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马立靖 马璨 +2 位作者 李冬梅 林长赋 李文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镇静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42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8~30kg/m^2,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min...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镇静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42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8~30kg/m^2,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0min内泵注完毕),C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5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当BIS≤45时行气管插管。记录给药前(T_0)、给药完毕即刻(T_1)、给药后5min(T_2)、插管前即刻(T_3)、插管成功后即刻(T_4)、插管成功后1min(T_5)、3min(T_6)、5min(T_7)患者的MAP、HR、SpO_2、BIS、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BIS降至45的时间;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BIS降至45的时间缩短(P<0.05);与T_0时比较,T_1~T_7时D组患者MAP、BIS均降低,HR减慢,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T_3~T_7时C组MAP、BIS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T_3、T_6和T_7时C组HR减慢(P<0.05);与T_3时比较,T_6时D组MAP降低,T_4、T_5时C组MAP均升高,HR增快(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6μg/kg预注可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静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SLIPA喉罩、普通喉罩与气管导管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明远 李爱民 +1 位作者 张瑞芹 王淑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3-824,共2页
腹腔镜手术麻醉一般用气管插管后全身麻醉,虽然气管插管是控制气道的安全方法,但插管对咽喉部和气管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拔管呛咳等并发症。喉罩有不用喉镜暴露声门、不刺激气管、患者心血管反应... 腹腔镜手术麻醉一般用气管插管后全身麻醉,虽然气管插管是控制气道的安全方法,但插管对咽喉部和气管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及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拔管呛咳等并发症。喉罩有不用喉镜暴露声门、不刺激气管、患者心血管反应轻、耐受好等优点,随着喉罩的广泛应用,其适应证也不断扩大。本研究探讨SLIPA喉罩和普通喉罩、气管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管导管 临床应用 喉罩 患者 血流动力学反应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鼻腔给药用于无痛肠镜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冬冬 王树波 +4 位作者 张瑞芹 方先海 林雪 刘金峰 李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鼻腔给药用于无痛肠镜诊疗的可行性。方法 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59岁,体重50~100k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均稀释至2ml:Ⅰ组经鼻滴入芬太尼1μg/kg;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Ⅲ组静注舒...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鼻腔给药用于无痛肠镜诊疗的可行性。方法 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59岁,体重50~100k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均稀释至2ml:Ⅰ组经鼻滴入芬太尼1μg/kg;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Ⅲ组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IV组经鼻滴入舒芬太尼0.1μg/kg。患者用药2min后均静注利多卡因50mg、丙泊酚1~3mg/kg,直至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即可置入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治疗,丙泊酚50μg.kg-1.min-1持续输注维持麻醉。术中酌情追加丙泊酚0.5~1.0mg/kg。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1min(T1)、2min(T2)、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及丙泊酚后1min(T3)、2min(T4)、3min(T5)、4min(T6)及清醒时(T7)的MAP、HR、SpO2、丙泊酚诱导量、总量、术中镇静评分(OAA/S评分法)、肢动反应、诊疗时间、清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发生情况。结果 MAP四组在T2~T7时均低于T0时(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在T4、T5时Ⅱ组、Ⅲ组低于Ⅰ组、IV组(P<0.05),Ⅰ组与I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2~T6时低于T0时、Ⅲ组T3~T6时低于T0时(P<0.05);丙泊酚的诱导量Ⅱ组高于Ⅰ、Ⅲ、Ⅳ三组(P<0.05),Ⅰ组、Ⅱ组与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μg/kg舒芬太尼或1μg/kg芬太尼鼻腔给药配伍静脉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诊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舒芬太尼 鼻腔给药 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甲状腺手术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马璨 马立靖 +2 位作者 李冬梅 林长赋 李文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6-738,共3页
目的观察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D1组和D2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0.6μg/kg(泵注时间为10min),D2组术中以0.4μ... 目的观察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D1组和D2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0.6μg/kg(泵注时间为10min),D2组术中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C组以同样的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mg/kg。记录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舒适评分(BCS评分),并记录术后首次给予氟比洛芬酯的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定向力恢复后10min~2h,D1、D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且D2组明显低于D1组(P<0.05);术后4h,D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定向力恢复后10min~4h,D1、D2组BCS评分明显高于C组,且定向力恢复后10min~2hD2组明显高于D1组(P<0.05)。术后首次给予氟比洛芬酯时间,D1、D2组均明显晚于C组,且D2组明显晚于D1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优于单独应用氟比洛芬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甲状腺手术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和舒芬太尼对开胸术后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延卓 孙娟 +2 位作者 吕湘琪 岳子勇 崔晓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和舒芬太尼增强局麻药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开胸术毕行0.375%左旋布比卡因20ml肋间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中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2mg;C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4mg;D组... 目的探讨吗啡和舒芬太尼增强局麻药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开胸术毕行0.375%左旋布比卡因20ml肋间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中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2mg;C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4mg;D组单用局麻药0.375%左旋布比卡因。阻滞方法:手术切口及其上下邻近肋间加上引流管涉及的共五个肋间,每个肋间注射4ml药液。记录术后4、8、12、24、48h的镇痛评分、镇痛维持时间及其副作用。结果 A、B、C组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4.34±6.32)h,(14.36±6.58)h,(16.87±6.51)h,明显长于D组的(7.42±4.89)h,三组VAS镇痛评分也显著较D组低(P<0.05)。结论局麻药中加入吗啡或舒芬太尼能显著增强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并能延长其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吗啡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啡诺不同用药方法用于甲状腺手术镇痛 被引量:7
6
作者 潘红 王淑云 +1 位作者 张瑞芹 李爱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及不同用药方法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全凭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6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年龄18~65岁,体重45~70kg,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切皮前10min分别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0.02mg/k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及不同用药方法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全凭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6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年龄18~65岁,体重45~70kg,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切皮前10min分别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0.02mg/kg静脉注射(Ⅰ组);0.02mg/kg肌肉注射(Ⅱ组);0.03mg/kg肌肉注射(Ⅲ组)。行喉罩插入全凭静脉麻醉,术后1、2、4、6、8、12、24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手术部位的疼痛,舒适评分法(BCS)评价咳嗽时疼痛,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Ⅰ组、Ⅲ组术后1、2、4、6、8、12h的镇痛效果优于Ⅱ组(P<0.05);BCS评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中有1例术后1h内出现呼吸频率为8次/分;术后嗜睡及头晕Ⅰ组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有5例患者术后12h内追加镇痛药物,明显高于Ⅰ组、Ⅲ组(P<0.05)。结论在全凭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给予0.03mg/kg酒石酸布托啡诺肌肉注射可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布托啡诺 甲状腺 超前镇痛 肌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瑞芹 李迪 王淑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用药剂量 术后镇痛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脂微球制剂 中度疼痛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舒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毕永红 李冬梅 张瑞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舒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滴鼻(C组),15~30min后两组均在3s内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3μg/kg,观察1min内咳...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舒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滴鼻(C组),15~30min后两组均在3s内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3μg/kg,观察1min内咳嗽反射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咳嗽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12%vs.28%,P<0.05)。两组咳嗽程度和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可抑制舒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D6*10基因多态性对剖腹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春雨 芦树军 +5 位作者 常菲菲 刘禹彤 张延卓 王楠 于平 董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 2D6*10(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剖腹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剖腹术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经肘正中静脉采血2 ml,采用PCR方法进行细胞色素P450 CYP2D6*10基因分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w/w组,n=28)...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 2D6*10(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剖腹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剖腹术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经肘正中静脉采血2 ml,采用PCR方法进行细胞色素P450 CYP2D6*10基因分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w/w组,n=28),杂合子组(m/w组,n=24)和突变型纯合子组(m/m组,n=42)。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mg、格拉司琼1 mg。清醒后VAS≤4分开始PCA,若VAS>4分追加曲马多50 mg,30 min后VAS≤4分,继续单纯行PCA,若VAS>4分则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至VAS≤4分继续单纯行PCA,曲马多PCA背景输注速率12 mg/h,PCA剂量15 mg,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2、4、24、48和72 h曲马多累积用量及PCA次数,并行VAS评分。结果术后3 d w/w组、m/w组和m/m组曲马多用量分别为(130±26)mg,(147±44)mg,(157±34)mg,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m组比较,术后2 h w/w组、m/w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 h w/w组、m/w组患者自控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CPY2D6*10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剖腹术后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D6 基因多态性 曲马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充气量的经典喉罩置入难易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琳 张瑞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充气量的经典喉罩(CLMA)置入难易程度。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CLMA患者150例,按通气罩充气量不同随机均分为0 ml组(A组)、5 ml组(B组)、10 ml组(C组)、15 ml组(D组)和20 ml组(E组)。记录CLMA置入次数、置入时间及难易... 目的比较不同充气量的经典喉罩(CLMA)置入难易程度。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CLMA患者150例,按通气罩充气量不同随机均分为0 ml组(A组)、5 ml组(B组)、10 ml组(C组)、15 ml组(D组)和20 ml组(E组)。记录CLMA置入次数、置入时间及难易程度评分。结果置入评分1分的患者B组多于A、E组(P<0.05);4分的患者B组少于E组(P<0.05)。置入时间B组明显短于其它组(P<0.05)。结论 CLMA充气量为5 ml时置入时间更短,置入更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喉罩 通气罩 充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对心跳骤停复苏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兵 魏霞 李文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心跳骤停复苏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心跳骤停复苏组(Ⅰ组,20只)、氯化高铁血红素组(Ⅱ组,20只)、锡原卟啉组(Ⅲ组,20只)和假手术组(Ⅳ组,5只)。Ⅰ组在心跳骤停后进行标...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心跳骤停复苏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心跳骤停复苏组(Ⅰ组,20只)、氯化高铁血红素组(Ⅱ组,20只)、锡原卟啉组(Ⅲ组,20只)和假手术组(Ⅳ组,5只)。Ⅰ组在心跳骤停后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直至恢复自主循环(ROSC);Ⅱ和Ⅲ组分别在心跳骤停前12 h或1 h经腹腔注射15 mg/kg的氯化高铁血红素或30μmol/kg锡原卟啉Ⅸ,并进行心肺复苏;Ⅳ组不进行窒息心跳骤停。记录心跳骤停复苏各组的复苏参数,于ROSC后4 d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随后断头取脑,计数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TUNEL阳性细胞数及caspase 3阳性细胞数。结果心跳骤停复苏各组的复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Ⅳ组比较,Ⅰ、Ⅱ和Ⅲ组ND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NDS评分显著降低(P<0.05)。海马CA1区染色显示:与Ⅳ组比较,Ⅰ、Ⅱ和Ⅲ组存活神经元数显著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 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UNEL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 3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诱导HO-1的表达可改善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 神经元 凋亡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