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及Bcl-2和M2-丙酮酸激酶的表达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凌霄华 庄丽维 +2 位作者 胡成乙 洪钰 于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89-339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以及Bcl-2、M2-丙酮酸激酶(M2-PK)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0例因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在我院消化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首先行放大胃镜观察胃微血管变化状况,然后根据胃小凹状...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以及Bcl-2、M2-丙酮酸激酶(M2-PK)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0例因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在我院消化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首先行放大胃镜观察胃微血管变化状况,然后根据胃小凹状况分为A、B、C、D、E型。分别检测不同胃小凹分型标本的Bcl-2和M2-PK阳性率。结果浅表性胃炎主要见于A型(65.8%)、B型(59.6%)和C型(22.0%)小凹类型;萎缩性胃炎主要见于C型(38.0%)和D型(50.0%);肠上皮化生主要见于C型(34.0%)、D型(39.3%)和E型(34.7%);不典型增生多见于D型(7.1%)和E型(32.7%);胃癌仅见于E型(16.3%)。不同类型的微血管形态,其Bcl-2及M2-PK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及M2-PK阳性率(65.3%与67.4%)均显著高于A(7.9%与10.5%)、B(8.5%与10.6%)、C(14.0%与16.0%)、D型(23.2%与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及M2-PK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主要发生在D、E型小凹类型;微血管形态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指标,放大胃镜可以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一种临床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黏膜 微血管形态 放大内镜 基因 BCL-2 M2-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及其对患者肾间质炎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梅 左晓莉 +4 位作者 孙悦 刘乔 刘继荣 杨荣 赵红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及其对患者肾间质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及其对患者肾间质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和尿液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间质炎症与TNF-α、IL-6、hs-CRP、IL-1β、IL-18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TNF-α、IL-6、hs-CRP、IL-1β、IL-18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TNF-α、IL-6、hs-CRP、IL-1β、IL-18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肾间质炎症与TNF-α、IL-6、hs-CRP、IL-1β和IL-18表达均呈正相关(r=0.881、0.725、0.847、0.910、0.621,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康复片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大秀 韩继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CCl4处理)(n=15)、治疗组(CCl4+1.0 mg/kg FGF21处理)(n=15)。连续处理36 d后取血清及肝组织。检测ALT、AST、ALP、... 目的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CCl4处理)(n=15)、治疗组(CCl4+1.0 mg/kg FGF21处理)(n=15)。连续处理36 d后取血清及肝组织。检测ALT、AST、ALP、TBil、IL-6、IL-1β、TNFα水平;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4-羟脯氨酸(4-Hyp)试剂盒检测肝内4-Hyp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肝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IL-6、IL-1β、TNFαmRNA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生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小鼠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Hyp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4-Hyp以及CollagenⅠ、α-SMA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1、<0.001);治疗组4-Hyp以及CollagenⅠ、α-SMA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模型组小鼠肝内TGFβ、IL-6、IL-1β、TNFα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治疗组小鼠肝内TGFβ、IL-6、IL-1β、TNFα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 FGF21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肝内TGFβ和IL-6、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细胞因子类 小鼠 近交I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L02肝细胞癌变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舒欢 韩继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L02肝细胞癌变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L02肝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EN(1、10、20、50、100和150μmol/L)作用,MTT法测定DEN对L02肝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适当的DEN刺激浓度(20μ...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L02肝细胞癌变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L02肝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EN(1、10、20、50、100和150μmol/L)作用,MTT法测定DEN对L02肝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适当的DEN刺激浓度(2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同时,分别采用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检测DEN(20μmol/L)作用细胞和正常L02细胞内的MDA及SOD水平。将L02肝细胞分为模型对照组(20μmol/L DEN+PBS处理)、FGF21低剂量组(20μmol/L DEN+1μmol/L FGF21蛋白)和FGF21高剂量组(20μmol/L DEN+2μmol/L FGF21蛋白)。细胞培养12 h后,检测细胞内的MDA及SOD水平。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Klotho(KLB)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磷酸化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DEN作用于L02后细胞内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36和16.281,P值分别为0.011和0.004)。与模型对照组相比,FGF-21低剂量组和FGF-21高剂量组细胞内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升高(P值均<0.05),且FGF21高剂量组细胞内MDA水平显著低于FGF21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SOD水平则高于FGF21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FGF21高剂量组与FGF21低剂量组细胞内KLB mRNA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值均<0.001),而FGF21高剂量组KLB mRNA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LB蛋白表达趋势与KLB mRNA相同。模型对照组中磷酸化AKT(p-AKT)水平高于另外2组,同时FGF21高剂量组p-AKT水平低于FGF21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EN可增强L02细胞内氧化应激,FGF21通过上调KLB表达,降低AKT磷酸化水平,抑制DEN诱导L02肝细胞氧化应激,从而抑制肝细胞癌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二乙基亚硝胺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5
作者 王梓雯 王瑞峰 +3 位作者 郭连生 张瑞 徐敏 王小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61-2464,共4页
目前尚无公认的保肝药物可推荐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规治疗,其防治手段主要以控制饮食、运动和减肥手术为主。而饮食控制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尤为重要。简要总结了饮食中常含的几种油类对NAFLD肝脏脂肪变... 目前尚无公认的保肝药物可推荐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规治疗,其防治手段主要以控制饮食、运动和减肥手术为主。而饮食控制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尤为重要。简要总结了饮食中常含的几种油类对NAFLD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鱼油、橄榄油、初榨椰子油及松子油对NAFLD有益,而过量摄入猪油及棕榈油则会加重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油类 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