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透明细胞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任凤岩 王丹波 +1 位作者 姜彦多 张淑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讨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蜡块进行重新切片、阅片,确诊18例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EM组),17例原发卵巢透明... 目的探讨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蜡块进行重新切片、阅片,确诊18例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EM组),17例原发卵巢透明细胞癌(NEM组)。随机选择同期40例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EM组患者中位年龄为48岁,较NEM组(51岁)年轻3岁(P<0.001),较对照组(54岁)年轻6岁(P<0.001)。EM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66.7%)、下腹胀痛(33.3%)及绝经后阴道流血(11.1%)。原发OCC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58.8%)、未绝经的阴道不规则流血(23.5%)及下腹胀痛(17.6%),其中EM组38.9%盆腔包块持续半年以上,与NEM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EM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2.2%,高于NEM组的47.1%。结论EM组患者较年轻,早期病例多见,5年生存率虽高于NEM组,但无明显的差别。研究表明二者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不同的,但治疗上无差别,是否改变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苯三唑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玥 刘畅 +7 位作者 朴仙姬 张冬云 孟令旗 王浩 王加茹 罗英花 孙虎男 金成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8-1154,共7页
目的:探讨4,5,6,7-四溴苯三唑(TBB)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0μmol·L^(-1)TBB)和实验组(给予1、3、10、30和100μmol·... 目的:探讨4,5,6,7-四溴苯三唑(TBB)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0μmol·L^(-1)TBB)和实验组(给予1、3、10、30和100μmol·L^(-1) TBB)。采用MTT比色法检测SW480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SW480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p-Akt、Bcl-2和促凋亡蛋白Bad、pro-caspase-9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W480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TBB作用3、6、12和24h时SW480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作用0h时(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TBB作用3、6、12和24h时结肠癌SW480细胞中ROS水平高于作用0h时(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W480细胞中抗凋亡蛋白p-Akt和Bcl-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促凋亡蛋白Bad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ro-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B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活性或促进细胞中ROS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 6 7四溴苯三唑 结肠肿瘤 SW480细胞 细胞凋亡 活性氧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凤岩 李一宁 +1 位作者 王丹波 张淑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121-1123,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因素异常引起的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等症状。以卵巢间质及卵泡囊的血管增生引起的卵巢增大为主要特征,因此血管生成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成因子是新...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因素异常引起的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等症状。以卵巢间质及卵泡囊的血管增生引起的卵巢增大为主要特征,因此血管生成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成因子是新血管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因素,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血管生成中起主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无选择性,阻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靶基因治疗的研究。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成因子选择性作用于内分泌腺毛细血管内皮组织,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弥补了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缺陷。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和靶标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任凤岩 李一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1848-1850,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苯三唑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雪园 朴仙姬 +6 位作者 刘畅 罗英花 孙虎男 韩英浩 申贵男 臧延青 金成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65,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四溴苯三唑(TBB)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阐明其对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给予TBB)和实验组(给予TBB)。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eLa细胞存活率,采用倒... 目的:探讨四溴苯三唑(TBB)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阐明其对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给予TBB)和实验组(给予TBB)。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eLa细胞存活率,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宫颈癌HeLa细胞形态表现,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Akt、Akt、Bcl-2、Bax、cleaved-caspase-3和Pro-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La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HeLa细胞出现体积缩小、细胞核皱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时间段(3、6、12和24h)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La细胞中抗凋亡蛋白p-Akt和Bcl-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ro-caspase-3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或P<0.01)。结论:TBB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有效促进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苯三唑 宫颈肿瘤HeLa细胞 细胞凋亡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