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项目和习惯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肖韬 姚洁 任占兵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3,共9页
探索不同运动项目大学公共体育课对不同运动习惯特征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及其核心子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运动动机调查问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大学公共体育排球课和乒乓球课2个班的大二学生进行4项运动动... 探索不同运动项目大学公共体育课对不同运动习惯特征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及其核心子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运动动机调查问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大学公共体育排球课和乒乓球课2个班的大二学生进行4项运动动机指标(自主动机、能力需求、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3项运动习惯特征信息(先前运动习惯、先前运动水平、学期中是否有固定球伴)的调查,并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学期初的运动动机与先前运动习惯并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学期末的运动动机与先前运动习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运动习惯差的大学生运动动机在难度高的排球课中相对于运动习惯好的大学生平均有显著下降,运动习惯差的大学生运动动机在难度低的乒乓球课中相对于运动习惯好的大学生平均有显著上升。研究认为:大学公共体育课在提升大学生运动动机上的效果会在运动项目和运动习惯上产生交互效应,即不同运动项目公共体育课对运动习惯相同的大学生运动动机的提升效果是不同的,且这种提升效果的差异化水平会受到大学生运动习惯水平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期初通常不能立即恢复先前的运动动机和运动习惯,而是随着学期的进行才能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 运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 运动项目 运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表达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2
作者 董思聪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人们所处的气象环境会影响语言中的天气表达,据此可以分析解释语言的类型分布。既往研究建立了一套范式,包含两个核心步骤:按照参数刻画类型模式,继而对类型分布进行跨学科解释。这一研究范式可以深入分析天气表达呈现多种表现的原因:首... 人们所处的气象环境会影响语言中的天气表达,据此可以分析解释语言的类型分布。既往研究建立了一套范式,包含两个核心步骤:按照参数刻画类型模式,继而对类型分布进行跨学科解释。这一研究范式可以深入分析天气表达呈现多种表现的原因:首先,将获取的天气表达语料按照编码方式、及物性、方向性和名词语素使用等4项参数进行标记整理,梳理出其类型系统;随后,借助语言学、气象学、文化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诸多分布模式进行跨学科解释,找出影响天气表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针对汉藏语的数项研究个案展现了这一范式的具体运用。这一范式拓展了天气表达类型学的研究视野,为探究语言认知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并有助于挖掘书面文献中的气象信息。在该框架下,如果能进一步丰富分类参数和解释学科,并拓展研究对象和材料,未来的相关研究能够取得更具价值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表达 气象环境 跨学科 语言类型学 汉藏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汇规范的标准问题与方言词汇进入共同语的条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思聪 徐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7,共10页
民族共同语的词汇规范工作难度高,问题多,争议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明确、合理、可操作的词汇规范标准。在汉语快速国际化,宽松包容的语言观逐渐成为学界共识的背景下,这一理论缺陷所造成的混乱与弊端愈加严重。基于民族共同语标... 民族共同语的词汇规范工作难度高,问题多,争议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明确、合理、可操作的词汇规范标准。在汉语快速国际化,宽松包容的语言观逐渐成为学界共识的背景下,这一理论缺陷所造成的混乱与弊端愈加严重。基于民族共同语标准适度多元的理念,本文建议放弃“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这一不切实际的表述,将现行普通话定义中的词汇标准微调为“以北京话词汇为基础词汇”。北京话词汇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共同语区域变体的词汇与北京话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互理解度。方言词汇如要进入民族共同语,它首先要进入共同语的区域变体。而方言词汇能否进入共同语的区域变体取决于相关方言词汇是否跟区域变体中的既有词汇系统契合(体系性),在共同语区域变体中是否稳定(稳定性),是否在词汇方面可以跟北京话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可理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共同语 词汇规范 体系性 稳定性 可理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叙事形态下的“灰姑娘”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关贝贝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灰姑娘”故事是一个世界型的经典民间故事,不仅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就有记载,且生命力极其旺盛,其流传区域遍布全世界,故事的叙事形态与西方经典《灰姑娘》故事相比,母题有所增减变化,故事类型与结构保持了“灰... “灰姑娘”故事是一个世界型的经典民间故事,不仅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就有记载,且生命力极其旺盛,其流传区域遍布全世界,故事的叙事形态与西方经典《灰姑娘》故事相比,母题有所增减变化,故事类型与结构保持了“灰姑娘”故事的基本形态,造成中西“灰姑娘”故事间叙事形态差异的原因有传播过程中的外部原因以及人类共同心理、文化内涵、审美等内部原因。“灰姑娘”故事能够传唱至今,风靡世界,其中蕴含了更为深层的含义,现阶段对“灰姑娘”故事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联系社会现实进一步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姑娘” 叙事形态 母题 类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期“北堂”天主教仪式音乐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龙 关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59-66,6,共9页
“北堂”是清中期北京地区天主教仪式活动较为活跃的场域。文章在对清中期北堂仪式用乐的历史考察中,发现其仪式用乐中已有诸如使用民族乐器、本土风格的仪式音乐作品等本土化现象。然而,从礼仪维度看,北堂仪式音乐本土化实践依旧处在... “北堂”是清中期北京地区天主教仪式活动较为活跃的场域。文章在对清中期北堂仪式用乐的历史考察中,发现其仪式用乐中已有诸如使用民族乐器、本土风格的仪式音乐作品等本土化现象。然而,从礼仪维度看,北堂仪式音乐本土化实践依旧处在核心礼仪音乐的外围。文章认为这种本土化现象的生成与传教士的处境和教廷法规相关,即本土文化与王权的在场,加之天主教自身倡导唱经的传统,促成了此时仪式音乐的本土化;而教廷规定的诸如“拉丁文”为唯一合法礼仪用语及礼仪音乐“去俗化”的法令,直接导致此时本土化处在一般性圣歌和礼仪音乐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期 北堂 仪式音乐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