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中药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1
作者 李陈雪 杨玉赫 +1 位作者 田冰 李鑫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251-254,共4页
《中药学》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主要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挖掘《中药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精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为引领,引导... 《中药学》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主要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挖掘《中药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精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中医药的崇高理想,已成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中药学》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现状,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互联网+”的教育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慕课”“微格课程”等现代教育手段,将思政教育工作有机融入《中药学》课程中,实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以期为中医药类人才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药学 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中西医融通、创造性转化——再谈中医药学研究的复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广威 程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64,共5页
现代医学受经典科学范式的影响,在研究中常倾向于简化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就难以避免对某些潜在规律性内容的忽略。近些年日益深入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使学界关注到既往研究范式下被忽视的内容,渐渐深化着现代医学对生命与疾病的认识。... 现代医学受经典科学范式的影响,在研究中常倾向于简化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就难以避免对某些潜在规律性内容的忽略。近些年日益深入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使学界关注到既往研究范式下被忽视的内容,渐渐深化着现代医学对生命与疾病的认识。中医药学实践优位的知识构建模式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条件制约性更具包容性,因此,其长期积累的临床效验背后还有丰富的内容尚待现代医学揭示。正在发生的经典科学范式向复杂性科学范式的转向为中医药学研究提供了更为适合的条件,在中西医学从互补走向融通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现代医学也可能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复杂性研究 哲学传统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化工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评《化工行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
3
作者 周长胜 李春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7-207,共1页
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化工专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的不... 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化工专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的不完善、教育模式单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 经济支柱产业 经济转型升级 基础教程 化工行业 高等教育改革 模式单一 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辉 黄晓俏 +4 位作者 孙向明 胡扬 单文猜 汤静 李文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364,共10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划痕、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实验分别研究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体内建立4T1荷瘤小鼠模型,菟丝子...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划痕、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实验分别研究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体内建立4T1荷瘤小鼠模型,菟丝子醇提物灌胃给药14 d后,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同时将模型组、菟丝子醇提物高剂量组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法对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菟丝子醇提物(400、800、1200μg/mL)能够显著抑制4T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P<0.05,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体内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菟丝子醇提物(6.24、12.48 g/kg)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TNF-α、IL-2、IL-10(P<0.05,P<0.01)的含量;转录组筛选出差异基因512个,其中上调154个,下调358个;GO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870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富集到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HIF-1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菟丝子醇提物能够降低瘤组织中p-mTOR、HIF-1α、pRPS6K、p-P70S6K、VEGF、VEGFR2蛋白表达(P<0.05,P<0.01),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菟丝子醇提物可抑制4T1乳腺癌细胞增殖,升高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其机制与调控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乳腺癌 转录组 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克班宁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解聚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于蕾 闫彩凤 +4 位作者 宋辉 郎朗 于晶涵 马瑗晗 王正文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究氧化克班宁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解聚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法,研究氧化克班宁对MCF-7细胞骨架关键蛋白F-actin的影响;其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氧化克班宁作用MCF-7细胞后,F-actin... 目的:探究氧化克班宁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解聚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法,研究氧化克班宁对MCF-7细胞骨架关键蛋白F-actin的影响;其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氧化克班宁作用MCF-7细胞后,F-actin的蛋白表达水平、Rho/ROCK信号通路关键性蛋白Rho A、ROCK1和ROCK2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经氧化克班宁和抑制剂GSK429286A联用处理后,MCF-7细胞内Rho/ROCK下游蛋白MYPT和LIM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氧化克班宁作用MCF-7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actin蛋白荧光强度逐渐降低,F-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Rho A、ROCK1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氧化克班宁与抑制剂GSK429286A联用,MCF-7细胞内pMYPT1及pLIM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氧化克班宁可破坏细胞骨架,干预Rho/ROCK通路,调控其下游蛋白MYPT和LIMK磷酸化水平,促进微管解聚,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不容 氧化克班宁 MCF-7细胞 微管 Rho/ROC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哇木棉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虹 陈旭阳 +5 位作者 王升志 谢智任 谢丽翠 王一如 张小坡 陈德力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11-1120,共10页
爪哇木棉隶属于木棉科,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植物被广泛用作传统药物,近年来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倍受关注。爪哇木棉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酚类、甾体类化合物... 爪哇木棉隶属于木棉科,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植物被广泛用作传统药物,近年来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倍受关注。爪哇木棉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酚类、甾体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爪哇木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丰富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爪哇木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热带特色药用资源爪哇木棉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木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成分及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宗政 胡扬 +7 位作者 徐蓓蕾 辛国松 张文君 陈鹰翔 刘树森 孙向明 宋辉 李文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9-658,共10页
目的探讨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成分及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法进行分析,结合质谱信息、对照品比对、参考文献以及UNIFI软件对化合物进行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富集相关通路,再对关键... 目的探讨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成分及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法进行分析,结合质谱信息、对照品比对、参考文献以及UNIFI软件对化合物进行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富集相关通路,再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鉴定出110种成分,包括26种黄酮类、23种生物碱类、15种苯丙素类、31种有机酸类、15种其他类,其中菟丝子和枸杞子共有成分32种,菟丝子独有38种,枸杞子独有40种。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有629个,核心靶点有10个;药对主要参与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膜筏、多肽反应等过程,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共有4个关键靶点和5种关键活性成分,药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展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对菟丝子-枸杞子药对化学成分进行解析,揭示其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来发挥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枸杞子药对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化学成分 作用机制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测序联合代谢组学数据探究肉苁蓉总苷拟雌激素作用机制
8
作者 宋辉 单文猜 +3 位作者 黄晓俏 王玉涵 韩栩楠 谷天姝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7-16,2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及联合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探讨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 GCs)发挥拟雌激素作用机制。试验以性未成熟的雌性SD大鼠(视为雌激素水平为零)为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己烯雌酚对照组、GCs给药组,另... 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及联合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探讨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 GCs)发挥拟雌激素作用机制。试验以性未成熟的雌性SD大鼠(视为雌激素水平为零)为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己烯雌酚对照组、GCs给药组,另设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对照组。各组灌胃生理盐水或等体积药物,早、晚各一次,给药均持续3 d。各组随机取子宫组织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并对转录组测序数据和试验前期靶向代谢组学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从转录水平和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共同揭示GCs拟雌激素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通过RNA-Seq测序发现,GCs发挥拟雌激素作用调控的关键基因有46个,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为雌激素反应、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的正向调控、发育过程、生物过程的正向调节等;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为雌激素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联合分析表明,代谢组与转录组共有通路16条,DEGs与DEMs相关性分析表明,牛磺酸及Gad2、Gad1、Ggt1、Ggt5、Cdo1;柠檬酸及Gldc;鸟氨酸与Pycrl、Pycr1;脯氨酸与Ckmt1、Sat1、Pycr1、Pycrl、Aoc1;-酮戊二酸与Pdha1l1、Ogdhl是GCs拟雌激素作用的关键候选代谢物及候选基因。GCs发挥拟雌激素作用调控的关键基因有46个,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为雌激素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牛磺酸及Gad2、Gad1、Ggt1、Ggt5、Cdo1;柠檬酸及Gldc;鸟氨酸与Pycrl、Pycr1;脯氨酸与Ckmt1、Sat1、Pycr1、Pycrl、Aoc1;-酮戊二酸与Pdha1l1、Ogdhl是GCs拟雌激素作用的关键候选代谢物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为肉苁蓉总苷拟雌激素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拟雌激素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升志 张小坡 +6 位作者 张嘉欣 朱虹 董琳 陈旭阳 李祎莹 李国玉 陈德力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木槿属(Hibiscus Linn)植物隶属于锦葵科(Malvaceae),全世界约22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属中许多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广泛使用,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和三萜,黄酮类以及酚类等。除此之外,还有甾体、香豆素... 木槿属(Hibiscus Linn)植物隶属于锦葵科(Malvaceae),全世界约22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属中许多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广泛使用,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和三萜,黄酮类以及酚类等。除此之外,还有甾体、香豆素、木脂素、有机酸以及酯类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木槿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衰老、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等活性。本文综述了近五年国内外木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木槿属植物的后续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京京 吕江维 +4 位作者 杨硕 陈泳霖 夏江 王昊 张文君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9-647,共9页
目的制备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筛选最佳处方工艺,对其进行处方验证及性能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白鲜皮-地肤子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处方,并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大小、Zeta电位及稳定性... 目的制备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筛选最佳处方工艺,对其进行处方验证及性能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白鲜皮-地肤子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处方,并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大小、Zeta电位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冻干粉用量为409.06 mg、大豆卵磷脂用量为258.07 mg、胆固醇用量为90.87 mg、乙醇体积分数为22.76%,50℃水浴温度下以700 r·min^(-1)搅拌2 h,制备的醇质体混悬液外观呈淡黄色,透射电镜测得形状规则近似球形;平均粒径为(103.1±0.78)nm,电位为(-36.0±3.65)mV,黄柏酮、梣酮和地肤子皂苷Ic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9.25±0.91)%、(80.16±1.52)%、(86.59±0.58)%,室温下放置14 d后,醇质体仍是淡黄色的均一稳定液体,且无分层析出现象。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的白鲜皮-地肤子药对醇质体操作易行,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为进一步探讨该制剂的皮肤给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地肤子 醇质体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多酚对高脂饮食诱导脂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钜阳 李玉奇 +4 位作者 徐朔 陈逸玉 苏灿 李文兰 高世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0-370,共11页
长期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脂质代谢并易导致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多酚还可以调节由HFD导致的脂质代... 长期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脂质代谢并易导致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多酚还可以调节由HFD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并改善相关疾病问题。这主要是通过调节甘油与脂肪酸代谢、上调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与相对丰度、调节炎症应激反应等途径实现的。从肝脏、血液、胰岛、肠道等多个方面改善脂质代谢通路,对HFD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及相关疾病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该文对多酚干预高脂饮食诱导脂代谢紊乱的调节机理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作简要论述,有望为多酚调节脂代谢紊乱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开发膳食多酚功能性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高脂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三位一体对接模式 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淑静 张文君 +3 位作者 张家宁 张茹 杨洋 赵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是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创新意识淡薄、实践课程重视不够、条件不足、理论和实践课程脱节、实践课程不成体系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进行实践教育改革,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对接,...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是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创新意识淡薄、实践课程重视不够、条件不足、理论和实践课程脱节、实践课程不成体系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进行实践教育改革,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对接,注重学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的对接,课程实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相互促进等"三位一体"的对接模式,使得实践课程前后衔接,更加系统和全面,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管理以及激励机制。使得大学生重视实践过程,能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去实践,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教育改革 三位一体对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15介孔氧化硅递药系统的构建及提高茴拉西坦溶出度的研究
13
作者 牟涵清 吕江维 +3 位作者 王鹏光 余科彻 高广宇 张文君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3-1020,共8页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茴拉西坦(ANI)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P123为模板剂制备了SBA-15介孔氧化硅载体,并加入扩孔剂1,3,5-三甲苯(TMB)得到了扩大孔径的扩孔L-SBA-15载体,将ANI负载于SBA-15和L-SBA-15两种载体上构建了基于SBA-15介孔氧化硅的...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茴拉西坦(ANI)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P123为模板剂制备了SBA-15介孔氧化硅载体,并加入扩孔剂1,3,5-三甲苯(TMB)得到了扩大孔径的扩孔L-SBA-15载体,将ANI负载于SBA-15和L-SBA-15两种载体上构建了基于SBA-15介孔氧化硅的递药系统。通过SEM、TEM、FTIR、XRD和N_(2)吸附-脱附测试等表征方法对载药前后载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SBA-15和L-SBA-15的孔径分别为5.04和11.92 nm,载药量分别为25.49%和15.72%。在pH为1.2和6.8的溶出介质中对药物溶出行为的比较发现,对比ANI原料药,两种载体均能明显提高负载ANI的溶出度,且ANI在L-SBA-15载体上的溶出速度较SBA-15载体略快。这与ANI高度分散于介孔材料中,且以无定形的非晶态物理吸附于介孔孔道内,较大的介孔更有利于药物的扩散及溶出有关。本研究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以期改善此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SBA-15 茴拉西坦 药物递送系统 溶出度 1 3 5-三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定量分析法的菟丝子质量评价
14
作者 解利东 孙向明 +5 位作者 胡扬 徐蓓蕾 武建平 辛科颖 梁硕 李文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4-922,共9页
将菟丝子样品粉碎,用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提取,AB-8型大孔树脂纯化、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稀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结合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10个不同产地菟丝子拟雌激素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特征图谱以及共有关键活性成分的定性... 将菟丝子样品粉碎,用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提取,AB-8型大孔树脂纯化、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稀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结合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10个不同产地菟丝子拟雌激素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特征图谱以及共有关键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利用SPSS 19.0和Origin 2017软件对共有关键活性成分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结果显示:通过10个样品的特征图谱共标定出8个共有特征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定为菟丝子中具有拟雌激素作用的关键活性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这些成分相对保留时间(相对于槲皮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均小于1.0%,说明不同产地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个成分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1 0~0.003 0 g·L^(-1),测定值的RSD(n=6)均小于4.0%,加标回收率为94.1%~98.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产地菟丝子样品可划分为5类,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苷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274 74%,基本可以全面表征菟丝子药材信息,可以作为药材质量评价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特征图谱 多成分定量 质量评价 拟雌激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学中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的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雪梅 周雪 +3 位作者 迟成涛 侯甲福 贾少华 李津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医学中的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说每一种新的西药的出现和每一种新疗法的诞生,都离不开动物实验。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其重要性已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认可。要合理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 医学中的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说每一种新的西药的出现和每一种新疗法的诞生,都离不开动物实验。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其重要性已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认可。要合理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为学习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是今后进行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菟丝子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16
作者 王睿欣 罗苗芝 +3 位作者 王锦仪 于蕾 张小坡 宋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107,共6页
试验以菟丝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考察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将菟丝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TCMSP平台获取)与免疫相关靶点(Genecards、TTD和OMIM数据库获取)经Venny 2.1.0取交集,相关数据导入STRING... 试验以菟丝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考察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将菟丝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TCMSP平台获取)与免疫相关靶点(Genecards、TTD和OMIM数据库获取)经Venny 2.1.0取交集,相关数据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菟丝子-活性成分-交集靶点”,按度值≥39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平台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阐明关键通路。采用AutoDockTools软件验证菟丝子关键成分与TOP5核心靶点的对接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筛选获得11个菟丝子关键化合物,分别为芝麻素、菜油甾醇、异呋喃噻罗、苦参碱、冬香酚、胆固醇、槲皮素等,对应靶点159个。GO筛选出653条目,KEGG通路分析得到155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菟丝子中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苦参碱与核心靶点蛋白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间结合活性较高。研究表明,菟丝子可能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TNF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靶点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增强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免疫调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汤多成分含量测定及其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17
作者 赵丽珠 曹惠玲 +3 位作者 于大海 孙向明 邹翔 李文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2-1534,共13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diode array and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s,HPLC-DAD-ELSD)联用技术对黄芪汤多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探讨黄芪...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diode array and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s,HPLC-DAD-ELSD)联用技术对黄芪汤多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探讨黄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作用及药效物质。利用HPLC-DAD-ELSD联用技术测定8个成分的含量,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进行药效评价,并通过油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脂肪堆积模型,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色度关联分析对其降脂活性进行谱效分析,筛选黄芪汤治疗非酒精性肝损伤的药效物质。结果表明,8个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甘草酸和黄芪甲苷质量分数分别为0.711±0.316、0.403±0.451、0.385±0.181、0.053±0.071、0.037±0.015、0.037±0.004、13.37±3.544和0.110±0.051 mg/g。体外谱效关系发现黄芪甲苷、甘草酸、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芹糖甘草苷、甘草素、毛蕊异黄酮和甘草苷9个成分与黄芪汤降脂活性高度相关。该研究建立的黄芪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准确、高效,同时黄芪汤有良好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可为黄芪汤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汤 黄芪 甘草 药效学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付星宇 罗今辰 +1 位作者 朱婷 李文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7-1615,共9页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灵芝防病治病的药理效果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焦点。灵芝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拥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资源储备。然而,目前关于灵芝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尚缺乏完整综述。本文检索了...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灵芝防病治病的药理效果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焦点。灵芝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拥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资源储备。然而,目前关于灵芝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尚缺乏完整综述。本文检索了包括中国知网、PubMed等在内的多个国内外数据库,归纳了近十年来灵芝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灵芝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线粒体功能、抑制钙超载、调节肠道菌群和维持胆固醇平衡等,本文进一步提出加强灵芝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深入研究及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促进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药物临床转化提供了一定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损伤 抗炎 抗氧化 线粒体功能 调节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降解岩藻聚糖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岩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海迪 马冬月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5,共11页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糖的降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降解岩藻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学降解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当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自由基降解法。酸降解法使用的试剂主要有盐酸、硫酸和三氟乙酸,而自由基降解法则主要利用过氧化氢产生的自由基对岩藻聚糖进行降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降解岩藻聚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综述,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 酸降解 自由基降解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 岩藻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多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张馨心 王福玲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SPS),并分析其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红花粗多糖经脱蛋白、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凝胶分离纯化后,得到SPS-A、SPS-B和SPS-C 3个组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 [目的]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SPS),并分析其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红花粗多糖经脱蛋白、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凝胶分离纯化后,得到SPS-A、SPS-B和SPS-C 3个组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并考察SPS-A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SPS-A、SPS-B和SPS-C含量分别为89.75%,90.37%,90.22%,样品中不含蛋白质或核酸类物质,推测SPS-A、SPS-B、SPS-C为β-型吡喃环结构。SPS-A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5 mg/m L,Fe^(3+)总抗氧化能力(FRAP)为411.58μmol/L FeSO_(4)。[结论]木瓜蛋白酶-Sevag法对红花粗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最佳;红花多糖可能含β-型吡喃环结构;红花多糖可作为一种新型抗氧化药物及食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多糖 分离纯化 柱层析 红外光谱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