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颈交界区神经鞘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浩 陈永杰 菅凤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共29例颅颈交界区神经鞘瘤患者经后正中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影像学观察肿瘤未影响脊柱稳定性者仅行肿瘤切除术;肿瘤侵蚀破坏骨质、造成脊柱失稳者同期行枕颈融合内固定...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共29例颅颈交界区神经鞘瘤患者经后正中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影像学观察肿瘤未影响脊柱稳定性者仅行肿瘤切除术;肿瘤侵蚀破坏骨质、造成脊柱失稳者同期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29例患者均达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枕颈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其中13例枕颈部麻木感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肢体麻木、肌无力症状加重,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脑脊液漏和死亡病例。术后均获3~24个月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脊柱畸形和椎体滑脱。结论颅颈交界区神经鞘瘤采取经后正中入路即可全切除肿瘤;对于肿瘤侵蚀破坏骨质而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患者,术中需辅助枕颈融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脊髓 寰枢关节 内固定术(非MeSH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功能区神经鞘瘤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永杰 陈赞 菅凤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功能区神经鞘瘤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脊髓功能区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起源于颈膨大者16例,术中行四肢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和上肢肌电图监测;起源于腰膨大和脊髓圆锥者42例,术中监测下肢运... 目的探讨脊髓功能区神经鞘瘤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脊髓功能区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起源于颈膨大者16例,术中行四肢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和上肢肌电图监测;起源于腰膨大和脊髓圆锥者42例,术中监测下肢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以及下肢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经脊柱后正中入路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术,切除侧方关节突者术中辅助经后路钉棒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显微镜下获得肿瘤全切除,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术前42例伴疼痛症状患者,术后39例症状消失、3例明显缓解;17例肢体无力和2例便秘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22例术后遗留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麻木、不适感;术后随访3~1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缓解,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起源于颈腰膨大或脊髓圆锥等脊髓功能区的神经鞘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脊髓 监测 手术中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力泳 陈赞 +2 位作者 陈永杰 吴浩 菅凤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88-994,共7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共39例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33例)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6例),其中30例于肿瘤切除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C3~7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节段行椎... 目的分析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共39例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33例)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6例),其中30例于肿瘤切除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C3~7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节段行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所有患者均达肿瘤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8.67个月。术后疼痛明显改善29例,平均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51±1.05降至术后24 h的3.17±1.17(P<0.05);术后新发或感觉障碍区域扩大者12例、无明显变化者3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感觉评分由术前的218.67±2.80降至术后24 h的213.33±2.16(P<0.05),术后6个月时改善至216.78±1.47(P<0.05);肢体运动功能改善18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评分由术前的92.33±1.63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5.05±1.41(P<0.05)。术后无一例肿瘤复发或继发脊柱畸形。结论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均可通过显微手术Ⅰ期完全切除。术前因骨质破坏或术中充分显露肿瘤而行椎间孔切开者,需于术中同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椎管 内固定术(非MeSH词)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邵正凯 刘爽 王雪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凝块对血管壁的理化刺激是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常见原因。长期以来CVS是神经外科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SAH后脑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功能受损,内皮...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凝块对血管壁的理化刺激是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常见原因。长期以来CVS是神经外科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SAH后脑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功能受损,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减少,脑血管舒张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介导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彦超 宋玉文 刘晓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28-431,共4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所有卒中的15%~20%,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2]。为了减轻ICH后二次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其形成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T作用大鼠C6胶质瘤细胞AIF凋亡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勇刚 王智 +3 位作者 张健 王杰 傅松滨 岳武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第10期25-27,共3页
为探讨SDT作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产生凋亡是否存在凋亡诱导因子(AIF)的凋亡途径,其凋亡途径为何。本研究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采用MTT法测五组细胞(对照组、HMME、超声、SDT、SDT+Z—VAD.fmk)处理后各时段(6、12、24、48、72h... 为探讨SDT作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产生凋亡是否存在凋亡诱导因子(AIF)的凋亡途径,其凋亡途径为何。本研究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采用MTT法测五组细胞(对照组、HMME、超声、SDT、SDT+Z—VAD.fmk)处理后各时段(6、12、24、48、72h)的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五组细胞处理后6h的亚细胞结构变化;Westernblot分析五组细胞处理后1、6、12、24h,各时段的AIF变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析五组细胞处理后6h,AIF的位置变化;DNA电泳分析五组细胞处置后6h的细胞凋亡情况。实验结果表明SDT致大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AIF参与其中。其凋亡途径为,SDT致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位于线粒体膜间隙的AIF从线粒体转位至细胞质中,然后AIF又转位至细胞核周围和细胞核中,致使DNA呈大片段(~50Kbp)断裂,引起大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胶质瘤细胞 声动力 凋亡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侵袭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7
作者 赵军 王宏伟 +8 位作者 宋继伟 肖建奇 曲艺 张军 欧阳海峰 盛学东 谷树清 于雷 于广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PTEN基因转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后对其增殖及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PTEN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染U251细胞系,Western blot鉴定其蛋白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观察对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PTEN基因转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后对其增殖及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PTEN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染U251细胞系,Western blot鉴定其蛋白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观察对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转染PTEN的U25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PTEN质粒成功转染U251细胞并有PTEN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空载体组相比,转染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下降达52.46%;细胞周期改变,细胞从G1期到S期发生阻滞;转染组MMP-2、MMP-9表达显著下降,而TIMP-1、TIMP-2表达显著上升,两者呈负相关(r=-0.506,P<0.05)。结论 PTEN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后,可抑制其增殖、促进凋亡;并可能通过抑制MMPs和促进TIMPs来抑制细胞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胶质瘤 凋亡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并发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义文 聂俊 邵正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5-630,共6页
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已被证明是导致自发性cSAH的主要病因之一,但目前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并发自发性cSAH的... 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已被证明是导致自发性cSAH的主要病因之一,但目前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并发自发性cSAH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仍缺乏一致见解。该综述旨在帮助认识该疾病,提高该病确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颈动脉狭窄 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皮老跳咋回事儿
9
作者 王智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21期59-59,共1页
生活中,当遇到眼皮跳时,许多人都不忘念一句“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却对为什么会引起眼皮跳并不关心。从医学角度来说,多数眼皮跳动只是良性的肌肉颤动,不必担心。但如果是持续性的、经常不自主抽动,就要引起注意了。
关键词 眼皮 精神紧张 睡眠不足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