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萍 遇世友 +1 位作者 韩冰 韩春然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7期118-120,共3页
以工程专业认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出的要求为标准,探讨了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专业工程认证 食品科学与工程 毕业设计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法深度处理中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苏荣军 王鹏 +1 位作者 车春波 李俊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579,共5页
中药废水COD值高且负荷变化大,pH值低,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废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有时仍难达标.采用Fenton试剂对出水进行了氧化降解研究,通过测定废水的COD、UV254吸光值变化以评价氧化的效果,考察了常温常压下Fenton试剂配比、投... 中药废水COD值高且负荷变化大,pH值低,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废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有时仍难达标.采用Fenton试剂对出水进行了氧化降解研究,通过测定废水的COD、UV254吸光值变化以评价氧化的效果,考察了常温常压下Fenton试剂配比、投加量、氧化时间、pH值等因素对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其氧化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FeSO4.7H2O量为3 mmol/L,pH=3,H2O2/Fe2+为3∶1,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7.50%,COD可降到62 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中药废水 FENTON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泡保脆工艺的优化对老山芹解冻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笑梅 赵廉诚 +4 位作者 邢竺静 王如梦 高飞雪 马娜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5,共7页
为探讨分段联合干燥对板枣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及优化干燥工艺,以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真空温度为实验因素,以典型品质参数(VC含量、总糖含量、色泽、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干燥效能(干燥时间、能耗)为研究指标。并进行响应面工艺优化... 为探讨分段联合干燥对板枣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及优化干燥工艺,以热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真空温度为实验因素,以典型品质参数(VC含量、总糖含量、色泽、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干燥效能(干燥时间、能耗)为研究指标。并进行响应面工艺优化,获得联合干燥最佳的联合方式。结果表明:热风干燥阶段最佳的干燥温度为64.50℃,转换点含水率为52.50%,真空干燥温度为65.00℃。此条件下干燥后的板枣VC保留了26.89%,总糖含量为85.21%。干燥耗时为23.00 h,与单一热风干燥耗时(29.00 h)相比减少了20.68%,与单一真空干燥耗时(25.00 h)相比减少了10.00%左右,干燥能耗为2.45 kW·h,大于单一真空干燥能耗(1.48 kW·h),但仅为单一热风干燥能耗(6.01 kW·h)的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枣 联合干燥 品质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钙调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谷氨酸脱羧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宪青 魏彤 石彦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3,共5页
以绿豆为原料提取钙调素(CaM),通过等电点沉淀、热变性纯化、Phenyl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CaM对绿豆谷氨酸脱羧酶(GAD)酶活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等电点沉淀和热变性法结合Phenyl-Sepharose CL-4B疏水性层... 以绿豆为原料提取钙调素(CaM),通过等电点沉淀、热变性纯化、Phenyl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CaM对绿豆谷氨酸脱羧酶(GAD)酶活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等电点沉淀和热变性法结合Phenyl-Sepharose CL-4B疏水性层析法可进行绿豆CaM的分离纯化并得到了纯度较高的CaM蛋白,经纯化后的绿豆CaM纯化倍数为504.12、酶的比活力达到32.31 U/mg、酶活力回收率为72.27%,RP-HPLC谱图显示为单一峰,表明纯化效果较好。CaM能显著提升绿豆GAD的相对酶活力,且Ca2+对绿豆GAD霉活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钙调素 纯化 G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烫处理对老山芹速冻贮藏护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廉诚 张娜 +3 位作者 邢竺静 王如梦 马娜 李笑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5,共8页
目的研究在老山芹(Heracleum Moellendorffii)速冻贮藏过程中,高温漂烫技术对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吸光度值及色泽的影响,为蔬菜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老山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漂烫时间、漂烫温度、料液比对过... 目的研究在老山芹(Heracleum Moellendorffii)速冻贮藏过程中,高温漂烫技术对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吸光度值及色泽的影响,为蔬菜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老山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漂烫时间、漂烫温度、料液比对过氧化物酶吸光度值、黄化程度(E2)的影响,并以响应曲面法优化漂烫工艺。结果当漂烫时间为180 s,漂烫温度为90℃,料液比(老山芹质量与水体积之比,g/mL)为1∶11时,POD吸光度值为0.001,黄化程度为802.51,较未经过处理的样品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结论响应曲面实验可以很好地对老山芹高温漂烫灭酶护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对保护老山芹固有色泽有明显的效果,2个评价指标对漂烫灭酶护色效果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山芹 漂烫 护色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与白首乌蛋白以及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邢永娜 冯进 李春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3-60,共8页
通过稳态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远紫外圆二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和动态光散射分析等系统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与白首乌蛋白(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 protein,C... 通过稳态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远紫外圆二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和动态光散射分析等系统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与白首乌蛋白(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 protein,CAP)以及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比较了2种蛋白质对Cur稳定性的提高效果。结果表明,Cur可以通过静态方式淬灭CAP与SPI的内源荧光。Cur与2种蛋白质的复合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自发反应,主要由疏水相互作用驱动。与CAP相比,Cur与SPI的结合能力更强。FTIR分析表明,除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也可能参与了复合物的形成。Cur结合导致CAP中α-螺旋结构的减少以及其他3种二级结构的增加,并且降低CAP的热稳定性。与SPI相比,Cur-SPI复合物中α-螺旋与β-转角的含量均减少,其热稳定性有所升高。CAP与SPI分别与Cur形成直径为159.98 nm和244.34 nm的纳米颗粒。2种蛋白质均能显著提高Cur在40℃和90℃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其中SPI的保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首乌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姜黄素 相互作用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菌素及其复配对柑桔溃疡病菌室内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双双 潘忠成 +3 位作者 张心心 潘子瑜 郑鹏飞 李金峰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63-66,共4页
柑桔溃疡病是世界范围的检疫性病害,一经侵染蔓延速度极快,严重时会造成落叶落果,甚至导致柑桔树枯死。为了筛选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笔者采用共毒系数法,通过中生菌素与春雷霉素的不同配比测定二元复配药剂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抑制... 柑桔溃疡病是世界范围的检疫性病害,一经侵染蔓延速度极快,严重时会造成落叶落果,甚至导致柑桔树枯死。为了筛选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笔者采用共毒系数法,通过中生菌素与春雷霉素的不同配比测定二元复配药剂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当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体积比为2:5时,共毒系数最大,为126.99,应用潜力大,初步推断两者复配对柑桔溃疡病的防治具有更深入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菌素 柑桔溃疡病菌 共毒系数 混合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双双 潘忠成 +3 位作者 张心心 潘子瑜 郑鹏飞 李金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97-100,共4页
本研究以春雷霉素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室内防效试验,验证中生菌素原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和38%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中生菌素在水稻稻瘟... 本研究以春雷霉素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室内防效试验,验证中生菌素原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和38%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中生菌素在水稻稻瘟病田间防治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存在一定差异。与春雷霉素相比,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春雷霉素,但抑制中浓度高于春雷霉素。因此,建议用高浓度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进行抑制。室内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 室内活性 防治效果 中生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