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数据分析看我国城市设计走向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耀武 孙宇 +1 位作者 王丹 戴冬晖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5期29-32,共4页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步入重要的转型时期,传统经验主义的判断方法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更难以应对每天发生的海量城市信息,而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分析以其新颖独到的研究视角、全面动态的研究维度、精细深刻的研究深度,为城市设计转...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步入重要的转型时期,传统经验主义的判断方法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更难以应对每天发生的海量城市信息,而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分析以其新颖独到的研究视角、全面动态的研究维度、精细深刻的研究深度,为城市设计转型发展带来契机。同时,我们应客观、理性地认知大数据分析目前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并认识到城市设计专业知识仍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应树立城市问题导向下的数据分析思维,将数据分析新优势与传统理论方法结合,在多元协同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下一代的城市设计,将会是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诊断,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从静态控制走向动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转型 城市设计 大数据分析 下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学者费舍·吉沃斯曼视觉量化分析技术
2
作者 金广君 陈陆洋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5期10-14,共5页
城市视觉空间的分析技术一直是城市设计中评价城市空间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结果是控制与调整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技术依据。然而传统的视觉分析大多基于一种经验的判断,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工具。近年来,以色列学者费舍·吉沃斯曼... 城市视觉空间的分析技术一直是城市设计中评价城市空间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结果是控制与调整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技术依据。然而传统的视觉分析大多基于一种经验的判断,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工具。近年来,以色列学者费舍·吉沃斯曼致力于对视觉量化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空间开敞度指标、视觉开敞度分析模型和视觉曝光度分析模型等视觉分析的概念、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对这项分析技术的介绍,期望能引起同行对空间视觉分析技术的关注和探索,为塑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量化技术 视觉分析 空间开敞度指数 视觉开敞度 视觉曝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城市设计教育解读及其启示 被引量:15
3
作者 戴冬晖 柳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149,共6页
当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处于调速换挡、升级转型的特定时期,而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由"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城市设计人才培养具有迫切的需求,也对城市设计教育的学位、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 当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处于调速换挡、升级转型的特定时期,而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由"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城市设计人才培养具有迫切的需求,也对城市设计教育的学位、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设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背景、现状及主要特征,结合国情提出我国的城市设计教育应在拓展学科外延的同时,更加关注内涵塑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教育 学位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益求精:新常态下城市设计管理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霖峰 戴冬晖 王耀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共5页
面对新常态下城市发展高质量、可持续和综合多元的新要求,城市设计管理面临着管理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挑战。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精益思想不仅在价值取向上与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还能在过程上与城市设计... 面对新常态下城市发展高质量、可持续和综合多元的新要求,城市设计管理面临着管理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挑战。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精益思想不仅在价值取向上与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还能在过程上与城市设计管理进行对接,作为全新的观念指引城市设计管理在新时期的发展。文章在阐述新常态下城市设计管理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管理中的"人、事、物、律",从组织结构扁平精干、管理过程连续并行、内容简明方法集成和机制创新持续改善4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设计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精益思想 城市设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所依赖理论的街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丹 张佳臻 肖新强 《山西建筑》 2018年第4期18-19,共2页
通过评析深圳市一条典型步行街的功能、空间、设施和景观四方面的规划设计,深入探讨场所依赖理论在街道设计中的运用,并从人的需求角度提出设计优化策略,以期提升街道品质,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
关键词 街道 功能业态 空间界面 设施场所 景观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