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热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易法军 梁军 +1 位作者 孟松鹤 杜善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56,共9页
烧蚀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因物理、化学和力学因素造成质量损失 ,影响其性能。建立相应的热化学和热力学烧蚀模型 ,分析其传热特性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 ,建立材料的热毁损判据 ,是复合材料防热结构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烧蚀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因物理、化学和力学因素造成质量损失 ,影响其性能。建立相应的热化学和热力学烧蚀模型 ,分析其传热特性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 ,建立材料的热毁损判据 ,是复合材料防热结构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中对炭基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热化学性质 热力学性质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春城 曲伟 +1 位作者 张幸红 赫晓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0,54,共4页
TiC-TiB_2复合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正在开发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简要综述了TiC-TiB_2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组织、性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将... TiC-TiB_2复合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正在开发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简要综述了TiC-TiB_2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组织、性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 复合材料 复相陶瓷 制备 组织 性能 合成 碳化钛 二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高温热物理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易法军 张巍 +1 位作者 孟松鹤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5-88,共4页
实验研究了烧蚀防热 C/ C复合材料从常温到高温的等效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率、比热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计算了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与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很小 ,接近零膨胀。热扩散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比热随... 实验研究了烧蚀防热 C/ C复合材料从常温到高温的等效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率、比热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计算了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与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很小 ,接近零膨胀。热扩散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比热随温度升高近似比例增加 ,而热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热扩散率相似。材料的抗热应力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理性能 实验研究 C/C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抗热应力系数 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铜基自生复合材料设计及其涂层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世运 张幸红 +1 位作者 赫晓东 徐滨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 ,利用铜合金体系存在液相分离现象等冶金性质 ,在铝合金表面设计了自生铜基复合材料体系 ,并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其进行了验证和优化 .设计的较理想材料体系为Cu - 16Ni-6Fe - 8Co - 7Mo - 4Cr - 3Si,由其得到的...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 ,利用铜合金体系存在液相分离现象等冶金性质 ,在铝合金表面设计了自生铜基复合材料体系 ,并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其进行了验证和优化 .设计的较理想材料体系为Cu - 16Ni-6Fe - 8Co - 7Mo - 4Cr - 3Si,由其得到的激光熔覆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的自生硬质颗粒增强体 ,其熔覆涂层具有良好耐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自生复合材料 设计 涂层 激光熔覆 耐磨性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成本估算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殿富 刘玲 +3 位作者 张博明 武湛君 张宝艳 邢丽英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0-55,62,共7页
降低制造成本是复合材料推广使用的必经之路,建立成本估算模型是定量评价复合材料工艺成本的基础和降低复合材料工艺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复合材料制造设计的核心就是针对特定产品选择最佳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产品性能与成本的最佳平... 降低制造成本是复合材料推广使用的必经之路,建立成本估算模型是定量评价复合材料工艺成本的基础和降低复合材料工艺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复合材料制造设计的核心就是针对特定产品选择最佳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产品性能与成本的最佳平衡。而成本估算模型可以在工艺过程与成本之间建立定量关系,这是制造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外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成本估算模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给出了主要成本估算模型的类型、建模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基于成本估算模型的工艺 性能 成本集成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成本 成本估算模型 设计 工时成本 复合材料 幂定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环氧复合材料孔隙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玲 张博明 王殿富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0,共5页
对碳/环氧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中孔隙形成机理、孔隙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 孔隙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提出孔隙率的工艺控制方法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环氧复合材料 中孔 孔隙率 成型工艺 工艺控制 性能 研究 复合材料力学 热压罐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树彬 韩杰才 杜善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3-117,121,共6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压电材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然后介绍了在不同的应用背景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十种连通方式,综述了这类压电材料的制备工艺,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对这类压电材料的性能研究工作。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PEK、CF/PPES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文博 王荣国 +3 位作者 张洪涛 贾近 矫维成 谢怀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3-185,189,共4页
采用预浸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酮(CF/PPEK)和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CF/PPES)单向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对试样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力学性能及其强度和模... 采用预浸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酮(CF/PPEK)和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CF/PPES)单向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对试样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力学性能及其强度和模量保留率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在250℃下其拉伸和弯曲强度及模量的保留率均在60%以上,仍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利用Tr—n预测模型对这两种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进行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这个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PEK CF/PPES 高温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保留率 热塑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酮 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雪丽 果立成 +2 位作者 曾涛 吴林志 马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采用MSC/NASTRAN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有损伤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壳体进行了分析 ,重点对影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如编织角、损伤程度等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 ,编织角、局部损伤。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三胞模型 圆柱壳 有限元 稳定性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毡/碳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易法军 孟松鹤 +1 位作者 韩杰才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29-1234,共6页
利用改进的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模拟碳毡/碳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工作环境,对其高温下的拉伸、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计算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材料的模量和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利用改进的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模拟碳毡/碳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工作环境,对其高温下的拉伸、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计算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材料的模量和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材料的拉伸性能XY向优于Z向,而压缩性能Z向优于XY向.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随温度升高变化平稳,XY向的抗热震性能优于Z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毡/碳复合材料 超高温力学性能 抗热应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等离子火炬高温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巍 张博明 +1 位作者 孟松鹤 韩杰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5,共3页
采用等离子火炬作为高温热源,研究了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烧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蚀区域从火焰中心到边缘的变化,材料的烧蚀特性从中心区域的以热力学烧蚀为主向靠近边缘区域的以热化学烧蚀为主过渡;碳基体和碳纤维的抗热... 采用等离子火炬作为高温热源,研究了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烧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蚀区域从火焰中心到边缘的变化,材料的烧蚀特性从中心区域的以热力学烧蚀为主向靠近边缘区域的以热化学烧蚀为主过渡;碳基体和碳纤维的抗热力学烧蚀性能相当,而抗热化学烧蚀和抗氧化性,碳纤维则明显优于碳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烧蚀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春城 李垚 +2 位作者 赫晓东 张幸红 韩杰才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TiC-TiB_2/xCu复合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组成及显微结构,利用等离子火炬加热器考察了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金属Cu含量的增加,TiC-TiB_2/x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增强,而抗烧蚀性能降低;在经过15s...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TiC-TiB_2/xCu复合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组成及显微结构,利用等离子火炬加热器考察了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金属Cu含量的增加,TiC-TiB_2/x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增强,而抗烧蚀性能降低;在经过15s烧蚀后,材料的质量损失为1.7g,质量烧蚀率为0.11g/s。材料的抗烧蚀机理为耐高温、耐冲刷的高强度陶瓷骨架以及高温下挥发吸热的金属Cu粘接剂,二者的综合作用使材料具有抗烧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Cu复合材料 抗热震 抗烧蚀性能 复相陶瓷 显微结构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Ti复合材料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赫晓东 韩杰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准热等静压工艺 (SHS/PHIP)制备了TiB -Ti体系复合材料 ,理论计算了该体系的绝热温度 ,测量了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 .结果表明 ,绝热温度、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均随T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对合成产物的分析发现 :反...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准热等静压工艺 (SHS/PHIP)制备了TiB -Ti体系复合材料 ,理论计算了该体系的绝热温度 ,测量了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 .结果表明 ,绝热温度、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均随T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对合成产物的分析发现 :反应产物主要由TiB和Ti两相组成 ,TiB相分布均匀 ,主要有棒状和块状两种形态 ,并且随Ti含量的增加 ,TiB尺寸减小 ;部分产物中还有少量TiB2 相存在 .合成产物具有高的致密度和硬度 ,其相对密度超过 94% ,硬度HR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热等静压 TiB/Ti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密度 硬度 硼化钛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金属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Cu复合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春城 张幸红 赫晓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2-878,共7页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TiC-TiB_2/Cu复合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系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C-TiB_2/Cu复合材料中只有TiC、TiB_2和Cu相存在;随着Cu含量的增加,燃烧温度下降,材料的颗粒尺寸变小;TiC-TiB_2/Cu复...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TiC-TiB_2/Cu复合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系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C-TiB_2/Cu复合材料中只有TiC、TiB_2和Cu相存在;随着Cu含量的增加,燃烧温度下降,材料的颗粒尺寸变小;TiC-TiB_2/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随Cu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当Cu含量为20%时强度最高为580MPa,Cu含量为40%时韧性最高为8.1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Cu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关春龙 赫晓东 李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52,55,共5页
以贝壳珍珠层为例,简要介绍了天然叠层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并针对叠层状仿生材料的设计原理、制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等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 叠层状复合材料 珍珠层 结构特征 仿生材料 设计原理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光纤传感器的专家系统实时监控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辰砂 张博明 +1 位作者 武湛君 王殿富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98-101,97,共5页
研究了专家系统在线监控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 ,并将所研制的光纤传感器用于专家系统负责采集和传感固化体系内的参数变量的数据。实验证明这种光纤传感器用于智能监控系统是灵敏的 。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固化成型过程 智能监控 光纤传感器 专家系统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曲伟 韩杰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17,共4页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 Ti B2 相和 Cu相 ,没有生成其他中间相 ;微观组织观察表明 ,合成产物组织致密 ,增强体 Ti B2陶瓷颗粒尺寸细小 ,形貌主要呈近等轴状和块状 ,Cu作为金属粘结剂将 Ti B2 陶瓷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 ,Cu的存在促进了燃烧合成过程中材料的致密化行为。 Cu的加入使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较 Ti B2纯陶瓷均有大幅度提高 ,材料的韧化机制为裂纹尖端塑性钝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基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热力学 微观组织 性能 硼化钛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金属/陶瓷微层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丽萍 赫晓东 +1 位作者 李垚 杜善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0,共4页
介绍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EBPVD)法制备微层复合材料的优点 ,详述了其四种不同材料体系的设计思想 。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 制备 金属/陶瓷微层复合材料 机体表面材料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频率改变率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定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莫淑华 王春艳 潘利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77,共4页
本研究是在复合材料固化之前,将一定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插入复合材料结构中来模拟复合材料的脱层损伤.用自由振动的方法测定了含有损伤和无损伤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三阶固有频率;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脱层损伤位置进行了识别.... 本研究是在复合材料固化之前,将一定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插入复合材料结构中来模拟复合材料的脱层损伤.用自由振动的方法测定了含有损伤和无损伤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三阶固有频率;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脱层损伤位置进行了识别.损伤位置的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此方法对于解决复合材料结构损伤问题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振动模态 损伤 固有频率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Al_2O_3-Fe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卫方 陶春虎 +2 位作者 习年生 韩杰才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3-177,共5页
对SHS/PHIP技术制备出的TIC-A12O3-Fe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TIC颗粒尺寸减小,Al2O3的分布趋于均匀.在TiC晶粒中发现少量颗粒相;在Fe粘结相中发... 对SHS/PHIP技术制备出的TIC-A12O3-Fe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TIC颗粒尺寸减小,Al2O3的分布趋于均匀.在TiC晶粒中发现少量颗粒相;在Fe粘结相中发现具有ε-AlFe3C0.69型结构的胞状相;TiC晶粒中存在大量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PHIP TiC-Al2O3-Fe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胞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