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的本土转化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范式创新研究
1
作者
李雪
张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7-122,共16页
本文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为基点,探究其核心理论——视域融合、问答辩证法、语言游戏、效果历史意识是如何与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实践深度互构并实现本土转化与范式创新的。研究中综合运用跨文化理论对话、文学文本细读与...
本文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为基点,探究其核心理论——视域融合、问答辩证法、语言游戏、效果历史意识是如何与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实践深度互构并实现本土转化与范式创新的。研究中综合运用跨文化理论对话、文学文本细读与数字人文方法,如构建历史语境数据库、意境拓扑图谱。其核心观点是,伽达默尔理论消解主客二元,将对话升维为存在论事件,其语言观重构了现代性经验表征,而跨文化视域差异构成真理显现的诠释学契机。最终成功构建“双向历史化”批评范式,该范式融合伽达默尔对话本体论与中国“知人论世”“通变”原则,通过数字人文实践激活传统经验的当代性;论证中国文论依托“文本细读—视域重构—意义生成”三阶模型实现从方法论到存在论的范式转型;借助算法伦理将“和而不同”智慧转化为全球阐释共同体规则,以“执两用中”伦理升华文明互鉴实践,最终为技术理性时代人文科学重建提供具有东方智慧的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对话诠释学
本体论重构
实践论转化
本土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多极化的数据治理与WTO合规审视
2
作者
赵宏瑞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4,共14页
中美俄欧的数据治理,既含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体现为WTO《电子商务协定》共识,个性源于世界多极化。中国倡导数据命运共同体,从东亚、到“泛亚”发挥着影响力;美国的数据治理从自由走向威慑、走向霸权,但日渐收缩形成“小院高墙”般的“...
中美俄欧的数据治理,既含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体现为WTO《电子商务协定》共识,个性源于世界多极化。中国倡导数据命运共同体,从东亚、到“泛亚”发挥着影响力;美国的数据治理从自由走向威慑、走向霸权,但日渐收缩形成“小院高墙”般的“区域孤立化”;俄罗斯立法数据主权,以“断网测试”反制美网霸权;欧盟高举隐私权“大旗”,注重“数据保护”。中国宜于深化“泛亚”数据法治合作,加固亚欧的数据联结,细化全球数字文明方案,推动形成有序、合规、“多元一体”的全球数据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化
数据治理
WTO电子商务协定
数据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进程中的阵痛——《海边》中本土法与殖民遗产下的个体命运
3
作者
黄芙蓉
单予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小说《海边》以深刻笔触勾勒出本土法律、殖民法律、难民法左右下的人物群像,书写了他们在殖民时期、独立转型期以及流亡英国时期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的迷茫、冲突与矛盾。个人意志和群体取向的选择折射了传统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小说《海边》以深刻笔触勾勒出本土法律、殖民法律、难民法左右下的人物群像,书写了他们在殖民时期、独立转型期以及流亡英国时期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的迷茫、冲突与矛盾。个人意志和群体取向的选择折射了传统伦理消退、殖民历史发展和全球化难民流动中桑给巴尔人的命运。本文以法律为切入点、以萨利赫和赖哲卜两家围绕房产的法律纠葛为线索,呈现出时代变迁中本土法与殖民遗产对个体命运的影响;通过难民公约中体现的全球化秩序的建立,剖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道主义遮掩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世界秩序重建的企图。东非人进入现代化国家中双主人公由挣扎到精神和解的过程展现出古尔纳对于本土法和殖民遗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边》
古尔纳
记忆重述
本土法
难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林晓玥
吴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共13页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及其持续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内在动力与源泉,但目前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尚不清晰。本文首先对比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明确新质生产力在员工、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要素表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及其持续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内在动力与源泉,但目前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尚不清晰。本文首先对比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明确新质生产力在员工、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要素表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特征,接着挖掘员工层面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自动化-增强”路径及能力整合机制、能力学习机制和能力重构机制,企业层面的营销、创新、供应链、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等职能路径及资源结构化机制、资源重组机制和资源利用机制,产业层面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路径及劳动替代机制、溢出融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生态协同机制,进而提出短中长期政策建议。本文拓展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问题的知识边界,推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研究的理论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路径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的本土转化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范式创新研究
1
作者
李雪
张扬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7-122,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学批评的对话理论研究”(22BZW031)。
文摘
本文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为基点,探究其核心理论——视域融合、问答辩证法、语言游戏、效果历史意识是如何与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实践深度互构并实现本土转化与范式创新的。研究中综合运用跨文化理论对话、文学文本细读与数字人文方法,如构建历史语境数据库、意境拓扑图谱。其核心观点是,伽达默尔理论消解主客二元,将对话升维为存在论事件,其语言观重构了现代性经验表征,而跨文化视域差异构成真理显现的诠释学契机。最终成功构建“双向历史化”批评范式,该范式融合伽达默尔对话本体论与中国“知人论世”“通变”原则,通过数字人文实践激活传统经验的当代性;论证中国文论依托“文本细读—视域重构—意义生成”三阶模型实现从方法论到存在论的范式转型;借助算法伦理将“和而不同”智慧转化为全球阐释共同体规则,以“执两用中”伦理升华文明互鉴实践,最终为技术理性时代人文科学重建提供具有东方智慧的创新方案。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对话诠释学
本体论重构
实践论转化
本土化实践
Keywords
Gadamer
dialogical hermeneutics
ontological reconstruction
practical transformation
localized practice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多极化的数据治理与WTO合规审视
2
作者
赵宏瑞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出处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4,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据主权与国家主权研究”(22&ZD200)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财政法治原理”(22JHQ07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理工类高校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SJGDB2024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美俄欧的数据治理,既含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体现为WTO《电子商务协定》共识,个性源于世界多极化。中国倡导数据命运共同体,从东亚、到“泛亚”发挥着影响力;美国的数据治理从自由走向威慑、走向霸权,但日渐收缩形成“小院高墙”般的“区域孤立化”;俄罗斯立法数据主权,以“断网测试”反制美网霸权;欧盟高举隐私权“大旗”,注重“数据保护”。中国宜于深化“泛亚”数据法治合作,加固亚欧的数据联结,细化全球数字文明方案,推动形成有序、合规、“多元一体”的全球数据治理体系。
关键词
多极化
数据治理
WTO电子商务协定
数据命运共同体
Keywords
multi-polarization
data governance
WTO Electronic Commerce Agreement
dat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分类号
DF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进程中的阵痛——《海边》中本土法与殖民遗产下的个体命运
3
作者
黄芙蓉
单予辉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牺牲话语”(项目编号:19FWWB02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小说《海边》以深刻笔触勾勒出本土法律、殖民法律、难民法左右下的人物群像,书写了他们在殖民时期、独立转型期以及流亡英国时期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的迷茫、冲突与矛盾。个人意志和群体取向的选择折射了传统伦理消退、殖民历史发展和全球化难民流动中桑给巴尔人的命运。本文以法律为切入点、以萨利赫和赖哲卜两家围绕房产的法律纠葛为线索,呈现出时代变迁中本土法与殖民遗产对个体命运的影响;通过难民公约中体现的全球化秩序的建立,剖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道主义遮掩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世界秩序重建的企图。东非人进入现代化国家中双主人公由挣扎到精神和解的过程展现出古尔纳对于本土法和殖民遗产的思考。
关键词
《海边》
古尔纳
记忆重述
本土法
难民法
Keywords
By the Sea
Gurnah
memory retelling
native law
refugee law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林晓玥
吴冲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共13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研究”(23XZT046)。
文摘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及其持续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内在动力与源泉,但目前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尚不清晰。本文首先对比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明确新质生产力在员工、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要素表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特征,接着挖掘员工层面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自动化-增强”路径及能力整合机制、能力学习机制和能力重构机制,企业层面的营销、创新、供应链、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等职能路径及资源结构化机制、资源重组机制和资源利用机制,产业层面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路径及劳动替代机制、溢出融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生态协同机制,进而提出短中长期政策建议。本文拓展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问题的知识边界,推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研究的理论对话。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路径
机制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pathway
mechanism
分类号
F2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的本土转化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范式创新研究
李雪
张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世界多极化的数据治理与WTO合规审视
赵宏瑞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进程中的阵痛——《海边》中本土法与殖民遗产下的个体命运
黄芙蓉
单予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林晓玥
吴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