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辅助联邦边缘学习通信系统的安全隐私能效研究
1
作者 卢为党 冯凯 +2 位作者 丁雨 李博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2-1331,共10页
无人机(UAV)辅助联邦边缘学习的通信能够有效解决终端设备数据孤岛问题和数据泄露风险。然而,窃听者可能利用联邦边缘学习中的模型更新来恢复终端设备的原始隐私数据,从而对系统的隐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克服这一挑战,该文在无人机... 无人机(UAV)辅助联邦边缘学习的通信能够有效解决终端设备数据孤岛问题和数据泄露风险。然而,窃听者可能利用联邦边缘学习中的模型更新来恢复终端设备的原始隐私数据,从而对系统的隐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克服这一挑战,该文在无人机辅助联邦边缘学习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有效的安全聚合和资源优化方案。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利用其本地数据进行局部模型训练来更新参数,并将其发送给全局无人机,无人机据此聚合出新的全局模型参数。窃听者试图通过窃听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参数信号来恢复终端设备的原始数据。该文通过联合优化终端设备的传输带宽、CPU频率、发送功率以及无人机的CPU频率,最大化安全隐私能效。为了解决该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演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通过和系统智能交互,在保证基本时延和能耗需求的情况下获得安全聚合和资源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和基准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联邦边缘学习 能效 资源优化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忆阻器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设计、防护和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晨旭 吕振斌 +2 位作者 杨善强 张远豪 崔爱娇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981,共21页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硬件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作为一种基于物理特性的安全技术,通过利用制造过程中的随机微观差异生成唯一的设备标识符,为设备认证提供了安全保障.然而,...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硬件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作为一种基于物理特性的安全技术,通过利用制造过程中的随机微观差异生成唯一的设备标识符,为设备认证提供了安全保障.然而,传统CMOS PUF因功耗及性能表现而难以满足现代应用需求.忆阻器(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RRAM)凭借其高密度、低功耗和非易失性的特性,成为轻量级PUF的理想候选技术.本文系统梳理了RRAM PUF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PUF和RRAM的理论基础;随后从材料创新和架构设计两方面探讨了RRAM PUF的设计策略,包括新型忆阻材料的开发、RRAM专属性架构设计,以及CMOS通用性架构集成;在安全性提升方面,本文讨论了重构、异或和混排等防御策略.之后概述了RRAM PUF在多个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部署.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多维熵源开发、可重构架构设计以及软硬件协同优化,以促进RRAM PUF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安全 忆阻器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使能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组网与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杨林 张天魁 +1 位作者 李博 杨鼎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875,共17页
无人机(UAV)凭借灵活部署和高移动性,在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的推动下,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系统地综述了无人机使能的ISAC组网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ISAC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其次,针对感知辅助通信任务的应用场景... 无人机(UAV)凭借灵活部署和高移动性,在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的推动下,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系统地综述了无人机使能的ISAC组网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ISAC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其次,针对感知辅助通信任务的应用场景,探讨了ISAC设备在无人机与地面基站中部署的不同组网结构及其优势;针对通感融合任务的应用场景,分析了无人机在定位、边缘计算与缓存等面向通感融合任务中的组网模式及关键作用。此外,从感知使能技术和资源分配技术两个维度,总结了无人机使能的ISAC关键技术发展现状。最后,针对无人机面临的能量受限、复杂传播环境、地理环境和网络安全性等挑战,探讨了无人机与无线携能、可重构智能表面、地理信息辅助及隐蔽通信等技术的融合进展,为未来智慧城市、地理测绘、应急救援等新兴低空经济场景提供技术路径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无人机组网 无线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博 刘博文 +3 位作者 杨洪娟 王改芳 张敬淳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共用一套设备、共享频率资源,可以同时完成目标探测和信息通信,被认为是6G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通信与海上目标感知需求急剧增加。该文对海洋环境下的ISAC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海洋环境下的加权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发现通信与感知的功率比值在[0.2,0.5]区间内时,一体化波形不仅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也具有不错的感知性能。最后对未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海洋环境 加权波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公平性的多无人机通感一体化空间部署与波束成形设计
5
作者 时统志 李博 +2 位作者 杨洪娟 张桐 王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通信不畅的临时突发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无人机(UAV)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机制,在地面用户和感测目标呈簇状随机分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多无人机实现覆盖式通信保障,为无人机使能的通感一体系统提供了一...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通信不畅的临时突发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无人机(UAV)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机制,在地面用户和感测目标呈簇状随机分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多无人机实现覆盖式通信保障,为无人机使能的通感一体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该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空间部署及其对地面设备的波束成形等问题,在空地关联约束条件下,系统可通过优化无人机的通信和感知波束成形变量组,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传输可达速率的下限,同时保证基本的通感需求。为了有效解决所考虑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借助基于高斯核的均值漂移算法(MS),用以处理关联策略中的混合整型线性问题,此外,结合2次变换与连续凸逼近(SCA)的相关技巧,采用块坐标下降(BCD)的方式优化波束成形,以获取次优解。数值结果验证了自适应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通信感知一体化 空间部署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多目标跟踪的稀疏多假设匹配和模型优化
6
作者 徐长琦 王好贤 +1 位作者 王军 周志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伴随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目标跟踪作为海洋安全的重要部分,需要兼顾高实时性与高准确性。针对多目标跟踪过程中常出现模糊匹配错误以及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器推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多假设匹配的轻量化红外多目标跟踪算法。首... 伴随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目标跟踪作为海洋安全的重要部分,需要兼顾高实时性与高准确性。针对多目标跟踪过程中常出现模糊匹配错误以及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器推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多假设匹配的轻量化红外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从定量角度分析费用矩阵的匹配过程,结合深度级联匹配算法与多假设跟踪算法,设计并实现了稀疏多假设匹配算法,在稀疏化费用矩阵、减少匹配过程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费用矩阵匹配精度;其次,针对深度学习模型参数多、存在冗余参数的问题,采用层自适应剪枝算法对YOLOv8s模型进行剪枝,在不牺牲模型准确度的同时,减少模型的参数量与浮点运算量,使得YOLOv8s模型能够在更广泛的场景下部署。在视频序列跟踪实验中,MOTA指标较其他算法提高了0.2%~1.2%,证明稀疏多假设匹配算法提升了目标跟踪效果;在剪枝实验中,相比于原模型,剪枝后的YOLOv8s模型的平均精度(mAP@50)提升了0.1%,参数量下降为42.0%,浮点运算量下降为66.4%,实现了推理准确度与推理速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多目标跟踪 稀疏多假设匹配 伪深度信息 层自适应幅度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客滚船振动噪声分析
7
作者 杨元森 马川 +3 位作者 曾源 于昌利 付志航 李永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1-37,共7页
在船舶设计和建造领域,振动噪声分析对于确保船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振动和噪声问题不仅影响乘客和船员的舒适度,还可能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害,缩短船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维护成本。以某型客滚船为对象,使用商业软件Abaqus... 在船舶设计和建造领域,振动噪声分析对于确保船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振动和噪声问题不仅影响乘客和船员的舒适度,还可能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害,缩短船舶的使用寿命,并增加维护成本。以某型客滚船为对象,使用商业软件Abaqus,基于有限元法对20~300 Hz低频振动响应及传递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Va One软件,基于统计能量法对250~10000 Hz的高频振动和噪声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在不同频率下船体的振动和噪声传递特性,为客滚船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噪声 有限元法 统计能量法 船舶舱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间隔分离学习的相干DOA估计方法
8
作者 王军 武子涵 +1 位作者 周广佼 周志权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88-3198,共11页
针对传统模型驱动算法处理空间临近相干源信号精度下降,以及数据驱动算法需大样本训练的问题,提出基于角度间隔分离学习的高精度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角度间隔稀疏特性,结合分域思想,通过空间滤波器估计角度间隔信息,将信... 针对传统模型驱动算法处理空间临近相干源信号精度下降,以及数据驱动算法需大样本训练的问题,提出基于角度间隔分离学习的高精度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角度间隔稀疏特性,结合分域思想,通过空间滤波器估计角度间隔信息,将信号划分至对应角度间隔域,再利用深层神经网络多标签分类器完成波达方向估计。同时引入稀疏自编码技术,通过压缩输入数据和提取关键特征,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有效滤除干扰。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数据驱动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少量训练样本条件下对空间临近角度信号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波达方向估计 角度间隔分离学习 深层神经网络 稀疏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参数谱重构的FDA-MIMO雷达超分辨目标定位方法
9
作者 孟祥天 经哲涵 +3 位作者 曹丙霞 沙明辉 朱应申 闫锋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1468,共8页
针对频控阵多输入多输出(frequency diverse arra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FDA-MIMO)雷达在目标定位过程中存在的角度和距离耦合问题,提出两种低复杂度角度-距离超分辨估计算法,即二维求根(two-dimensional rooting,2D-root)... 针对频控阵多输入多输出(frequency diverse arra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FDA-MIMO)雷达在目标定位过程中存在的角度和距离耦合问题,提出两种低复杂度角度-距离超分辨估计算法,即二维求根(two-dimensional rooting,2D-root)算法和重构旋转不变子空间(reduced dimensional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RD-ESPRIT)算法。首先,提出角度-距离二维谱重构方法,将二维参数谱进行一维化等价剥离。区别于传统求根超分辨算法,2D-root算法利用矩阵化子空间求根方法,构造双重求根多项式,分别对角度和距离进行高精度估计及参数自动配对。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求根运算的计算量,RD-ESPRIT算法利用重构后角度谱内在的线性关系,获得信号子空间的旋转不变性,从而实现目标角度的高效求解。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两种算法在降低传统搜索类目标定位算法复杂度的基础上,可提高参数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控阵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超分辨 谱重构 解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star算法的无人船动态路径规划
10
作者 焉晓贞 周新悦 罗清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4-2328,共15页
为了解决无人船动态路径规划中路径转折点多、路径安全性差以及传统A-star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应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A-star算法。首先,通过修改open-list的存储方式和增加邻域搜索方向,灵活调整无人船的行进方向,提升其在动态环... 为了解决无人船动态路径规划中路径转折点多、路径安全性差以及传统A-star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应用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A-star算法。首先,通过修改open-list的存储方式和增加邻域搜索方向,灵活调整无人船的行进方向,提升其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其次,通过引入直线引导函数和安全距离代价公式,有效优化路径规划过程,避免不必要的路径绕行和碰撞风险。最后,通过聚焦搜索方法,减少无人船振荡反复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star算法能够成功躲避动态障碍物,并且与其他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相比,改进A-star在路径长度方面减少了4.88%和0.09%,平滑度方面减少了37.32%和23.17%。改进后的算法能生成更平滑、安全的路径,适用于无人船的动态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无人船 A-STAR算法 海洋巡航 动态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共识的分布式子阵间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11
作者 宋奇 孟祥天 +3 位作者 曹丙霞 沙明辉 朱应申 闫锋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7-2085,共9页
分布式处理结构凭借低通信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低算力需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但去融合中心也导致传统误差校正方法不再适用。为此,分别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结构的子阵间幅相误差有源校正算法和自校正算法。首先,基于平... 分布式处理结构凭借低通信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低算力需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但去融合中心也导致传统误差校正方法不再适用。为此,分别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结构的子阵间幅相误差有源校正算法和自校正算法。首先,基于平均共识理论,利用子阵节点协方差矩阵和共轭梯度法,实现分布式子阵间幅相误差有源校正。随后,利用接收数据的Hadamard积进行波达方向估计,实现分布式结构下子阵间幅相误差自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子阵间幅相误差的分布式校正,且算法性能不受子阵间幅相误差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校正 幅相误差 平均共识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风从 王子墨 +2 位作者 仝方遒 冯翔 赵宜楠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共8页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中,通信信息的随机性会影响雷达性能以及过高峰均包络比(PAPR)可能导致信号在射频端出现严重失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非正交多址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在功率域中分开,以降低通信信息随...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中,通信信息的随机性会影响雷达性能以及过高峰均包络比(PAPR)可能导致信号在射频端出现严重失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非正交多址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在功率域中分开,以降低通信信息随机性对雷达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主动星座图扩展(ACE)对叠加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功率分配原则导致叠加星座出现混叠的原因,并给出在不同调制阶数的最佳功率分配;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ACE技术对叠加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可行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信噪比下,当功率分配最佳时能同时达成雷达信号高检测率和通信符号最低误码率。ACE技术的使用同时保证了优良的雷达性能和通信端的低误码率,对叠加信号的PAPR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非正交多址 功率分配 峰均包络比 主动星座图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勒展开与交替投影最大似然结合的离网格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帅 许媛媛 +1 位作者 闫锋刚 金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19-3227,共9页
针对最大似然DOA估计算法需要多维搜索、计算量大且面临着在网格估计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泰勒展开的离网格交替投影最大似然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交替投影将多维搜索转化为多个1维搜索,获得对应预设大网格的粗估计结果;再利用矩阵... 针对最大似然DOA估计算法需要多维搜索、计算量大且面临着在网格估计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泰勒展开的离网格交替投影最大似然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交替投影将多维搜索转化为多个1维搜索,获得对应预设大网格的粗估计结果;再利用矩阵求导理论将1维代价函数在粗估计结果处进行2阶泰勒展开;最后通过对2阶泰勒展开求偏导并令导数等于零,求得离网参数的闭式解。与交替投影最大似然算法相比,该方法突破了搜索网格大小的限制,在保证算法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算法的在网格计算点数,提升了运算效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似然算法 交替投影 离网格 泰勒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金雷 赵俊湦 +2 位作者 卢华兵 蒋旭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6G)网络立体覆盖的互联感知需求和无线设备广泛接入造成的频谱稀缺问题,基于无人机(UAV)的机动性和智能反射面(IRS)重构无线传播环境特性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可实现立体网络空间中通信和感知功能的相互协同,有效提...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6G)网络立体覆盖的互联感知需求和无线设备广泛接入造成的频谱稀缺问题,基于无人机(UAV)的机动性和智能反射面(IRS)重构无线传播环境特性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可实现立体网络空间中通信和感知功能的相互协同,有效提升频谱效率和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满足6G万物智联的无线网络愿景。该文针对6G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网络架构展开综述。首先,概述了6G网络愿景和通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并讨论基于UAV和IRS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性能指标。然后,探讨了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太赫兹、无线携能通信、人工智能、隐蔽通信和有源反射面等6G关键前沿技术在基于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网络中的潜在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6G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多维扩展 通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1 位作者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卫星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DE-斜投影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永杰 李纯 +1 位作者 刘帅 金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06,共6页
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对阵列幅相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盲源信号分离和斜投影的矩阵重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首先,依靠盲源分离技术得到接收信号和混合矩阵,结合期望信号先验信息完成混合矩阵中信号导向矢量的搜索。然后,利... 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对阵列幅相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盲源信号分离和斜投影的矩阵重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首先,依靠盲源分离技术得到接收信号和混合矩阵,结合期望信号先验信息完成混合矩阵中信号导向矢量的搜索。然后,利用盲源分离得到的信号协方差矩阵完成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最后,基于幅相误差校准的混合矩阵和斜投影思想,构建各干扰的斜投影算子,将接收数据分别向干扰斜投影空间进行投影,得到对应的干扰信号,完成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阵列幅相误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波束形成 矩阵重构 幅相误差 盲源信号分离 斜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声信道联合多分支合并与均衡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勇 金子皓 +3 位作者 杨洪娟 刘彪 唐新丰 李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4-2010,共7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声信道中的衰落及严重码间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多分支合并与均衡算法。该算法借助深度学习网络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联合实现了多分支合并和均衡。在算法实现中,合并与均衡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基于深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声信道中的衰落及严重码间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多分支合并与均衡算法。该算法借助深度学习网络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联合实现了多分支合并和均衡。在算法实现中,合并与均衡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总输出计算出总误差,以总误差对网络参数实现联合调整,数据集则基于统计水声信道模型进行构建。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算法,所提算法能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误码率性能,使得其能更好地适应水声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深度学习 水声信道 联合多分支合并与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博 王改芳 +3 位作者 杨洪娟 茹雪菲 张敬淳 王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1-1939,共9页
针对传统的无人机编队路由算法无法有效利用拓扑变化的可提前预知特性、以发送探测包的方式获取链路的连接情况会导致开销大等问题,该文引入时变图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首先,利用无人机编队网... 针对传统的无人机编队路由算法无法有效利用拓扑变化的可提前预知特性、以发送探测包的方式获取链路的连接情况会导致开销大等问题,该文引入时变图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首先,利用无人机编队网络的先验知识,如节点的运动轨迹以及网络拓扑变化情况,使用离散时间聚合图对网络的链路资源和拓扑进行表征。其次,基于该图模型设计路由决策算法,即在路由探索阶段将链路时延作为链路权重求解网络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时延路由。最后,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与传统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相比提高了网络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端到端时延和网络的控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自组网 无人机编队 时变图模型 最短时延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MFSK调制的激光致声空-水跨介质通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金鑫 周志权 +1 位作者 曹逸飞 赵扬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改善空中平台和水下目标之间的激光致声通信技术,采用了一种多进制多频移键控(n-MFSK)调制方式来提升激光致声空-水跨介质通信速率的方法。在借助激光致声热膨胀效应实现空-水界面处的光声转换基础上,分别采用长脉冲法和重复频率法... 为了改善空中平台和水下目标之间的激光致声通信技术,采用了一种多进制多频移键控(n-MFSK)调制方式来提升激光致声空-水跨介质通信速率的方法。在借助激光致声热膨胀效应实现空-水界面处的光声转换基础上,分别采用长脉冲法和重复频率法进行了调制及仿真验证,得到了在调制频率数量为2的情况下,2-MFSK调制可在2-FSK调制基础上将通信速率提高1倍的结果。结果表明,长脉冲法主要通过激光阵列结合频率叠加的方式实现n-MFSK调制,重复频率法则通过控制激光器频率变化进而在时域上以分配时间段的方式实现n-MFSK调制;随着调制频率数量增加,相对于n-FSK调制,n-MFSK调制下通信速率更高,并可改善频带利用率,但声压级和水中传输距离会随符号码元持续时间内调制频率数量增加而减小。该研究为未来激光致声空-水跨介质通信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激光致声 多进制多频移键控 热膨胀效应 长脉冲法 重复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水下航行器地磁异常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高阳 刘勇 +2 位作者 朱平杰 向冰 周洪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1-2200,共10页
为改进水下航行器磁异常探测技术中磁异常实测数据难获得、现有磁体模型计算精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有限元仿真探讨建立无需区分近、远场的高精度混合磁体模型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仿真复杂结构水下航行器的空间磁异常分布,以磁场数值... 为改进水下航行器磁异常探测技术中磁异常实测数据难获得、现有磁体模型计算精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有限元仿真探讨建立无需区分近、远场的高精度混合磁体模型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仿真复杂结构水下航行器的空间磁异常分布,以磁场数值解为收敛目标,建立以偶极子阵元数目、位置及磁矩为参数的均匀磁化椭球体与偶极子阵列混合的航行器磁异常解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求解模型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得到磁异常计算值与全空间内数值解的拟合度较高,测试平面平均误差为3%。该模型在磁场延拓、高精度建模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磁异常探测 有限元仿真 磁体模拟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