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0
1
作者 刘昭君 岳仕鸿 +1 位作者 钱涵 王金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54-56,7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实施前后1个月内基础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和出院患者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实施前后1个月内基础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和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同时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项目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建议在更多的科室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昭君 汪旭 张宏宇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9期54-55,共2页
介绍了神经内科护理学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目的、过程、应用及性能,该课件集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为一体,内容充实,操作简便,交互性好,导航性强,以多样化的形式承载知识点,使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禁食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威丽 李苗 +3 位作者 李瑾 潘頔 邝喜艳 杨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19,225,共5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慢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间歇性禁食(IF)是一种周期性能量限制的饮食方式,研究已证明IF可延缓MS、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包括修复神经损伤、促...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慢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间歇性禁食(IF)是一种周期性能量限制的饮食方式,研究已证明IF可延缓MS、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包括修复神经损伤、促进髓鞘再生、调节肠道菌群、逆转免疫炎症等。采用IF后,MS患者临床上减轻严重程度,时间上降低复发,空间上减少病灶,为MS的治疗与预防带来了新思路。本文就IF治疗MS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MS的治疗产生新的认识,为IF用于MS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禁食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组织创新气氛与护士对优质护理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士宏 张明欢 +5 位作者 王悦娜 李秋洁 王立平 徐红梅 王晓慧 满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医院组织创新气氛与优质护理的相关性,为提高优质护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医院组织创新气氛评估量表和护士优质护理观点测评表对280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医院组织创新气氛的总体评分为2.85分,护士认为... 目的探讨现阶段医院组织创新气氛与优质护理的相关性,为提高优质护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医院组织创新气氛评估量表和护士优质护理观点测评表对280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医院组织创新气氛的总体评分为2.85分,护士认为所提供的护理服务为4.29分。组织创新气氛与护士提供的优质护理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士对医院组织创新气氛的总体测评情况比较乐观,护士认为所提供的护理服务处在较高的水平。和谐的组织创新气氛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思考,提高组织绩效,使护士能够更好地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护士 组织创新气氛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和慢病毒载体介导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爱华 王淑艳 +4 位作者 梁庆成 吴云 关云谦 张愚 陈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5,139-140,共9页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用含有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初步评价基因转染后UCB-MSCs生物学功能变化,探讨GDNF在UCB-MSCs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密度梯...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用含有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初步评价基因转染后UCB-MSCs生物学功能变化,探讨GDNF在UCB-MSCs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和控制消化时间得到形态较均一的长梭形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其细胞表面标记,诱导其向脂肪方向分化,对UCB-MSC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将GDNF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包装出病毒上清,以不同拷贝数转染UCB-MSCs,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观察细胞形态学和增殖分化能力的差异,初步评价基因转染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实时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转染组GDN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出UCB-MSCs,并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FACS检测结果显示,UCBMSCs中CD90、CD73及CD105蛋白表达阳性,CD14、CD34、CD45、CD19、HLA-DR、Stro-1及CD106蛋白表达阴性。ELISA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用含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后,其GDNF蛋白分泌量和mRNA表达水平与转染拷贝数有关,转染拷贝数越高,GDNF表达量越高。GDNF基因转染后UCB-MSCs的原有生物学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出UCB-MSCs。用含有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可通过转染拷贝数在一定水平上控制GDNF蛋白分泌量和mRNA表达水平,使其持续高表达G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慢病毒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与人脑组织库建设的关系
6
作者 王维治 王丽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神经病学的发展离不开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发展,人脑组织库建设对推动人脑形态与功能、发育、老化研究以及探讨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探寻疾病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神经病学研究带入崭新的认知... 神经病学的发展离不开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发展,人脑组织库建设对推动人脑形态与功能、发育、老化研究以及探讨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探寻疾病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神经病学研究带入崭新的认知领域。本文从神经病学发展史、神经病理学对神经病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脑库建设对神经病学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我国脑库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神经病理学 尸体解剖 人脑组织库(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疼痛的神经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肖莹 张颖颍 +1 位作者 高晴 张丽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变性病,具有高度致残性,致残原因不仅涉及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致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疼痛是PD非运动症状致残的原因之一。疼痛在PD患者中的患病率为40%~85%[1]。疼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变性病,具有高度致残性,致残原因不仅涉及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致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疼痛是PD非运动症状致残的原因之一。疼痛在PD患者中的患病率为40%~85%[1]。疼痛可分为两种:继发性伤害性疼痛和原发性中枢性疼痛。继发性伤害性疼痛与运动症状和关节变形有关,通常出现在疾病后期,并与运动症状波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药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颖颍 高晴 +1 位作者 王肖莹 张丽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常伴有皮肤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周围神经损伤可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PD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可达62%[1]。周围神经损伤受累的神经纤维、病因和临床病程不同,目前尚...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常伴有皮肤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周围神经损伤可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PD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可达62%[1]。周围神经损伤受累的神经纤维、病因和临床病程不同,目前尚无一致的分类标准。由于其治疗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运动障碍专家致力于研究PD周围神经损伤。PD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周围神经变性、炎性反应、基因易感性、神经老化、左旋多巴的应用、营养摄入和吸收不足以及机械卡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周围神经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左旋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娜 李鼎 +2 位作者 陈丽霞 王健健 王丽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各30例。给予对...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肝素抗凝治疗、银杏叶制剂、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改善循环及脑保护治疗;尤瑞克林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 U,1次/d,持续14 d。治疗前后,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进行屏气指数(BHI)、CVR的检测,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HI和CV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的BHI分别为1.16±0.17和1.68±0.32,CVR分别为(23±3)%和(37±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IHSS评分分别为(5.9±1.4)分和(5.2±1.2)分,尤瑞克林组显明低于对照组(P=0.039)。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尤瑞克林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CVR,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超声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储备能力 尤瑞克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决策延迟与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威 朱雪梅 +3 位作者 沈晓颖 崔岩 杜欣 逄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了解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并探讨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首发AI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Herth希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目的了解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并探讨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首发AI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Herth希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首发AI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四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43例患者,就医决策时间为(125.09±6.78)min。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和希望水平及各维度及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与就医决策延迟时间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就医决策延迟时间正相关。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在希望水平和就医决策延迟时间上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1%。结论临床护士及社区卫生保健人员应多关注脑卒中高危人群,积极为其争取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指导其主动采取就医行为,切实缩短就医决策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就医决策延迟 希望水平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娜 王健健 +1 位作者 张帅 王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78-1281,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所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当这种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时,机体对自身细...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所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当这种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时,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机体的免疫系统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最终造成细胞破坏或组织损伤。对于启动自身免疫性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但研究发现遗传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TNFAIP3 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免疫攻击 基因多态性 遗传背景 组织损伤 细胞介导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秋洁 孙宁 +4 位作者 韩炫烨 满晶 孔繁莹 吕冬梅 杨玉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63-66,共4页
目的初步在医院护理管理层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以绩效管理理论、胜任特征理论、绩效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深入访谈法、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筛选;采用改进的Saaty权重法和重要性程度赋值法... 目的初步在医院护理管理层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以绩效管理理论、胜任特征理论、绩效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深入访谈法、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筛选;采用改进的Saaty权重法和重要性程度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均较高,最终构建了含3个Ⅰ级指标、9个Ⅱ级指标、24个Ⅲ级指标、88个Ⅳ级指标的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确定了Ⅰ、Ⅱ、Ⅲ级指标的权重。结论构建的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可为护理管理人员构建具有专科护理特点的、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借鉴,为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绩效考核 素质绩效 行为绩效 结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缓解大鼠局部脑缺血后脑损伤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琪 陈晓光 +1 位作者 杨春晓 陈国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16只Wistar大鼠,随机选98只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缺血模型后,分为实验组(44只,腹腔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0.5 ml)、PBS组(24只)和缺血组(30只),未做脑缺血模型...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16只Wistar大鼠,随机选98只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缺血模型后,分为实验组(44只,腹腔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0.5 ml)、PBS组(24只)和缺血组(30只),未做脑缺血模型的18只为正常组。记录各组大鼠脑组织水分含量,HE染色检测脑梗死程度,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白细胞介素(IL)6、IL-1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大鼠脑组织水分含量明显增多,NF-κB p65明显增加(P<0.05)。与缺血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水分含量明显降低,NF-κBp65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组和PBS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IL-6、IL-1b表达减少(P<0.05)。结论抑制NF-κB能够减轻缺血后脑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后炎性反应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NF-ΚB 白细胞介素6 炎症 血脑屏障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对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秋利 张肖 +3 位作者 左庆庆 朱雨岚 程姗姗 罗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7期865-869,共5页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问卷,调查哈尔滨市6个社区脑卒中高危者及其照顾者共574例。结果 :脑卒中高危者及其照顾者的院前脑卒中症状处理知识问卷...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院前脑卒中发病症状处理知识问卷,调查哈尔滨市6个社区脑卒中高危者及其照顾者共574例。结果 :脑卒中高危者及其照顾者的院前脑卒中症状处理知识问卷得分为(59.45±16.16)分,呈中等偏下水平,问卷的三个部分按照标准化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典型症状伴抽搐的处理、典型症状的处理、典型症状伴呕吐的处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高危者及其照顾者的院前脑卒中症状处理知识水平受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文化程度、体检情况、脑卒中知晓情况的影响(P<0.05)。结论 :哈尔滨市6个社区居民院前脑卒中症状处理的知识呈中等偏下水平,受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文化程度、体检情况、脑卒中知晓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 卒中 症状处理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分化的转录调控网络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丹 杨丹 付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559,共4页
初始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受不同共刺激分子的调节,活化各种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分化为多种效应性T细胞,发挥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关键词 细胞分化 调控网络 T细胞抗原受体 转录 信号转导通路 效应性T细胞 调节免疫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昭君 殷积彬 潜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协同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协同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向家属及患者介绍相关知识,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互补充,做好...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协同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协同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向家属及患者介绍相关知识,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互补充,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分别于两组入院时、出院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协同组患者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出院时AD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协同护理模式可缓解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促使其主动参与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住院患者 协同护理 焦虑 抑郁 自我护理 康复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赵士宏 张明欢 +1 位作者 王悦娜 满晶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癫痫患者进行配对处理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服药指导,观察组应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服药指导。结果随访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癫痫患者进行配对处理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服药指导,观察组应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服药指导。结果随访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服药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高癫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服药 知信行模式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娜 王丽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29-333,共5页
超早期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公认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够在"时间窗"内接受溶栓,而且溶栓成功率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1]。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性 多模式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毕业实习健康教育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6
19
作者 史淑杰 鲁琰 +1 位作者 朱红梅 王秋爽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1期50-51,共2页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健康教育状况,为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提高本科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3名2001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认...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健康教育状况,为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提高本科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3名2001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比较积极,大多数护生愿意承担健康教育工作,但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多数护生对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序模糊不清。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健康教育时间,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等成为影响本科护生实习期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结论对本科实习护生加强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健康教育程序与方法的学习及培训,是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科护生 毕业 实习期 健康教育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针灸对ADL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子奇 朱雨岚 陈惠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39-540,共2页
关键词 患者 脑卒中偏瘫 ADL 针灸 早期康复 治疗 下肢功能 恢复过程 阶段 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