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分析分馏过程对生物质焦炭物理化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冬冬 张宇 +5 位作者 刘鹏 郭洋洲 黄玉东 孙绍增 吴江全 赵义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34-4642,共9页
化学分析分馏过程广泛应用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对生物质焦炭活性影响的研究。针对化学分析分馏过程对生物质热解焦炭物理化学结构产生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压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化学分析分馏过程中焦炭的孔径分布、孔隙率... 化学分析分馏过程广泛应用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对生物质焦炭活性影响的研究。针对化学分析分馏过程对生物质热解焦炭物理化学结构产生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压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化学分析分馏过程中焦炭的孔径分布、孔隙率、比表面积及颗粒表面形貌等物理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对焦炭的孔隙率影响显著,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对热解焦炭多孔状表面形貌影响较为突出。利用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XPS)和拉曼光谱法(Raman)对焦炭表面碳氧活性官能团结构及焦炭芳香环结构等化学结构特征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分析分馏过程对生物质焦炭表面碳氧活性官能团结构的破坏作用较小,化学分析分馏对焦炭的芳香环结构影响不大,水洗过程对焦炭内部的交联结构影响不明显,醋酸铵溶液、盐酸对焦炭内部的交联结构破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分析分馏 热解 生物质 焦炭 物理结构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碳氧官能团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东北山野菜中18种无机元素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微 程丽 +4 位作者 张兰威 王海波 魏书娟 张英春 焦月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7种山野菜中Pb、Cd、As、Hg、Cr、Al、Na、Ca、Mg、P、K、Mn、Fe、Ni、Cu、Zn、Sb、Se共18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直接上样分析,采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质...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7种山野菜中Pb、Cd、As、Hg、Cr、Al、Na、Ca、Mg、P、K、Mn、Fe、Ni、Cu、Zn、Sb、Se共18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直接上样分析,采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质谱干扰,以Sc、Ge、Rh、Bi为内标元素校正了质谱分析中基体效应并补偿了信号漂移。测定质量浓度在0~5000.0μg/L范围内,各元素的质量浓度与仪器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18种待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51~23.00 ng/g,利用标准参考物质(GBW10015,波菜)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与参考值基本一致,本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山野菜中18种无机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掺杂对PZT薄膜介电性能及极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秋 魏兆冬 +1 位作者 王福平 姜兆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2-876,共5页
采用sol-gel法在Pt/Ti/SiO_2/Si衬底上制备出高度(100)择优取向的Gd掺杂PZT薄膜(简写为PGZT);介电测试结果表明,1mol%Gd掺杂的PZT薄膜介电常数最大,2mol%Gd掺杂PZT薄膜与未掺杂薄膜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Gd掺入量>2mol%时,薄膜的介电... 采用sol-gel法在Pt/Ti/SiO_2/Si衬底上制备出高度(100)择优取向的Gd掺杂PZT薄膜(简写为PGZT);介电测试结果表明,1mol%Gd掺杂的PZT薄膜介电常数最大,2mol%Gd掺杂PZT薄膜与未掺杂薄膜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Gd掺入量>2mol%时,薄膜的介电常数下降;薄膜的不可逆极化值呈现与介电常数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可逆极化值变化较小.在弱电场下(低于矫顽场E_c),用瑞利定律分析薄膜介电常数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1mol%Gd掺杂的薄膜瑞利系数α最大,说明薄膜中缺陷的浓度最低.1mol%Gd掺杂的薄膜介电和铁电性能的改善与Gd^(3+)+在PZT品格中的占位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薄膜 稀土掺杂 介电性能 极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4的电子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彦荣 谢颖 +2 位作者 伊廷锋 曾媛苑 诸荣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3-527,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LiMnPO4正极材料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当Li+嵌入体系后,O和P的原子布居变化较小,电子向金属原子的转移明显得到加强。Li+和O2-有弱相互作用,当Li+离子脱出以后,氧原子...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LiMnPO4正极材料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当Li+嵌入体系后,O和P的原子布居变化较小,电子向金属原子的转移明显得到加强。Li+和O2-有弱相互作用,当Li+离子脱出以后,氧原子所得到的电子数减小,导致布居减小。锂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于LiMnPO4正极材料中。在LiMnPO4和MnPO4体系中,Mn原子具有磁性,其磁矩分别为4.78μB和3.84μB,其余原子磁性近似为0。氧为负离子,带负电荷,而P和Mn则为正离子。O2p与P3s、P3p轨道发生有效重叠,并形成共价键,Mn3d和O2p之间能够有效地发生重叠并形成共价键。在放电过程中有电子从外电路进入正极,大部分电子所带电荷分布在Mn原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PO4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义军 冯冬冬 +3 位作者 张宇 张海楠 孙绍增 黄玉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7,共4页
为解析挥发分-焦炭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利用一维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及快速热裂解仪,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从定性与半定量角度分析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温度的作用,交互反应对生物... 为解析挥发分-焦炭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利用一维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及快速热裂解仪,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从定性与半定量角度分析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温度的作用,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焦炭官能团结构的影响更为剧烈;交互反应使焦炭中的各个特征官能团对应的特征峰强度有所减弱,峰的种类也有所减少;交互反应对焦炭烷基侧链有破坏作用,并加快了其从芳香环上的脱落;在无交互反应下,焦炭有机质的成熟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在交互反应下,较低的温度时该规律成立,而较高温度时该参数逐渐下降;在高温下,挥发分裂解产生的自由基会引起芳香环的缩合,导致Car含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反应 生物质 热解 焦炭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固相法合成Li_2FeSiO_4掺碳增容的对比
6
作者 高昆 戴长松 +1 位作者 张娟 冯祥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3,共5页
为改善低电导率Li2FeSiO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真空固相法制备了Li2FeSiO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径分析技术(LS)对比分析了样品掺碳前后的物相和形貌特点.结果表明:除了轻微缩小的晶粒和增... 为改善低电导率Li2FeSiO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真空固相法制备了Li2FeSiO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径分析技术(LS)对比分析了样品掺碳前后的物相和形貌特点.结果表明:除了轻微缩小的晶粒和增加的Li2SiO3杂质含量,掺碳后产物的晶构和形态无其他显著变化.恒流充放电和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结果表明:Li2FeSiO4材料晶构转变需经多次循环(至少大于5次)完成;随掺碳后锂离子传输性能的改善,材料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但基于固相合成工艺的碳包覆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铁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掺碳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