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联合TUI和VCI技术诊断肝实性肿瘤 被引量:6
1
作者 薛伟力 周显礼 +2 位作者 韦虹 董雪迎 纪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成像(TUI)和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技术诊断肝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50个肝实性肿瘤病灶分别进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检查,评价两种技术对病灶的显示能力。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成像(TUI)和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技术诊断肝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50个肝实性肿瘤病灶分别进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检查,评价两种技术对病灶的显示能力。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二维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8.00%(34/50),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00%(45/50,P<0.05);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技术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1.67%(33/36)、特异度为85.71%(12/14)、准确率为90.00%(45/50)、阳性预测值为94.29%(33/35)、阴性预测值为80.00%(12/15),其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与二维超声诊断肝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定性诊断肝脏肿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断层超声成像 容积超声对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普勒超声肺动脉频谱参数法估测先心病肺动脉压力——与术中实测值对照 被引量:10
2
作者 冷晓萍 田家玮 +1 位作者 孙立涛 苏雁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877-8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估测先心病肺动脉压力的可行性、准确性 ,寻求可估测肺动脉压力的肺动脉频谱参数指标。方法 对 3 0例先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 ,测量 8项肺动脉频谱参数 ,将所测各参数与手术中测量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对比 ,作...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估测先心病肺动脉压力的可行性、准确性 ,寻求可估测肺动脉压力的肺动脉频谱参数指标。方法 对 3 0例先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 ,测量 8项肺动脉频谱参数 ,将所测各参数与手术中测量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对比 ,作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动脉频谱参数中右室射血前期与右室射血时间比值 (RPEP/RVET)、心率矫正的右室射血前期 (C RPEP)、右室射血前期 (RPEP)、右室射血前期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比值 (RPEP/AT)等与肺动脉压力呈良好线性正相关 ;右室射血时间 (RVET)、心率矫正的右室射血时间 (C RVET)、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 (AT)与肺动脉压力呈良好线性负相关。结论 用肺动脉频谱参数可以较准确地估算肺动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频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三维超声重建系统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上的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家玮 费洪文 +2 位作者 孙立涛 李如萍 冷晓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在人体血管重建中的准确性、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进行三维重建 ,测定狭窄程度及狭窄比 ,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并将两种方法测得的狭窄比作相关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狭...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在人体血管重建中的准确性、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进行三维重建 ,测定狭窄程度及狭窄比 ,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并将两种方法测得的狭窄比作相关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狭窄比经统计学处理证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种方法测值呈高度正相关 (r =0 .977)。结论 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用于人体可行 ,测值准确 ;可以动态观察动脉硬化斑块的进程及转归 ;为内外科室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重建 颈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4
作者 田家玮 陈宇 刘宇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方法检查61例乳腺小肿块,观测病变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等,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高频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两种方法检查61例乳腺小肿块,观测病变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等,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高频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是82.61%、53.33%、75.41%、84.44%、50.00%及46.67%、17.34%;钼靶分别是89.13%、60.00%、81.97%、87.23%、64.29%及40.00%、10.87%,两种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二者联合应用的各指标分别是95.65%、73.33%、90.16%、91.67%、84.12%及26.67%、4.35%,准确性比单一方法有明显提高,而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显著降低。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X线钼靶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宇 田家玮 殷哲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小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小乳腺肿块(小于2.0cm)101例,其中小乳癌53例,乳腺良性病变48例。分别就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CDFI等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明确...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小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小乳腺肿块(小于2.0cm)101例,其中小乳癌53例,乳腺良性病变48例。分别就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CDFI等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明确对诊断有肯定价值的诊断指标。结果二维超声检查中,乳腺癌与良性病变在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有无钙化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CDFI乳腺癌的血流检出率为90.57%,血流信号丰富,以Ⅱ~Ⅲ级为主(占83.02%)。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是乳腺癌的间接征象。结论小乳腺癌的二维图像、CDFI及转移性腋窝淋巴结在诊断小乳腺癌上均有特征性表现。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对兔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与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立涛 田家玮 马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3-845,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与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探求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 选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A组为正常饲料组(6 只),B组为高脂饲料喂养组(18 只),各分成3 个亚组,分别喂养4周、8周、12周。观察颈总动... 目的 通过研究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与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探求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 选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A组为正常饲料组(6 只),B组为高脂饲料喂养组(18 只),各分成3 个亚组,分别喂养4周、8周、12周。观察颈总动脉Vs、PI、RI及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用病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兔AS不同阶段,B组家兔颈总动脉PI、RI逐渐增高(P<0.01或P<0.05),Vs无显著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在4周以后出现进行性增高(P<0.01或P<0.05),并与PI、RI呈正相关;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P<0.01 或P<0.05),与PI、RI呈负相关。结论 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相结合可以早期定性、定量检测AS,动态观察其病变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对兔心肌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国庆 田家玮 +3 位作者 郭延辉 任敏 姜双全 王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造影图像经自制计算机辅助灰阶分析软件处理后,自动得出每个节段心肌的标化灰阶造影剂密度(CI),并对心肌灌注进行彩色编码。根据心肌灌注缺损(MPD)和异常的彩色编码区分别计算出危险心肌和梗死心肌面积,分别与荧光微球染色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再灌注后,Ⅱ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比非危险节段明显减低(P<0.01),而Ⅰ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与非危险节段间无明显差异。以标化灰阶CI为-70 pix为截断值,识别梗死节段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87%。阻断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危险心肌面积与荧光染色呈正相关(r=0.84,P=0.003和r=0.91,P<0.001);再灌注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与TTC结果呈正相关(r=0.75,P<0.001和r=0.89,P<0.001)。结论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识别危险和梗死心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声造影 计算机灰阶分析 心肌灌注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苏雁欣 孙丽 +1 位作者 王素梅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剖宫产 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辛伐他汀对兔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娜 田家玮 孙立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模型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12周末超声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模型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12周末超声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截取动脉行病理学检查。结果B组、C组颈总动脉IMT增厚,PI、RI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C组测值较B组减低(P<0.05)。椎动脉和基底动脉PI、RI测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PI、RI较A组显著增高,C组较B组明显减低(P<0.05)。各组Vs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颈总动脉结合椎、基底动脉,为诊断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辛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辛伐他汀 脑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素梅 苏雁欣 +2 位作者 田家玮 春英 贾秀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61-662,共2页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术前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 2 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目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结果  2 8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术前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 2 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数目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结果  2 8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 2 1例 ,无转移者 7例。结论 淋巴结直径 >0 .8cm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转移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四维重建:Ⅲ.颈动脉狭窄模型的三维超声重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家玮 费洪文 彭秀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07-708,共2页
目的 评价自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测量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用二维超声对塑料试管制作的 8个颈动脉狭窄模型进行采集、后处理、三维重建并测量。结果 本方法能正确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像 ,同时能准确测... 目的 评价自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测量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用二维超声对塑料试管制作的 8个颈动脉狭窄模型进行采集、后处理、三维重建并测量。结果 本方法能正确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像 ,同时能准确测量其狭窄比 (r >0 .99,P <0 .0 0 1)。结论 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设计合理、方法可行、测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三维超声重建 狭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家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娜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326-1327,共2页
关键词 超声评价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 AS 体表高频双功超声检查 血管内超声显像 三维超声成像 经食管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四维重建:Ⅱ·超声图像采集及软件处理
13
作者 彭秀艳 田家玮 +1 位作者 费洪文 刘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05-706,共2页
目的编制出合理的软件程序,对颈动脉系列截面图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机械臂及软件系统采集颈动脉图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重建出血管三维图像.结果应用三维图形库OpenGL绘制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血管表面... 目的编制出合理的软件程序,对颈动脉系列截面图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机械臂及软件系统采集颈动脉图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重建出血管三维图像.结果应用三维图形库OpenGL绘制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血管表面图像并进行定量测定.结论该软件系统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可完成血管等距横断面图像的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采集 软件处理 三维超声重建 颈部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对宫内胎物残留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窦新颖 孙立涛 王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75-975,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阴道 宫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超声评价外周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孙立涛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252-1253,共2页
关键词 高分辨率超声 外周动脉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功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活动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欧艳梅 姜双全 +4 位作者 于丹丹 付昕 赵晨 田家玮 冷晓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活动性的价值。方法纳入30例TA累及颈总动脉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12)及非活动期组(n=18);对比观察2组常规超声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内-中...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活动性的价值。方法纳入30例TA累及颈总动脉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12)及非活动期组(n=18);对比观察2组常规超声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以及CEUS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增强程度(EI)、峰值强度(DPI)及达峰时间(TTP)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压积(PCT)],分析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活动性的价值。结果活动期组患者年龄小于非活动期组(t=-2.37,P=0.02),而WBC计数、CRP、颈总动脉壁IMT、血管化分级、EI及DPI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均>0.05)。EI、DPI均与CRP呈弱正相关(r=0.28、0.27,P=0.03、0.04),与IMT呈低度正相关(r=0.39、0.41,P均<0.01),而与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63、0.76,P均<0.01)。根据CEUS参数(动脉壁血管化分级、EI、DPI)及联合参数(EI+IMT、EI+CRP)判断活动期TA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P、ESR及IMT等(P均<0.05)。结论CEUS可用于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颈总动脉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17
作者 吴言 杜国庆 田家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1-201,共1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动态监测并评估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 方法:15 例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后不同时期行心内膜活检,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标准将移植后排斥反应分级,其中心内膜活检表现为0级及ⅠA级者,为排斥阴性组(GrouPAR-)...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动态监测并评估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 方法:15 例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后不同时期行心内膜活检,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标准将移植后排斥反应分级,其中心内膜活检表现为0级及ⅠA级者,为排斥阴性组(GrouPAR-);心内膜活检表现为≥ⅠB 级者,为排斥阳性组(GrouPAR+).所有患者在心内膜活检前均行超声心动图观测,二维、M 型、频谱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采集的患者心脏图像运用软件进行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记录左心室长轴整体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径向整体峰值应变(GPRS)及左心室环周整体峰值应变(GPCS)在不同程度排斥反应中的参数变化.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能量损耗
18
作者 王旭东 田家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9-199,共1页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可视量化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血流能量损耗(EL)的变化. 方法:本研究选取于 2016-06 至 2016-12 期间就诊于哈医大二院的高血压患者 47 例为病例组,其中男性 25 例,女性 22例,平均年龄(49±10)岁...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可视量化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血流能量损耗(EL)的变化. 方法:本研究选取于 2016-06 至 2016-12 期间就诊于哈医大二院的高血压患者 47 例为病例组,其中男性 25 例,女性 22例,平均年龄(49±10)岁.分为 3 个亚组:A 组:左心室构型正常组 12 例;B 组:向心性重构组 20 例;C 组:向心性肥厚组 15 例;同期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 28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15 例,女性 13 例,平均年龄(50±11)岁.应用日立公司 ALOKA Prosound F75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 UST-52105,探头频率 1.0~5.0 MHz,采集心尖三腔心切面图像后脱机分析,VFM 图像上分别测得左心室不同时相、不同节段的 EL.实验数据采用 SPSS19.0 软件进行各参数的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 t 检验,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智相似积分算法心肌超声造影系统自动定量分析缺血再灌注大鼠存活心肌
19
作者 孙智超 王飞 +8 位作者 张运帷 王爽 于海源 沈文茜 陈双 吴言 郭延辉 田家玮 杜国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中智相似积分(NSS)算法的心肌超声造影(MCE)分析系统自动定量评估缺血再灌注大鼠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将12只SD大鼠制成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随机分为缺血30 min再灌注组(I/R-30组)及缺血45 min再灌注组(I/R-45组),每... 目的观察基于中智相似积分(NSS)算法的心肌超声造影(MCE)分析系统自动定量评估缺血再灌注大鼠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将12只SD大鼠制成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随机分为缺血30 min再灌注组(I/R-30组)及缺血45 min再灌注组(I/R-45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前、阻断即刻、再灌注后7、14及28天行MCE,获取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切面图像,采用MCE-NSS系统自动勾勒心内膜及心外膜边界,并将心肌均分为18个节段,获得各心肌节段室壁增厚率(WT)及标化造影剂灌注强度(CI)值。阻断即刻将室壁收缩运动减弱或消失节段(WT<0.3)定义为危险节段;再灌注后危险节段划分为3个区域:WT<0.3且CI<-54 Pix为危险中央区,WT<0.3且CI>-54Pix为危险周边区,WT>0.3且CI>-54Pix为危险恢复区;观察阻断即刻及术后7、14、28天危险中央区、周边区和恢复区面积变化情况。术后28天取大鼠心脏行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计算梗死面积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MCE-NSS系统测得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①危险节段各区域面积变化:术后7、14和28天,2组危险中央区面积百分比变化与阻断即刻变化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危险周边区面积逐渐减小(P均<0.01),危险恢复区面积逐渐增加(P均<0.01);I/R-45组危险中央区面积各时间点均大于I/R-30组(P均<0.01),2组危险周边区和危险恢复区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与病理结果比较:危险中央区面积与Masson染色测得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81,P<0.01),危险周边区CI值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得MVD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新型MCE-NSS系统可评估大鼠心肌I/R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及微循环情况,并能识别存活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再灌注 中智相似积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靶向微泡爆破介导GDF11基因促老年小鼠缺血心肌保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立秋 杜国庆 +4 位作者 郑雅朦 陈双 吴言 王宇航 田家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3-203,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爆破(UTMD)介导 GDF11 基因促老年小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血再灌注模型,存活 56 只,将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 3 组:靶向阳离子微泡转染 GDF11 组(old+GDF11 组,超声靶向破坏携带 GDF11 基因的阳离子微泡)...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爆破(UTMD)介导 GDF11 基因促老年小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血再灌注模型,存活 56 只,将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 3 组:靶向阳离子微泡转染 GDF11 组(old+GDF11 组,超声靶向破坏携带 GDF11 基因的阳离子微泡)19 只;靶向空泡转染 GDF11 组 [ 老年 C57 小鼠(12 个月)60 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45 min 后解扎再灌注,制备缺 +GDF11-V,超声靶向破坏不携带 GDF11 基因的阳离子微泡,old+GDF11-V 组 ];腹腔注射 GDF11 组(腹腔注射 GDF11 基因)18 只.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术后第 3 天、第 6 天靶向转染 GDF11、空泡及腹腔注射 GDF11.利用超声心动图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检测三组小鼠心脏收缩及、功能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取出小鼠心脏制作心肌环切片,利用 Masson 染色及 HE 染色观察三组小鼠心肌瘢痕组织的面积,利用毛细血管染色及小动脉 α-SMA染色比较三组心肌瘢痕区及其边缘区域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密度,利用 GDF11 特异性引物,运用 TR-PCR 技术分别检测三组小鼠心脏瘢痕区域和边缘区域 GDF11 mRNA 的表达.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