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南方某市水库水质评价 被引量:31
1
作者 蔡广强 张金松 +2 位作者 刘彤宙 黄河洵 周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88-94,共7页
以中国南方某市3个主要水源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指标,并对水库水质的时空变化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水库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水质变化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3水库水质均可用3个主成分代替10个水质... 以中国南方某市3个主要水源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指标,并对水库水质的时空变化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水库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水质变化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3水库水质均可用3个主成分代替10个水质指标进行解释,解释率均在80%以上,影响3水库水质的综合控制指标为总磷、氨氮、溶解氧和有机污染物指标;此外,夏季(5-10月)3水库均具有较高的污染水平,并在8月达到最高污染水平;3水库最高污染水平基本相当,但就综合污染水平而言,C水库最高,A水库次之,B水库最小;在一个水文年监测周期内,C水库水质波动性最大,B水库次之,A水库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质 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中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6
2
作者 蔡广强 张金松 +2 位作者 刘彤宙 尤作亮 周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02-4410,共9页
为弄清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以我国南方某市一常规处理工艺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和冬季原水、沉后水、滤后水、出厂水和滤砂生物膜等细菌群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 为弄清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以我国南方某市一常规处理工艺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和冬季原水、沉后水、滤后水、出厂水和滤砂生物膜等细菌群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出厂水pH值、浊度、CODMn、菌落总数等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夏季细菌多样性明显高于冬季,混凝沉淀和消毒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主要工艺单元.细菌群落组成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变化,水样中优势菌门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在滤砂生物膜样品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亦占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上,检测到的条件致病菌属包括弧形菌属(Vibrio)、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水温和溶解氧是影响细菌群落的主要水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常规处理工艺 细菌群落 时空分布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冲击负荷对三级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潇 谢诗源 +3 位作者 董文艺 王宏杰 戴仲怡 马路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7,共5页
抗进水流量冲击是衡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挖掘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抗进水流量波动潜力,构建三级AO工艺小试装置,考察了不同进水冲击负荷(提高进水流量以缩短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并解析工艺不同... 抗进水流量冲击是衡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挖掘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抗进水流量波动潜力,构建三级AO工艺小试装置,考察了不同进水冲击负荷(提高进水流量以缩短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并解析工艺不同功能单元污染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级AO工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虽然流量增加导致出水污染物浓度升高,但HRT为12 h时,系统处理效果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流量导致的HRT变化对不同功能单元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较小,而对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冲击较大;通过物料平衡分析,延长HRT促进了好氧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过程。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评估受纳污水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冲击 城市污水 三级AO工艺 HRT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配比对三级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潇 陈昕龙 +3 位作者 董文艺 王宏杰 戴仲怡 马路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113,118,共6页
可调节分段进水是分段进水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优势之一。为探寻较优的进水配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能,本研究构建三级AO小试实验装置,研究不同进水配比下污染物去除效果变化,采用物料衡算模型评估不同功能单元污染物降解量。结果表明,... 可调节分段进水是分段进水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优势之一。为探寻较优的进水配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能,本研究构建三级AO小试实验装置,研究不同进水配比下污染物去除效果变化,采用物料衡算模型评估不同功能单元污染物降解量。结果表明,分段进水三级AO工艺最佳进水配比为5∶3∶2,在该条件下,COD和NH_(4)^(+)-N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5.2和0.48 mg/L,TN和TP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4.7、0.48 mg/L,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各污染物去除率较为稳定。经物料衡算,分段进水有助于分担污染物处理负荷,使缺氧区进行异养硝化和反硝化除磷,以增强脱氮除磷效果。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选择进水配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配比 三级AO 市政污水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除磷优化及对多级缺氧-好氧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潇 董文艺 +3 位作者 王宏杰 庄韫澔 魏文 赵宪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为强化厌氧-多级缺氧-好氧(A-MAO)工艺,满足GB 3838-2002的地表IV水体要求,本研究对FeCl3、Fe2(SO4)3和聚合硫酸铁(PFS)3种铁盐前置化学除磷对TP、COD的去除效果和产泥量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前置化学除磷与A-MAO工艺耦合投加量。结果表明,... 为强化厌氧-多级缺氧-好氧(A-MAO)工艺,满足GB 3838-2002的地表IV水体要求,本研究对FeCl3、Fe2(SO4)3和聚合硫酸铁(PFS)3种铁盐前置化学除磷对TP、COD的去除效果和产泥量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前置化学除磷与A-MAO工艺耦合投加量。结果表明,FeCl3和Fe2(SO4)3对TP和SS去除可达到地表IV水体要求,并明显好于PFS;FeCl3对COD的去除和产泥量最多;与FeCl3相比,Fe2(SO4)3具有较好的COD保存能力,且产泥量少。AMAO工艺使用Fe2(SO4)3前置化学除磷,导致TN含量不达GB 18918-2002要求,优化的化学生物除磷耦合投加量为1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 厌氧-多级缺氧-好氧工艺 前置化学除磷 深度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