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精准微创外科时代的理性思维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军 翟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自1987年法国外科医生Mouret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外科已经历25年的迅猛发展,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亦经历20年。我们有幸在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之初即参与其中,见证了我国腔镜外科发展的历史。当今腹腔镜外科众多成绩让... 自1987年法国外科医生Mouret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外科已经历25年的迅猛发展,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亦经历20年。我们有幸在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之初即参与其中,见证了我国腔镜外科发展的历史。当今腹腔镜外科众多成绩让我们欣喜若狂、无所适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标志着微创外科的成熟,微创外科“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但新的问题必将出现并亟待解决,关键是是否我们对每一问题的认识与处理都足够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理性思维 腹腔镜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世界首例 外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岩 田素礼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747-749,756,共4页
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现象在普通外科非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该类患者往往被忽视,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如何及时诊断和调整非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 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现象在普通外科非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该类患者往往被忽视,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如何及时诊断和调整非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多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围手术期·应激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器械经脐单切口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军 赵磊 +4 位作者 徐力善 刘昶 关英辉 王知非 刘春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器械经脐单切口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胆囊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转腕器械);B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通器械)... 目的比较不同器械经脐单切口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胆囊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转腕器械);B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通器械);C组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满意程度、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损伤指标。结果中位手术时间A组40min和B组37.5min显著长于C组25min(X2=25.165,P=0.000;X2=16.184,P=0.000),但A、B2组无统计学差异(X2=0.987,P=0.610)。中位术中出血量A组10.0ml和B组10.0ml显著多于C组7.5ml(X2=12.571,P=0.002;X2=13.619,P=0.001),但A、B2组无统计学差异(X2=0.021,P=0.989)。3组术后疼痛评分、满意程度、创伤及对免疫系统影响均无差异(P〉0,05)。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胆漏3例(B组1例,C组2例),术中胆道损伤l例(B组),A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SILC是一种兼顾安全与美观的胆囊切除术式,可转腕器械使SILC更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 腹腔镜器械 可转腕器械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手术53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翟博 王东 +2 位作者 刘春富 赵金鹏 许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技巧。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骨前人路游离皮瓣,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3例。结果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3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9例。术中出血5~100ml,平均15.6ml;手术时间30~17...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技巧。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骨前人路游离皮瓣,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3例。结果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3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9例。术中出血5~100ml,平均15.6ml;手术时间30~170min,平均53min;术后2~3d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3~9.5d,平均4.5d。1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表现为手足麻木,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1周后恢复。1例有颈前紧束感,加强功能锻炼后症状缓解。46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19.6月,未见复发。结论合理的操作空间,精准的细节操作,确切的止血是防治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与开放式切口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东 刘昶 许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0期776-77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腹壁切口疝(VIH)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VHR组32例,LVHR组40例。结果 :OVHR组手术时间60~145 min,平均手术时间(90&...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腹壁切口疝(VIH)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VHR组32例,LVHR组40例。结果 :OVHR组手术时间60~145 min,平均手术时间(90±35)min;术中出血25~200 mL,平均(95±15)mL;住院时间4~35 d,平均(7.5±5.8)d,术区感染3例。LVHR组手术时间35~135 min,平均手术时间(82±32)min;术中出血15~160 mL,平均(85±12)mL,术区感染0例;住院时间3~8 d,平均(5.5±1.6)d。患者随访3个月~5年,OVHR组复发2例(6.3%),LVHR组复发3例(7.5%)。结论:LVHR同OVHR同样安全有效,但LVHR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并发症、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修补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47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徐伟 翟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6期487-489,共3页
自1993年Azagra等[1]完成首例腹腔镜胃癌手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渐开展,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开展的47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术式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RAGE和配体HMGB1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岩 陈曦海 田素礼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0期761-765,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及其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情况,探讨RAGE、HMGB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分析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及其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情况,探讨RAGE、HMGB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两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9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RAGE和HMGB1的表达,运用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Image-Pro誖Plus 6.2软件分析每张切片的阳性着色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内RAGE和HMGB1的表达升高(P<0.001)。RAGE的表达情况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值均<0.05);HMGB1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相关(P=0.023);RAGE的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期相关(P<0.001),而HMGB1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无关。结论:HMGB1-RAGE信号偶联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患者胃癌标本中RAGE的表达影响患者预后,HMGB1-RAGE信号偶联是胃癌治疗的可能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在肝细胞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岩 田素礼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370-374,共5页
RNA干扰(RNAi)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且借助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高效特异性降解同源mRNA的现象。近来研究发现RNAi技术可高度特异地剔除或关闭目的靶基因,从而操控其表达。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靶基因功能... RNA干扰(RNAi)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且借助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高效特异性降解同源mRNA的现象。近来研究发现RNAi技术可高度特异地剔除或关闭目的靶基因,从而操控其表达。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靶基因功能、治疗部分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肝癌在我国高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针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一直是外科肿瘤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将RNAi技术与肝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相结合,呈现出很多令人期待、值得深入的研究成果。对此领域的近期研究成果做扼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肝细胞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