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的预后因素分析
1
作者 高佳宁 刘静雅 +2 位作者 王欢 马克如 丁德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后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355例哈尔滨... 目的:探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后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355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NU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355例患者中77例(21.7%)出现转移,93例(26.1%)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中位年龄为67岁。肝脏、骨骼和多部位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6和5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膀胱内复发(intravesical recurrence,IVR)、肿瘤大小≥2 cm、肿瘤病理分期>T2期是患者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UTUC患者出现肝脏转移、骨转移和多部位转移相对较快,预后较差,而出现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好。发生转移的晚期UTUC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优于未治疗、单独放疗和单独化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疗对肾癌转移病灶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长福 闫秋哲 +1 位作者 孔祥波 陈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化疗对肾癌转移病灶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3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生物化疗组30例,术后2周行IFN-α+IL-2+5-FU生物化疗;对照组33例,术后未进行生物化疗。结果:生物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高于对照组(9个月);... 目的:探讨生物化疗对肾癌转移病灶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3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生物化疗组30例,术后2周行IFN-α+IL-2+5-FU生物化疗;对照组33例,术后未进行生物化疗。结果:生物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高于对照组(9个月);且生存曲线也高于对照组,经Log-rank检验,P<0.01;且生物化疗期间,转移灶总缓解率为33.3%,药物不良反应0~Ⅰ度。结论:RobsonⅣb期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配合生物化疗能提高生存率,可以使部分转移病灶缓解,且药物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疗 肾癌 透明细胞癌 转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1期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特点及其与Fuhrman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翠 郑秀兰 +2 位作者 李海霞 王玲玲 陈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pT1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CEUS增强模式、定量参数与Fuhrman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3例pT1期CCRCC的CEUS图像及相关参数,观察不同分级肿瘤的CEUS增强模式、程度及增强的均匀性以及肿瘤周边环状高增强(PHR);... 目的探讨pT1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CEUS增强模式、定量参数与Fuhrman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3例pT1期CCRCC的CEUS图像及相关参数,观察不同分级肿瘤的CEUS增强模式、程度及增强的均匀性以及肿瘤周边环状高增强(PHR);通过时间-强度曲线软件得到定量数值,包括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并与病理Fuhrman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不同Fuhrman分级的CCRCC的PHR、△P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uhrmanⅠ级肿瘤中PHR检出率相对较高,△PI最低;Ⅳ级肿瘤PHR检出率相对较低,△PI最高。各级肿瘤增强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CEUS增强模式大多表现为"快进"(61/83,73.49%)、"快出"(34/83,40.96%)和"慢出"(37/83,44.58%),不同分级肿瘤造影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1期CCRCC的CEUS特点与Fuhrman分级有一定相关性;CEUS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造影剂 超声造影 Fuhrman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技术在复杂性孤立肾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滕立臣 王文涛 +2 位作者 李浩 潘宏鑫 李长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孤立肾肾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5例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解剖性和功能性孤立肾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开放性... 目的:探讨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孤立肾肾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5例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解剖性和功能性孤立肾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开放性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和术中同步切缝技术,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学结果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采用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肾动脉阻断和行挽救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35~180 min,术中失血量为300~700 mL,平均失血量为450 mL。5例中1例肾门部肾癌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出现尿漏,当日膀胱镜下于输尿管内逆行留置F6双“J”管后,术后第2天尿漏消失。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4个月,局部未见肿瘤复发,1例出现肋骨转移。与术前相比,术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孤立肾肾癌安全可行,特别适合复杂和肿瘤体积较大的肾癌,在保护肾脏功能和肿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孤立肾 同步切缝 零缺血 肾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