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国宇 符建华 《技术经济》 2011年第2期93-97,共5页
建立了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C-D生产函数形式的有效劳动模型,测度了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哈尔滨市为例,实证分析了有效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2001—2007年外来劳动力对哈尔滨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 建立了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C-D生产函数形式的有效劳动模型,测度了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哈尔滨市为例,实证分析了有效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2001—2007年外来劳动力对哈尔滨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4.42%,产出的资本和有效劳动弹性之和为1.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 劳动力资本 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流通业集聚与农村消费升级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守德 周正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7,共15页
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数字经济、流通业集聚与农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消费升级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数字基础设... 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数字经济、流通业集聚与农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消费升级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水平每提升1%,农村消费升级水平平均提升0.247%,数字化交易在提高农村消费便捷性的同时,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促进了流通数字化发展,优化流通供应链资源配置,带动流通业集聚发展,进而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农村消费升级在数字经济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在对某一地区发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因此,要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经济红利强化农村消费升级,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业集聚 农村消费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制结构视角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基于台州与哈尔滨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段炼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4,共5页
通过对台州与哈尔滨两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发现,台州与哈尔滨由于自然条件约束不同而形成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从而直接导致了台州经济发展迅速而哈尔滨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由此得出,哈尔滨经济发展必须从所有制结构入手进... 通过对台州与哈尔滨两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发现,台州与哈尔滨由于自然条件约束不同而形成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从而直接导致了台州经济发展迅速而哈尔滨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由此得出,哈尔滨经济发展必须从所有制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借鉴台州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提出哈尔滨当下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 协同作用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分权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与发展对策研究
4
作者 邓楚瑶 王福友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自主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物质资本供给、人力资本供给、技术水平进步及公共产品服务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地方分权视角,利用我国2000-2020年30个省市的面... 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自主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物质资本供给、人力资本供给、技术水平进步及公共产品服务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地方分权视角,利用我国2000-2020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地方分权程度、技术水平、城镇化水平提升能够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同时能够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水平则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应,但抑制效应并不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对提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分权 区域经济增长 固定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偏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生产要素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5
作者 宋韩琪 付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3-128,共6页
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13—202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哈肯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 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13—202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哈肯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主要通过提升生产要素效率的机制路径来实现,具体涵盖技术革新、劳动优化和资本配置三种重要方式。在静态视角下,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还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在动态视角下则呈现独特的时空演化特征,即由短期的抑制作用逐步转变为长期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哈肯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在数字经济的多元构成中,数字化治理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要素 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障碍度模型分...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耦合协调进程中的障碍因子,并实证分析了两者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强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局部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程度、城镇化发展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彦庆 吕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供应链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了平行趋势、PSM-DID和安慰剂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 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供应链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了平行趋势、PSM-DID和安慰剂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东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能力提升是供应链数字化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重要机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 准自然实验 城市经济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燕楠 韩仲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5-129,共5页
本文以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RCEP各成员国十年的贸易便利化指标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分别表示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用混合OLS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 本文以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RCEP各成员国十年的贸易便利化指标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分别表示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用混合OLS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RCEP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具有正向作用,且贸易便利化通过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双方之间的贸易,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地理距离、汇率、外商直接投资等阻碍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未来应加快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贸易便利化 数字经济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消费升级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守德 吴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以城市群为视角,利用2011~2019年19个城市群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梳理了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以城市群为视角,利用2011~2019年19个城市群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梳理了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3者间的关系。运用动态面板和中介效应实证分析城市群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并进一步将产业结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城市群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群数字经济在直接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促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城市群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还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引导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融合发展,加强“新基建”投入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机理、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吕萍 孔凤竹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6,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并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以“要素增值-技术渗透-平台保障”三个阶段,结合产业深度融合化、供需生态平衡化、产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并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以“要素增值-技术渗透-平台保障”三个阶段,结合产业深度融合化、供需生态平衡化、产销环节创新化三大应用场景,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综合赋能作用。但目前,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数据流通与共享渠道不畅、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融合应用困难、数字平台建设面临情感机制与治理规则双重缺失等问题极大制约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为推进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应从农村数字基建、数据开放共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乡村数字化“新农人”培养引进以及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产业振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宁 孙先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9,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九方面本质要求”出发,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商业”发展框架体系、找准“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实路径,把我国建设成为惠及14亿多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九方面本质要求”出发,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商业”发展框架体系、找准“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实路径,把我国建设成为惠及14亿多人民、满足物质与精神消费需求、服务农业与工业生产销售、畅通国内与国际经贸合作、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体验的中国式现代化商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商业 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新质生产力 商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基于信息高效交互与人力资本提升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杰 赵春江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展及其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化,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文聚焦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新兴演化趋势,基于城市样本数据,系统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展及其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化,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文聚焦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新兴演化趋势,基于城市样本数据,系统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促进信息高效交互和人力资本提升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进一步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受行政级别、工业禀赋和地理区位的显著调节,其对高行政级别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地区以及东部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促进效应还依赖于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及其高度与质量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推进数智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制造业服务化 信息高效交互 人力资本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杰 杨梓 赵春江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8,共8页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要素流动阻滞、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瓶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凭借其渗透性和通用性等特征,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全新路径。选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要素流动阻滞、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瓶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凭借其渗透性和通用性等特征,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全新路径。选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乡融合。机制分析表明,区域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流动在数字技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在不同的地理区位、政策环境背景下对城乡融合存在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乡融合 区域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农民数字素养提升与高质态生产力培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娟 邓楚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数字经济时代,个体所具备的数字素养将通过技能表现作用于劳动收入分配,已经成为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数字鸿沟若无法得以充分消弭,将加剧不同群体数字技术使用机会、社会发展参与机会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不平等,扩大群体间收入... 数字经济时代,个体所具备的数字素养将通过技能表现作用于劳动收入分配,已经成为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数字鸿沟若无法得以充分消弭,将加剧不同群体数字技术使用机会、社会发展参与机会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不平等,扩大群体间收入差距。对于农民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具备参与现代化生产的能力基础,提升其数字素养落到实处就是要具备数字意识、掌握数字技能,可通过对数字化智能化工具的使用拓展农业生产资料、优化劳动对象、创新资源配置。未来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农村居民数字习得意识,另一方面,还应基于农村生产特点和发展实况,优化农村地区数字素养培养方案并科学完善政府帮扶措施,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素养 高质态生产力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候知识在赫哲族粮食生产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光 李娜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保障粮食产量,应推进民间科技尤其是物候知识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赫哲族在早年一直是以渔猎生产为主业,农业发展较为迟缓,直到近代以来,赫哲族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耕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渐上升,...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保障粮食产量,应推进民间科技尤其是物候知识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赫哲族在早年一直是以渔猎生产为主业,农业发展较为迟缓,直到近代以来,赫哲族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耕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渐上升,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赫哲族积累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并将其广泛运用到耕地准备、播种时节、田间管理、规避灾害以及保护粮食资源之中。挖掘整理内涵丰富的物候知识,探索并开发黑龙江生态智慧,将民间科技创新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发挥优势资源驱动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助力龙江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知识 赫哲族 粮食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16
作者 宋德军 李伍洲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56-160,共5页
数字农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的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探究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农... 数字农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的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探究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农业技术效率、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按粮食产区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强科研投入与创新激励机制,对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加强区域间的数字农业交流与合作等,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技术效率 农业技术进步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的障碍与冲突 被引量:9
17
作者 项义军 张金萍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共同构建的区域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则是中国实施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目前,俄罗斯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依托的东移战略,与中国以“一带一...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共同构建的区域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则是中国实施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目前,俄罗斯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依托的东移战略,与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向西战略对接的时机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从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及与沿线第三国关系层面分析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冲突,为破解中俄战略对接障碍和规避战略对接冲突提供依据,推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的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中俄两国 合作战略 对接 冲突 白俄罗斯 对外经济合作 经济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城市商业网点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俊娥 王东 魏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存在选址分布不合理、业态结构不科学及商业功能类似等现象,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商业网点规划、商圈评价、业态结构和商业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以黑龙江...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存在选址分布不合理、业态结构不科学及商业功能类似等现象,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商业网点规划、商圈评价、业态结构和商业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以黑龙江省商业网点数据为基础,结合黑龙江商务统计数据,运用arc GIS10统计软件,通过核密度、平均最近邻指数及耦合度等分析方法,探讨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及住宿业三种业态商业网点空间集聚特征和业态结构特征,分析黑龙江省上述三种业态商业网点在空间集聚方面存在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三种业态网点的空间分布呈现中心集聚外围分散并存的特征,不同业态类型的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差异性较大;商业网点业态结构特征表现为,网点数量上以批发零售业独大,其次是餐饮业,商业网点各业态中批发零售业经济效益最好;影响黑龙江省商业网点空间集聚的最主要因素是各地市的居民消费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网点 空间集聚 业态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效应——基于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3
19
作者 周正 门博阳 王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本文使用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1999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测度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本文使用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1999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测度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1999年至2006年期间表现为匀速增长,2007年至2018年期间,增长速度整体呈现出逐步加快趋势。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逐步攀升态势,1999年至2007年期间表现为平稳增长,2008年至2010年出现轻微回落,2011年至2018年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彻底解决中国制造业“早熟型增速放缓”的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0,共6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装备制造业 融合发展水平 金融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