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沙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防除垢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钱剑峰 孔繁鹏 +3 位作者 曹佳玲 徐莹 张吉礼 王海燕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针对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换热器结垢问题,探究含沙污水中含沙量及泥沙中值粒径对结垢的影响。搭建含沙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防除垢实验台,在污水流速0.57、0.81、1.15 m/s,污水含沙量50、100、500、700、1200 g/m^(3),泥沙中值粒径为0.05、... 针对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换热器结垢问题,探究含沙污水中含沙量及泥沙中值粒径对结垢的影响。搭建含沙污水源热泵污水侧防除垢实验台,在污水流速0.57、0.81、1.15 m/s,污水含沙量50、100、500、700、1200 g/m^(3),泥沙中值粒径为0.05、0.15、0.28、0.45 mm,换热管内径20 mm等特性参数下开展实验研究,并结合超声波声空化作用,探讨两者的耦合效果。研究表明:含沙污水的结垢量存在波动,0.45 mm泥沙中值粒径波动更为明显;含沙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泥沙中值粒径的不断提高,结垢量逐渐减小,最大差值为16.1 g,传热系数相差130.49 W/(m^(2)·K);超声波有着良好的防、除垢效果,1.15 m/s流速下的防、除垢效果最好,除垢率高达84%;相比泥沙中值粒径,含沙量对声空化效果影响更为明显,含沙量的增大会抑制声空化作用,影响效果5~50 min最为剧烈,大含沙量相比小含沙量,除垢率下降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热泵系统 超声波应用 除垢 含沙量 泥沙中值粒径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加工技术在绿色健康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
2
作者 李立 杨大恒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2,共10页
高压加工技术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保鲜技术,已经成为食品加工行业通用的一种加工技术,用以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高压加工技术通过调节压力水平和控制温度能够有效减少加工过程对食品造成的热损伤,同时实现不同的处理效... 高压加工技术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保鲜技术,已经成为食品加工行业通用的一种加工技术,用以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高压加工技术通过调节压力水平和控制温度能够有效减少加工过程对食品造成的热损伤,同时实现不同的处理效果,对食品各种热敏性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化合物都有很好的保存作用,同时高压加工过程也不会消耗过多的电能和水。作为食品加工技术,可能取代传统巴氏杀菌、减少传统巴氏杀菌对食品品质造成的破坏。本文综述了食品高压加工过程的原理与机制,评析了高压加工技术的优势和弊端,探讨了高压加工技术在绿色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并对高压加工技术的未来创新和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加工 原理机制 杀菌 抗氧化性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燕 丁奕涵 +3 位作者 矫佳伟 巩雪 李立 王天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目的概述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干燥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作用机理、超声辅助技术对农产品热泵干燥过程微观结构及干燥速率的影响、农产品超声辅助... 目的概述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干燥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作用机理、超声辅助技术对农产品热泵干燥过程微观结构及干燥速率的影响、农产品超声辅助热泵干燥的过程预测以及最终品质等进行论述,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极具潜力,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研究超声强化效果与热泵干燥间的交互影响以及建立合适的动力学模型预测干燥过程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研究新方向。结论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可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干燥速率,降低设备能耗,同时可减少干燥产品的营养物质损耗及有害物质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在农产品干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声波 热泵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超声辅助浸渍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常江 宛新国 +1 位作者 孙智慧 李晓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目的为延长水产品销售周期,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品质,促进水产品冷冻保藏及加工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方法归纳总结超声辅助浸渍冷冻的作用机理,并探究其对冰晶形成和生长以及水产品保鲜加工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浸渍冷冻能有效提高冷冻效... 目的为延长水产品销售周期,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品质,促进水产品冷冻保藏及加工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方法归纳总结超声辅助浸渍冷冻的作用机理,并探究其对冰晶形成和生长以及水产品保鲜加工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浸渍冷冻能有效提高冷冻效率,减小冰晶晶核规格,缩短冷冻时间,减缓水产品蛋白质变性与脂质氧化速率,改善水产品质构、保持其营养价值,是水产品冷冻处理的有效途径。结论超声辅助浸渍冷冻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产品冷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水产品冷冻技术产业化提供支持。超声辅助浸渍冷冻技术在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和特定环境下的作用衰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缺陷,还需深入阐述其作用机理,为冷冻智能装备开发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浸渍冷冻 超声辅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wart平台神经网络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常光宇 陈志峰 +1 位作者 郭春雨 庞明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59,共7页
针对Stewart平台的六自由度(six degrees of freedom,6-DOF)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并应用于Stewart平台的位置姿态控制中。通过分析Stewart平台的位置反解和速度反解,建立运动学方程,利用牛顿-欧... 针对Stewart平台的六自由度(six degrees of freedom,6-DOF)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并应用于Stewart平台的位置姿态控制中。通过分析Stewart平台的位置反解和速度反解,建立运动学方程,利用牛顿-欧拉方程建立动力学方程,并结合加速度反解得到了平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基于非奇异滑模面函数,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考虑到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模型未知部分进行自适应逼近,并利用Lyapunov第二法设计了自适应律;通过仿真证明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提出的RBF神经网络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具有更好的轨迹跟踪精度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并联机器人 动力学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 LYAPUNOV方法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解冻对三文鱼水分迁移及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4-182,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解冻方式对冷冻三文鱼的水分迁移与蛋白变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静水、空气、超高压等方式对冷冻三文鱼进行解冻,分析解冻期间水分损失、水分迁移、肌原纤维蛋白空间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其他解冻方式相比,采... 目的探讨不同解冻方式对冷冻三文鱼的水分迁移与蛋白变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静水、空气、超高压等方式对冷冻三文鱼进行解冻,分析解冻期间水分损失、水分迁移、肌原纤维蛋白空间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其他解冻方式相比,采用超高压解冻方式的完成时间明显较短,比采用水解冻方式缩短了24.15%~57.20%;总水分损失随着压力的升高明显降低,相较于常规解冻方式最大降幅为11%;超高压解冻组样品的不易流动水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当压力升至150MPa时,其不易流动水的含量较高,自由水的含量较低;在150MPa下,三文鱼的表面疏水性较低(32.36%)、总巯基含量较高(56.66%)、羰基含量较低(34.1%);超高压解冻组三文鱼的蛋白质热稳定性更好,且200、300MPa分别为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发生明显变性的压力阈值。结论采用超高压解冻技术,对于三文鱼的解冻品质有所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冷冻三文鱼产业及超高压加工技术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解冻 三文鱼 水分损失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供暖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逸 李炳熙 +1 位作者 付忠斌 周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89-1796,共8页
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其中对地埋管换热器热阻的求解采用边界元法。结合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供暖要求,对供暖系统运行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在实地建造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专门研制的测试装置对其供暖运行... 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其中对地埋管换热器热阻的求解采用边界元法。结合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供暖要求,对供暖系统运行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在实地建造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专门研制的测试装置对其供暖运行特性进行测试,并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性能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偏差不超过4%,从而证明了所建立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模拟程序的正确性,可较准确地模拟出土壤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冬季供暖的动态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土壤源热泵 边界元法 地埋管换热器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酸浆果采后生理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庆钢 姚旭 +1 位作者 孙强 余善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5,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方式与温度对毛酸浆果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毛酸浆果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其最佳的采后贮藏方式为脱果萼4℃贮藏。
关键词 毛酸浆 采后生理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声空化防除垢与强化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钱剑峰 任启峰 +2 位作者 徐莹 张吉礼 孙德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28-2736,共9页
基于污水源热泵系统,建立超声波声空化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动态实验台,对污水流速为0.45、0.65、0.84、0.9l、1.29和1.74m/s,换热管内径为15mm/20mm,超声波功率为250W/500W,声空化作用时间为0~60min,污垢含水率为35%~95... 基于污水源热泵系统,建立超声波声空化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动态实验台,对污水流速为0.45、0.65、0.84、0.9l、1.29和1.74m/s,换热管内径为15mm/20mm,超声波功率为250W/500W,声空化作用时间为0~60min,污垢含水率为35%~95%以及不同的污水黏度和温度等特性参数下开展实验研究,分析计算污水侧换热管的污垢增长特性和防除垢规律以及强化换热效果的实验数据,对比研究特性参数对污水侧换热管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存较大的换热管径或污水流速下,污水侧换热管积垢速率和结垢率均偏低,除垢率和传热系数均偏高;在较大的超声波功率下,除垢率效果更好,传热系数效率显著提高;在较高的污垢含水率下,传热系数降低及其效率提高明显;随声空化作用时间的增加,除垢率和传热系数均显著提高,但在约50min时趋于稳定,当流速为1.29m/s时,传热系数效率提高百分比达到53.4%;另外,污水黏度和污水温度对污水侧换热管运行特性也有一定影响。总之,声空化应用在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防除垢与强化换热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热泵系统 声空化 防垢 除垢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及系统综合供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钱剑峰 孙德兴 张吉礼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4-249,共6页
针对寒冷地区冬季地表水水温过低和干渠污水水流量不足等水源状况,提出了新型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即在高峰热负荷下采集水源的凝固热为建筑物供热.为有效地提取凝固热,在介绍专用设备凝固换热器原理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热泵系统的重要... 针对寒冷地区冬季地表水水温过低和干渠污水水流量不足等水源状况,提出了新型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即在高峰热负荷下采集水源的凝固热为建筑物供热.为有效地提取凝固热,在介绍专用设备凝固换热器原理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热泵系统的重要参数及综合性能指标.对4个典型城市的应用分析表明,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供热季节性能系数在4.05~4.22,其供热性能虽比常规水源热泵系统差些,但较燃煤锅炉或热网供热系统仍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热 环境水源 热泵系统 冰浆 供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面积和包装方式对甜玉米压差预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恩元 刘升 +4 位作者 李晓燕 贾丽娥 王伟锋 王利斌 谢玉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9-181,189,共4页
研究和分析用开孔面积2.3%和4.0%的塑料箱和纸箱包装方式,在0℃条件下,甜玉米从初温27℃压差预冷降至3℃,对冷却时间、半冷却时间、7/8冷却时间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箱包装的甜玉米冷却时间、半冷却时间、7/8冷却时间和失重率... 研究和分析用开孔面积2.3%和4.0%的塑料箱和纸箱包装方式,在0℃条件下,甜玉米从初温27℃压差预冷降至3℃,对冷却时间、半冷却时间、7/8冷却时间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箱包装的甜玉米冷却时间、半冷却时间、7/8冷却时间和失重率分别为195 min和175 min,101min和95min,191min和173min,1.02%和1.18%;纸箱包装的甜玉米冷却时间、半冷却时间、7/8冷却时间和失重率分别为210min和185min,105min和98min,204min和182min,1.22%和1.41%。开孔面积越大,压差预冷速度越快,但失重率也越大;相同开孔面积的塑料箱包装的甜玉米与纸箱相比,压差预冷速度快,失重率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开孔面积 包装方式 压差预冷 预冷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反馈控制的主动增加时滞补偿方法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军龙 代晶辉 +3 位作者 张春巍 李芦钰 欧进萍 郝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5-191,共7页
时滞是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时滞不仅会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严重时会造成系统失稳、控制发散。针对此问题,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基于单自由度系统时滞的稳定性理论分析,确定系统最大允许时滞量的解析解,该阈值可以... 时滞是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时滞不仅会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严重时会造成系统失稳、控制发散。针对此问题,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基于单自由度系统时滞的稳定性理论分析,确定系统最大允许时滞量的解析解,该阈值可以作为确定何时应用时滞补偿技术的一个评判指标;其次,当作动器实际时滞量大于最大允许时滞量时,常规时滞补偿方法将会失效,提出了基于位移反馈的主动增加时滞的补偿新方法,并定性结合定量详细分析了主动控制算法的参数影响规律;最后,以单层剪切型框架结构为被控对象,进行了多种输入激励下基于位移反馈的主动增加时滞补偿试验验证。大量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获得一定可观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时滞 最大允许时滞量 增加时滞补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管换热器内颗粒状污垢生长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吉礼 钱剑峰 +2 位作者 孔祥兵 马良栋 刘志斌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4,共5页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污水的管内换热特性急需掌握。基于污垢热阻法建立光滑铜管管内污垢生长特性试验台,试验得出了人工污水颗粒状污垢管内的生长特性,并建立了其渐近型污垢积聚预测模型。试验发现,该人工污水在光滑铜管...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污水的管内换热特性急需掌握。基于污垢热阻法建立光滑铜管管内污垢生长特性试验台,试验得出了人工污水颗粒状污垢管内的生长特性,并建立了其渐近型污垢积聚预测模型。试验发现,该人工污水在光滑铜管结垢的诱导期为21 h,污垢热阻稳定时间为95 h,稳定污垢热阻为1.5×10-5m2.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铜管 颗粒状污垢 热阻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逸 陈培强 +3 位作者 秦羽 孙颖 徐莹 亓冬鑫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7,共8页
针对严寒地区建筑供能能耗大,土壤源热泵系统连年取热造成的土壤热失衡问题,以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常规、多模式切换地埋管分区运行策略并对其按季度进行划分,在各季度期间设置不同的温控参数,研究不同运行策略的... 针对严寒地区建筑供能能耗大,土壤源热泵系统连年取热造成的土壤热失衡问题,以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常规、多模式切换地埋管分区运行策略并对其按季度进行划分,在各季度期间设置不同的温控参数,研究不同运行策略的设置对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相对最优运行策略。判优参数包括供暖保证率、机组COP、换热器取热量、土壤温度及运行费用。结果表明:与常规运行策略相比,多模式切换地埋管分区运行策略的供暖保证率100%、机组COP提升14.42%、换热器取热量减少35.3%、十年后土温升高1.13℃、年运行费用减少61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运行策略 数值模拟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器在带传动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关祥毅 赵丽丽 +2 位作者 朱琳 郑大宇 孙剑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27-3131,共5页
提出一种用光纤传感器测量高速旋转构件微小位移量的新方法,实现了非接触式高速、高精度的位移测量。在介绍光纤传感器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得出光强与测距之间关系式。将光强转为电压信号,建立电压商值与测距之间的拟合公式。设计V带参数... 提出一种用光纤传感器测量高速旋转构件微小位移量的新方法,实现了非接触式高速、高精度的位移测量。在介绍光纤传感器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得出光强与测距之间关系式。将光强转为电压信号,建立电压商值与测距之间的拟合公式。设计V带参数测量实验台,对V带稳定运转时其在轮槽中的径向位移进行测定,进而得出V带在带轮中的轨迹,测量出滑动角的大小。针对原有V带滑动角计算公式中的不足进行优化,得出新的滑动角计算公式。对比实验结果,新公式更接近实验结果,误差更小,为V带的精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位移 滑动角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晓燕 李月明 +1 位作者 赵乔乔 刘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1,共5页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集储热与强化传热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工质,在建筑与空调节能、太阳能利用以及航空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相变微胶囊乳化剂、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稳定性以及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集储热与强化传热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工质,在建筑与空调节能、太阳能利用以及航空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相变微胶囊乳化剂、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稳定性以及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应用实例,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悬浮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7a在热泵热水系统中替代R2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晓燕 闫泽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在热泵热水系统中 ,对新混合工质R4 17a进行了理论制冷循环分析和灌注式替代R2 2的循环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混合工质R4 17a的制热量稍低于R2 2 ,但性能系数COP、压缩机排气温度和功耗等循环性能指标均优于R2 2 ,实验过程中R4 17... 在热泵热水系统中 ,对新混合工质R4 17a进行了理论制冷循环分析和灌注式替代R2 2的循环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混合工质R4 17a的制热量稍低于R2 2 ,但性能系数COP、压缩机排气温度和功耗等循环性能指标均优于R2 2 ,实验过程中R4 17a工质性能稳定 ,运行正常 ,不需更换润滑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系统 制冷工质 循环性能 润滑油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空化污水换热器的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实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剑峰 任启峰 +2 位作者 徐莹 张承虎 张吉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解决污水源热泵系统中污水换热器结垢导致的热阻增大、传热效果恶化问题,将声空化技术引入污水换热器中.搭建声空化污水换热器的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动态实验台,研究防除垢与强化换热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影响参数下污水换热器换热管的污垢... 为解决污水源热泵系统中污水换热器结垢导致的热阻增大、传热效果恶化问题,将声空化技术引入污水换热器中.搭建声空化污水换热器的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动态实验台,研究防除垢与强化换热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影响参数下污水换热器换热管的污垢增长特性和防除垢规律以及强化换热效果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管结垢量、结垢率、积垢速率及污垢厚度均随污水流速的降低而增大,最大结垢量为106 g,结垢厚度0.54 mm,积垢速率为12.6 kg/(m^2獉h);除垢率随流速及声空化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非一直增大,最大除垢率达85.7%;污水黏度对各项指标影响巨大且流速越小影响越大;换热管的传热系数及其提高百分比均随声空化作用时间、污水温度以及污垢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提高百分比达53.4%.故声空化污水换热器防除垢与强化换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声空化 污水换热器 防除垢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式与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供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钱剑峰 张力隽 +1 位作者 张吉礼 孙德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4-98,共5页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是其经济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直接式和间接式系统供热工况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COP比间接系统高约0.3,污水温度与用户供水温度对系统性... 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是其经济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直接式和间接式系统供热工况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COP比间接系统高约0.3,污水温度与用户供水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而系统污水或中介水温降、蒸发器或冷凝器平均温差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 热泵系统 直接式 间接式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送风口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甄仌 宋宝玉 +4 位作者 杨萍 王铁 纪志坚 刘佳玮 郑大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为了使卧式敞开双岛式陈列柜的柜内温度达到能效标准的要求,尝试采用蜂窝式送风口代替导流板式送风口。针对两种不同送风口形式(钣金导流板式和正六边形蜂窝式)的卧式敞开双岛式陈列柜(装有M~包)进行试验优化。在相同环境条件下... 为了使卧式敞开双岛式陈列柜的柜内温度达到能效标准的要求,尝试采用蜂窝式送风口代替导流板式送风口。针对两种不同送风口形式(钣金导流板式和正六边形蜂窝式)的卧式敞开双岛式陈列柜(装有M~包)进行试验优化。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通过试验测定两种形式送风口的温度场及其温度波动性。结果表明,相比于钣金导流板式送风口,正六边形蜂窝式送风口大部分测点的温度均有所下降,大部分测点温度平均值降低幅度为11.00%~27.28%,所有测点的瞬态值都满足能效标准时柜内温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敞开式陈列柜 出风口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