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淑莹 代晋国 +2 位作者 李利生 顾华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对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危害3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并回顾了非点源污染数学模型的发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发展,3S技术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工具.展... 对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危害3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并回顾了非点源污染数学模型的发展.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发展,3S技术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工具.展望了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前景.最后依据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机理,从技术防治和管理防治两方面提出了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非点源污染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技术在乳品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易华西 张兰威 +3 位作者 黄冬成 孙昊 宋清 马放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1,共3页
膜技术给乳品工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其中反渗透膜技术已经证明是处理乳品工业废水的有效方法。从反渗透膜技术的工作原理、乳品工业废水的来源及特点、反渗透膜技术处理乳品工业废水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反渗透膜技术用于处理... 膜技术给乳品工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其中反渗透膜技术已经证明是处理乳品工业废水的有效方法。从反渗透膜技术的工作原理、乳品工业废水的来源及特点、反渗透膜技术处理乳品工业废水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反渗透膜技术用于处理乳品工业废水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反渗透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乳品工业废水 处理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城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淑莹 马勇 +1 位作者 王晓莲 彭永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提出了中小城市给水排水管网GIS的设计模式,并应用该方法对大庆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开发,重点分析了系统的功能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系统的建立可弥补传统管理方法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证明该模式是有效的... 提出了中小城市给水排水管网GIS的设计模式,并应用该方法对大庆市给水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开发,重点分析了系统的功能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系统的建立可弥补传统管理方法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证明该模式是有效的,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给水 给水排水 排水管网 中小城市 传统管理 设计模式 信息管理系统 使用价值 重点分析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对SBR短程硝化系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淑莹 黄惠珺 +3 位作者 郭建华 郑雅楠 葛士建 王中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采用实际的生活污水,在SBR反应器内分别考察了溶解氧(DO)对短程硝化效果及污泥种群结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实时控制曝气时间,高ρDO(ρ(DO)=(3±0.5)mg/L)与低ρDO(ρ(DO)=(0.5±0.1)mg/L)条件下SBR系统的亚硝... 采用实际的生活污水,在SBR反应器内分别考察了溶解氧(DO)对短程硝化效果及污泥种群结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实时控制曝气时间,高ρDO(ρ(DO)=(3±0.5)mg/L)与低ρDO(ρ(DO)=(0.5±0.1)mg/L)条件下SBR系统的亚硝酸盐积累率均能达到90%以上,而低ρDO相对于高ρDO更利于提高系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果,两者的平均同步硝化反硝化率(SND率)分别为45.5%和9.5%,低ρDO下最高SND率达86%.FISH的检测结果表明,实时控制模式下反应器内亚硝酸氧化菌(NOB)逐渐被淘洗,而氨氧化细菌(AOB)变为优势硝化菌群.在高ρDO运行末期,稳定的短程污泥中AOB和NOB的相对数量分别为8%~10%和不足0.5%;在低ρDO运行末期,AOB数量出现了微弱上升,增至10%~12%,而NOB进一步被淘汰,基本检测不出.可见,采用好氧曝气时间实时控制,能对短程硝化系统内污泥种群起到优化作用,且在高、低ρDO下均能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而低ρDO更有利于系统内亚硝酸氧化菌(NOB)的淘洗、短程硝化率的提高以及系统SND效果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污泥种群结构 低溶解氧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膨胀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颖 任南琪 吕炳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9-82,共4页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 ,对比研究污泥膨胀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污泥膨胀期 ,由于丝状菌的作用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COD的去除率略有增加 ,但同时出现净水头压差增大、膜孔阻塞严重、膜外大量附着丝状菌...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 ,对比研究污泥膨胀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污泥膨胀期 ,由于丝状菌的作用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COD的去除率略有增加 ,但同时出现净水头压差增大、膜孔阻塞严重、膜外大量附着丝状菌等负面结果。由此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污泥膨胀 COD 去除率 丝状菌 净水头压差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反硝化除磷工艺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晓莲 李金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3,62,共4页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简述了反硝化除磷工艺所具有的优点及其代谢途径 ,提出了两种典型的反硝化除磷工艺 ,并介绍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硝化菌 污泥龄 聚磷菌 反硝化除磷菌 DPB PAO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星草对碱化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国荣 阎秀峰 +1 位作者 李晶 余政哲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星星草使碱化土壤化学性质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是降低了可溶性盐含量。二年生星星草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星星草生长年限的增加 ,CO3 2 -、HCO3 -和 Na+含量逐年减少 ,Cl-含量变化不明显 ,SO42 -和 K+呈减少趋势 ,Ca2 +和 Mg2 +则... 星星草使碱化土壤化学性质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是降低了可溶性盐含量。二年生星星草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星星草生长年限的增加 ,CO3 2 -、HCO3 -和 Na+含量逐年减少 ,Cl-含量变化不明显 ,SO42 -和 K+呈减少趋势 ,Ca2 +和 Mg2 +则呈增加趋势。星星草对土壤含盐量、p H值、有机质、全氮、钾、钠、钙和镁含量的影响仅限于土层的一定深度。星星草土壤与碱斑土壤比较 ,表土层的差别较大 ,土层越深差别越小。从分蘖期到抽穗期 (或孕穗期 ) ,0~ 10 cm土层的全盐、p H值、CO3 2 - 、HCO3 - 、Na+、K+、Ca2 +和 Mg2 +含量逐渐升高 ,到完熟期逐渐降低。碱斑土壤全盐、p H值、CO3 2 - 、HCO3 - 、Na+、K+含量亦表现相似规律。总之 ,3年生星星草土壤全盐、p H值、CO3 2 - 、HCO3 -、Na+、K+含量明显低于碱斑土壤 ,但 Ca2 +和 Mg2 +含量则明显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性质 星星草 生长年限 生育期 碱化土壤 土壤改良 生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代晋国 王淑莹 +4 位作者 李利生 李勇智 武佃卫 杨忠山 彭永臻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39,共4页
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数学模型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GIS与非点源污染模型结 合的意义及其必然性,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基本组成及集成方式,并对两者不同集成方式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的研... 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数学模型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GIS与非点源污染模型结 合的意义及其必然性,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基本组成及集成方式,并对两者不同集成方式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最 后结合项目给出了GIS和非点源污染模型相结合的应用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非点源污染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中填充活性氧化铝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9
9
作者 朱丽楠 郜冶 +3 位作者 马军 王永军 任芝军 刘桂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1-466,共6页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脉冲高压放电过程对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在放电反应器内添加活性氧化铝和玻璃珠颗粒后对于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这些颗粒催化剂被待处理苯酚溶液淹没,并在反应器内通入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放电电压...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脉冲高压放电过程对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在放电反应器内添加活性氧化铝和玻璃珠颗粒后对于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这些颗粒催化剂被待处理苯酚溶液淹没,并在反应器内通入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放电电压下添加了活性氧化铝后,苯酚的去除率都有所提高,并且随着电压的增加,苯酚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反应器内通入氧气后,苯酚的降解率明显上升。在放电电极之间添加了活性氧化铝颗粒之后,催化降解了更多的苯酚,并且改善了电极之间的放电条件,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填充床 活性氧化铝 苯酚 气泡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龄对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春丽 马放 +1 位作者 刘慧 米海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37-640,共4页
在厌氧/缺氧(A/A)SBR反应器中考察了污泥龄对反硝化除磷系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龄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并无明显影响,进水COD基本上都能降解完全;系统脱氮效能受SRT影响不大,只要系统保持SRT大于多数反硝化菌的时代时间,脱氮率基本... 在厌氧/缺氧(A/A)SBR反应器中考察了污泥龄对反硝化除磷系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龄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并无明显影响,进水COD基本上都能降解完全;系统脱氮效能受SRT影响不大,只要系统保持SRT大于多数反硝化菌的时代时间,脱氮率基本在90%以上。除磷效果则对SRT变化较为敏感,SRT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当SRT为18 d时是维持污泥浓度和除磷效果的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厌氧 缺氧SBR 反硝化除磷菌 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改性PVDF超滤膜处理含油污水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芦艳 孟丽丽 于水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2-64,共3页
在有机高聚物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纳米Al2O3,采用相转化法合成无机改性有机超滤膜。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提高了其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用改性纳米Al2O3-PVDF管式膜装置处理含油污水,出水含油质量浓度0.2... 在有机高聚物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纳米Al2O3,采用相转化法合成无机改性有机超滤膜。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提高了其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用改性纳米Al2O3-PVDF管式膜装置处理含油污水,出水含油质量浓度0.2 mg/L,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0.2 mg/L,TOC去除率达98.86%,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粒径中值小于2μm。研究表明,改性膜处理含油污水的出水指标均高于未改性膜。用扫描电镜对PVDF膜改性前后的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用不同的洗液对污染膜进行清洗,表明纳米Al2O3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VDF膜的抗污染性。用1%OP-10(pH值为10)表面活性剂洗液反冲洗,可使改性膜的通量恢复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超滤膜 改性 纳米AL2O3 PVDF 含油污水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给水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伍悦滨 王芳 田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基于信息熵提出路径熵的概念,分别建立实际路径熵、最大路径熵及相对路径熵计算模型;指出路径熵量度水流对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最大熵反映系统潜在的最大可靠性,相对路径熵量度实际工况下系统实现其最佳潜力的能力,反映系统的可靠性.实... 基于信息熵提出路径熵的概念,分别建立实际路径熵、最大路径熵及相对路径熵计算模型;指出路径熵量度水流对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最大熵反映系统潜在的最大可靠性,相对路径熵量度实际工况下系统实现其最佳潜力的能力,反映系统的可靠性.实际管网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相对路径熵值越趋近于1,系统水力性能越好,可靠性越大.合理地改善管网结构,可增大系统相对路径熵,提高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最大熵 相对路径熵 给水管网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方式对纳滤工艺性能及膜污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泉 郭曦 +1 位作者 董文艺 韩如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6,90,共6页
对比了混凝、活性炭过滤、生物活性炭过滤、超滤膜过滤几种工艺及其组合作为纳滤膜预处理工艺对纳滤工艺整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几种组合工艺对水中总有机物、可生化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各自的膜污染特点.结果表明,对水中有机物... 对比了混凝、活性炭过滤、生物活性炭过滤、超滤膜过滤几种工艺及其组合作为纳滤膜预处理工艺对纳滤工艺整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几种组合工艺对水中总有机物、可生化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各自的膜污染特点.结果表明,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超滤膜>混凝>生物活性炭过滤>活性炭过滤;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生物活性炭过滤>混凝>活性炭过滤>超滤膜.超滤作为预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减缓纳滤膜的污染过程,而其它预处理方式单独运用不能有效延缓纳滤膜通量衰减.混凝与生物活性炭组合、混凝与超滤组合以及超滤与生物活性炭组合三种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预处理过程的效果,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预处理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冰玉 苏高强 +3 位作者 张亮 马斌 王淑莹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05-1910,共6页
污泥碱性水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可应用到污水脱氮除磷中,但会使其脱水性能恶化.为考察温度和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及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20 d内剩余污泥在pH=10、温度25和35℃、不同总悬浮固体(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下厌... 污泥碱性水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可应用到污水脱氮除磷中,但会使其脱水性能恶化.为考察温度和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及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20 d内剩余污泥在pH=10、温度25和35℃、不同总悬浮固体(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下厌氧水解和脱水性能的变化,对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和毛细管吸收时间(capillary suction time,CST)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25℃时污泥脱水性随ρ(TSS)升高先恶化后变化不大,各发酵时间SCOD均升高后变缓;35℃时污泥脱水性随ρ(TSS)升高先恶化后略提高,SCOD变化与25℃时一致.SCOD变化情况与CST显著正相关;较高温度SCOD溶出更多,脱水性能稍有恶化;TSS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较温度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水解 脱水性能 污泥浓度 总悬浮固体(T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脱氮工艺中内循环控制策略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永臻 马勇 +2 位作者 王洪臣 甘一萍 杨向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了在A/O(anoxic/oxic)脱氮工艺中对内循环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好氧区生成的硝酸氮回流到缺氧区,实现氮的有效去除,在分析了反硝化反应对进水COD利用效率及反硝化速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内循环控制策略就是控制内循环回流量以维持缺... 为了在A/O(anoxic/oxic)脱氮工艺中对内循环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好氧区生成的硝酸氮回流到缺氧区,实现氮的有效去除,在分析了反硝化反应对进水COD利用效率及反硝化速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内循环控制策略就是控制内循环回流量以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质量浓度处于最优设定值2.5 mg/L,研究表明该设定值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不随进水负荷变化而变化,出水硝酸氮和总氮质量浓度可以实现最低值,同时可大大降低内循环能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内循环模糊控制器以期实现污水厂的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脱氮工艺 内循环控制策略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与苯酚的单电子转移反应机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崇威 黄君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二氧化氯 (ClO2 )的电子结构以及与苯酚反应的单电子转移机理 ,在HF/4 31G 水平上用梯度解析技术全参数优化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 (过渡态 )和产物构型 ,并计算了相应构型的能量 .通过对酚氧自由基的...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二氧化氯 (ClO2 )的电子结构以及与苯酚反应的单电子转移机理 ,在HF/4 31G 水平上用梯度解析技术全参数优化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 (过渡态 )和产物构型 ,并计算了相应构型的能量 .通过对酚氧自由基的振动频率分析 ,验证了它为平衡构型 .计算结果表明 :ClO2 在水处理条件下与苯酚的反应是按单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放出的能量约为 2 0 0kJ·mo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苯酚 单电子转移 从头算方法 量子化学 梯度解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破解污泥效能评价指标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玉鑫 尹军 王剑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3,共5页
为解决污泥臭氧化过程中评价指标不统一问题,考察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颗粒性化学需氧量(PCOD)、总有机碳(TOC)和挥发性悬浮固体物质(VSS)在污泥臭氧化过程中的表现及相关性,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过氧化氢和pH对... 为解决污泥臭氧化过程中评价指标不统一问题,考察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颗粒性化学需氧量(PCOD)、总有机碳(TOC)和挥发性悬浮固体物质(VSS)在污泥臭氧化过程中的表现及相关性,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过氧化氢和pH对污泥臭氧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消耗量<207.6±7.2mg/gSS时,可将TOC作为首选指标,如超过此范围,可选用SCOD和PCOD作为评价指标.过氧化氢与臭氧最佳摩尔比为1.2,最佳pH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破解 臭氧化 评价指标 过氧化氢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膏热解法制备钛基Sn、Sb氧化物电极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乃东 李宁 彭永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54-1158,共5页
研究了涂膏热解法制备Ti/Sn、Sb氧化物电极的新工艺,考察了SnCl4、SbCl3加入量和烧结温度对电极寿命和析氧电位的影响,并对电极进行了SEM、EDS、XRD测试.结果表明,在涂层厚度相近时,涂膏法制备的电极与热解法相比,具有表面氧化物分布均... 研究了涂膏热解法制备Ti/Sn、Sb氧化物电极的新工艺,考察了SnCl4、SbCl3加入量和烧结温度对电极寿命和析氧电位的影响,并对电极进行了SEM、EDS、XRD测试.结果表明,在涂层厚度相近时,涂膏法制备的电极与热解法相比,具有表面氧化物分布均匀和TiO2不易裸露的优点,从而提高了析氧电位,延长了电极寿命,使电极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膏法 热解法 制备 钛基锡氧化物电极 钛基铅氧化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氢反应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冰 任南琪 周雪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58-1562,共5页
将 CFD 技术应用于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和流场分析,基于标准紊动能一紊动能耗散率方程求解,得到详细的流场信息;比较不同桨槽径比和不同搅拌转速下的流场,分析流场变化对生物制氢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桨槽径比为0.6的 PRT 桨能够... 将 CFD 技术应用于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和流场分析,基于标准紊动能一紊动能耗散率方程求解,得到详细的流场信息;比较不同桨槽径比和不同搅拌转速下的流场,分析流场变化对生物制氢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桨槽径比为0.6的 PRT 桨能够产生合理的径向速度分布使微生物与底物充分接触,输入的能量大多耗散在搅拌桨附近,适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艺需要。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转速下的反应区人口流量和扭矩,对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业化应用和运行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CFD) 数值模拟 K-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BR中不同膜组件形式的膜通量变化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南琪 张颖 陈兆波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9期100-103,共4页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SMBR)处理污水 ,对自行研制的两种膜组件形式的膜通量变化进行考察 ,运行结果表明 :A和B两种组件均好于对照组件 ,且B种能有效防止端头污染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膜通量的衰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提出求解的数值计...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SMBR)处理污水 ,对自行研制的两种膜组件形式的膜通量变化进行考察 ,运行结果表明 :A和B两种组件均好于对照组件 ,且B种能有效防止端头污染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膜通量的衰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提出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 ,并编程进行上机计算 ,从理论上说明B种优于A种及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R 膜组件形式 膜通量 数学模型 曲线拟合 污水处理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