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出勤率的有效策略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春凤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6-61,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系统化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高校思政课堂出勤率低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学生、教师及教学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含多个方面: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系统化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高校思政课堂出勤率低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学生、教师及教学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含多个方面:学生自身缺乏自主成长的心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思政课认识不足或群体文化的影响等,课堂因素包括内容枯燥、缺乏互动性等,以及外界因素,如娱乐方式的增多、学生兼职或考研的影响等,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改进,如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风建设等等,努力提高高校思政课堂的出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堂 出勤率 自我管理 教学方式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龙 王丽颖 隋芳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为立足点,结合近年来哈尔滨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积累的做法和经验,尝试提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创新拓展和运行保障,并期待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为立足点,结合近年来哈尔滨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积累的做法和经验,尝试提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创新拓展和运行保障,并期待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3
作者 于涣茹 曲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当前,大学生生活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大众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共存,随着这种影响的日益深入,如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避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 当前,大学生生活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大众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共存,随着这种影响的日益深入,如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避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实践功能——兼论马克思对封建制的探究
4
作者 邱德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35-36,共2页
马克思在批判封建制思想的过程中,认为阶级社会是一个极其伪善的社会形态,要实现真正、全面地和谐共生,切实解决社会突出矛盾,马克思早期对和谐社会思想的探究,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现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马克思 公平与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的引领和支撑——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祝福恩 隋芳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新实践产生和孕育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既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又使党伟大的中国迈进世界舞台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习近平领袖人物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新思想 新实践 新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晓文 姜秀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诚信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在充分认识传统诚信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国传统的诚信文化从"中国传统文...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诚信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在充分认识传统诚信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国传统的诚信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中华文化"。通过法德并举的双重手段,推动整个社会诚信道德水平的提升。既要积极吸纳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更要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诚信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社会公德建设的法律规范及其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隋芳莉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12期54-55,57,共3页
新加坡社会公德建设中法律规范的成功做法有:立法完备;执法公正;惩罚严厉。新加坡社会公德建设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应借鉴新加坡用法律规范社会公德的成功经验,这是由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我国公民的公德素养现状、法律具有道... 新加坡社会公德建设中法律规范的成功做法有:立法完备;执法公正;惩罚严厉。新加坡社会公德建设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应借鉴新加坡用法律规范社会公德的成功经验,这是由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我国公民的公德素养现状、法律具有道德效应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立法完备的特点,加快社会公德的立法;借鉴新加坡执法公正严格的特点,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借鉴新加坡对不良社会公德严惩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社会公德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8
作者 林爽 刘先颖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教育资源。网络文化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理念、技术、制度等层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网络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充分注重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积极营造创新人... 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教育资源。网络文化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理念、技术、制度等层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网络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充分注重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积极营造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挖掘网络文化的内在资源,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把握网络文化的内在规律,完善创新人才的管理制度,这种路径探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创新人才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9
作者 张闪闪 鲍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8-100,共3页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局势。自媒体时代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创新势在必行。当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方式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局势。自媒体时代加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的创新势在必行。当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方式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对自媒体冲击,高校需在凸显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促进教育载体的有机融合、加强教育方式的改进创新及健全自媒体舆情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存在问题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隋芳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其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揭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校社会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其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揭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核心价值观教育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