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屠振密 朱永明 +2 位作者 李宁 胡会利 曹立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8,86,共4页
目前,钛及钛合金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钛及钛合金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其使用特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介绍了一些对钛及钛合金行之有效的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如化学处理、阳极氧化处理、... 目前,钛及钛合金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钛及钛合金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其使用特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介绍了一些对钛及钛合金行之有效的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如化学处理、阳极氧化处理、化学镀及电镀、微弧氧化、电泳沉积和纳米电沉积等,并对其应用加以讨论和评述。这些表面处理方法大大扩展了钛及钛合金的应用领域,促进了钛及钛合金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元素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鹏 张珊 +5 位作者 贲留斌 赵文武 刘中柱 RIBAS Rogerio 朱永明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443-1453,共11页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电极材料结构劣化导致的电化学性能下降及热稳定性差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因此电极材料改性仍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基于铌具有其自身...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电极材料结构劣化导致的电化学性能下降及热稳定性差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因此电极材料改性仍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基于铌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将铌引入锂离子电池作为正极掺杂材料,可以提高电子导电性、提高稳定性、扩展Li+嵌入/脱出通道及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将铌引入锂离子电池作为负极活性材料,铌氧化物和铌基复合氧化物也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固态电解质中,铌既可以作为Li7La3Zr2O12的主要掺杂元素,也是Li5La3Nb2O12中的主要组成元素。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梳理,对铌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重点阐述了其掺杂作用机理及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介绍了Nb在一元材料、二元材料、三元材料以及聚阴离子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介绍了铌氧化物和铌基复合氧化物作为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在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中,介绍了铌的掺杂和应用情况。最后对Nb修饰电极材料的产业应用前景和可行性做了适当的分析。综合分析表明,铌在锂系列电池中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阔,应用不断深入,相信未来铌会在锂电池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改性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固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乳酸-丙酸体系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迟明磊 李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对低磷化学镀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常用的乳酸/丙酸镀液为低磷化学镀镍的研究体系,通过单因素法进行测试。最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镍磷摩尔浓度比的增大,镀层硬度逐渐上升,而镀速逐渐下降;在其它... 对低磷化学镀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常用的乳酸/丙酸镀液为低磷化学镀镍的研究体系,通过单因素法进行测试。最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镍磷摩尔浓度比的增大,镀层硬度逐渐上升,而镀速逐渐下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丙酸浓度的增加,平均镀速有所上升,而硬度先上升,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可见,乳酸与丙酸的体系中不同的镍磷摩尔浓度比及乳酸与丙酸摩尔浓度比对镀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化学镀 镀镍 乳丙体系 硬度 镀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铬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9
4
作者 屠振密 郑剑 +1 位作者 李宁 李永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63,87,共6页
长期以来,电镀铬通常采用六价铬电镀液。近年来,由于六价铬对环境等方面带来污染影响,于是加紧了对三价铬电镀的研究。实际上提出用三价铬代替六价铬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用三价铬镀装饰铬与六价铬电镀相比,具有很多优异特性,但在实... 长期以来,电镀铬通常采用六价铬电镀液。近年来,由于六价铬对环境等方面带来污染影响,于是加紧了对三价铬电镀的研究。实际上提出用三价铬代替六价铬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用三价铬镀装饰铬与六价铬电镀相比,具有很多优异特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可镀性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用三价铬电镀功能性铬还没有被实际广泛应用。还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机理及展望,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镀铬 装饰铬 功能铬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电镀三价铬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坤 孙化松 +3 位作者 李永彦 屠振密 李宁 李炳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对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性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分析了电镀时间对镀层厚度、表面形貌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体视显微系统对镀层厚度和形貌进行了测试;通过CASS试验、Tafel曲线和EIS曲线测试,对采用不同电镀时间制... 为对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性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分析了电镀时间对镀层厚度、表面形貌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体视显微系统对镀层厚度和形貌进行了测试;通过CASS试验、Tafel曲线和EIS曲线测试,对采用不同电镀时间制备的三价铬镀层及六价铬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三价铬镀层厚度基本随电镀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电镀时间达到10min时,镀层表面形貌由微孔变为微裂纹状,镀层耐蚀性最好;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的耐蚀性与六价铬镀层的耐蚀性相当。可见,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镀层 耐蚀性 硫酸盐 CASS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硫酸盐电镀铬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永彦 李宁 +1 位作者 屠振密 赵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22,共6页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液 硫酸盐体系 镀液稳定性 电镀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极在含三乙胺、二乙胺电解液中的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高鹏 朱永明 +1 位作者 卜海涛 李宁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研究了碱性电解液中添加剂三乙胺[(C2H5)3N]、二乙胺[(C2H5)2NH]及两者混合对锌电极的影响。三乙胺与二乙胺混合,可改善锌电极的腐蚀和钝化性能,腐蚀电位负移了0.01~0.02V,钝化过电位增加了0.05—0.08V,且能提高可逆性,当... 研究了碱性电解液中添加剂三乙胺[(C2H5)3N]、二乙胺[(C2H5)2NH]及两者混合对锌电极的影响。三乙胺与二乙胺混合,可改善锌电极的腐蚀和钝化性能,腐蚀电位负移了0.01~0.02V,钝化过电位增加了0.05—0.08V,且能提高可逆性,当V(KOH):V[(C2H5)3N]:V[(C2H5)2NH]=100:0.5:0.5时,效果最好;二乙胺单独使用会降低锌电极的可逆性,不适于单独作为添加剂;三乙胺在改善锌电极性能上没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极 电解液添加剂 腐蚀 钝化 Tafel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钒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滕祥国 赵永涛 +3 位作者 武增华 席靖宇 邱新平 陈立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7-589,共3页
利用自行组装的实验室用钒氧化还原液流单电池,考察了25~45℃范围内温度对钒电池充放电电压、库仑效率、能量效率和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钒电池的平均库仑效率从25℃时的90... 利用自行组装的实验室用钒氧化还原液流单电池,考察了25~45℃范围内温度对钒电池充放电电压、库仑效率、能量效率和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钒电池的平均库仑效率从25℃时的90.7%降到了45℃的87.4%;而电池的能量效率从25℃的81.6%降到了45℃的78.8%。研究表明:温度对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在25℃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保持在0.8V以上的时间为27h,而在45℃则只能保持1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温度 库仑效率 自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阳极氧化处理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永明 胡会利 +2 位作者 屠振密 张方敏 李宁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8,共4页
在H2SO4体系中对钛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表明:电压、温度及氧化时间等对阳极氧化膜的颜色有影响,其中电压为影响氧化膜颜色和厚度的主要因素。电解液的质量浓度影响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膜层的厚度和氧化时间呈正比关系,但存在时间上... 在H2SO4体系中对钛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表明:电压、温度及氧化时间等对阳极氧化膜的颜色有影响,其中电压为影响氧化膜颜色和厚度的主要因素。电解液的质量浓度影响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膜层的厚度和氧化时间呈正比关系,但存在时间上限,到达这个时间上限后,膜厚不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H2SO4 氧化电压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纳米晶合金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屠振密 胡会利 +2 位作者 李宁 曹立新 安茂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7-70,79,共5页
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合金是近期研究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综述和讨论了过去10年来电沉积纳米合金的制取方法、特性和应用。目前,电沉积纳米合金技术已经从实验室研究发展成为经济实用的纳米材料工艺。由于纳米合金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包... 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合金是近期研究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综述和讨论了过去10年来电沉积纳米合金的制取方法、特性和应用。目前,电沉积纳米合金技术已经从实验室研究发展成为经济实用的纳米材料工艺。由于纳米合金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电磁性、光学性及抗高温氧化性等,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已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合金 纳米晶 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镀铬工艺对铬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炳江 屠振密 +2 位作者 毕四福 孙化松 赵超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图谱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研究了镀液主要组分及工艺条件对三价铬镀液铬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与六价铬镀液镀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主盐含量增加,镀层的耐蚀性有所下降;电镀工艺条件的影响是:pH增大,电...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图谱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研究了镀液主要组分及工艺条件对三价铬镀液铬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与六价铬镀液镀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主盐含量增加,镀层的耐蚀性有所下降;电镀工艺条件的影响是:pH增大,电镀时间过长,镀层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镀液 硫酸盐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对硫酸盐三价铬镀液镀铬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化松 屠振密 +2 位作者 李炳江 李宁 李永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共4页
研究了硫酸盐三价铬镀铬液中Fe2+对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赫尔槽试验发现适量的Fe2+可增加光亮阴极电流密度范围;阴极极化曲线显示Fe2+的加入有去极化作用;镀层在3.5%NaCl溶液中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量以及浸泡试验表明:随着溶液中... 研究了硫酸盐三价铬镀铬液中Fe2+对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赫尔槽试验发现适量的Fe2+可增加光亮阴极电流密度范围;阴极极化曲线显示Fe2+的加入有去极化作用;镀层在3.5%NaCl溶液中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量以及浸泡试验表明:随着溶液中ρ(Fe2+)含量的增加,沉积速率增加镀层的耐蚀性略有降低,镀层逐渐发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硫酸盐 Fe2+ 镀铬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极在含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电解液中的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鹏 董媛媛 +1 位作者 朱永明 李宁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研究了碱性电解液添加剂二乙醇胺[(C2H4OH)2NH]、三乙醇胺[(C2H4OH)3N]及两者混合对锌电极的影响。二乙醇胺单独使用可显著推迟锌电极的钝化,但对腐蚀略有加速,并会使电极的可逆性下降;三乙醇胺单独使用可推迟钝化并提高可逆性,但效果... 研究了碱性电解液添加剂二乙醇胺[(C2H4OH)2NH]、三乙醇胺[(C2H4OH)3N]及两者混合对锌电极的影响。二乙醇胺单独使用可显著推迟锌电极的钝化,但对腐蚀略有加速,并会使电极的可逆性下降;三乙醇胺单独使用可推迟钝化并提高可逆性,但效果不明显,且对腐蚀略有加速。当两者以适当比例混合时,不但提高了电极的可逆性,而且几乎可以完全抑制钝化,虽然对腐蚀略有加速,但影响不大。当在电解液中加入0.3%二乙醇胺+0.1%三乙醇胺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极 电解液添加剂 二乙醇胺 三乙醇胺 腐蚀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纳米SiO_2微粒复合镀层电沉积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德丽 李宁 +1 位作者 程瑾宁 周子恒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7,共5页
在硫酸盐高速镀锌液中直接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电沉积得到了Zn-SiO2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SiO2对镀层外观、厚度、硬度、耐蚀性及镀层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镀液中SiO2质量浓度增大,镀层厚度变化... 在硫酸盐高速镀锌液中直接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电沉积得到了Zn-SiO2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SiO2对镀层外观、厚度、硬度、耐蚀性及镀层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镀液中SiO2质量浓度增大,镀层厚度变化很小,外观逐渐变得粗糙。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硬度和耐蚀性先增大后趋于平缓,镀层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镀锌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镀 耐蚀性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宁宁 王亚伟 胡会利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1,共5页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机械性能。综述了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硬度、摩擦磨损和拉伸性能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电解液成分和工艺参数对陶瓷膜耐蚀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概括了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技术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耐蚀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锂电极表面预处理液的优化选择
16
作者 高鹏 朱永明 +1 位作者 张翠芬 李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为了提高二次金属锂电极的性能,采用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作为预处理液,对锂电极进行浸泡处理,而后与LiCoO2组装成扣式电池,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用1,3-二氧戊环和1,4-二氧六环处理可使锂电极循环性能及放电性能得到... 为了提高二次金属锂电极的性能,采用1,3-二氧戊环、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作为预处理液,对锂电极进行浸泡处理,而后与LiCoO2组装成扣式电池,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用1,3-二氧戊环和1,4-二氧六环处理可使锂电极循环性能及放电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在四氢呋喃中处理却使电极性能下降.相比而言,1,4-二氧六环处理后电池性能更好,但其50次循环后放电特性不佳.通过配方改进研究发现,采用1,4-二氧六环(质量分数70%)、电解液(质量分数30%)、LiPF6饱和溶液作预处理液可使锂电极性能大幅提高,不但循环寿命增加约20%,第80次循环的放电平台也增加了近20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锂电极 表面预处理 1 3-二氧戊环 1 4-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氧戊环对锂的表面改性机理
17
作者 高鹏 朱永明 +1 位作者 张翠芬 李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7-1931,共5页
为研究预处理液对二次金属锂电极的表面改性机理,采用1,3-二氧戊环作为预处理液,对锂电极进行浸泡处理,然后与LiCoO2组装成扣式电池.测试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放电性能,并对循环到第10次和第70次的电池在不同放电电压下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 为研究预处理液对二次金属锂电极的表面改性机理,采用1,3-二氧戊环作为预处理液,对锂电极进行浸泡处理,然后与LiCoO2组装成扣式电池.测试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放电性能,并对循环到第10次和第70次的电池在不同放电电压下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提出一种合理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锂电极各部分阻抗的变化.结果表明,用13,-二氧戊环处理可使锂电极性能得到较大提高.EIS分析表明,处理后生成的SEI膜结构更稳定,而且与锂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更好,使电子转移更容易进行.锂负极在循环过程中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膜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越来越大,导致锂离子在SEI膜中的迁移阻力增大,电子转移阻力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二次电池 锂电极 表面预处理 1 3-二氧戊环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菲 胡会利 高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用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电沉积法、水热合成法及熔盐法。评述了通过元素掺杂来提高金属氧化物电极比电容的思路。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过渡金属氧化物 合成方法 电极材料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镀液电镀黑铬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存琨 屠振密 +1 位作者 李宁 毕四富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7期39-41,共3页
经正交试验确定了三价铬电镀黑铬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并对优选的三价铬镀液及镀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镀液的分散能力约为15%;镀液的覆盖能力约为95%;还测定了几种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并进行了比较,最优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的... 经正交试验确定了三价铬电镀黑铬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并对优选的三价铬镀液及镀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镀液的分散能力约为15%;镀液的覆盖能力约为95%;还测定了几种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并进行了比较,最优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的极化度最大。电镀5 m in的镀层厚度约为0.5μm,镀层的主要组分为C r、O、Co、P和N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镀液 电镀黑铬 分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复合镀铬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峰岩 胡会利 屠振密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3,19,共5页
电化学复合电沉积是将惰性固体颗粒加入到电解液中,以得到金属基复合镀层。由于Cr(Ⅵ)的毒性及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三价铬电沉积具有明显的优越特性。综述了从环保的三价铬镀液中电沉积复合镀层的实验研究现状,并对三价铬复合电沉积工艺... 电化学复合电沉积是将惰性固体颗粒加入到电解液中,以得到金属基复合镀层。由于Cr(Ⅵ)的毒性及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三价铬电沉积具有明显的优越特性。综述了从环保的三价铬镀液中电沉积复合镀层的实验研究现状,并对三价铬复合电沉积工艺、镀液和镀层特性及应用进行了讨论,预计三价铬复合电镀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电沉积 复合镀层 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