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影像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道爽 孙夕林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628,共3页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且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较高。传统的影像技术对胶质瘤的诊断优势有限,很难提供胶质瘤分子水平的生物特性信息。分子影像学应用能与分子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借助影像技术,可在体、无创、重复、实时地在细胞和...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且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较高。传统的影像技术对胶质瘤的诊断优势有限,很难提供胶质瘤分子水平的生物特性信息。分子影像学应用能与分子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借助影像技术,可在体、无创、重复、实时地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为提高对胶质瘤生物行为、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分子影像领域中领先的成像技术,同时也是分子影像的代表,并且随着高特异性分子成像探针的开发,将会使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的诊断中彰显无尽的魅力。本文将对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分子显像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艳红 孙夕林 +2 位作者 程雁 吴泳仪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2-625,共4页
水孔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又称水通道蛋白,是细胞膜上对水具有高度选择通透性的跨膜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对维持机体的渗透压平衡和内稳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与肿瘤、心血管... 水孔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又称水通道蛋白,是细胞膜上对水具有高度选择通透性的跨膜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对维持机体的渗透压平衡和内稳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疾病进程中的关键分子靶点。因此,实时、动态、快速准确的检测出AQPs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状态,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影像学可在体、实时动态监测体内关键分子靶点的代谢变化,是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目前AQPs分子成像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分析,同时对AQPs分子成像技术的不断优化进行展望,以期有利于推动AQPs分子成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分子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联合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泳仪 孙夕林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7-621,共5页
PET/MRI双模态成像整合了PET提供的人体生理代谢、分子信息和MRI提供的功能及解剖形态信息,实现了PET及MR成像设备的优势互补,对神经、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将功能性成像和解剖性图像相结合的一种成像,提... PET/MRI双模态成像整合了PET提供的人体生理代谢、分子信息和MRI提供的功能及解剖形态信息,实现了PET及MR成像设备的优势互补,对神经、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将功能性成像和解剖性图像相结合的一种成像,提供更多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中。本文将从PET/MRI的发展,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成像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靶向分子成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兆国 孙夕林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0-616,共7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离散因子受体(c-Me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c-Met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进入临床应用,并取得有限成功。研究表明c-Met异常表达水平及表达状态与分子靶向治疗反应、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准确评价c-Me... 肝细胞生长因子/离散因子受体(c-Me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c-Met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进入临床应用,并取得有限成功。研究表明c-Met异常表达水平及表达状态与分子靶向治疗反应、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准确评价c-Met异常表达水平和表达状态显得尤为重要。c-Met靶向分子成像可以在体、实时对c-Met异常表达水平及状态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对于指导肿瘤治疗、判断肿瘤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c-Met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分子成像探针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分子探针功能进行评价,以期有益于c-Met靶向分子探针的研发及c-Met靶向分子成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分子显像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PET的^(18)FDG-PET显像与MSCT融合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钟男 徐进志 +1 位作者 李野 申宝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87-888,共2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是进行治疗选择的关键。文献报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显像(PET)对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本研究对66例NSCLC患者进行^(18)FDG—PET显像,旨在研究SPECT/PET的^(18)FDG—PET显像与...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是进行治疗选择的关键。文献报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显像(PET)对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本研究对66例NSCLC患者进行^(18)FDG—PET显像,旨在研究SPECT/PET的^(18)FDG—PET显像与异机多层螺旋CT图像融合对的淋巴结转移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图像融合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微创精准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坡 申宝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2-456,共5页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肿瘤的发生发展遵循着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全身的规律,理论上在任何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微创技术在肿瘤上的应用体现了目前肿瘤治疗的方向:微创、精准...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肿瘤的发生发展遵循着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全身的规律,理论上在任何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微创技术在肿瘤上的应用体现了目前肿瘤治疗的方向:微创、精准、高效,无论是腔镜下还是影像引导下的微创治疗均追求小创口,在组织、器官水平最大限度的控制肿瘤,是当前最能体现精准目标的治疗模式。此类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即便是出现远隔转移,也可以在联合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对局部影响重要功能的病变实施微创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微创治疗是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治疗观念的巨大变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预测微创治疗在未来肿瘤治疗上也将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微创治疗 精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成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7
作者 程雁 孙夕林 申宝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 分子影像学是指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进而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方法。借助靶向性分子成像探针,分子成像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揭示药物治疗关键分子靶点的表达状态及功能,并建立直观、高通量的影像定性、定量分析系统用于药物在体活性的评价,从而有益于我们对临床前应用药物的研发以及对临床阶段的药物活性分析。本文主要阐述分子影像技术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分子探针 分子靶向治疗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