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合细菌光合产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计红芳 陈锡时 王爱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46,60,共4页
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bacteria ,PSB)光合产氢的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PSB光合产氢的机理、条件及光合细菌生态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着重论述了光合细菌产氢过程中两种主要的酶—固氮酶和氢酶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光合产氢 机理 条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絮凝剂与高岭土悬浮液的微观吸附形貌 被引量:3
2
作者 常玉广 马放 +1 位作者 施雪华 郭静波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分离到一种具有强絮凝特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F2,并构建了絮凝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而获得表达絮凝活性的大肠杆菌阳性克隆子FC2,絮凝实验测定FC2的絮凝率为90%。采用云母片吸附的方式,较好地捕捉到了克隆菌FC2产生的絮凝体的微观结... 分离到一种具有强絮凝特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F2,并构建了絮凝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而获得表达絮凝活性的大肠杆菌阳性克隆子FC2,絮凝实验测定FC2的絮凝率为90%。采用云母片吸附的方式,较好地捕捉到了克隆菌FC2产生的絮凝体的微观结构,并采用轻敲模式下的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对其吸附高岭土悬浮液形成的絮凝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末加絮凝剂的高岭土悬浮液相比,加入FC2絮凝剂的高岭土悬浮液形成的絮凝体出现较大、紧密的球形颗粒结构,且表面粗糙,凹凸程度大,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液体悬浮颗粒的能力。当向高岭土悬浮液中加入FC2絮凝剂后,絮凝颗粒由不定形且松散的结构转变为密集分布、水平尺寸均匀的球形结构,表明FC2絮凝剂中的凝集素容易使高岭土悬浮颗粒以絮凝体为吸附中心包裹在其表面,从更直观上进一步证实了FC2絮凝剂的除污效能,为研究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高岭土 原子力显微镜 微观形貌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在人工复合生态床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国楷 张驰 +3 位作者 张智 张媛 郭旋 林洁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构建了处理能力为4.5 m3/d的3级阶梯型人工复合生态床生活污水处理中试装置,运用质量平衡的分析方法对稳态运行阶段系统内污染物迁移转化途径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87.14%,其中通过微生物异化作用和同化... 构建了处理能力为4.5 m3/d的3级阶梯型人工复合生态床生活污水处理中试装置,运用质量平衡的分析方法对稳态运行阶段系统内污染物迁移转化途径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87.14%,其中通过微生物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去除比例分别为68.45%和18.69%;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21%,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53.64%、5.39%和1.18%;系统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59.36%,基质吸附、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43.55%、12.26%和3.55%。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基质吸附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复合生态床 生活污水 质量平衡 迁移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量水质检测虚拟仪器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欣 齐晶瑶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5-6,59,共3页
虚拟仪器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软件应用技术 ,它开辟了分析仪器行业的新局面。在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及其软件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的功能与特点基础上 ,运用LabWindows/CVI开发了用于多参量水质参数监测的虚拟仪器 ,以研制开发的水质参数... 虚拟仪器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软件应用技术 ,它开辟了分析仪器行业的新局面。在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及其软件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的功能与特点基础上 ,运用LabWindows/CVI开发了用于多参量水质参数监测的虚拟仪器 ,以研制开发的水质参数检测虚拟仪器为应用实例 ,阐明了该虚拟仪器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原理。所研制的水质检测虚拟仪器具有灵活性、高性能价格比、功能强大和开放性好等特点 ,适应现代水质检测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量虚拟仪器 水质检测 LAB WINDOWS/CVI 环境监测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贤县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牛佳田 汪群慧 +4 位作者 郭钦奎 于泳 李奕 黄昌盛 李发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6,I0006,共5页
本文对三江平原玉米主产县集贤县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Hg、Pb、Cr、Cu)采样和监测,并基于GIS技术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三江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Hg的含量有所累积与升高,Pb、Cr、Cu则低于背景值;该县农业... 本文对三江平原玉米主产县集贤县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Hg、Pb、Cr、Cu)采样和监测,并基于GIS技术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三江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Hg的含量有所累积与升高,Pb、Cr、Cu则低于背景值;该县农业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的标准要求,适合开展农作物无公害生产;统计分析得出Hg呈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其余3种(Cu、Cr、Pb)为弱空间自相关,该区农业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母质、地形地貌、土壤性质等内在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玉米主产区 集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实时分区及节流阀调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牟天蔚 蒋白懿 +2 位作者 沈丹玉 杨辉 赵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0,90,共5页
为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节约能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EPANET工具箱、Matlab及C#联合编程,以节流阀的开启度为影响因素,以漏失费用为目标,建立阀门实时调度模型。首先,该模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实时对管网进行分区;其次,... 为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节约能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EPANET工具箱、Matlab及C#联合编程,以节流阀的开启度为影响因素,以漏失费用为目标,建立阀门实时调度模型。首先,该模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实时对管网进行分区;其次,对各区域内每一时刻的阀门开启度进行调整;最后,通过布谷鸟算法(CS)进行优化调度,从而均衡管网压力,降低管网漏失量。F市实际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结果表明,优化后漏失率降低了11.96%,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研究成果对于供水管网优化调度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节流阀 实时调度 布谷鸟算法 漏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