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五”时期中国基础工业生产力提升研究
1
作者 马涛 王晓磊 常晓莹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基础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其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工业竞争力和产业链安全。本文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剖析美、日、韩等国的典型发展路径,揭示基础工业在其工业化进程中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经济体通过资源禀赋与市场一... 基础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其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工业竞争力和产业链安全。本文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剖析美、日、韩等国的典型发展路径,揭示基础工业在其工业化进程中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发现,不同经济体通过资源禀赋与市场一体化、技术引进吸收改造的融合、产业政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发展等实现了基础工业效率的跃迁,而部分东南亚国家因重化工业基础薄弱陷入低端锁定。当前,我国基础工业面临关键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传统高能耗模式与绿色转型存在矛盾等挑战。面向“十五五”时期,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背景下,我国应重构基础工业生产力提升机制,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深化关键资源全球布局与备份、优化区域梯度布局,推动基础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工业生产力 基础工业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力外部性、要素市场化配置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
2
作者 马涛 钟化鑫 李子愚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1,共8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算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其外部性效应对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算力通过增强要素流动性、改变要素组合结构、重塑要素集聚形态影响要素市场化配置,并作用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发...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算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其外部性效应对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算力通过增强要素流动性、改变要素组合结构、重塑要素集聚形态影响要素市场化配置,并作用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发挥算力的外部性效应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需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即因地制宜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算力驱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发挥智能技术的空间重塑效应、创新算力与能源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基于外部性理论,探究算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与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内在关联,对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均衡性、安全性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算力外部性 要素配置 重大生产力 生产力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
3
作者 吴伟伟 林俊洁 刘业鑫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4,共15页
协同创新平台是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平台进行有效治理,保障知识流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平台是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平台进行有效治理,保障知识流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过程,明确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进而构建出理论模型。最后,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影响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借助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均对协同创新平台知识流动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更强,而同时使用两类治理机制更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进一步发现强契约-强关系的治理机制组合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失效和初始知识势差的情境下,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本文能够为我国协同创新平台政策制定和完善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平台 治理机制 知识流动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组织敏捷性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许文彬 郝生宾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9,共13页
在数字化与服务化的双重背景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能力赋能服务创新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信息处理理论,本文以组织敏捷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三种数字化能力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 在数字化与服务化的双重背景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能力赋能服务创新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信息处理理论,本文以组织敏捷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三种数字化能力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276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字化能力皆能显著地提高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两种组织敏捷性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差异性的调节作用,市场敏捷性增强了数字感知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运营敏捷性则增强了数字洞察能力和数字转化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研究丰富了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前因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能力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 组织敏捷性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东北地区承接东南沿海关键制造业备份能力:理论内涵、识别测度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涛 王晓磊 +1 位作者 王昊 谭乃榕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5,共9页
“十五五”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兼顾安全新需求,特别是在极端情境下在沿海地区高度集聚的关键制造业容易成为被打击、被封锁的对象,亟须形成对东南沿海关键制造业的备份能力。在界定东北地区关键制造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从基础... “十五五”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兼顾安全新需求,特别是在极端情境下在沿海地区高度集聚的关键制造业容易成为被打击、被封锁的对象,亟须形成对东南沿海关键制造业的备份能力。在界定东北地区关键制造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从基础能力、恢复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探寻产业备份能力的理论内涵,定量识别出东北地区可备份的关键制造业。结果表明,可备份的关键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及化学工业等;东北地区备份关键制造业的提升路径,包括加强与东南沿海产业链分工关系、精准培育东北地区备份基础能力、重构东北地区有效转移关键制造业的备份恢复能力、形成东北地区高质量空间资源配置格局的备份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制造业 备份能力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设输油管路的电缆探测器
6
作者 李建唐 吴纯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7-92,共6页
本文讨论埋设输油管道探测器的原理及特点,并提出对利用差动天线、平方放大器、窄频带滤波器及利用提升法测定埋设深度的要求.
关键词 输油管路 埋设深度 电缆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