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化在胸膜上皮性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艳梅 付红 张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胸膜上皮性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难度较大,本文旨在探讨免疫组化在胸膜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胸膜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波形蛋白、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R)、甲状腺转录因子-1(... 背景与目的胸膜上皮性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难度较大,本文旨在探讨免疫组化在胸膜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胸膜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波形蛋白、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R)、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癌胚抗原(CEA)、表面活性蛋白-B(Sp-B)、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情况。结果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56例胸膜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恶性间皮瘤24例,转移性肺腺癌22例。波形蛋白、MC、CR、TTF-1、CEA、Sp-B在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肺腺癌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或P<0.002)。结论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别胸膜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肺腺癌,波形蛋白、MC、CR、TTF-1、CEA、Sp-B是较为理想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恶性间皮瘤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金荣 张艳梅 +2 位作者 付红 薛玉华 陈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6例乳腺癌、5 9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各 10例的VEGF表达 ,并记数微血管密度。对每种癌组织各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6例乳腺癌、5 9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各 10例的VEGF表达 ,并记数微血管密度。对每种癌组织各 10例进行VEGF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其正常组织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食管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其VEGF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P <0 0 5 )。而且随着VEGF表达的增强 ,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癌组织VEGF表达增强在肿瘤血管生成及生长、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微血管 生成关系 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肿瘤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直肠转移一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信涛 王文秀 +3 位作者 徐玉清 杨宇 赫文 李莹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转移性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因素在胃癌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嘉薇 李莹杰 田丽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因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对 15 6例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标本分别进行EGFR、Ki 6 7、bcl 2和p5 3的染色。分析两个增殖相关因素 (EGFR、Ki 6 7)之间和凋... 目的 探讨肿瘤增殖和凋亡相关因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对 15 6例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标本分别进行EGFR、Ki 6 7、bcl 2和p5 3的染色。分析两个增殖相关因素 (EGFR、Ki 6 7)之间和凋亡相关因素 (bcl 2、p5 3)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上述 4者在正常胃黏膜中均呈阴性表达 ,EGFR在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呈第一高峰 ,Ⅰ级癌时表达下降 ,Ⅱ~Ⅲ级癌时呈现第二高峰 ,Ki 6 7在胃癌中的表达率 (76 6 % )高于不典型增生 (4 1 4 % ) (P <0 0 1) ,bcl 2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和Ⅰ级癌中的表达高于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Ⅱ~Ⅲ级癌 (P <0 0 5 ) ,p5 3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 ,且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P <0 0 5 )。 (2 )EGFR、Ki 6 7和 p5 3的表达与胃不典型增生程度、胃癌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有关 ,而且 ,EGFR和P5 3与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Ki 6 7虽未达统计学标准 ,但也有此倾向。 (3)EGFR和Ki 6 7表达呈正相关 ,而bcl 2和 p5 3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GFR和Ki 6 7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bcl 2和p5 3分别作用于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增殖 凋亡 胃癌 嘉廖毕长因子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表达对判断人乳腺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影 佟丹丹 张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UNX3蛋白在88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40例乳腺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RUNX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3%,明显低于...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UNX3蛋白在88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40例乳腺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RUNX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3%,明显低于在乳腺纤维腺瘤(85%)及乳腺增生病(87.5%)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UNX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有无浸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相关,而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类型、病理分级无关。(3)RUNX3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RUNX3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1)乳腺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降低,证明RUNX3基因可能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2)随着乳腺癌的临床进展,RUNX3表达下降。(3)RUNX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UNX3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I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
6
作者 陈英准 李钰 +3 位作者 邹嵘 陈宇 冯会臣 王吾如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研究BRI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情况与肺癌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Northernblot法分析一对来源相同、转移能力不同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GZY83 a和Anip973中BRI基因的差异表达 ,并检测... 目的 研究BRI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情况与肺癌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Northernblot法分析一对来源相同、转移能力不同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GZY83 a和Anip973中BRI基因的差异表达 ,并检测另外 6个肺癌细胞系SPC A 1、A5 49、95D、TKB 18、GLC 82和PAa中BRI基因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过度表达与肺癌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 BRI基因在两同源细胞系中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 ,在具有高转移潜能的Anip973中呈高表达。在其他 6个不同转移潜能的肺癌细胞系中BRI的表达情况也与其转移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BRI基因存在 1.6kb和 2 .0kb两个转录本 ,在肺癌细胞系中以 1.6kb转录本为主。结论 BRImRNA尤其是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癌细胞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预防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7
作者 张艳梅 李春媚 张伟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3-125,I0007,共4页
目的研究顺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卡维地洛对大鼠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药后3~6d处死,取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PAS反应,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卡维地洛组较顺铂肾脏损... 目的研究顺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卡维地洛对大鼠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药后3~6d处死,取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PAS反应,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卡维地洛组较顺铂肾脏损伤模型组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卡维地洛预防性灌胃给与能明显减轻大鼠顺铂所致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顺铂 肾毒性 形态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