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家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管理知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守华 柳萍 +2 位作者 刘艳荣 张国莉 徐秀玉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对职业化管理培训需求的差异。方法:以问卷选答的形式调查该省不同级别在职护士长424人。结果:对职业化管理培训的需求,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既相同,也有差异。结论:必须认清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对职业化管理...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对职业化管理培训需求的差异。方法:以问卷选答的形式调查该省不同级别在职护士长424人。结果:对职业化管理培训的需求,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既相同,也有差异。结论:必须认清不同级别医院护士长对职业化管理培训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继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管理培训需求 调查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病人满意质量观指导护理管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艳荣 郑守华 赵雅荣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索现阶段适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针对当前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利弊分析,提出病人满意为护理的最高质量观点并初步调整和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结果:整合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和... 目的:探索现阶段适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针对当前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利弊分析,提出病人满意为护理的最高质量观点并初步调整和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结果:整合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病人满意质量观是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顺应医疗卫生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护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理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管理 病人满意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筹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洪艳 惠雅君 郑守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8期78-80,共3页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筹建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筹建与策划的注意要点。本文对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回顾和分析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筹建工作的全过程,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消毒供应中心设计的总体理念、依据和原则予以说明,对筹建工作中...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筹建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筹建与策划的注意要点。本文对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回顾和分析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筹建工作的全过程,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消毒供应中心设计的总体理念、依据和原则予以说明,对筹建工作中的自身学习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设计、与上级沟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就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网络信息、专业设备输出端口的预留等问题提出讨论,为即将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筹建 策划 管理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春鹤 李惠艳 +2 位作者 高巍 单文杰 崔成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7例晚期癌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23年5-7月收治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0月收治的53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7例晚期癌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23年5-7月收治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0月收治的53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决策参与满意度及尊严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决策参与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尊严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改善决策参与满意度,维护临终患者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共享决策 决策参与 满意度 尊严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春鹤 李惠艳 +2 位作者 王宇 李婷婷 韩晓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肿瘤医院2023年3-6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23年7-10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8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 目的探讨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肿瘤医院2023年3-6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23年7-10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8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与决策冲突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决策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决策支持框架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降低决策冲突水平,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决策支持框架 决策冲突 晚期癌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安宁疗护通识创新教育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祁晓娜 姚强 +4 位作者 于钦明 赵苗苗 王妍 钟梦岚 于立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2-338,共7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安宁疗护作为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需求不断增加。安宁疗护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可提升人们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理解,使更多的人了解、接纳并参与安宁疗护。随着安宁疗护知...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安宁疗护作为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需求不断增加。安宁疗护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可提升人们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理解,使更多的人了解、接纳并参与安宁疗护。随着安宁疗护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急需创新安宁疗护教育策略。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安宁疗护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安宁疗护通识创新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促进学员群体多元化、加强社会公众安宁疗护知识普及等方面提出安宁疗护通识创新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通识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镇痛对胰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喜芹 陈阳 李惠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促进胰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在使用镇痛泵的同时,每天静脉注射帕瑞西布钠2次,按时给药。评价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促进胰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在使用镇痛泵的同时,每天静脉注射帕瑞西布钠2次,按时给药。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首次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及患者对镇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 超前镇痛 帕瑞昔布钠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临床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8
8
作者 祁晓娜 姚婷 郑守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80-81,共2页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共情能力问卷,对231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临床共情能力总分为85.75±9.32,不同性别、性格、与父母关系的护生,其临...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共情能力问卷,对231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临床共情能力总分为85.75±9.32,不同性别、性格、与父母关系的护生,其临床共情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关系、个人性格是临床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护生的临床共情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男性、与父母关系为家长式、性格偏内向的护生应进行针对性引导,以提高其共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临床共情 共情能力 父母关系 性格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郑守华 张国莉 +2 位作者 朱晓麟 刘艳荣 徐秀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住院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7例住院治疗的肺癌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团体心理干预、想象疗法以及意向疗法中...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住院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7例住院治疗的肺癌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团体心理干预、想象疗法以及意向疗法中的投射测验法,并采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QLQ-C30 综合心理干预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龚振琴 闫凤玉 孔德娟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6-8,共3页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与乳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据其结果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80例乳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癌患者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得分较低,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与乳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据其结果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80例乳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癌患者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得分较低,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乳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乳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教育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孔孟琼 刘晶 郑守华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教育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同时... 目的探讨心理教育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同时给予乳腺癌心理教育支持干预。于干预2、4、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评价。结果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采取面对面的心理教育支持和电话随访心理教育支持干预,可显著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且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出院患者 心理教育支持干预 电话随访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体位颈托的制作与使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桂梅 孙桂芝 +2 位作者 郑守华 原英姿 张欣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7-7,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手术体位颈托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雅荣 隋文慧 邹玉红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普遍反映肢体轻松,活动灵便,皮肤张力下降。治疗前后患肢4个测试点周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目的探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普遍反映肢体轻松,活动灵便,皮肤张力下降。治疗前后患肢4个测试点周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较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无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空气波压力 上肢淋巴水肿 周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家庭功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何雪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7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和家庭功能APGAR问卷,对68例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功能进行调查。结...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和家庭功能APGAR问卷,对68例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功能进行调查。结果癌症患者的总健康状况及功能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常模,而症状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家庭功能与情绪功能呈正相关,患者家庭适应度与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呈正相关,家庭亲密度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家庭功能与患者的机体疼痛、便秘存在负相关,家庭适应度与失眠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其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密切相关。护士需有效地帮助癌症患者提高家庭支持功能,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生存质量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台见闻
15
作者 罗延伟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8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工作 医院新 护理事业 护理部 台湾 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沟通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玉 张丽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沟通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将前6个月入院患者94例设为观察组,后6个月入院患者99例设为... 目的探讨系统化沟通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将前6个月入院患者94例设为观察组,后6个月入院患者99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性沟通干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Jalowiec的应对量表在本次化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系统性沟通干预后,观察组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面对、乐观、情感、支持4个应对方式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逃避、听天由命、保守、自我依赖4个应对方式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沟通干预能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沟通 肺癌 化疗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