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提升A^(2)/O工艺TN去除效果
被引量:
2
1
作者
车林
金文标
+2 位作者
陈洪一
迟惠中
梁云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7-474,共8页
反硝化是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投加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是提升总氮去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从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厌氧池和缺氧池获取活性污泥并筛选出Pseudomonas aeruginosa F5(以下简称F5)。构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培养基...
反硝化是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投加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是提升总氮去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从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厌氧池和缺氧池获取活性污泥并筛选出Pseudomonas aeruginosa F5(以下简称F5)。构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培养基培养F5,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确定关键营养物质的最适投加量。研究发现,牛肉膏、K_(2)SO_(4)和MgSO_(4)·7H2O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5.0 g/L、6.7 mg/L和5.0 mg/L。为验证F5作为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可行性,在50 m^(3)A^(2)/O中试反应器中以1∶10000(V菌剂/V日处理污水)比例连续投加F5,总氮去除率提升了19.6%~24.0%。为进一步提高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效能,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育种法诱变F5后获得两株诱变菌株A75和A82。结果表明,A75和A82的总氮去除率较F5分别提高了14.5%~16.2%和16.8%~18.0%。该研究为污水处理厂提升氮排放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总氮
A^(2)/O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育种法
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死端式膜截留藻菌共生系统中微藻的研究
2
作者
张剑桥
金文标
+1 位作者
迟惠中
齐增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122,共5页
采用死端式膜法对藻菌共生系统中的微藻进行截留,通过调节反应器内藻类的停留时间和繁殖时间的关系,从4种膜组件中优选出膜组件及其工况,并考察了利用死端式膜法对藻菌共生系统中微藻的截留效果,并进行了浓差极化及反冲洗实验。结果表...
采用死端式膜法对藻菌共生系统中的微藻进行截留,通过调节反应器内藻类的停留时间和繁殖时间的关系,从4种膜组件中优选出膜组件及其工况,并考察了利用死端式膜法对藻菌共生系统中微藻的截留效果,并进行了浓差极化及反冲洗实验。结果表明,4种膜组件对微藻的截留率均可达到100%,且截留后藻类的生长活性保持率在85.7%以上。0.4μm聚乙烯中空纤维膜以膜通量大、能耗低和膜污染速率慢等性能被确定为死端式膜法微藻截留的最优膜组件,其优化工况点:曝气量30 m^3/(m^3·h),蠕动泵的输出功率8 W/m^3。死端过滤时,膜通量下降主要是膜表面滤饼层作用的结果,而影响出水流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曝气量的大小,通过反冲洗和40 k Hz超声波震动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其中超声开停时间分别为5、10 min、功率为7.5 W/L时膜污染的控制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
微藻
死端过滤
藻菌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提升A^(2)/O工艺TN去除效果
被引量:
2
1
作者
车林
金文标
陈洪一
迟惠中
梁云跃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
深圳
微藻
生物
能源
工程
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7-474,共8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治水提质科技专项(KJYY20171011144235970)。
文摘
反硝化是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投加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是提升总氮去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本实验从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厌氧池和缺氧池获取活性污泥并筛选出Pseudomonas aeruginosa F5(以下简称F5)。构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培养基培养F5,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确定关键营养物质的最适投加量。研究发现,牛肉膏、K_(2)SO_(4)和MgSO_(4)·7H2O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5.0 g/L、6.7 mg/L和5.0 mg/L。为验证F5作为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可行性,在50 m^(3)A^(2)/O中试反应器中以1∶10000(V菌剂/V日处理污水)比例连续投加F5,总氮去除率提升了19.6%~24.0%。为进一步提高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的效能,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育种法诱变F5后获得两株诱变菌株A75和A82。结果表明,A75和A82的总氮去除率较F5分别提高了14.5%~16.2%和16.8%~18.0%。该研究为污水处理厂提升氮排放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总氮
A^(2)/O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育种法
微生物菌剂
Keywords
denitrifying bacteria
total nitrogen
A2/O
ARTP
microbial agent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死端式膜截留藻菌共生系统中微藻的研究
2
作者
张剑桥
金文标
迟惠中
齐增禄
机构
深圳
市罗湖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
深圳
微藻
生物
能源
工程
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122,共5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KJYY20171011144235970)
文摘
采用死端式膜法对藻菌共生系统中的微藻进行截留,通过调节反应器内藻类的停留时间和繁殖时间的关系,从4种膜组件中优选出膜组件及其工况,并考察了利用死端式膜法对藻菌共生系统中微藻的截留效果,并进行了浓差极化及反冲洗实验。结果表明,4种膜组件对微藻的截留率均可达到100%,且截留后藻类的生长活性保持率在85.7%以上。0.4μm聚乙烯中空纤维膜以膜通量大、能耗低和膜污染速率慢等性能被确定为死端式膜法微藻截留的最优膜组件,其优化工况点:曝气量30 m^3/(m^3·h),蠕动泵的输出功率8 W/m^3。死端过滤时,膜通量下降主要是膜表面滤饼层作用的结果,而影响出水流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曝气量的大小,通过反冲洗和40 k Hz超声波震动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其中超声开停时间分别为5、10 min、功率为7.5 W/L时膜污染的控制效果为佳。
关键词
膜
微藻
死端过滤
藻菌共生系统
Keywords
membrane
microalgae
dead-end filtration
algal-bacterial symbiotic system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硝化微生物菌剂提升A^(2)/O工艺TN去除效果
车林
金文标
陈洪一
迟惠中
梁云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死端式膜截留藻菌共生系统中微藻的研究
张剑桥
金文标
迟惠中
齐增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