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母细胞呈递来源于乙肝病毒聚合酶和X蛋白的HBV多肽质谱分析
1
作者 李佳琪 汝佳秋 +3 位作者 鞠晓梅 郭梦蕊 曹馨阳 张淑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2,I0001-I0029,共38页
目的: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人永生化B淋巴细胞(BLCLs)呈递的来源于Pol和X蛋白的HBV多肽,筛选出有效的T细胞表位,为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1.2倍HBVC2亚型的全基因组表达质粒,将其通过电转法转染至BLCLs,... 目的: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人永生化B淋巴细胞(BLCLs)呈递的来源于Pol和X蛋白的HBV多肽,筛选出有效的T细胞表位,为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1.2倍HBVC2亚型的全基因组表达质粒,将其通过电转法转染至BLCLs,LC-MS/MS法分离鉴定HBV多肽,生物信息学预测多肽序列的致敏性、抗原性、毒性、HLA分子亲和力及多肽HLA-Ⅰ类复合物与特异性T细胞的结合能力,并检索已报道序列。结果:对5株携带HBVC2亚型表达重组体的BLCLs(BLCLs-1~BLCLs-5)裂解液中的HBV多肽进行分析,成功分离鉴定出141条序列长度不少于8个氨基酸残基(≥8 aa)的多肽,其中133条来自Pol,8条来自X蛋白。通过对141条HBV多肽进行致敏性、抗原性和毒性分析,筛选出50条具有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的HBV多肽(其中47条来自Pol,3条来自X蛋白),用于与HLA-Ⅰ、Ⅱ类分子的亲和力分析,以及多肽HLA-Ⅰ类复合物与特异性T细胞结合能力的预测。在这些多肽中,37条与HLA-Ⅰ、Ⅱ类分子相应基因型有亲和力。最终获得了37条具有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且与HLA-Ⅰ、Ⅱ类分子IC_(50)<500 nmol/L的多肽,这些多肽与相应基因型有亲和力,但未见报道,可作为潜在表位继续探索。最后通过对141条多肽进行株内株间共同、包含、重叠或邻近序列分析,形成了15个HBV多肽热点核心区域,有7条核心区域序列与相应基因型限制的具有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IC_(50)<500 nmol/L的多肽亲和力核心序列重叠不少于8个氨基酸,可以优先用于候选T细胞表位进行后续研究。结论:成功分离鉴定出来源于Pol和X蛋白的多肽,筛选出潜在的T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多肽 Pol蛋白 X蛋白 质谱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对成年雌性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蛋白质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荣杰生 陶树清 +5 位作者 张滨 陶天遵 刘伟 张淑云 杜博 金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8-341,34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PDGFBB与ERα的关系,探讨PDGFBB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①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年雌性大鼠的成骨细胞;②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及其雌激素受体α进行鉴定;③分别加入浓度为0ngml、... 目的通过研究PDGFBB与ERα的关系,探讨PDGFBB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①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年雌性大鼠的成骨细胞;②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及其雌激素受体α进行鉴定;③分别加入浓度为0ngml、0.1ngml、1ngml、10ngml的PDGFBB,共同培养7d,并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④Westernblotting化学发光法检测ERα蛋白质,GIS2010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结果。结果①培养的细胞为成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ERα位于胞核;②SDSPAGE电泳显示在66kD处有清晰的蛋白条带;③Westernblot显示10ngml组、1ngml组、0.1ngml组ERα蛋白条带较0ngml组清晰,且10ngml组最明显。结论PDGFBB具有促进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蛋白表达的作用,雌激素受体α蛋白含量随着PDGFBB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广璐 张淑云 +1 位作者 邢丽娜 郑淑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率和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25.00%和0.11%、75.00%和3.40%,放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2)放疗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0%和20%,而放疗后分别为25%、60%和25%,放疗后p53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明显增加,bcl-2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放射治疗诱导宫颈癌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bax基因表达的诱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 细胞凋亡p5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miRNA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健 王冬 于景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31-1335,共5页
胃癌是由多基因改变、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发生的一个复杂病变过程,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 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节,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 胃癌是由多基因改变、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发生的一个复杂病变过程,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 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节,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功能。目前,胃癌中研究比较广泛的与miRNA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PI3K/AKT、Wnt/β-Catenin/Tcf、Ras/Raf/MEK/ERK、p53及TGF-β等信号通路,本文对胃癌中这些miRNA功能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胃癌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C与HIV-1感染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宁 徐丽丹 于景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8-1500,共3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可分为1型(HIV-1)和2型(HIV-2),其中HIV-1分布广泛,是造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可分为1型(HIV-1)和2型(HIV-2),其中HIV-1分布广泛,是造成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原因,HIV-2多局限于西非。目前AIDS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人类白细胞抗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AIDS HIV-2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注射微球型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志斌 邵林 +4 位作者 牟鳄贤 杜大江 刘真 王强 陈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目前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或者载体支架多为凝胶状,其表面积、强度、硬度等方面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骨、软骨缺损修复的要求。文中主要评价新型可注射微球型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 目的目前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或者载体支架多为凝胶状,其表面积、强度、硬度等方面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骨、软骨缺损修复的要求。文中主要评价新型可注射微球型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的可注射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微球,分别利用液氮的冷冻效应(液氮组)和非液氮途径(非液氮组)处理后烧结获得羟基磷灰石陶瓷球,拟做为新型组织工程骨的载体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细结构,测定孔隙率;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测定力学性能。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种植于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通过电镜扫观察HUVECs在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内部的生长情况验证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的生物融合性。结果液氮组和非液氮组不同质量分数的陶瓷支架肉眼无差异。扫描电镜下的外观图及内部图可见:2组微球陶瓷支架均呈球形、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液氮处理过的微球陶瓷支架表面见大量不规则孔隙;而非液氮处理微球陶瓷支架表面比较光滑,无明显的孔隙;2组微球陶瓷支架随着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的质量百分比的增大,内部的孔隙随之减少,使支架内部结构变的致密。液氮组50%质量分数支架平均直径、平均压缩强度均高于30%质量分数支架[(0.48±0.11)mm vs(0.40±0.08)mm,(1.75±0.14)MPa vs(1.21±0.12)MPa,P<0.05)],孔隙率低于30%质量分数支架[(79±2)%vs(87±1)%,P<0.05],平均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扫描见HUVECs在多孔三磷酸钙支架内部呈多突触样附着,生长良好。结论液氮组50%质量分数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和较好的生物融合性,能够做为新型组织工程骨的载体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再生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多孔支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