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分析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翟国富 陈金豹 +2 位作者 邢通 王世成 王淑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5,134,共6页
以往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算法不能有效的去除可动组件固有振动信号的干扰,难以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依据固有振动信号的周期性和微粒信号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多余物检测方法。运用三门限端点检测算法,识别出信号脉冲... 以往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算法不能有效的去除可动组件固有振动信号的干扰,难以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依据固有振动信号的周期性和微粒信号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多余物检测方法。运用三门限端点检测算法,识别出信号脉冲,从而选取脉冲中心位置、脉冲起止时刻和脉冲个数3个特征参数。采用基于改进的k-平均聚类分析法对脉冲序列进行分类,计算其标准差作为是否存在多余物的主判别依据,并对信号脉冲序列数据集相位和次数表示于二维平面内,以其密度分布作为辅助判别依据。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判别航天继电器是否存在多余物微粒,并对其它密封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装置的多余物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微粒 组件信号 特征参数 脉冲序列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淑娟 高宏亮 翟国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0-374,共5页
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存在导致继电器可靠性下降,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多余物PIND(微粒碰撞噪声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且无法对多余物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航天继电器PIND检测输出信号特性,将信号分为四类,并提出采用计算波... 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存在导致继电器可靠性下降,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多余物PIND(微粒碰撞噪声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且无法对多余物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航天继电器PIND检测输出信号特性,将信号分为四类,并提出采用计算波峰系数、实小波幅值检测、复小波相位检测等算法,实现了对不同特点信号的高精度多余物检测,并通过实际继电器检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测算法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路法的高频继电器建模与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翟国富 王新宇 楚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9-124,共6页
通过经典传输线理论及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方法,对高频继电器常闭型信号传输路径的分布电容、电感、电阻等参数进行提取,建立信号传输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继电器射频(radio f... 通过经典传输线理论及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方法,对高频继电器常闭型信号传输路径的分布电容、电感、电阻等参数进行提取,建立信号传输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继电器射频(radio frequency,RF)性能曲线,并讨论了影响继电器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及隔离度的主要因素。高频继电器RF性能的实验测试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符合较好,表明了所建立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继电器 等效电路法 插入损耗 电压驻波比 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器静态吸力(矩)特性有限元仿真中永磁体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翟国富 王其亚 +2 位作者 杨文英 梁慧敏 王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10-115,共6页
永磁体是含永磁继电器的关键部件。针对去磁曲线为非线性的永磁体,充、退磁后各部分磁化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根据具体磁化情况沿磁化及垂直于磁化方向进行永磁分块等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永磁的退磁模型,仿真某一退磁场作用下永磁的... 永磁体是含永磁继电器的关键部件。针对去磁曲线为非线性的永磁体,充、退磁后各部分磁化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根据具体磁化情况沿磁化及垂直于磁化方向进行永磁分块等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永磁的退磁模型,仿真某一退磁场作用下永磁的退磁状态,据此求得各永磁小块的回复线起始点及回复线,然后将各小块永磁体回复线特性作为其材料属性,进行该退磁场下的继电器静态吸力(矩)特性仿真的永磁模型等效。最后通过继电器静态吸力矩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等效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器 有限元法 永磁 等效模型 静态吸力(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耦合式固体继电器传导发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乐 王淑娟 翟国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在采用变压器耦合作为隔离电路的固体继电器中,变压器工作在自激振荡状态,通过磁芯将高频信号传递到变压器次级,较高的du/dt和di/dt产生较大的对外传导干扰,严重时会影响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某型号变压器耦合式直流固体继电器... 在采用变压器耦合作为隔离电路的固体继电器中,变压器工作在自激振荡状态,通过磁芯将高频信号传递到变压器次级,较高的du/dt和di/dt产生较大的对外传导干扰,严重时会影响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某型号变压器耦合式直流固体继电器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功率二极管、功率MOSFET的高频模型和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以及考虑寄生参数对传导发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固体继电器用于传导发射分析的精确时域电路模型。采用Pspice软件仿真得到固体继电器输入端电源线对外传导发射量,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为抑制传导发射,提出在固体继电器输入端串入EMI滤波器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输入端电源线对外传导发射低于国军标GJB1515A-CE102的规定,提高了固体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该固体继电器传导发射分析方法对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耦合 固体继电器 传导发射 EMI滤波器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诱发的触点电接触间歇失效现象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任万滨 王鹏 +3 位作者 马晓明 薛升俊 崔黎 翟国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7,共6页
金属触点是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导通电流、传递信号的关键,机械振动应力环境产生的微动将使系统的电接触性能逐步退化,并诱发触点间发生间歇失效现象.借助电动振动台设计了触点微动磨损测试分析系统,以铜镀金触点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接触... 金属触点是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导通电流、传递信号的关键,机械振动应力环境产生的微动将使系统的电接触性能逐步退化,并诱发触点间发生间歇失效现象.借助电动振动台设计了触点微动磨损测试分析系统,以铜镀金触点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接触电阻全寿命周期内的退化过程.结合接触电阻与SEM/EDX分析结果确定了微动频率、微动幅值对触点磨损发生间歇失效的条件及电接触间歇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电接触 间歇失效 接触电阻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磁场仿真分析的含永磁继电器等效磁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慧敏 由佳欣 +1 位作者 叶雪荣 翟国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具有非线性B-H特性曲线永磁体的等效是影响含永磁继电器等效磁路计算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永磁进行三维磁场仿真分析,获得永磁各截面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根据曲线特点对永磁进行分段等效,给出各段永磁等效磁动势... 具有非线性B-H特性曲线永磁体的等效是影响含永磁继电器等效磁路计算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永磁进行三维磁场仿真分析,获得永磁各截面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根据曲线特点对永磁进行分段等效,给出各段永磁等效磁动势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某型号含永磁继电器磁系统的具体结构,建立其等效磁路模型,计算继电器的吸力特性。最后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磁场仿真结果及实际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该磁路模型能够将吸力计算误差减小到10%以内,成为继电器可靠性设计计算吸力特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 继电器 等效磁路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可靠性容差设计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翟国富 胡泊 +1 位作者 张宾瑞 王淑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0,153,共7页
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而恒流驱动电源中元器件的参数值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会造成电源输出电流的波动。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正交试验、均匀试... 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而恒流驱动电源中元器件的参数值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会造成电源输出电流的波动。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正交试验、均匀试验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手段引入到可靠性容差设计的过程中。然后,采用Orcad/Pspice软件实现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的电路仿真,并对驱动电源进行了可靠性容差设计,从而保证了开关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种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小容差设计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恒流驱动电源 可靠性容差设计 正交试验 均匀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器电磁机构电磁-热耦合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文英 郭久威 +1 位作者 王茹 翟国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9-177,共9页
继电器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受其本身发热及环境温度的共同影响,在仿真时忽略以上因素会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动态特性和热场计算的数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电磁-热耦合建模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Flux与Sim... 继电器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受其本身发热及环境温度的共同影响,在仿真时忽略以上因素会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动态特性和热场计算的数学方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电磁-热耦合建模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Flux与Simulink联合仿真,结合相似原理、电阻温度系数和J-A模型,建立一个综合考虑传热学系数、线圈电阻和软磁材料性能的耦合仿真模型。以大功率直流继电器GL200为例,运用耦合建模方法,对不同环境温度和反复短时工作状态下电磁机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电磁-热耦合模型仿真结果比忽略温度的模型仿真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机构 联合仿真 电磁-热耦合 电阻温度系数 J-A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电极交流电弧伏安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任万滨 金建炳 +1 位作者 郭继峰 翟国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30,共6页
交流电弧伏安特性是电器开关能够可靠熄弧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借助电弧发生装置完成了空气介质中碳材料交流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的测试,进而应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方法获得了电弧伏安特性的数学描述。并以能量平衡原理阐释了交流电弧零休... 交流电弧伏安特性是电器开关能够可靠熄弧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借助电弧发生装置完成了空气介质中碳材料交流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的测试,进而应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方法获得了电弧伏安特性的数学描述。并以能量平衡原理阐释了交流电弧零休与燃弧期间的物理过程。针对实验中零休期间电弧电流为非零恒定值的现象,提出并证明了零休期间电弧可等效为恒定电容的结论。最后实验研究了电源电压和电极开距参数对起弧电流和零休时间的影响。所得结论可应用于电器开关熄弧过程中等效电路模型及暂态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器 交流电弧 伏安特性 电弧模型 起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继电器接触失效机理判别方法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淑娟 余琼 翟国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8-44,共7页
传统判断电磁继电器接触失效的方法是仅监测接触压降是否超限,因未合理利用运行过程中特性参数的变化信息,不足以判别接触失效机理。本文通过监测继电器多个特性参数多方面获取接触失效信息,考虑到参数变化的随机性和冗余性,提出基于主... 传统判断电磁继电器接触失效的方法是仅监测接触压降是否超限,因未合理利用运行过程中特性参数的变化信息,不足以判别接触失效机理。本文通过监测继电器多个特性参数多方面获取接触失效信息,考虑到参数变化的随机性和冗余性,提出基于主元分析(PCA)和距离判别分析的电磁继电器接触失效机理判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试验样品进行可靠性寿命试验并在线记录整个过程多个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主元法对多特性参数构成的高维空间进行降维处理,从中提取主要特征,并按实际失效机理不同进行分类。最后,以已有样品的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采用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对新样品失效机理进行判别。该方法既避免了单参数判别信息不足,又减小了多参数之间的相互干扰对判别过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主元分析 距离判别分析 接触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连接器镀金铜触点材料微动磨损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万滨 王鹏 +3 位作者 马晓明 薛升俊 崔黎 翟国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铜镀金触点材料广泛用于航天电连接器接触对中,高频振动引起的触点材料间微动磨损特性对于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电动振动台设计了微动磨损测试系统并提出了相关失效分析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微动幅值条件下全周期... 铜镀金触点材料广泛用于航天电连接器接触对中,高频振动引起的触点材料间微动磨损特性对于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电动振动台设计了微动磨损测试系统并提出了相关失效分析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微动幅值条件下全周期过程中触点接触电阻、切向力及触点表面形貌的特点,并确定了微动磨损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所得的结论对于电连接器触点材料的优选与接触对的合理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触点材料 微动磨损 失效分析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电磁继电器三维磁场分析及其电磁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3
作者 任万滨 梁慧敏 +2 位作者 王其亚 翟国富 李德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156,共6页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的微型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关迅速、稳定性高等优势,将有效弥补传统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之间的不足。其三维磁场分析是电磁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文中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积分方程法,分析了...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的微型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关迅速、稳定性高等优势,将有效弥补传统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之间的不足。其三维磁场分析是电磁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文中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积分方程法,分析了微机械电磁继电器磁场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所用方法对于微机械电磁继电器三维恒定磁场的分析是可行的。基于已有模型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电磁系统的改进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活动电极电磁吸力的分布规律,确定了中心平面线圈结构设计方案将更加合理。结合线圈圈数、激励电流与电磁吸力之间的关系,完成了电磁系统的优化设计。所得结论对于微机械电磁继电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电磁继电器 电磁系统 三维磁场 优化设计积分方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继电器贮存期接触电阻增长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召斌 翟国富 黄晓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5-211,共7页
电磁继电器贮存过程中,触点间的接触电阻超标是主要的失效模式,而触点间的阴离子扩散是导致触点表面绝缘膜增长、接触电阻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纯金属触点表面腐蚀膜的成膜机理,并根据扩散理论给出了接触电阻增长与触点间压力、... 电磁继电器贮存过程中,触点间的接触电阻超标是主要的失效模式,而触点间的阴离子扩散是导致触点表面绝缘膜增长、接触电阻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纯金属触点表面腐蚀膜的成膜机理,并根据扩散理论给出了接触电阻增长与触点间压力、接触压降以及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常闭触点间单个导电斑点的接触电阻增长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与其他学者的实测数据趋势一致,最后通过该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为进行触点贮存寿命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电阻 电磁继电器 表面绝缘膜 扩散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回跳特征的电磁继电器动态反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国富 樊薇薇 +1 位作者 叶雪荣 王海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4,共7页
电磁继电器触点的碰撞接触及所引起的回跳是影响继电器可靠性与电寿命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动态特性计算中,大多对此回避或仅作简化处理。本文提出了具有回跳特征的继电器动态反力计算模型。它通过分别建立衔铁与各触簧的动力学方程,将簧... 电磁继电器触点的碰撞接触及所引起的回跳是影响继电器可靠性与电寿命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动态特性计算中,大多对此回避或仅作简化处理。本文提出了具有回跳特征的继电器动态反力计算模型。它通过分别建立衔铁与各触簧的动力学方程,将簧片结构等效为弹簧?振子模型,采用弹簧?阻尼模型计算连续接触力等方法得到动态反力特性。得到的动态反力特性包括触点间接触力、推杆接触力和各部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移。经仿真与实验验证,使用该计算模型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计算结果还表明,控制触点闭合速度、减小簧片刚度可以减小触点回跳、控制衔铁速度、增大动合超程及空程可以避免触点二次回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动态反力 回跳 接触力 簧片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振动台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继峰 任万滨 +1 位作者 康云志 翟国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1-244,共4页
电动振动台是振动与冲击环境试验的主设备,对其模型的辨识与估计是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振动试验仿真的必要环节。基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力学和电学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以冲击信号作为激励的振动台模型传递函数进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 电动振动台是振动与冲击环境试验的主设备,对其模型的辨识与估计是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振动试验仿真的必要环节。基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力学和电学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以冲击信号作为激励的振动台模型传递函数进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方法。并应用其模型参数完成了冲击波形的生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很好,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辨识方法有效可行,对电动振动台试验波形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振动台 系统辨识 传递函数 冲击 随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磁场对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文英 任万滨 +1 位作者 翟国富 李岐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外部磁场对于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干扰,是研究继电器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典型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受到工频磁场干扰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详细分析了继电器的吸合时间... 外部磁场对于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干扰,是研究继电器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典型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受到工频磁场干扰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详细分析了继电器的吸合时间、电磁力矩、吸合速度以及吸合电流随外部工频磁场变化的规律,并定量给出了动态特性的各参数随磁场变化的曲线。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符合得较好,从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所得结论对于研究电磁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磁场 电磁继电器 有限元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器触点分断过程瞬态热场仿真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翟国富 孙韬 任万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123,共6页
针对继电器触点分断过程热场分析方法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瞬态机–电–热间接耦合仿真方法。将随触点接触力变化的接触面积作为耦合约束条件加载到电–热场仿真中。采用等效比热法解决相变的非线性问题,同时采用... 针对继电器触点分断过程热场分析方法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瞬态机–电–热间接耦合仿真方法。将随触点接触力变化的接触面积作为耦合约束条件加载到电–热场仿真中。采用等效比热法解决相变的非线性问题,同时采用耦合不同节点自由度的方法模拟接触面积的变化。分析结果符合?-θ理论和触点收缩区方向上的温度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触点分断过程中金属液桥过程及电弧烧蚀过程的热场分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器 触点 瞬态热场 机-电-热耦合 仿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干扰磁场下电磁继电器静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翟国富 周学 任万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2-137,共6页
电磁继电器作为控制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保证电磁继电器之间及其与系统中其它组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是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该文针对以往电磁继电器生产厂家一直没有给出继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指标问题,建立... 电磁继电器作为控制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保证电磁继电器之间及其与系统中其它组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是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该文针对以往电磁继电器生产厂家一直没有给出继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指标问题,建立了电磁继电器在不同方向恒定磁场干扰下的矢量磁位有限元数学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分析给出了电磁继电器对空间磁干扰的最敏感方向,研究了该敏感方向下恒定干扰磁场B的大小与继电器静态特性的配合关系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干扰磁场对继电器吸合电压、释放电压以及继电器衔铁所受力矩等静态特性参数的影响。为分析和评估电磁继电器及其控制系统耐磁干扰能力,确定电磁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性 磁干扰 静态特性 矢量磁位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微粒碰撞噪声检测的冲击试验条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淑娟 王国涛 +1 位作者 翟国富 张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0,85,共7页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是航天继电器出厂前必做的筛选试验,冲击是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为找出影响冲击加速度峰值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研究冲击试验条件对多余物微粒的激活效果,增加检测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冲击过...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是航天继电器出厂前必做的筛选试验,冲击是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为找出影响冲击加速度峰值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研究冲击试验条件对多余物微粒的激活效果,增加检测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冲击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参数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基于电像力理论推导最小冲击加速度与多余物微粒物特征参数的关系;将"损伤等效原则"用于确定冲击试验条件,给出了等效冲击条件表,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选择不同冲击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多余物微粒进行有效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 微粒噪声碰撞检测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