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金融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凤阁 于佳怡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经济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是积极稳妥发展科技金融的接入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算,采取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经济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是积极稳妥发展科技金融的接入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算,采取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科技与金融结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机制检验发现,科技金融通过政府创新补贴与信息约束程度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分析还表明,企业性质、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以及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等内外部环境差异会导致科技金融政策出现异质性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政府创新补贴 信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错配与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波动研究——基于ARIMA-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晓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7,共5页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不良贷款率也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情况研究表明,...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不良贷款率也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情况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集簇性趋势,而贷款违约率下降的波动集簇性趋势并不明显。同时,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波动受外界因素正向和反向冲击时的反应具有差异性,但不明显。商业银行应建立更为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资源错配 贷款违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高质量创业: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关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38,共7页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质量创业具有赋能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和2017-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驱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绿色创新两条路径驱动高质量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高质量创业 营商环境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6
4
作者 姚凤阁 于佳怡 石周昊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9,共17页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农村金融困境,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基于2013—2022年中国280个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非线性关系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区域间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农村金融困境,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基于2013—2022年中国280个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非线性关系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区域间共同富裕水平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样本考察期内集聚模式未发生显著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民增收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且农民增收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具有空间溢出特点,且呈“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异质性。通过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充分带动农民增收,能够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非线性模型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绮若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近年来,黑龙江省一直致力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因此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 近年来,黑龙江省一直致力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因此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2011—2021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教育支持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收入 农业金融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姚凤阁 梁珈源 +1 位作者 汪晓梅 张德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42-146,共5页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PCA模型、GML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可通过支持技术进步,间接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长期中介效应占比高于短...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PCA模型、GML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可通过支持技术进步,间接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长期中介效应占比高于短期;数字金融对邻近区域技术进步具有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对邻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期影响为促进效应,而长期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坚持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加强数字金融服务对技术进步的支持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空间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姚凤阁 王天航 谈丽萍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158,共17页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碳排放效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呈逐年下降态势,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数字普...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碳排放效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呈逐年下降态势,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并且碳排放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创业水平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建议加强区域间碳减排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碳排放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婕妤 姚凤阁 路少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37,共7页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而农村金融事关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资金的有效供给是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而农村金融事关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资金的有效供给是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供给不足的局面,从而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注入新鲜的血液。反过来,伴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产生复杂的金融需求,这将倒逼金融部门进行改革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繁荣。从短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的正向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刺激作用强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现代化 VAR模型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凤阁 王天航 谈丽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如何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提升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对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城... 如何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提升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对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具有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相关的特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的提升。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地区来看,中部地区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从数字金融维度来看,覆盖广度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弱。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创新和创业对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市全要素碳排放生产率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中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仲深 王春宇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利用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幅度较大,纯技术... 利用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幅度较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略有升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仲深 王春宇 《技术经济》 2011年第11期93-98,109,共7页
构建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存在相... 构建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存在相对差异;各地区与其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外部环境尚待改善。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发展地区金融必须使之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地区金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凤阁 胡静 李福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167,共6页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是稳定我国农产品供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窗口Malmquist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是稳定我国农产品供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窗口Malmquist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研究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整体处于稳定有效状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各区域间差距现阶段较大,但具有平衡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超效率DEA Window—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智勇 刘任重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9,共5页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政府监管 自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提质增效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凤阁 满小莉 赵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77-181,共5页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肩负着新农村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以及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较我国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肩负着新农村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以及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较我国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着经营效率"低效化"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机理分析角度,探究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高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经营效率 低效化 路径选择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静 姚凤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作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对服务"三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呢?自2007年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陆续... 作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对服务"三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呢?自2007年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陆续成立后,农业贷款与农业GDP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虚拟变量检验得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并逐步规范运营,对农业GDP增长的促进作用是积极的,更好地支持了"三农"发展。从实证结果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后,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有提升空间,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找准其培育定位,提升其自身服务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社会绩效 因子分割点检验 服务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耦合发展空间动态演变分析 被引量:57
16
作者 董晓红 富勇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101,共8页
十九大提出绿色发展新目标,推进绿色发展新部署,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动性显著增强,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耦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2008~2016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 十九大提出绿色发展新目标,推进绿色发展新部署,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动性显著增强,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耦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2008~2016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动态耦合关系并进行局部空间区域差异比较。结果显示,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处于高度协调耦合发展状态,没有出现相互抑制的作用。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耦合度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较低。本文提出利用绿色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和法律环境基础产生绿色经济发展新力量的建议,最终实现各省份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经济 耦合发展 空间差异 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仲深 杜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9,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固定效应模型 莫兰指数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凤阁 李婕妤 路少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5,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25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5年面板数据,以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定量测度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 文章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25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5年面板数据,以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定量测度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规模、创新能力和安全性与农商行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与农商行经营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资产配置、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对农商行经营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经营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面板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支持水平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董晓红 年维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9,共8页
本文基于2009~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引力模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各省绿色金融对经济支持水平的空间关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支持水平在省际间形成了社会网络,并无一省孤立,但联系不紧密,整体网络密度在0.22~0.32之间;... 本文基于2009~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引力模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各省绿色金融对经济支持水平的空间关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支持水平在省际间形成了社会网络,并无一省孤立,但联系不紧密,整体网络密度在0.22~0.32之间;绿色金融对经济支持水平的网络联系在各省间分布不均;绿色金融对经济支持水平的空间联系不稳定,2009~2018年,4个凝聚子群中所包含的省份均有差异。对比本文提出了加强区域间绿色金融经济协作能力,各省根据绿色金融发展特征明确功能以及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经济群发展机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社会网络分析 区域经济 经济群 空间关联 经济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供给:基于需求视域下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敏 王冠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109,共3页
农业产业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特点是农村金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基于二者理性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为了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整体思路是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预期收益。因此... 农业产业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特点是农村金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基于二者理性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为了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整体思路是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预期收益。因此,从需求视角下提出的金融供给的对策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需求 金融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