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瞬时评估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郭玉成 吕雨梅 +3 位作者 闫蕊 赵力慧 张文越 刘世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920,共4页
目的运用生态瞬时评估探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0名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抑郁、情感反应与疲劳进行连续5天的追踪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构建线性混合模型,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 目的运用生态瞬时评估探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0名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抑郁、情感反应与疲劳进行连续5天的追踪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构建线性混合模型,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因变量为康复锻炼依从性,层1自变量为个体内因素,即抑郁、情感反应与疲劳,层2自变量为个体间因素,即患者性格特征。结果将时间、有无专业人员指导作为控制变量,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且随每日时间进展逐渐降低(P<0.001);与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相比,无抑郁情绪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显著更高(P<0.001),情感反应为消极与中立的个体依从性显著低于积极情感反应个体(P<0.001),存在疲劳的个体依从性显著高于无疲劳者(P=0.001);性格特征在抑郁情绪与康复锻炼依从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性调节作用(P=0.048)。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及动态变化,个体内因素与个体间因素均对其产生影响,且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锻炼依从性 抑郁 情感反应 疲劳 生态瞬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薇 辛宁 赵文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早期干预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早期干预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梅 张秀花 +2 位作者 刘冰 曹永刚 王焕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TPM低、中、高剂量组,采用BBB评分及斜板试验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变,HE染色观...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TPM低、中、高剂量组,采用BBB评分及斜板试验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变,HE染色观察脊髓形态学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 blot法观察脊髓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各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结果显著下降,1d、3d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伤后5d高剂量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低、中剂量组及模型组(P<0.05);伤后14d时各组脊髓切片HE染色示高剂量组脊髓病理改变明显轻于低、中剂量组及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SCI后24h高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组Bcl-2表达上调(P<0.01),而Bax表达下调(P<0.01)。结论:TPM可有效降低SCI后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害,促进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脊髓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石丽宏 邓海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87-287,共1页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伴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服用止痛药物与睡眠改善例数。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P&...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伴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服用止痛药物与睡眠改善例数。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P<0.05),治疗后头痛完全缓解15例,好转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缩短(P<0.05);治疗前服用止痛药物28例,治疗后2周12例,4周4例(P<0.05);睡眠不佳治疗前29例,治疗后2周13例,4周为4例(P<0.05)。结论神经阻滞是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 颈椎旁神经阻滞 耳颞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伴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护理配合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文红 徐贵侠 辛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对亚健康者疲乏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靖琼 周郁秋 +2 位作者 张秀花 李莎莎 田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改善亚健康疲乏状态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以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连续干预8周后采用亚健康状况(... 目的探索适合改善亚健康疲乏状态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以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连续干预8周后采用亚健康状况(SHSQ-25)、疲劳量表-14(FS-14)问卷调查及血乳酸测定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血乳酸值、FS-14总分及躯体疲乏、脑力疲乏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SHSQ-25总分及疲劳症状、精神症状、免疫力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的干预模式可以改善亚健康症状,缓解亚健康的疲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疲乏 健康教育 脑电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中频电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薇 辛宁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中频电治疗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郭玉成 闫蕊 +2 位作者 张文越 刘世伟 吕雨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从发病急性期至恢复期的疾病感知变化轨迹,分析不同轨迹亚型的预测因素,为针对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19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于调查...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从发病急性期至恢复期的疾病感知变化轨迹,分析不同轨迹亚型的预测因素,为针对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19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于调查后1、3、6个月随访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分析不同时点疾病感知水平差异,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潜在变化轨迹亚组,并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变化轨迹亚型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4个时间点的疾病感知得分为45.16±15.46、40.30±15.43、35.07±15.32、27.38±14.56,各时间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识别出中疾病感知-快速下降组(83.9%)、高疾病感知-缓慢下降组(16.1%)2条疾病感知潜在变化轨迹。决策树模型显示,希望、脑卒中发作次数、抑郁、焦虑、职业状态与年龄均可预测患者疾病感知变化轨迹亚型,其中希望重要性为100%。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疾病感知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变化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希望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应根据预测指标早期识别高疾病感知缓慢下降组患者,并构建以希望为核心的干预方案,以降低其疾病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感知 轨迹 决策树 希望 抑郁 焦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