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及其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温东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经出场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十多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显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方式、基本性质、政治面向、方案可行性、实践主体、历史定... 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经出场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十多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显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方式、基本性质、政治面向、方案可行性、实践主体、历史定位问题上,学者之间存有较大争议,甚至有的观点截然对立。从进一步研究的角度看,归纳、总结和思考这些争议性问题,澄清其中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化研究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社会状态 实践性 过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a生成视频的著作权规制困境及化解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文康 费艳颖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兼备博弈智能和类脑智能的Sora一经发布便被誉为“视频生成的GPT-3时刻”,其跨越式实现了视频内容及形式的无缝过渡和稳定叙事。但与此同时,Sora的应用也必将对现行著作权制度及秩序带来不同面向的颠覆性冲击,具体表征为Sora生成视频的... 兼备博弈智能和类脑智能的Sora一经发布便被誉为“视频生成的GPT-3时刻”,其跨越式实现了视频内容及形式的无缝过渡和稳定叙事。但与此同时,Sora的应用也必将对现行著作权制度及秩序带来不同面向的颠覆性冲击,具体表征为Sora生成视频的作品及作者认定争议、过程结果视角下的著作权侵权疑虑以及作为抗辩理由的合理使用适用等难题。对此,应原则上承认Sora生成视频的可版性并于个案认定中进行作品识别,同时阶段性遵循“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归属于使用者”的基本原则;对复制权与改编权侵权争议应进行充分的定性分析、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同时厘清“接触+实质性相似”标准的具体设定;在秉持合理使用有限性的基础上适度增强合理使用的包容性,并考量开放授权机制的补充使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生视频 通用人工智能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6
3
作者 荆蕙兰 苗庆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鲜明指出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以全新的视角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全方位的要求,进...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鲜明指出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以全新的视角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全方位的要求,进一步释放了重农抓粮的鲜明信号。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党的二十大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理据、优势与进路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文康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5,共11页
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既是实现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所需,也是应对百年变局下中美科技博弈之所需,更是把握科技与生产力自身演进规律所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有着双轮驱动的内在逻辑,即新... 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既是实现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所需,也是应对百年变局下中美科技博弈之所需,更是把握科技与生产力自身演进规律所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有着双轮驱动的内在逻辑,即新质生产力在引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性变革的同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在此基础上,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具备“双新”优势、人民性优势、体制性优势以及基础性优势等四大优势。新发展阶段,我国应在充分利用这四大优势的基础上,以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内聚力优势为导向厘清大战略观思路,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以“出新”和“焕新”为重点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以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为主线塑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最终促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落位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贯通协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质量发展 新型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为、应为、难为与何为 被引量:24
5
作者 姜长宝 任俊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红色资源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党史国史文化,承载着内涵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深入研究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 红色资源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党史国史文化,承载着内涵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深入研究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面临困境、破解路径等进行研究,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切实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赋能 思政课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金专”能力图谱:逻辑理路、构建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亚盛 时誉玮 +2 位作者 于春晓 王磊 高洪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5-41,56,共8页
在职业教育“金专”建设中,构建系统、完整和高质量的能力图谱是数智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对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素养三要素整体性、协调性地发挥作用而构成,在精准设置专... 在职业教育“金专”建设中,构建系统、完整和高质量的能力图谱是数智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对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素养三要素整体性、协调性地发挥作用而构成,在精准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应“专业、课程群、课程、课程单元、任务”,按照“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宏观能力、中观能力、微观能力”五层级,通过“精准设置与设计专业—精准设置与设计课程—确定各层级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能力图谱—开发新形态教材—加载图谱资源”的路径构建专业能力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能力图谱 能力三要素 学习成果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晶 王建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是信息时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有效路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其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主体性以及个性化的内在属性,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 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是信息时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有效路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其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主体性以及个性化的内在属性,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定性、人的思想成长的实践性规律以及智慧校园的创建,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条件。确立和培育大数据思维是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观念准备;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协同的运行机制,是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个性化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俊生 王彦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0,共2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理论,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务本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谋划,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和...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理论,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务本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谋划,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其中蕴含着传承创新的理论逻辑、遵循规律的科学逻辑、坚持方向的价值逻辑、扎根中国的实践逻辑、与时俱进的时代逻辑。这五重逻辑从不同向度揭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潘文华 谢一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9,共8页
文化是凝魂聚力、启明睿智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文化救国、文化立国、文化富国、文化强国的阶段,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逐渐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立足百年... 文化是凝魂聚力、启明睿智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文化救国、文化立国、文化富国、文化强国的阶段,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逐渐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需因时而变、因势而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活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 核心要义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榜样学习论述的鲜明特色及价值旨归
10
作者 李成超 郭小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榜样精神,将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对此有着丰富而系统的论述。习近平榜样学习论述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多元与主流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相统一、世界视野与中国立... 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榜样精神,将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对此有着丰富而系统的论述。习近平榜样学习论述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多元与主流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相统一、世界视野与中国立场相统一等鲜明特色:将人民立场和党的建设统一于榜样而践行初心使命;将传承优秀文化、涵养信念信仰和传播中华文化统一于彰显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续写中国故事统一于汇聚磅礴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榜样学习 鲜明特色 价值旨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