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含量对1000 MPa级高强钢埋弧焊熔敷金属组织的影响及演变规律
1
作者 徐锴 李春剑 +4 位作者 刘鑫 喻朝飞 郝乾宇 王小刚 赵江耀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1000 MPa级高强钢在水电领域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但国内相应高性能焊材的研发较少,高强度熔敷金属保持低温高韧性是研发难点之一.通过添加Ce元素优化熔敷金属,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 1000 MPa级高强钢在水电领域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但国内相应高性能焊材的研发较少,高强度熔敷金属保持低温高韧性是研发难点之一.通过添加Ce元素优化熔敷金属,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了Ce含量对1000 MPa级高强钢埋弧焊熔敷金属组织强韧性及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Ce含量为0.02%时,抗拉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3.7%和17.2%,此时强韧匹配效果最好,低温冲击韧性整体提升,Ce含量为0.01%时提升最大,-40℃和-60℃环境下分别为24.3%和42.2%.微观组织方面,Ce可细化晶粒,使M-A组元分布更弥散,增强组织韧性;含量为0.04%时会使块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尺寸变大、大尺寸晶粒增多,影响抗拉强度.演变机理上,Ce与C协同富集引发晶格畸变促进M-A组元生成,含量为0.02%时使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借助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效应提升塑性变形能力,促进下贝氏体转变实现强韧性协同提升;0.04%的Ce则导致晶界偏析加剧,形成含Ce脆性相析出物,降低奥氏体稳定性,使冲击韧性相对于0.02%时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Pa级高强钢 埋弧焊 Ce元素含量 组织演变 高温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σ相析出及其对性能影响
2
作者 张学刚 郭旭超 +4 位作者 焦帅杰 王猛 陈燕 孙婷婷 胡鹏亮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低温工况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结构要求焊接接头具有高韧性,对所研制焊条施焊后,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出现急剧降低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通过选用组织相似焊条对焊缝金属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焊后焊缝金属中较高的Mo含量造... 低温工况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结构要求焊接接头具有高韧性,对所研制焊条施焊后,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出现急剧降低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通过选用组织相似焊条对焊缝金属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焊后焊缝金属中较高的Mo含量造成枝晶间部分δ-铁素体冷却过程中发生共析分解:δ→γ′+σ,枝晶间形成δ-铁素体、σ相以及γ′相混合组织,导致在低温冲击载荷作用下,冲击断面表现出完全脆性断裂.σ相的大量析出使枝晶间在变形过程中成为优先开裂的部位,缩短了裂纹扩展路径,降低基体塑性变形能力,最终导致−196℃平均吸收能量仅为6.33 J,相较低Mo焊缝金属的−196℃冲击性能降低超85%.少量δ-铁素体并没有降低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而σ相的析出会使焊缝韧性严重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韧性 微观组织 共析分解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熔敷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焦帅杰 王国佛 +4 位作者 陈波 郭旭超 毕沿苹 韩莹 刘满雨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4,共7页
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焊接是国内亟需解决的重大工程问题,对配套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焊材的冲击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后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为此研究了不同回火工艺对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熔敷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 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焊接是国内亟需解决的重大工程问题,对配套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焊材的冲击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后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为此研究了不同回火工艺对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熔敷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拉伸、冲击和硬度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熔敷金属的回火组织由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和逆变奥氏体组成,相比590℃×8 h一次回火,二次回火能提高逆变奥氏体的含量,并且逆变奥氏体的含量随着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而进一步增加,软韧相逆变奥氏体的增多改善了熔敷金属的冲击性能.650℃×2 h+590℃×8 h二次回火后可以获得16%体积分数的逆变奥氏体,熔敷金属的0℃冲击吸收能量达到90 J,比一次回火提高了约23%,相应的冲击断裂特征由韧性+部分脆性断裂转变为完全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13Ni5Mo超级马氏体不锈钢 焊丝 逆变奥氏体 二次回火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1000 MPa级高强钢埋弧焊熔敷金属组织性能影响
4
作者 冯伟 于庭祥 +3 位作者 刘鑫 宋昌洪 刘满雨 张碧莹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9,共8页
针对1 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强韧性匹配不良的问题,采用丝级埋弧焊研究热输入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显微组织表征和力学测试发现,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大,熔敷金属组织由针状铁素体(AF)依次转变为贝氏体铁素体(BF)、先共析铁素体(... 针对1 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强韧性匹配不良的问题,采用丝级埋弧焊研究热输入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显微组织表征和力学测试发现,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大,熔敷金属组织由针状铁素体(AF)依次转变为贝氏体铁素体(BF)、先共析铁素体(PF)与准多边形铁素体(QF);M-A组元(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由均匀弥散分布向粗化块状演变,其中,残余奥氏体(A)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而马氏体(M)在热输入较高时显著增多。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呈先增后减趋势,低温冲击韧性显著降低,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向解理断裂转变。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热输入在18~25 kJ/cm范围内时,熔敷金属兼具优异的强韧性匹配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水力发电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Pa级高强钢 熔敷金属 热输入 埋弧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LN钢制容器MAG焊焊接接头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郝增龙 焦帅杰 +5 位作者 王国佛 韩莹 张胜鹏 富泉 黄上甫 马健朝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8,共8页
针对304LN不锈钢制容器对国产自动化焊接材料的迫切需求,研制了ER316LMnG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对其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的熔敷金属及304LN对接接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焊态及去应力热处理态熔敷金属组织均为奥氏体柱状晶,不含... 针对304LN不锈钢制容器对国产自动化焊接材料的迫切需求,研制了ER316LMnG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对其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的熔敷金属及304LN对接接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焊态及去应力热处理态熔敷金属组织均为奥氏体柱状晶,不含铁素体组织,熔敷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尤其是其-196℃冲击值达到80 J以上,冲击断裂特征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焊接修复情况下长时间或多次的去应力热处理对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该焊丝得到的对接接头焊接质量良好,其拉伸、冲击及弯曲等力学性能满足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并且接头具有较强的抗晶间腐蚀能力;该焊丝能够用于304LN类压力容器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LN奥氏体不锈钢 熔敷金属 焊接接头 低温冲击韧性 去应力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火条件下304L不锈钢埋弧焊接头组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晓 陈会子 +2 位作者 冯伟 黄健康 樊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48,I0002,I0003,共8页
采用埋弧焊方法,进行了304L不锈钢厚板的对接试验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处的组织观察,并结合焊接接头的–196℃冲击韧性以及不同退火条件下残余应力测试,分析了埋弧焊304L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焊缝区... 采用埋弧焊方法,进行了304L不锈钢厚板的对接试验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处的组织观察,并结合焊接接头的–196℃冲击韧性以及不同退火条件下残余应力测试,分析了埋弧焊304L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焊缝区则为奥氏体与少量的铁素体的复相组织;采用残余应力盲孔释放测量方法对焊接接头进行测试,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残余应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冲击试验中,热影响区–196℃冲击吸收能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急剧下降,焊缝区–196℃冲击吸收能量则呈平稳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弧焊 304L不锈钢 退火 残余应力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吉帕钢CGHAZ低温冲击韧性影响机理
7
作者 马一鸣 郭枭 +4 位作者 韩莹 姜英龙 刘自成 甘洪丰 宋昌洪 《焊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8,共9页
为研究热输入影响吉帕钢粗晶热影响区(coarse grain heat affected zone,CGHAZ)低温冲击韧性的本质原因,采用热模拟技术制备CGHAZ模拟试样,结合示波冲击试验和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 为研究热输入影响吉帕钢粗晶热影响区(coarse grain heat affected zone,CGHAZ)低温冲击韧性的本质原因,采用热模拟技术制备CGHAZ模拟试样,结合示波冲击试验和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的组织定量表征方法,分析了微观组织和晶粒尺寸对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增大,在27~53 kJ/cm组织含量变化显著;在30~40 kJ/cm原始奥氏体晶粒(prior austenite grain,PAG)快速长大;在50~60 kJ/cm大角度晶界(high angle grain boundary,HAGB)频率快速升高且有效晶粒(effective grain,EG)直径快速下降.热输入为10 kJ/cm时,呈现脆性断裂;热输入为30和100 kJ/cm时,表现为韧性断裂;热输入为40和50 kJ/cm时,处于韧-脆断裂的过渡状态.热输入处于10~30 kJ/cm和60~100 kJ/cm时,CGHAZ低温冲击韧性主要受组织含量影响;热输入处于30~60 kJ/cm时,CGHAZ低温冲击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从PAG直径向HAGB频率和EG直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帕钢 低温冲击韧性 微观组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式焊丝GMAW焊缝截面侧偏行为机理分析
8
作者 杨泽坤 徐锴 +4 位作者 杨战利 张焱 费大奎 周坤 杨永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I0008,共6页
缆式焊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中存在的焊缝截面侧偏现象会导致焊接接头熔合不良,基于熔滴受力分析和最小电压理论对焊缝截面侧偏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电流是影响截面侧偏的关键因素,由于... 缆式焊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中存在的焊缝截面侧偏现象会导致焊接接头熔合不良,基于熔滴受力分析和最小电压理论对焊缝截面侧偏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电流是影响截面侧偏的关键因素,由于缆式焊丝独特的绞合结构引起电弧旋转,进而导致出现熔滴受力不均的现象,熔滴过渡方向与焊丝轴线存在夹角,在熔滴冲击力的作用下导致焊缝截面出现侧偏现象,随着电流的增加,电弧对熔滴的拘束增强,熔滴过渡方向逐渐趋于轴线,因而焊缝截面侧偏的趋势随着电流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式焊丝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焊缝截面侧偏 熔滴过渡 最小电压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和性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庭祥 冯伟 +4 位作者 陈波 张庆素 周宝金 刘鑫 刘满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112,共9页
采用丝级埋弧焊方法制备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利用SEM、EBSD、XRD和TEM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温度(500~620℃)对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 采用丝级埋弧焊方法制备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利用SEM、EBSD、XRD和TEM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温度(500~620℃)对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对比焊态(as welded,AW)先升高后降低,熔敷金属热处理后比AW韧性降低.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在540℃热处理时获得较好强韧匹配效果,抗拉强度1030MPa,屈服强度970 MPa,-40℃冲击韧性58 J.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在500~620℃热处理过程中M/A组元中的A逐渐分解为碳化物和铁素体,M在620℃热处理时生成逆转变奥氏体并保留至室温.碳化物对于位错具有钉扎作用,但随热处理温度升高碳化物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减弱,位错通过滑移和攀移不断减少.熔敷金属析出的碳化物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强于位错滑移的软化作用时,熔敷金属强度提高,碳化物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弱于位错滑移的软化作用时基体组织软化,熔敷金属强度降低.析出的碳化物导致位错塞积,产生的应力集中区域成为裂纹源,使热处理态熔敷金属韧性低于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Pa级高强钢 熔敷金属 焊后热处理 埋弧焊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含量对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演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伟 于庭祥 +4 位作者 陈波 张庆素 才红广 张碧莹 马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3,共8页
设计开发了5种不同Cr含量的1000 MPa级高强钢埋弧焊材,采用丝极埋弧焊制备了Cr含量为0%~0.9%的熔敷金属,利用OM、SEM、TEM和CLSM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Cr含量对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评估其力... 设计开发了5种不同Cr含量的1000 MPa级高强钢埋弧焊材,采用丝极埋弧焊制备了Cr含量为0%~0.9%的熔敷金属,利用OM、SEM、TEM和CLSM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Cr含量对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000 MPa级高强钢熔敷金属随着Cr含量提高,铁素体转变起始温度由723.3℃提高到740.2℃,贝氏体转变起始温度由470.2℃降低到458.5℃,铁素体转变温度区间扩大,高Cr熔敷金属中贝氏体转变速率较快,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铁素体增加,M-A组元由弥散分布逐渐呈链条状偏聚,先共析铁素体与残余奥氏体减少.熔敷金属冲击断裂形式由低Cr的韧性断裂向高Cr的准解理断裂转变,熔敷金属拉伸强度不断提高,相比于无Cr的熔敷金属,0.9%Cr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12.4%和17.0%,熔敷金属冲击吸收能量先提高后降低,在−40℃条件下,0.6%Cr的熔敷金属的低温韧性最高为84 J,熔敷金属Cr含量为0.6%时强韧性匹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Pa级高强钢 熔敷金属 Cr元素含量 组织演变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核电用镍基合金焊丝熔敷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枭 何鹏 +3 位作者 徐锴 陈佩寅 陈波 霍树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0,I0006,共6页
通过采用JMatPro软件,OM,SEM,TEM等手段分析了试制镍基合金焊丝GTAW熔敷金属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焊丝熔敷金属金相组织主要由柱状树枝晶γ相(NiCrFe固溶体)、枝晶间富Mo和Nb的偏析γ相以及枝晶间分布的(Nb,Ti)C碳化物、(Ni,C... 通过采用JMatPro软件,OM,SEM,TEM等手段分析了试制镍基合金焊丝GTAW熔敷金属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焊丝熔敷金属金相组织主要由柱状树枝晶γ相(NiCrFe固溶体)、枝晶间富Mo和Nb的偏析γ相以及枝晶间分布的(Nb,Ti)C碳化物、(Ni,Cr,Fe)2(Nb,Mo)型Laves相、MoCrFe型σ相等组成. Mo,Nb等元素在组织中存在偏析现象,相比于焊丝化学成分,熔敷金属中枝晶干γ相Fe含量较高,Mo,Nb含量较低,而枝晶间Mo,Nb含量较高、Fe含量较低.熔敷金属室温、350℃高温抗拉及屈服强度较高、塑性较好,室温拉伸断口形貌以沿晶分布的韧窝为主,在韧窝底部存在密集的析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核电 LAVES相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储罐用低温高锰钢埋弧焊材料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伟 于庭祥 +2 位作者 陈波 徐锴 杨鑫禹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3,共8页
针对LNG储罐用低温高锰钢,设计了一种用于丝级埋弧横焊的焊丝、焊剂及焊接工艺。通过拉伸、冲击、侧弯试验评估焊缝金属力学性能,采用OM,SEM,EDS等设备分析组织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焊剂工艺性能优良,焊缝成形较好,脱渣良好,无气孔、裂... 针对LNG储罐用低温高锰钢,设计了一种用于丝级埋弧横焊的焊丝、焊剂及焊接工艺。通过拉伸、冲击、侧弯试验评估焊缝金属力学性能,采用OM,SEM,EDS等设备分析组织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焊剂工艺性能优良,焊缝成形较好,脱渣良好,无气孔、裂纹等缺陷,抗拉强度大于660 MPa,-196℃夏比冲击吸收能量大于60 J;焊缝金属组织为全奥氏体组织,组织致密,晶间有细小的夹杂物析出,冲击试样断口形貌多为细小的韧窝;利用EDS对冲击断口中少量解理面处合金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焊缝高Si区会在受冲击下产生解理面成为断裂的启裂位置,降低了材料低温韧性。总结试验结果,确定性能最佳的焊材成分与焊接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低温高锰钢 焊接材料 埋弧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熔电流对ERNiCrFe-13镍基合金焊丝熔敷金属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枭 何鹏 +3 位作者 徐锴 陈佩寅 陈波 霍树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0,I0001,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JMatPro软件、Image-Pro Plus软件等手段研究了重熔电流对ERNiCrFe-13镍基合金焊丝熔敷金属不填丝重熔焊点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重熔电流的增加,熔宽、熔深、二次枝晶臂间距(se...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JMatPro软件、Image-Pro Plus软件等手段研究了重熔电流对ERNiCrFe-13镍基合金焊丝熔敷金属不填丝重熔焊点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重熔电流的增加,熔宽、熔深、二次枝晶臂间距(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SDAS)显著增加,符合关系λ2=0.682I1/3,相关系数R2=0.95.枝晶间γ/Laves共晶组织平均面积、最大面积尺寸随着重熔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伴随着枝晶粗大,枝晶间偏析区域增大,共晶组织数量减少.重熔电流对γ/Laves共晶组织的成分无显著影响.随着重熔电流的增加,在γ/Laves共晶组织尺寸增大、应变加大的共同作用下焊点中结晶裂纹开裂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NiCrFe-13 不填丝重熔 γ/Laves共晶组织 结晶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合金焊丝GTAW熔敷金属凝固偏析行为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枭 徐锴 +2 位作者 霍树斌 陈佩寅 陈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08,I0006,I0007,共6页
采用OM,SEM,EDS,EPMA等分析手段对试制的镍基合金焊丝GTAW熔敷金属开展了凝固偏析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熔敷金属中主要包括γ相、(Nb,Ti)C碳化物、Laves相等,金相组织主要为柱状晶,在枝晶间存在宽度约为5~10μm的偏析区域;按照Scheil公式... 采用OM,SEM,EDS,EPMA等分析手段对试制的镍基合金焊丝GTAW熔敷金属开展了凝固偏析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熔敷金属中主要包括γ相、(Nb,Ti)C碳化物、Laves相等,金相组织主要为柱状晶,在枝晶间存在宽度约为5~10μm的偏析区域;按照Scheil公式对EPMA分析结果进行了偏析系数计算,估算的Nb,Mo,Ni,Cr,Fe偏析系数分别为kNb=0.23,kMo=0.68,kNi=1.07,kCr=1.05,kFe=1.23,在结晶过程中Nb,Mo更倾向于分配在残余液相,Nb的偏析倾向最大,Mo次之,Fe更倾向于分配在固相中,Ni,Cr基本为固液平均分配.文中试验用镍基合金焊丝GTAW熔敷金属凝固结晶路径为L→L+γ→L+γ+MC→L+γ+MC+Laves相→γ+MC+Laves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凝固结晶 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焊丝MAG焊熔敷金属冲击性能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焦帅杰 王国佛 +3 位作者 贾玉力 李向阳 杨玉亭 韩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100,I0009,共9页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全部采用国产HS13/5L焊丝进行焊接,成功实现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HS13/5L焊丝为水轮机转轮同材质焊接材料,属于13Cr型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然而其MAG焊熔敷金属的韧性低于母材,针对此问题,将现有的MAG平焊...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全部采用国产HS13/5L焊丝进行焊接,成功实现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HS13/5L焊丝为水轮机转轮同材质焊接材料,属于13Cr型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然而其MAG焊熔敷金属的韧性低于母材,针对此问题,将现有的MAG平焊焊接工艺调整为立向上焊焊接工艺,以提高熔敷金属的冲击韧性.对比分析了平焊、立向上焊熔敷金属的微观组织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立向上焊位置回火热处理态熔敷金属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达到120 J以上,比平焊位置提高了约40%.两种焊接位置下的熔敷金属微观组织的相组成无明显差异,焊态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δ-Fe,回火热处理态组织为回火板条马氏体+逆变奥氏体+δ-Fe.立向上焊熔敷金属中的氧化夹杂物密度比平焊位置降低了约22%.平焊和立向上焊熔敷金属冲击断口整体呈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立向上焊位置熔敷金属的韧性优于平焊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 微观组织 冲击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丝TIG堆焊UNS S32707特超级双相不锈钢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纯 贾小斌 +3 位作者 冯伟 杜金涛 王志刚 张建晓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5,86,共5页
采用热丝TIG堆焊方法,对UNS S32707特超级双相不锈钢进行堆焊试验,并对堆焊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丝TIG是堆焊该材料的有效焊接方法,在一定的焊接及热处理规范下堆焊层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 采用热丝TIG堆焊方法,对UNS S32707特超级双相不锈钢进行堆焊试验,并对堆焊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丝TIG是堆焊该材料的有效焊接方法,在一定的焊接及热处理规范下堆焊层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 S32707 热丝TIG 堆焊 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介入不锈钢自保护药芯焊丝MAG电弧堆焊熔滴受力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西洋 杨淼森 +2 位作者 徐锴 霍树斌 刘满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70,I0004,共7页
以不锈钢自保护药芯焊丝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速摄像采集了激光介入MAG电弧堆焊的熔滴和电弧图像,研究了激光介入不锈钢自保护药芯焊丝MAG电弧堆焊的熔滴受力.结果表明,激光的介入改变了焊丝端头熔化状态,焊丝端头发生局部熔化、半熔熔化... 以不锈钢自保护药芯焊丝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速摄像采集了激光介入MAG电弧堆焊的熔滴和电弧图像,研究了激光介入不锈钢自保护药芯焊丝MAG电弧堆焊的熔滴受力.结果表明,激光的介入改变了焊丝端头熔化状态,焊丝端头发生局部熔化、半熔熔化、全熔熔化三种状态;增大了电磁收缩力、等离子流力在焊丝轴线上的分力,有利于熔滴过渡;减小了表面张力,有利于细化熔滴;增加了气体动力,在合适的激光参数下促进熔滴过渡;熔滴过渡轨迹出现了右偏轴过渡、左偏轴过渡、沿轴过渡三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熔滴受力 自保护药芯焊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焊工艺对镍基276带极堆焊晶间腐蚀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伟 邹力维 +2 位作者 韩宇 陈波 徐锴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0,共6页
采用带极电渣堆焊的方法在SA-516Gr70表面堆焊镍基合金,研究在热处理条件下不同的堆焊工艺对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625过渡层+276的耐蚀层带极堆焊,晶间腐蚀率为4.46 mm/a,而采用双层276带极堆焊层... 采用带极电渣堆焊的方法在SA-516Gr70表面堆焊镍基合金,研究在热处理条件下不同的堆焊工艺对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625过渡层+276的耐蚀层带极堆焊,晶间腐蚀率为4.46 mm/a,而采用双层276带极堆焊层,晶间腐蚀率为13.6 mm/a。通过SEM和能谱分析,采用625过渡层的Cr,Mo含量较高,Fe,O含量较低。采用不同的堆焊工艺熔合区析出马氏体带,尺寸为1μm左右,不会对弯曲性能产生影响。为此在满足工程的使用条件下,建议采用625合金堆焊过渡层工艺,以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本研究为容器内壁的堆焊提供工艺依据和晶间腐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276 带极堆焊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极氩弧焊热输入与面积稀释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枭 徐锴 +3 位作者 吕晓春 陈佩寅 陈波 霍树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4,41,共6页
针对传统热输入、功率比公式存在不够细化等不足,采用公式推导、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等手段,对钨极氩弧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焊接热输入与面积稀释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焊接热输入预测镍基合金焊缝稀释率的公... 针对传统热输入、功率比公式存在不够细化等不足,采用公式推导、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等手段,对钨极氩弧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焊接热输入与面积稀释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焊接热输入预测镍基合金焊缝稀释率的公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公式推导,得到利用有效热输入Q_(eff)预测稀释率的公式δ_(area-pre)=[μ_(m)(Q_(eff)-Q_(fm))/μ_(m)(Q_(eff)-Q_(fm))+Q_(fm)]×100%。计算等效面积A_(fm-calc)与实际测量结果A_(fm-test)基本一致,利用不同焊接速度下试验结果反推计算出熔化系数μ_(m)=0.12±0.03,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稀释率与测量结果误差在±5%以内,吻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焊 焊接热输入 稀释率 熔化系数 镍基合金焊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E规范和ISO标准关于金属材料高温强度计算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立群 郭枭 +3 位作者 徐锴 陈波 张昕 刘满雨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60,共5页
通过对ASME规范关于高温拉伸强度性能背景技术资料的分析,对比了ASME规范第Ⅱ卷D篇表U与表Y-1中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与ISO标准的差异。结果表明,ASME规范与ISO标准对于高温强度规定有所不同。ASME规范第Ⅱ卷D篇表... 通过对ASME规范关于高温拉伸强度性能背景技术资料的分析,对比了ASME规范第Ⅱ卷D篇表U与表Y-1中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与ISO标准的差异。结果表明,ASME规范与ISO标准对于高温强度规定有所不同。ASME规范第Ⅱ卷D篇表Y-1中的屈服强度数据趋向于保证值,在材料验收中不考核高温屈服强度,但可以通过考核室温屈服强度间接保证; ISO标准材料力学性能最低值的确定是基于屈服-温度的标准化数据导出的,拟合曲线代表屈服强度比随温度变化的平均值曲线,在材料验收时考核高温度。ASME规范第Ⅱ卷D篇表U中数据适用于设计计算,在高于室温时,表中抗拉强度值是通过将Smith比例和温度关系的拟合曲线提高10%的室温保证值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E规范 ISO标准 高温强度 Smith比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