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在轨操控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设计优化
1
作者
岳程斐
马经翰
+2 位作者
曾令斌
王天舒
曹喜滨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2-1765,共14页
针对在轨操控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构型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兼顾刚度、灵巧性、工作空间指标及能耗指标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评价体系,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的优化。首先,介绍了可操作度、速度全域性能、灵...
针对在轨操控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构型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兼顾刚度、灵巧性、工作空间指标及能耗指标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评价体系,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的优化。首先,介绍了可操作度、速度全域性能、灵巧工作空间等传统单臂构型优化指标,并提出由多分支系统刚度、多分支运动学灵巧性、多分支动力学灵巧性等性能指标构建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评价体系。其次,考虑通用操控场景,以单臂优化指标为目标函数,并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完成了单臂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面向双臂支撑、双臂操控的场景,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优化这类超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操控
多分支航天器
性能量化
构型设计与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航区低层大气风场特征
2
作者
陈乐
禹智斌
+3 位作者
李孟霈
张杰
王硕仁
桑婧隺
《极地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66,共14页
北极因其放大作用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其低空风场特征对研究北极乃至北半球大气演变过程和全球天气气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精细探测北极地区低空大气风场的结构与变化特征,本研究依托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在中...
北极因其放大作用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其低空风场特征对研究北极乃至北半球大气演变过程和全球天气气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精细探测北极地区低空大气风场的结构与变化特征,本研究依托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在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部署了一套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利用所获取的低空风场数据,探索了航区平均风场特征与典型天气事件的风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雪龙2”号航区的平均风场与季风有关,夏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13 m·s^(–1),秋季风向多变;(2)航区在9月中旬时最大风速的风向以偏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超过25 m·s^(–1),其余时间北寒带的风速为8 m·s^(–1)左右;(3)通过风羽图与垂直气流信息,本次考察还观测到航区一些典型风场特征,包括稳定小风和稳定大风风场、风向风速转换的风场、强对流风场,可由典型风场推测出大气的环流变化,为今后航线上的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低空风场
遥感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
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在轨操控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设计优化
1
作者
岳程斐
马经翰
曾令斌
王天舒
曹喜滨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小型航
天
器快速设计与智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
空
天
科技
学院
中国航
天
科技
创新研究院
清华
大学
航
天
航
空
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卫星技术研究所
出处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2-176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72045)。
文摘
针对在轨操控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构型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兼顾刚度、灵巧性、工作空间指标及能耗指标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评价体系,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的优化。首先,介绍了可操作度、速度全域性能、灵巧工作空间等传统单臂构型优化指标,并提出由多分支系统刚度、多分支运动学灵巧性、多分支动力学灵巧性等性能指标构建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评价体系。其次,考虑通用操控场景,以单臂优化指标为目标函数,并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完成了单臂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面向双臂支撑、双臂操控的场景,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优化这类超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在轨操控
多分支航天器
性能量化
构型设计与优化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On-orbit manipulation
Multi-branch spacecraft
Performance quantification
Configuratio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ulti-object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423.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航区低层大气风场特征
2
作者
陈乐
禹智斌
李孟霈
张杰
王硕仁
桑婧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
空
天
科技
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
大学
大气
科技
学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青岛华航环境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极地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66,共14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B0303020001)资助。
文摘
北极因其放大作用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其低空风场特征对研究北极乃至北半球大气演变过程和全球天气气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精细探测北极地区低空大气风场的结构与变化特征,本研究依托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在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部署了一套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利用所获取的低空风场数据,探索了航区平均风场特征与典型天气事件的风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雪龙2”号航区的平均风场与季风有关,夏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13 m·s^(–1),秋季风向多变;(2)航区在9月中旬时最大风速的风向以偏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超过25 m·s^(–1),其余时间北寒带的风速为8 m·s^(–1)左右;(3)通过风羽图与垂直气流信息,本次考察还观测到航区一些典型风场特征,包括稳定小风和稳定大风风场、风向风速转换的风场、强对流风场,可由典型风场推测出大气的环流变化,为今后航线上的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激光雷达
低空风场
遥感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
北极
Keywords
lidar
low atmospheric wind
remote sensing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Arctic
分类号
P42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941.6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N8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在轨操控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设计优化
岳程斐
马经翰
曾令斌
王天舒
曹喜滨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航区低层大气风场特征
陈乐
禹智斌
李孟霈
张杰
王硕仁
桑婧隺
《极地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