 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出了Ni(OH)2样品,经XRD测试为β-Ni(OH)2,TEM测试结果表明其为平均粒径50nm左右的不规则的颗粒。将所制备的纳米Ni(OH)2按8wt%的比例在球镍中混合后制成电极,可使正极的比容量提高11%左右。热分析表明,纳米Ni(OH)2的电化学活性高于球镍的电化学活性。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说明了8wt%混合后制成的纳米电极确实有较好的放电容量,同时也证实了用拉曼光谱可以表征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镍 拉曼光谱 电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松全 李亚娟 王福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综述了Li2O-A l2O3-SiO2系微晶玻璃和微晶玻璃粉的制备方法,介绍了Li2O-A l2O3-SiO2系微晶玻璃在炉灶面板和精密光学仪器零部件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LI2O-AL2O3-SIO2 微晶玻璃 制备方法 应用现状 应用概况 光学仪器 面板 综述 精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锌合金镀层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屠振密 潘莉 +1 位作者 翟淑芳 张景双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锌合金镀层可以在适宜的镀液中比较容易的沉积出来,它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低氢脆性和化学稳定性,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电沉积合金镀层的主要特性和应用,并讨论了锌合金的最新发展趋向。电镀工作者应加快步伐推进锌合金在国内的... 锌合金镀层可以在适宜的镀液中比较容易的沉积出来,它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低氢脆性和化学稳定性,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电沉积合金镀层的主要特性和应用,并讨论了锌合金的最新发展趋向。电镀工作者应加快步伐推进锌合金在国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技术 锌合金镀层 化学稳定性 氯化物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电氧化增强电化学表面积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邵玉艳 尹鸽平 高云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0-1064,共5页
The electrochemical surface area (ESA) of the half-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HMEA) and dimethyl-ether (DME) electrooxidation on the HMEA were examin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The ESAs of the electrode before an... The electrochemical surface area (ESA) of the half-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HMEA) and dimethyl-ether (DME) electrooxidation on the HMEA were examin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The ESAs of the electrode before and after DME electrooxidation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integrated charge during the adsorption (and/or desorption) of atomic hydrogen minus the charge for the double layer charging in 0.5 mol·L-1 H2SO4. The increase in ESA was observed, and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catalyst layer structure, leading to a more effective contact between catalysts and the electrolyte Naf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表面积 电化学 电氧化 二甲醚 catalyst surface the after and The area ESAS more was DME for MOL NAT 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