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不确定参数的含间隙柔性机械臂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1
作者 白争锋 牛余新 +1 位作者 崔乐文 赵继俊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6,共13页
由于加工制造精度以及空间环境等的影响,空间机械臂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等特征参数的不确定性会降低机械臂系统的运动精度及可靠性.为了研究不确定参数和关节间隙对机械臂动态响应的影响,解决由于空间机械臂实验样本数据不足难以获得... 由于加工制造精度以及空间环境等的影响,空间机械臂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等特征参数的不确定性会降低机械臂系统的运动精度及可靠性.为了研究不确定参数和关节间隙对机械臂动态响应的影响,解决由于空间机械臂实验样本数据不足难以获得精准的概率可靠性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含关节间隙和不确定参数的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和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碰撞力模型和状态函数建立关节间隙数学模型,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柔性机械臂的变形,并利用Lagrange法建立含关节间隙柔性机械臂确定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将系统的不确定参数描述为区间变量,建立机械臂的不确定性动力学方程,并利用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区间算法求解含区间变量的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针对空间机械臂的运动可靠性问题,构建了极限状态函数,并分别建立了4种非概率可靠性指标.最后,基于提出的不确定性动力学模型和4种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和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且可能性法相比Monte Carlo方法的计算效率更高,实现了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响应预示与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关节间隙 不确定性 CHEBYSHEV 多项式 非概率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被引量:54
2
作者 刘会英 盖玉先 徐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以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在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和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方式、教学安排... 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以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在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和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方式、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做了相应改革,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CDIO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 工程实践 机械基础实践 通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体连续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3
作者 白争锋 孔清峰 赵起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由于软体机械臂的质量是沿臂的长度连续分布,因此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软体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时,涉及计算复杂的积分运算,采用离散化的集中质量模型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但准确性不足.为了提高软体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准确度和计... 由于软体机械臂的质量是沿臂的长度连续分布,因此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软体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时,涉及计算复杂的积分运算,采用离散化的集中质量模型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但准确性不足.为了提高软体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准确度和计算效率,本文采用模态方法对软体机械臂进行运动学描述,并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软体机械臂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角速度产生的转动动能计算复杂,影响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效率.在给定条件下,占总动能的百分比不超过3%,对动力学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质心集中质量描述的软体机械臂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将软体机械臂的连续分布质量模型等效为位于质心的集中质量模型,利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动能等效系数,通过动能等效系数实现两种模型的动能匹配.仿真结果表明,与通常将集中质量放置在任意位置(例如,软体机械臂的中点或末端)的集中质量模型相比,该模型兼顾了连续分布质量模型的准确性,以及集中质量模型的计算高效性,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得软体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并且数值计算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械臂 模态方法 能量 集中质量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分解和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多体系统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蒋鑫 白争锋 +1 位作者 宁志远 王思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4-1705,I0004,共13页
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对多体系统动力学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区间分析方法只需根据不确定性参数的边界信息,便可实现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考虑区间参数不确定性,采用切比雪夫区间方法(Chebyshev interval method,CIM)在... 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对多体系统动力学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区间分析方法只需根据不确定性参数的边界信息,便可实现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考虑区间参数不确定性,采用切比雪夫区间方法(Chebyshev interval method,CIM)在分析多体系统动力学响应时,随着时间的增大,响应边界精度会越来越低.为解决CIM的这一问题,本文将信号分解技术与切比雪夫多项式结合,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分别对HHT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和局域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得到的瞬时幅值和瞬时相位近似,提出CIM-HHT方法和CIM-LMD方法,以获得含区间参数的长周期动力学响应边界.HHT和LMD分解能够将多体系统的多分量响应分解为多个单分量和一个趋势分量(残余分量)之和,CIM-HHT和CIM-LMD对每个分量的瞬时幅值和瞬时相位、和趋势分量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近似,进而建立系统响应的耦合模型,可以得到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边界.最后,考虑单摆和曲柄滑块机构中的参数不确定性,验证了CIMHHT和CIM-LMD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CIM,在长周期区间动力学响应分析中CIM-HHT和CIMLMD能够获得较准确的结果.此外,相比CIM-HHT,CIM-LMD具有更弱的末端效应,计算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不确定 多体系统 动力学 信号分解 切比雪夫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熔点合金相变的变刚度软体机械臂稳态传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封旭 邢志广 +2 位作者 杨朋朋 林俊 赵建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3-798,共6页
建立了基于低熔点合金相变的变刚度软体机械臂稳态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方法计算了机械臂稳态传热过程中各子模块的温度、传热功率和螺旋盘管中水的对流换热情况,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直观表达其稳态传热过程。仿真结果与理... 建立了基于低熔点合金相变的变刚度软体机械臂稳态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方法计算了机械臂稳态传热过程中各子模块的温度、传热功率和螺旋盘管中水的对流换热情况,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直观表达其稳态传热过程。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差异在4.5%以内。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用于指导软体机械臂变刚度模块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械臂 低熔点合金 可变刚度 热学建模 稳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重力平衡机构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会英 李微微 +1 位作者 柴培林 梁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46,50,共4页
传统无重力平衡机械臂因自重影响致使机械臂控制难度增大、动态特性变差,以被动重力平衡原理为基础,综合弹簧平衡机构和凸轮平衡机构进行机械臂重力平衡装置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双关节机械臂的势能方程。建立机械臂三维模型并... 传统无重力平衡机械臂因自重影响致使机械臂控制难度增大、动态特性变差,以被动重力平衡原理为基础,综合弹簧平衡机构和凸轮平衡机构进行机械臂重力平衡装置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双关节机械臂的势能方程。建立机械臂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简化后的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等比例缩小设计和制造双关节机械臂样机,搭建实验平台,对重力平衡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将仿真和实验结果导入MATLAB中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重力平衡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机械臂的重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重力平衡 数学模型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火工包带式星箭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盖玉先 梁潇 +1 位作者 杨帅 王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6-139,共4页
对目前国际上几种较为典型的非火工包带式星箭分离装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按照包带连接位置和解锁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主要针对熔断式、形状记忆合金式、电子触发式、热电螺母触发式和电机驱动式包带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主... 对目前国际上几种较为典型的非火工包带式星箭分离装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按照包带连接位置和解锁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主要针对熔断式、形状记忆合金式、电子触发式、热电螺母触发式和电机驱动式包带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特点和应用背景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其潜在的问题与优势。介绍了国内学者对非火工包带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对未来高性能非火工包带式分离装置应用新材料、新型电子装置及直流电机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与展望,为设计新型装置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火工 包带 星箭分离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条自动上料机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哲 王小强 +2 位作者 李华龙 苏兴旺 孙志超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前对于形状和尺寸均确定的刚体的自动上料已有成熟技术,但对于柔性物体的自动上料尚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针对具有高度柔性的海带条设计了海带条自动上料机.该机采用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包括绕水平轴间歇回转180°的转台和在转... 目前对于形状和尺寸均确定的刚体的自动上料已有成熟技术,但对于柔性物体的自动上料尚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针对具有高度柔性的海带条设计了海带条自动上料机.该机采用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包括绕水平轴间歇回转180°的转台和在转台上对称布置的2对用于夹持海带条的专用夹具.通过对海带条相对尼龙的摩擦系数、海带条在自重作用下弯曲与伸出长度关系的规律、海带条强度等实验得到了海带条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设计并制造出对厚度范围在0.5~1.5mm的海带条有足够夹持力且同时可以顺利被拉出的专用夹具,完成海带条自动上料机的机械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对该机的试运行,证明研制的海带条自动上料机满足了海带打结机自动上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结 上料机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非火工释放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斌久 王振威 盖玉先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7-269,共3页
对国际上流行的非火工释放装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按解锁驱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熔断释放装置、石蜡驱动释放装置、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释放装置、电磁铁驱动释放装置和电机驱动释放装置5大类,分析了各类装置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 对国际上流行的非火工释放装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按解锁驱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熔断释放装置、石蜡驱动释放装置、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释放装置、电磁铁驱动释放装置和电机驱动释放装置5大类,分析了各类装置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背景,指出各类装置的不足及其潜在的问题;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释放装置和直流电机驱动释放装置的显著优势,将会成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对小型航天器上非火工释放装置的研制及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火工 释放装置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马士垚 张进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共2页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轴承滚动体的径向位移、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云图,并将接触应力结果与Hertz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计算两者的接近度,进而说明该法分析的可行性,也为轴承...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轴承滚动体的径向位移、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云图,并将接触应力结果与Hertz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计算两者的接近度,进而说明该法分析的可行性,也为轴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滚动轴承 有限元 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状态的民航发动机送修目标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旭云 陈银 钟诗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2-3007,共6页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民航发动机的维修工作范围,提出一种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基于性能状态的发动机送修目标确定方法。研究了发动机性能衰退模型及性能恢复值与维修成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基于性能状态的送修多目标优化模型...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民航发动机的维修工作范围,提出一种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基于性能状态的发动机送修目标确定方法。研究了发动机性能衰退模型及性能恢复值与维修成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基于性能状态的送修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模型求解方法。采用某航空公司的实际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能够为发动机送修目标的确定提供决策支持,避免了送修目标确定的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 性能 维修工作范围 送修目标 民航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带式星箭分离非火工解锁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斌久 肖龙 盖玉先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78-180,184,共4页
对传统火工包带式星箭分离装置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采取非火工解锁方式来改进传统装置存在的缺点。根据对包带式星箭分离非火工解锁装置的调研,按照不同的驱动方式,分为熔断解锁装置、电子驱动解锁装置、电机驱动解锁装置和记忆合金驱... 对传统火工包带式星箭分离装置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采取非火工解锁方式来改进传统装置存在的缺点。根据对包带式星箭分离非火工解锁装置的调研,按照不同的驱动方式,分为熔断解锁装置、电子驱动解锁装置、电机驱动解锁装置和记忆合金驱动解锁装置4种类型。分别介绍了4种不同驱动方式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和优缺点。根据现状提出4点建议,做出预测和展望。最后得出结论,电机驱动装置和记忆合金驱动装置以可重复性和响应快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火工 解锁装置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与ADAMS管道机器人设计仿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美艳 韩小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24,共3页
针对ADAMS分析能力强大、建模功能弱的特点,运用Pro/E创建机器人虚拟样机,基于Pro/E与ADAMS对机器人进行联合仿真。主要介绍了联合仿真技术,指出样机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利用接口模块Mechanism/Pro对管道机器人进行了联合仿真... 针对ADAMS分析能力强大、建模功能弱的特点,运用Pro/E创建机器人虚拟样机,基于Pro/E与ADAMS对机器人进行联合仿真。主要介绍了联合仿真技术,指出样机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利用接口模块Mechanism/Pro对管道机器人进行了联合仿真,研究分析了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特性,并对弹簧预紧力与样机驱动轮直径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管道机器人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其结论可作为研制管道机器人物理样机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联合仿真 管道机器人 ADAMS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旭云 钟诗胜 张慕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5,共5页
针对传统的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因为假定机队中所有发动机有相同的性能衰退模式,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分析发动机排气温度裕度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性能衰退模式的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对发动机排气温度裕度粗大误差的处理... 针对传统的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因为假定机队中所有发动机有相同的性能衰退模式,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分析发动机排气温度裕度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性能衰退模式的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对发动机排气温度裕度粗大误差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定义了排气温度裕度时序数据的距离,给出了性能衰退模式挖掘步骤,采用CFM56-5B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裕度时序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基于机队EGTM平均衰退率的预测方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减少了2.5%。基于性能衰退模式的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可以为发动机拆发期限预测和维修计划制定提供可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剩余寿命 排气温度裕度 性能衰退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民航发动机维修工作范围决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旭云 崔智全 钟诗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2,共5页
为降低民航发动机维修成本和提高修后性能,提出不确定条件下的发动机维修工作范围决策方法.将发动机各单元体各维修级别能够恢复的整机性能值表示为一个梯形模糊数,建立单元体性能恢复值分配优化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将模型的机会约... 为降低民航发动机维修成本和提高修后性能,提出不确定条件下的发动机维修工作范围决策方法.将发动机各单元体各维修级别能够恢复的整机性能值表示为一个梯形模糊数,建立单元体性能恢复值分配优化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将模型的机会约束转化为清晰等价类,发现该模型和确定条件下的单元体性能恢复值分配优化模型具有相同的结构,能够采用确定条件下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利用应用实例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够解决不确定条件下的发动机维修工作范围决策问题;模型机会约束的置信水平对决策结果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实现送修目标的风险和维修成本,确定合理的置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单元体 维修工作范围 排气温度裕度 性能恢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误差辨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剑锋 林伟青 张延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5-170,共6页
随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先进制造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机床空间定位精度显得尤为重要。旋转轴误差辨识和补偿是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一大重要指标。分析和比较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球杆仪和R-test装置的五轴机床旋转轴误差辨识方法的主要特点... 随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先进制造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机床空间定位精度显得尤为重要。旋转轴误差辨识和补偿是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一大重要指标。分析和比较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球杆仪和R-test装置的五轴机床旋转轴误差辨识方法的主要特点,总结了旋转轴误差在不同定义下的辨识方法,从方法的可靠性、精度指标以及可行性等方面来综述该方法对五轴数控机床的应用价值。根据辨识原理的不足,系统性地指出了目前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误差辨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为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误差辨识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旋转轴 误差辨识 球杆仪 R-test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硅橡胶蠕变行为及变温黏弹性参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会英 李微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不同温度(-20,-5,10,25,40℃)下对硅橡胶进行蠕变试验,采用三参数固体模型和Burgers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黏弹性参数;基于三参数固体模型及无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硅橡胶变温黏弹性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硅橡... 在不同温度(-20,-5,10,25,40℃)下对硅橡胶进行蠕变试验,采用三参数固体模型和Burgers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黏弹性参数;基于三参数固体模型及无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硅橡胶变温黏弹性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硅橡胶的蠕变行为与温度具有明显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蠕变应变和蠕变速率均逐渐增大;与Burgers模型相比,三参数固体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硅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蠕变行为;基于三参数固体模型及无量纲分析方法建立的黏弹性参数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温度 蠕变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转向能力的管内机器人的研究及发展
18
作者 陈军 韩小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0-132,共3页
随着管道结构的复杂化,管内机器人的转向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评价管内机器人运动性能的指标之一。通过阐述管内机器人的转向能力,介绍了在管内中的转向方式—铰链式、差动驱动式和蠕动式,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具有... 随着管道结构的复杂化,管内机器人的转向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评价管内机器人运动性能的指标之一。通过阐述管内机器人的转向能力,介绍了在管内中的转向方式—铰链式、差动驱动式和蠕动式,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具有转向能力的管内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及转向特性,进一步总结出影响转向能力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转向能力 差动驱动 转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薄壁三通管件冷挤压成形工艺
19
作者 周遐余 《电加工与模具》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通过对不锈钢薄壁三通管件冷挤压成形工艺进行的大量试验 ,提出了薄壁不锈钢三通管件冷挤压成形的模具结构形式 ,分析了工艺参数 ,介绍了降低成本。
关键词 不锈钢 薄壁管 三通管件 冷挤压 挤压模具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损与动力学耦合的行星传动齿轮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宁志远 白争锋 +1 位作者 蒋鑫 王思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5-1135,I0006,共12页
行星齿轮磨损会导致齿轮齿侧间隙非线性增大、传动精度下降、齿面冲击力增大,进而会导致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加剧,因此需要对行星齿轮的齿面磨损与动力学耦合特性进行研究.本文构建了齿轮非线性磨损与考虑齿轮齿侧间隙的非线性动力学耦合... 行星齿轮磨损会导致齿轮齿侧间隙非线性增大、传动精度下降、齿面冲击力增大,进而会导致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加剧,因此需要对行星齿轮的齿面磨损与动力学耦合特性进行研究.本文构建了齿轮非线性磨损与考虑齿轮齿侧间隙的非线性动力学耦合计算模型,对行星传动齿轮磨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齿轮啮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获得齿轮运行过程中的非线性啮合力;进一步将非线性啮合力与齿轮齿面磨损模型相结合,研究齿轮齿面磨损分布规律;并根据齿轮磨损后的齿侧间隙对齿面重构,同时对齿轮动力学模型进行更新;进而得到行星齿轮传动中动态啮合力和磨损特性的变化趋势,并获得齿轮传动系统齿轮齿向振动响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行星齿轮磨损导致齿轮在单-双齿交替啮合时产生的冲击增大,同时太阳轮-行星轮啮合齿对对磨损较为敏感,齿面啮合条件剧烈恶化,是造成行星齿轮传动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结果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运行状态评估与可靠性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磨损 磨损预测 齿轮啮合力 振动响应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